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文章概述了大气科学的涵义及其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包括防灾减灾、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大气科学造福人类的途径是通过大气信息的开发利用,而必须按信息工程的特点进行工程化。简要回顾气象主要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及其应用效益,提出未来30年内的发展和大气科学工程建设的基本思路、需要建设的若干骨干工程:大气监测自动化系统工程、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系统工程、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延伸工程、中尺度(局地)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工程、人工影响天气系统工程、气象服务体系工程等,以及进行建设的若  相似文献   

2.
《自然科学进展》2001,11(7):782-784
非线性大气动力学是大气科学、地球流体力学与非线性科学的交叉学科领域,是数值天气预报、短期气候预测的基础,也是当前国际大气科学迅速发展的前沿领域之一.近5年多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攀登预选项目"气候动力学和气候预测理论的研究”专题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与"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的资助下,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以及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的支持下,由穆穆研究员领导的非线性大气动力学研究组,发挥交叉学科的优势,在大气运动的非线性稳定性研究及天气与气候的可预报性研究方面,做出了令国内外同行重视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气象学的三大领域--大气动力学、数值天气预报和气候学在20世纪的研究进展.在大气动力学领域,主要介绍了非绝热波和大气低频动力学、湍流的频散效应和大气非线性波动等方向的研究进展.在数值天气预报领域,回顾了它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并预测了它的未来发展方向;同时也对中国数值天气预报目前使用的一些主要模式进行了介绍.在气候学领域,主要综述了中国气象学家对中国过去500年和更长时间尺度上的气温变化特征和近500年中国旱涝分布特征和演变规律以及东亚季风研究的一些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于京燕 《科技资讯》2008,(33):217-217
社会发展对大气科学所需求的最重要内容之一是作好天气预报工作。天气预报技术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以适应社会发展为动力,以其他领域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相互渗透为条件,以预报手段日益进步、预报准确率不断提高为标志的历史。深刻认识现代天气预报技术发展的基础和特点,明确其发展的趋势,才能把握其发展方向,更好地开发和应用新的预报技术,为天气预报这一大气科学的重要领域的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五维大型复杂数据集计算机可视化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对目前的“五维大型复杂数据集计算机可视化方法”进行了讨论,详细地介绍了“五维大型复杂数据集微机可视化系统Live View”的主要功能和在大气科学数值模拟资料分析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6.
核武器是特殊的复杂系统,对使用有效性、安全性、可靠性有特殊的要求,核武器的工程研制是以科学为基础的方法进行的,强调基础应用研究,加强系统研究和计算机数值模拟。对复杂系统环境适应能力的力学和材料科学的数值模拟是重要的发展方向,数值模拟的关键建模和试验设计,目前对复杂系统还没有普适的建模理论,21世纪科学的发展,必将在各种学科领域中加快数值模拟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灾害性天气越来越危及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准确和可靠的气象预报和预警信息至关重要。介绍了世界气象组织灾害性天气预报示范计划从最初的概念到各区域子计划的发展现状,分别从全球确定性数值模式、区域数值模式、集合预报系统和气象卫星资料应用回顾了灾害性天气预报技术的进展,以及国内外主要气象中心各数值模式和业务系统的基本特征,并分析了目前灾害性天气预报示范计划发展面临的挑战。结合全球气象发展战略和技术趋势,展望了该计划及数值模式技术应用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灾害性天气越来越危及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准确和可靠的气象预报和预警信息至关重要。介绍了世界气象组织灾害性天气预报示范计划从最初的概念到各区域子计划的发展现状,分别从全球确定性数值模式、区域数值模式、集合预报系统和气象卫星资料应用回顾了灾害性天气预报技术的进展,以及国内外主要气象中心各数值模式和业务系统的基本特征,并分析了目前灾害性天气预报示范计划发展面临的挑战。结合全球气象发展战略和技术趋势,展望了该计划及数值模式技术应用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科学家们已经开始把大气、海洋、冰雪和陆面四个圈层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既研究各圈层内部的物理过程也研究其间的相互作用,这实际上是一个物理气候系统.进入21世纪,人们的视野从物理气候系统扩展到了地球系统,进一步考虑生态系统、空间天气和固体地球系统,通过研究圈层内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以及圈层之间的能量、动量和物质交换来了解地球能量过程、生态过程和新陈代谢过程的运行规律.人们越来越重视诸如碳、氮循环等生物地球化学耦合过程在气候系统中的作用及人类活动对这些循环过程的影响.地球系统模式基于地球各圈层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建立起来的数学方程组,然后用数值计算方法求解,编制成一种大型综合性计算程序.地球系统模式是迄今为止最复杂和最具综合性的科学数值模拟工具,是地球系统科学理论和知识的集大成.地球系统模式的先进性,体现了一个国家在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竞争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地球科学研究综合水平的重要指标.建成国际领先的地球系统模式对大幅度提升我国在地球系统科学领域的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概述了地球系统数值模拟研究的科学意义、国家需求、国际发展趋势、我国已经取得的成就和未来的发展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10.
大气季节内振荡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大气季节内振荡(ISO)在长期天气和短期气候变化中有重要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是大气科学的重要前沿研究课题.文中在简要回顾大气季节内振荡的主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论述了新近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热带大气ISO的传播规律;大气季节内振荡对南海夏季风爆发及对南海(东亚)夏季风活动异常的重要作用;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与El Nino(La Nina)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大气季节内振荡的数值模拟等.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意大利服装业的演进是服装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加以梳理和分析不仅具有服装史学意义,还可为中国现代服装产业发展求得借鉴,并有利于理解和预期当代世界服装业的发展.从史学角度出发,综合服装学、设计艺术学和时尚美学的研究方法,以10年为单位分析20世纪意大利服装在各年代的发展情况,并讨论影响其发展进程的主要因素,以构成20世纪意大利服装业发展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2.
武瑞婵 《科技信息》2011,(32):160-161
复杂系统理论(system complexity)是系统科学中的一个前沿方向,复杂性科学也被称为21世纪的科学。本文从复杂性理论出发,通过元胞自动机和数值计算的方法在不同的局部规则下给出了复杂系统演化的有序和混沌两种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3.
地学或地球科学在20世纪、特别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地学科学体系。它包括研究地球内外子系统的固体地球科学(包括地质学、地貌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地理学、海洋科学、水文学、大气科学(包括气象学、气候学)、生态科学和环境科学等各门科学,并正在为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基于先进机器学习算法的纯客观、实时天气预报后处理方法.该方法使用历史数值天气预报结果和实况观测值,训练出一个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再将该模型应用于每日实时发布的数值天气预报结果中,得到台站级别的天气要素预报结果.于张家口市和北京市分别建立该模型,并使用2005-2020年的观测数据和模式数据进行训练、验证和调优.结...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了解国际大气科学发展进程及为中国大气科学学科设置优化调整提供指导,收集整理了1969-2015年德语区7000多篇大气科学学科毕业论文题目,分析了年论文数的时间变化特征,探讨了论文数阶段性增速快慢的原因。结果表明,近47年德语区大气科学类毕业年论文数呈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可分为缓慢增长、较快增长和加速增长3个时期,前两个时期的增速主要与人口增长有关,第三个时期的增速与社会需求、技术革新密切相关;随着大气科学学科分支的细化,从20世纪90年代起,绝大多数研究方向之间的比例差异较20世纪70-80年代有所缩小;近47年,27个研究方向中占比最高的5个研究方向分别是大气探测、应用气象、气候与气候变化、大气物理和动力气象,其中应用气象年论文数的增长速度最快,尤其是近20年增速明显加快,说明大气科学与其他行业的交叉研究在蓬勃发展,并且随着社会需求的提升,这种趋势会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6.
蒋荣英 《安徽科技》2002,(11):41-42
近一个世纪以来,企业经营经历了从生产导向到市场导向的演进过程,而在21世纪,人力资源导向将成为企业获取成功的基本导向.企业采用人力资源导向是由知识化、网络化及全球化的时代根本特征和企业竞争格局所决定的.企业必须以全新的视角来认识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大气科学是研究地球及其他星体大气的特性、组成、结构、分布、时空演变、物理现象、化学反应、运动规律及揭示天气气候运转规律、气象自然灾害成因、人类活动影响效应等问题的学科.21世纪以来,大气科学发展的一个主流特征是突出多圈层及其相互影响,注重从大气圈拓展到水圈、生物圈、冰雪圈、岩石圈的相互作用来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及气候系统的运动和过程,探讨不同时空尺度的气候变率,分析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解决季节、年际特别是未来50~100年气候变化趋势预估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基于城市文化视角的城市规划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城市文化是该系统的灵魂,城市规划是对该系统未来发展的谋划.当今,城市规划已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的"理性的综合规划模式",经20世纪中后期的修正与发展成为现今的"渐近主义规划模式、战略规划模式、生态规划模式"等多元化的城市规划模式.但在实践中仍难于避免"千城一面"的现象.为此提出应将城市文化作为城市规划的统帅,用城市文化主导城市规划的"神"和"形",以创新城市规划模式.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中国文学”的命题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和手段。20世纪中国文学追求的本质是现代性。这种现代性追求分别表现在现代意识的确立、文学语言革命、文学体裁的现代演进、文学思潮的现代发展和审美的悲剧追求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才管理已经成为发展最快的管理学研究领域之一.按照文献的发展脉络和逻辑关系,对人才管理的概念、主要实践、影响因素和作用结果进行了总结和概括,从过程视角提出了一个整合的人才管理研究框架.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人才管理的复杂本质和前因后果,为我国人才管理研究和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