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物料平衡是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的重要环节,通过平衡分析能够找出物料、能源流失以及污染物产生的环节和原因,为形成清洁生产方案提供科学依据。特征污染物的平衡作为物料平衡的一种形式,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该文以某活性炭生产企业为例,说明特征污染物平衡在清洁生产审核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潘敏 《海峡科学》2014,(6):19-20
物料平衡是实施清洁生产审核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分析能够找出物料、能源流失以及污染物产生的环节和原因,为清洁生产方案的产生提供科学依据。特征污染物的平衡作为物料平衡的一种平衡形式,也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该文通过一个活性炭生产企业的案例,说明特征污染物的平衡在清洁生产审核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南通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南通市陆源污染物现状 ,通过对比 1 998年污染物排放量和入海量 ,确定了污染物入海系数 ,计算出 2 0 0 0年污染物入海量 .并根据“碧海行动计划”的目标总量控制要求 ,求得 2 0 0 5年污染物的削减量 ,提出具体的削减措施 .本文提出的海域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对策和建议是 ,以陆源污染物总量控制为主线 ,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基础 ,加强海洋污染监测 ,科学决策 ,稳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我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的由来和制度内容、总量控制的基本方法及实施程序,指出我国目前所采取的总量控制方法,根据目标总量控制和容量总量控制方法对比分析,得出比较科学的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阐述了总量控制研究,使其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我国水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随着排入水体的污染物的增多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污染物浓度的控制已难以真正控制水环境污染.于是在水质规划中首先提出了总量控制的方法.总量控制是在污染严重、污染源集中的区域或重点保护的区域范围内,通过有效的措施,把排入这一区域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在一定的数量之内,使其达到预定环境目标的一种控制手段.本文在分析了我国水环境的基本特征基础之上,阐述了我国水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指出我国水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时空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实质是人均粮食占有量的平衡,本文分析了福建省近10年来耕地-人口-粮食之间的动态变化,在人均粮食生产水平的基础上提出了平衡系数的概念,以平衡系数为标准将福建省的人均粮食生产水平划分为5个等级,并以平衡系数校正耕地统计面积,进一步分析了福建省耕地统计面积与校正面积增减变化的时空差异.并提出加大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宣传教育力度,健全法制、制定耕地总量和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的控制指标,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加快农田生态建设等多项措施以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中国能源开发利用产生的环境问题,指出煤炭生产和使用造成的环境损失为185.6元/t煤。分析了未来40年能源发展面临的CO2排放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约束、能源开采生态保护以及新能源技术的不确定性等环境挑战,提出了在有效改善环境质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前提下,实现能源中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指标,定量分析了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对煤炭消费总量可能产生的约束,提出了实施绿色低碳能源发展的战略措施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细颗粒物是雾霾产生的主要来源。电力行业燃煤排放是南京市颗粒物污染重要来源。研究分析南京市电厂颗粒物情况,分析其排放总量和排放特征,对该区域减排颗粒物污染有重要作用和示范意义。该文以2013年为基准年,选取南京市20家电厂,通过调查问卷并结合环境统计资料分析,获取了各电厂活动水平数据;根据物料平衡法计算其分粒径颗粒物(PM2.5、PM10和BC)排放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电厂的产污情况、时空分布特征等,并针对性地提出南京市电力行业颗粒物减排措施及建议,以期为南京市电力行业颗粒物排放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徐亚 《海峡科学》2014,(7):54-55
该文对有机硫恶臭污染物的概念、危害进行了阐述,并对有机硫恶臭污染物的来源作了分析,重点突出了城市中有机硫恶臭污染物的来源,即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城市内河等。最后参照美国环保局TO-15方法,初步建立了有机硫恶臭污染物检测的预浓缩和气相色谱/质谱仪联用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峰分离较好、信噪比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水环境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水环境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基本思想、研究现状和技术路线,并根据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与水资源保护的目标,指出对水环境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是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绿化树种叶片富集大气污染物的差异性,对新乡市10种道路绿化树种叶片硫、氯和氟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0种绿化树种叶片硫、氯和氟的含量随春、秋季节的变化呈现递增趋势,硫、氯和氟的递增范围分别为104%~644%、127%~526%和164%~1117%;与清洁区相对照而言,污染区域供试的所有的绿化树种叶片污染物硫、氯和氟的含量都较高,其变化幅度范围分别为108%~342%、167%~503%和116%~421%.根据绿化树种叶片污染物含量的大小将其分成3类,第一类以杨树、臭椿和构树为代表,叶片污染物硫、氯和氟的含量较高;第二类包括悬铃木、紫叶李、榆树和垂柳,污染物含量居中;白蜡、银杏和国槐叶片硫、氯和氟的含量相对较低,归为第三类.其中叶片表面粗糙、具有密集绒毛和沟道组织的园林绿化树木叶片污染物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2.
基于水环境容量的污染物总量分配是污染物容量总量控制的核心内容.建立了以水环境容量利用率和总量分配合理性指数最大为目标,以WESC2D水环境模型和RPSM粒子群算法为工具的动态水文条件下入河污染物多目标总量分配模型,并在赣江下游控制单元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兼顾了公平与效率原则,实现了污染物总量分配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无需试算、灵活易用,适用于不同分配主体,并为赣江下游控制单元污染物总量控制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植草沟径流颗粒污染物削减过程中,颗粒物质量浓度是判别污染物沉淀削减效应相对重要性的一个重要条件.通过对颗粒物低质量浓度入流条件下植草沟径流、颗粒、污染物削减效果开展实验监测,分析了不同种类污染物质量浓度、总量削减率与径流、颗粒物质量浓度、总量削减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植草沟径流、颗粒、污染物总量削减效果明显,但颗粒与污染物质量浓度变化规律复杂,并对提高总量削减效果预报精度具有重要影响.颗粒物质量浓度变化主要与进口颗粒物质量浓度、出口流量、径流总量削减率等因素有关,经过多元回归建立了植草沟出口颗粒物质量浓度计算表达式.污染物质量浓度变化规律更为复杂,通过理论简化分析,建立了污染物总量削减率与径流总量、颗粒物总量削减率之间的二元线性关系,经回归分析表明,在颗粒物低质量浓度条件下,污染物总量削减率均主要与径流总量削减率有关.这主要与颗粒物质量浓度较低、对污染物吸附作用较小、污染物主要呈溶解态有关.  相似文献   

14.
以2011—2015年全国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水环境质量数据为基础, 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 分析全国污染物排放总量减排与水环境质量改善的响应关系, 发现这种响应关系在时空上呈现差异化特点。进一步对二者的响应关系进行分区, 提出不同分区模式下的污染物总量控制与水污染防治对策建议, 使污染物总量控制更好地服务于水环境质量改善, 为流域水环境质量目标要求下的精准治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水污染物总量分配方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环境问题尤其水体污染日益严重,控制水体污染的诸多方法中,在污染物总量采取控制和限排的前提下,水体中污染物总量如何公平、合理分配对降低水污染至关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总量分配的方法日趋增多,本文综述并分析了水污染物总量分配的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郭见军 《河南科学》2001,19(2):187-191
针对现排污收费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控制污染物总量和总产出的目标出发,建立了污染物总量动态控制模型和最优控制模型,给出了污染物总量和总产出的最优轨线及相应的最优排污收费标准。  相似文献   

17.
对高硫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目前我省矿井水净化处理技术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的阐述,探讨了高硫煤矿矿井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及相应的处理措施,提出可行的技术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18.
针对重工业城市——抚顺市工业源大气污染严重的问题,分析工业源主要大气污染物的行业及空间排放特征.结果表明:2015年抚顺市工业源SO2、NOX、烟(粉)尘的年排放总量分别为39 807. 678,36 638. 733,62 100. 032 t.火电和供暖行业是主要的贡献源.从空间分析,SO2、NOX、烟(粉)尘排放源主要集中在市区,占到排放总量90%以上.并基于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构建不同减排情景,进行多污染物多情景减排潜力分析,为抚顺市大气污染控制及预警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市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及案例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中国城市的大气污染相当严重,对城市大气污染物实施总量控制将是控制城市大气环境管理污染的主要手段。本文根据对多个城市的研究,开发了城市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的制定方法。该方法引入了排放当量概念,通过构造区域间大气污染物转移矩阵及线性规划模型来确定城市大气污染物允许排放当量总量及分布,并以此作为区域控制指标分配至污染源。将其应用在城市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中,发现城市大气污染物允许排放量与排放高度α次幂成正比,0<α<1,对济南α=0.8,该参数为总量的分配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考虑排污权公平准则的基础上,将数学领域的变差系数概念引入环境领域,选取与水污染物排放量紧密相关的各项指标,并利用各项指标的变差系数来度量各个区域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客观因素发展的不平衡,同时应用相关系数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建立了一种新的基于变差系数加权和的水污染物总量优化分配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汉江水源地汉中市的水污染物COD总量分配中。实验结果表明:该优化模型能够考虑各区域之间的差异,缩小各区域间总量分配的不均衡,是一种更具公平性和可行性的分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