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冬梅 《创新科技》2017,(12):16-18
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对于加快高端产业培育、带动区域核心竞争能力提升、推动科技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都具有强大的带动力。本文从企业经济效益、创新投入和创新成果等角度,分析了北京市园区内外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状,总结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史长利 《科技潮》2003,(10):34-35
为了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平谷区整合资源,上下互动,部门联动,开展全方位服务。组织、人事部门认真落实国家和北京市的相关优惠政策,在人才引进、职称评定、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区财政先后设立了融资担保资金、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资金和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资金,鼓励企业开办了厂内研发机构,增强了企业的科技创新和新产品研发能力;金融部门也积极开展银政合作、银企合作,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日前,省委、市委分别出台了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定,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新动力,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创新驱动战略,宁海县坚持"人才强县、科技强县"战略,不断加大人才和科技领域投入,优化引才育才环境,相继引进和培育了一批实用型、技术型、专业型人才,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12年科技经费突破10亿元,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市级科技型企业12家;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2668件、2157件,顺利通过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中期检查,被国家科技部正式列为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  相似文献   

4.
<正>为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我市科技创新主力军的引领带动作用。10月24日,由汕头市科学技术局、汕头市高新技术企业协会主办的"汕头市高新技术企业交流培训会"在迎宾馆顺利举行,市科技局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全市科技系统和高新技术企业代表近百人参加了本次交流培训会。会上,市科技局副局长李扬做动员讲话。他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宿州市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经济总量不断增大,发展质量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一、创新驱动,成效斐然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2014年,宿州市高新技术企业比上年新增12家,增幅46.2%,全市高新技术企业  相似文献   

6.
<正>桐城市紧紧围绕创新强市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科技支撑产业发展,坚持谋政策、聚人才、育主体、建平台、强产业,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将培育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创建国家级创新型县(市)的重要抓手,突出加强统筹规划,全力打造科技型企业的发展沃土和科技创新高地,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2023年,桐城市成功争创国家创新型县(市),截至同年12月,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32家。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根本动力,而高新技术企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主体,其创新发展能力,与经济持续发展情况密切相关,也关系到其他目标的实现。以天津滨海高新区核心区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2017年天津滨海高新区火炬统计工作得到的第一手数据,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情况、经营状况、人力资源情况、科技活动投入情况等方面全面分析其发展状况,以期为政府科技管理提供数据参考与支撑。  相似文献   

8.
正截至2011年底,界首市高新技术企业已达5家,获得省级认证的高新技术名牌产品达20个,分别居阜阳市8个县市区之首。一、知识产权战略强县"科技创新"作为界首市可持续发展的四大战略之一,是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的正确决策。科技创新的核心在于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打造核心竞争  相似文献   

9.
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是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新技术企业的最大的特点是科技创新中的高风险。如何有效防范、化解这些风险是高新技术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根据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风险的特征,提出利用科技保险来化解之,并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2022年,湖州市吴兴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人才强区、创新强区战略,科技创新平台进一步夯实,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创新主体活力日益显现,创新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排名跃升至第47位,较2021年提升11位。创新主体培育多点发力。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7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52家,  相似文献   

11.
公益类科研机构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正处于创新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和重要战略机遇期,人才是其发展的第一资源和支撑力量。在介绍公益类科研机构人力资源发展现状的同时,通过分析人力资源激励方式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分类管理视角下公益类科研机构人力资源激励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了历史性成就,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已经世界领先,但我们拥有一流独创性学术思想和原创性技术的人才还比较少,自主创新能力还很薄弱,关键设备和技术仍受制于人。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在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转变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无疑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水平研  相似文献   

13.
正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而高新技术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领头羊。近年来,亳州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速培育创新主体,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势头迅猛,为亳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一、亳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情况1.发展态势良好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由2015年  相似文献   

14.
2012年以来,临安市主动对接杭州市"科技西进"战略,围绕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目标,实施"科技与产业融合年"活动,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着力培育创新主体、构建创新平台、集聚创新人才、营造创新环境,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供科技支撑.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0000平方米 目前,临安市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总面积达到4万平方米,在孵企业89家,累计毕业企业52家,就业人数1 618人,累计培育杭州市级高新技术企业3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1人被列为浙江省"千人计划".同时,积极培育和建设临安市马溪科技孵化器(杭州市级科技孵化器),积极服务浙江省和杭州市在青山湖科技城建科技企业孵化器.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秀洲科技紧紧围绕"创新引领"一个战略;加大"国家级新能源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区"二大国家级平台创建;突出"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三大倍增领域的科技合作、科技项目、科技平台、科技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落实资金、人才、环境、服务四项  相似文献   

16.
《科技潮》2005,(2)
北京交大科技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获第八届北京技术市场金桥奖集体二等奖,现有技术经纪人5人,作为北京市的中介机构和中关村科技园的高新技术企业,自开办以来,中心以北京交通大学科技、人才、信息、知识为依托,充分利用地处首都所具有的地域、政策、资源优势,积极开展技术中介服务及科技创新,为产学研紧密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做了积极、有效大胆的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17.
未来,孵化器行业何去何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明 《华东科技》2011,(5):50-52
科技企业孵化器被称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摇篮,它是连接知识创新源头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桥梁。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科技企业孵化器肩负着科技兴业,产业兴国的重任。历经20多年的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的风雨历程;出现了各地孵化器百花齐放、多种发展模式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而伴随着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十二五规划大幕的开启,如何聚焦创新创业、完善技术创新机制以适应不断发展的产业政策环境?——孵化器行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8.
郭学彬 《安徽科技》2015,(11):15-16
<正>近年来,亳州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制定了一系列鼓励企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政策措施,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推进技术进步,大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科技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科技与经济进一步结合,推动了亳州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一、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为抓手,推进产业转型提升  相似文献   

19.
高职教育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作用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中高级技术人才的短缺严重制约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要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缩短我国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关键是要加快科技创新、知识创新的步伐。但科技创新、知识创新只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其本身并不等于经济的发展,还必须将创新成果尽快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所以近几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飞速发展,作为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引人注目的形式。到1997年,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达53个,连同各省市批准的高新区、大学科技工业园和民营科…  相似文献   

20.
大学和企业等创新主体的互动协作对于促进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有着积极意义,我国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目前还存在人才紧缺、资金不足、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缺失等问题。我国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的发展要形成有序运动的体系,相互间需进行资金、中介服务、信息、科研设施、人力资源等多方面的交流,才能形成充满活力的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