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作者研究旧体诗词音乐性的实验方法:用录音机记录旧体诗词普通话和广州话的朗诵和广州话的声调,用光线示波器将录音机记录绘成示波图。从示波图确定旧体诗词的节奏和广州话声调的调型。从实验结果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得知:由于旧体诗词有一定的格律,因而使旧体诗词节奏有一定的形式,朗诵时能给人以既多样又统一的节奏感。本文对律诗的声律节奏和意义节奏作了比较。提出了在声律节奏和意义节奏存在矛盾的情况下,朗读时处理的原则。本文给出了广州话九声调的调型。本文利用普通话和广州话各声调的调型,解释旧体诗词格律对朗读时音高变化所起的作用。本文还说明了旧体诗词押韵对旧体诗词音乐性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2009年11月7日,在周汝昌先生、叶嘉莹女士倡议下,由王功权创立的中华诗词(BVI)研究院主办的顾随诗词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代表100多人,收到研究论文33篇,大家就顾随先生的生平事迹、诗词创作成就、杂剧创作成就、诗学思想、词学思想以及与儒学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广泛地交流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题吟关于鲁迅的旧体诗词,是建构与研究鲁迅形象的一支重要力量。探索被忽视的旧体诗词中的鲁迅形象,可以丰富鲁迅研究。虽然书写鲁迅的旧体诗词很多,但鲜有杰构,原因不仅在于诗人的艺术功力,更在于诗人对鲁迅理解的深度。只有对鲁迅具有独特的理解才会创作出别具一格的诗词作品。  相似文献   

4.
石英 《枣庄师专学报》2008,25(3):139-140
当前,中国旧体诗词(或曰古体诗词)有明显“复兴”趋势。据有人统计,经常创写旧体诗词的作者至少有百万之众。总的看来,这是一种很好的现象。当然在如何评价新诗“主体”写旧体诗的地位的问题上,也存在着一些争议。  相似文献   

5.
2016年3月5日至7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ZD118)"民国词集编年叙录与提要"阶段成果发布暨研讨会在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举行。出席会议的有国内多所高校专家教授等60多人。大家围绕包括民国词在内的"民国旧体文学与文化"这一问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专家先后对以首席专家曹辛华教授所主编的《民国诗词学文献珍本整理与研究》丛书、《清末民国旧体诗词结社文献续编》丛书(为其重大项目的相关成果)进行了评价。并对《民国旧体文学研究》创刊问题、"民国旧体文学与文化"数据库建设问题进行了座谈。会议进行过程中,还举行了对河南文艺出版社、采薇阁书店等捐赠民国文献图书的授奖仪式。  相似文献   

6.
旧体诗词创作要健康发展,重点需要解决的不是"怎么写"而是"写什么"的问题,是诗词的人文品格与价值理性的问题。诗所以为诗",发乎情"且须"依乎咏"。旧体诗词创作要走出一片艳阳天,需要有对于诗歌本身的责任感,以及因人文关怀而激生的人性悯情。  相似文献   

7.
"五四"诗人刘大白的作品表现出了浓郁的古典情韵,他对旧体诗词既有否定又有明显的继承:形式上借鉴古代歌谣和旧体诗词,推陈出新;诗中多采用传统意象,情调婉约,在现代新诗中别具一种悠然的情韵。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论诗     
毛泽东具有极为广博深厚的中国古典诗词素养.他对古典诗词美学理论作了较长时间的探索和多方面的阐发,其理论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现代旧体诗词乃至新诗的创作.他一生读诗、写诗、评诗,其理论和实践成果是毛泽东文艺思想总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9.
有关民国广州地区旧体诗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对诗人诗作的个案研究,这方面主要集中在名家大家之作。二是诗人词人的群体研究,数量不多,从文献整理和文学研究上都还有许多可开拓的空间。三是诗词理论研究,这方面更受关注,研究成果显著。四是文学史论中的诗词研究,比较零散,尚缺乏深度。  相似文献   

10.
诗海激荡爱国情──中国历代爱国主义诗词概览金辉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上下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纵横上万里的壮丽锦绣河山,养育了一代又一代诗人词家,赤县神州是诗的国度。在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的旧体诗词中,有许许多多洋溢着爱国主义情...  相似文献   

11.
顾随先生是现代著名词人、教授和学者。先生词融会古今,自成一格;小说、诗歌创作也有一定的成就;执教40年,桃李满天下;在中国古代词学理论、诗学理论、戏剧研究、禅学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顾随与沈兼士有着深厚的师生情谊。本文挖掘、综合现存有限的诗、文、书信等材料,将两人之间少为人知的交往情况呈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13.
明人冯惟讷编纂的《古诗纪》,是一部搜集完备的诗歌全本,它网罗放佚,采摭繁富,为后世的诗歌整理与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借鉴,并对当时诗坛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杨广与隋代诗歌的关系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个人的诗歌创作,二是其特殊的政治身份对隋代诗坛的影响。就个人创作而言,杨广诗歌题材广泛、风格俊爽,具有融合南北诗歌之长的特点,同时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审美意境。杨广的另一个身份是帝王,在其当政前后的30多年时间里,杨广凭借这一特殊身份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从正反两方面影响着当时的文学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诗人朱湘和顾城之死 ,在中国新诗史上震动较大 ,曾经是评论界关注的两个热点。作为纯粹诗人和童话诗人对艺术的追求和执著 ,朱湘与顾城有相似之处 ,而他们之间的差别又是相当明显 :朱湘把生命的意义沉醉在诗歌创作中 ,至于顾城 ,却将生活等同于诗歌。朱湘和顾城都是十分相信艺术功能的诗人 ,而他们的艺术世界又存在着一个本质的区别 :诗歌之于朱湘 ,是梦想的港湾 ,精神的支柱 ,希望的寄托。而顾城 ,却因他对“个人主体”的沉迷和对自然的发现 ,力图营造一个脱离现实的幻型大厦  相似文献   

16.
隋唐五代文学中的唐诗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隋唐五代诗不仅发展了各种流派,还形成了多样化的体制。本文就其体制的发展衍变及创新作以简要分析,为研究隋唐五代诗歌理论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顾随名号考     
顾随使用过的名号约有二十种,本文专门对此进行解读,并以感受一代国学大师的人生体悟和文人情趣。  相似文献   

18.
清诗以学问见长最根本的原因有二:一是受清代繁盛学术的影响,二是古典诗歌发展的必然结果。清人在诗歌中不仅大量用事用典,而且引学术入诗。清代及民国时期的诗(论)家对诗歌学问化是“爱憎相半”。赞成者不仅重视以学育诗,而且创作时大量以学入诗;反对者也主张以学育诗,但不赞成创作时直接以学入诗。20世纪4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学界还没有认识到学问化是清诗的整体特征,对清诗“学问化”基本上持否定性意见。80年代中叶后.学界开始认识到学问化正是清诗不同于唐诗、宋诗的特征之一,改变了对清诗学问化一概否定的态度,取得了可观的研究成果,但还有许多领域处于草昧广袤、人力未施的状态。  相似文献   

19.
论述闽方言与中古《平水韵》的关系,指出闽方言尤其闽南方言区人写诗填词时,母语的入声字、唇收韵尾以及韵部相近等占有的诸多优势,为其旧体诗词创作提供音韵方面的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