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汽车底盘高强度支撑板零件的冲孔、镦倒角工艺的难度,对影响厚板冲压件小孔成形的凸模损坏形式,包括制造工艺、各种断裂方式(折断、拉断等)、纵向裂纹、掉块和变形等进行了分析,找到了凸模长度、凸模材料及冲压设备的使用对影响凸模寿命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在模具设计、材料选取、制作工艺,包括模具保养、模具润滑,生产设备等方面的解决办法,提高了冲压件小孔成形的凸模的使用寿命,产品质量,同时实现了该产品的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2.
对多孔冲裁过程尤其厚板多冲裁中时常发生的凸模受力断裂问题和零件孔距增大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冲裁过程中冲裁力与凸、凹模之间的间隙所产生的力矩是其主要原因。结合实例,提出了具体的防范措施,如使用弹性退料板,加强凸模固定部分与工作部分的光滑过渡等措施,可有效地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适当减小模具设计孔距可提高零件的孔距精度。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冲裁模间隙对冲裁质量和模具寿命的影响,介绍了本厂在生产中根据不同的材料性能、厚度、使用要求、设备能力选择合理的冲裁模间隙,保证冲裁质量、提高模具寿命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中厚板冲裁时影响冲裁力的几个主要因素,并由实验确定了对于给定厚度的板料,斜刃口模具倾角α对冲裁力的影响是主要的,凸、凹模间隙次之。在模具结构设计方面,斜刃口模具可采用快速换模结构,以提高生产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影响冷挤压凸模寿命的因素,分析凸模的各种破坏状态,而后着重分析凸模结构对寿命的影响。通过应力测试对凸模的应力状态进行分析,凸模的应力特点是交变应力,单位应力高,还存在附加弯曲应力及温度疲劳应力的影响,指出凸模的结构对提高寿命有很大作用。通过力学分析和光弹性力学模型试验,对原凸模结构和改进后的凸模结构进行光弹性模型照片的比较,观察到应力集中的影响,并通过应力集中系数的计算,提出不同单位挤压力时反挤压凸模的最小圆角半径值。为了进一步分析凸模内应力分布状况,用有限单元法对凸模进行计算,求出应力集中值及最危险断面区域,与实际破坏断面完全符合。根据分析提出新型组合凸模的结构,并对几种改进结构作进一步比较。通过工厂生产的比较长期使用,获得较好的效果。最后从生产实践总结组合凸模具有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弹簧导套零件的工艺,介绍了零件排样方案、模具的总体结构、主要零部件工艺设计。在总结以前模具设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工件本身的结构特点在此模具中凸模夹板采用了分块结构,便于调整和更换凸模,凹模都采用镶拼结构,有效解决了调试和维修难点问题,。模具结构紧凑,加工简单,工作平稳,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  相似文献   

7.
端面带棘齿的起动齿轮是摩托车行业通用的发动机起动机构零件 ,该件原由组合件经机加工后组合而成 ,工艺复杂。本文介绍了精密冷锻新工艺在该零件加工中的应用 ,重点介绍了模具结构及特点 ,为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模具设计成组合结构 ,凸模采用过盈配合 ,不仅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而且提高了模具寿命 ,生产应用表明该模具平均使用寿命可达 1万件左右。  相似文献   

8.
为了优化端盖零件的成形质量,为端盖零件的实际生产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本文设计采用模拟端盖零件的2种成形方案及过程,对最优方案利用追踪点的方法获取符合加工挤压件要求的直径,并基于正交试验与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多目标参数对凸模模具磨损的影响以及凸模磨损的具体位置,最后利用反求法探寻加工后凸模是否发生损坏或者继续加工是否会造成凸模损坏。模拟结果表明:利用方案一成形方法加工端盖零件效果最好,Φ27. 54、Φ27. 62两种直径下端盖的成形效果最为理想,符合加工要求;端盖在热挤压成形过程中以凸模磨损深度为判断依据的最优水平为C1D4组合,即挤压速度为100 mm/s,凸模初始硬度为60 HRC;挤压速度为100 mm/s时凸模的抗磨损能力比300 mm/s时提高1. 3倍以上;凸模初始硬度为60 HRC时其抗磨损能力比52 HRC时提高1. 3倍以上,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模具使用寿命; P3、P6点位置的凸模磨损最严重,但模具的表面压强、表面温度等均符合加工要求,故凸模磨损符合生产要求。上述结果表明:本文端盖热挤压成形的优化设计符合生产加工要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弧齿锥齿轮开式模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弧齿锥齿轮闭式挤压新工艺及其模具结构。该模具采用浮动凹模和浮动凸模结构,工件在2个凹模和2个凸模形成的封闭模腔中成形,生产的工件无飞边。工艺试验表明,新工艺可显著降低挤压变形力、材料消耗和生产成本,提高模具寿命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在异形件上冲孔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同时设计了一副能同时冲出异形件上的6个孔的斜孔冲裁模具.为类似零件的冲孔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