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民间口承故事是民俗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民俗学者研究的视野里,文本研究一直是口承故事研究的重要方式,而对于口承故事赖以生存的“讲述情境”——即民俗学者有关表演理论中的“表演空间”是缺乏关注的。事实上,民间口承故事在讲述中传达的并不仅仅是文本的内容,还在讲述过程中附加了许多“情境”,只有将文本与情境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考察民间口承故事这一动态文化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 ,随着我国民俗学的复兴 ,在东南沿海的江苏、浙江、上海一带 ,一批民间文 学、民俗学和群众文化工作者 ,立足于吴语地区民间文学、民间文化的采集、整理和研究 ,并以《民间文 艺季刊》为阵地 ,先后围绕“白蛇传传说研究”、“孟姜女传说研究”、“梁祝传说研究”、“吴歌研究”、“新 故事研究”等课题 ,多次组织召开了全国性及国际性研讨会 ,在中国民间文学、民俗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在数 年间 ,迅速成长起一个成果累累、个性鲜明的民俗学研究群体。由于这一群体基本上是“吴越学者”研究“吴越文 …  相似文献   

3.
:“撵城隍型”故事是城隍信仰的衍生物 ,在我国民间流播极广 ,充分表达出底层民众对神鬼世界的大胆怀疑和对封建社会官吏的强烈不满。本文通过古代典籍文本和当代采风记录文本的梳理和比较 ,大致勾勒出该类型故事群的流变轨迹 ,并简要分析了故事形成的文化背景及其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4.
借助普罗普“叙事功能研究法”、格雷马斯“行动元矩阵”等国外人类学、语用学、文艺学诸学科创立的研究方法,对现在所见情节较为完整的汉代民间故事:“韩朋故事”与《焦仲卿妻》进行对比研究,归纳抽象出完全一致的故事文本共同结构图,验证此二故事的同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至少适用于汉代民间爱情故事的“韩朋模式”。  相似文献   

5.
盘瓠神话、关羽传说及蛇郎故事等多种口承文本皆出现“室”的意象。“室”为一个神圣的空间 ,在里面 ,盘瓠、关羽和蛇成为超自然物 ,并呈现为原本的生命样式。“室”的内外存在明显的时间差 ,故而“室”的边界往往会被人为地洞穿。而一旦禁忌被打破 ,神圣的过程便告终止。能不能充分享受“时间”的恩惠 ,这是民间判定是否为“神圣”的标识之一。  相似文献   

6.
清代笔记小说中存在一种曾被各地作家反复记述的大同小异的故事样式,并至今仍存活于民间口头传承之中。本文认定其为生活故事中颇重要的故事类型之一,定名为“父子双拜堂型”,并就故事结构、采录过程以及故事所反映的民俗资料等方面对若干异文作比较研究,从而成为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历史课堂上,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往往是经过长时间积淀的历史故事。历史故事既能强化教学主题,又能将学生们引领到“乐学”的境界。讲述什么样的历史故事,怎样讲述历史故事,是我们在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反思中多次实践并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幻想性民间故事(童话、寓言)产生于神话之后,是劳动人民对现实世界不满,对理想世界不断探索和追求的艺术表现,它真实地反映了人民大众的“心理期待”。巴渠民间童话中的精灵故事、魔法故事,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独自的艺术个性,往往以“超人间力量的形式”来反映人间的生活和斗争。在那些看似荒诞的民间童话中,以浪漫的幻想、奇妙的情节揭示了平凡的真理,体现了巴渠劳动人民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物质生活条件中产生的崇高美德和是非标准。  相似文献   

9.
在文学文本中,无论是叙述学的聚焦,还是叙事学家的聚焦,都不是孤立体现的,它们在技能的层面,直接体现为讲述和描述这两个概念。讲述是作者的叙事情境,是作者在文本中的释放,描述则受限于客观情境,是建立在被描述的人物的行为、心理之上的。文学作品根据自身的需要来决定讲述和描述的表现方式。笔者之所以将讲述和描述两个概念细化为“主体性讲述”和“限制性描述”,是想将分析的领域限定在客观存在或事实基础上的主体感受,同时针对性地分析在受限的客观情境下,作者的情感表达形式与情感产生的土壤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自从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了古代朝鲜半岛上的民间故事《旁也》以来,在中韩两国民间的口头叙事领域一直流传着一大批“旁也”故事的异文。对这些故事作比较研究,从中寻找其传承、发展、变异的轨迹,可以探讨故事类型学方面的若干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