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蒙古棘豆属Oxytropis植物区系生态地理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棘豆属的现代分布中心在中亚地区的天山、帕米尔-阿赖、巴尔哈斯台和阿尔泰一带,其次是在蒙古高原。在我国,本属植物新疆最多,西藏次之,内蒙古位居第三。内蒙古棘豆属植物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草原区,以旱生植物占绝对优势(占71.4%),不少种是各类草原的生态指示特征植物。本属植物在森林区有少量分布,在极端荒漠中几乎没有它们的分布。内蒙古棘豆属植物的区系地理成分以亚洲中部(中亚东部)成分为主,占总数的64.3%  相似文献   

2.
懒猴科有5属9种,主要分布于非洲、印度和东南亚等地,有2个属分布于亚洲,我国仅有蜂猴属,分布于云南西南部和广西西南部。目前蜂猴属所有物种均已列入CITES附录Ⅱ和国家一级保护物种名录。从分类、分布和进化等角度综述我国蜂猴属猴类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研究及物种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紫草属和软紫草属是紫草科紫草亚科中比较原始而亲缘又极其相近的两属。两属中多种植物的根部都含有紫色物质,可供药用,其中包括我国传统中药——紫草和有其同样药效的代用品种,如软紫草(新藏假紫草)、黄花软紫草(内蒙古紫草)等。紫草作为药用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最早的记载始于《本经》,以后的历代本草都有记载。《别录》:“紫草  相似文献   

4.
栎属群体与进化遗传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栎属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亚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北部。欧美国家主要利用生化和DNA标记对栎属内不同层次(组、种、种内)的遗传结构、种系地理学、种系发生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中国是栎属分布中心之一,约有60种,但有关栎属的遗传学研究十分匮乏。建议应尽快进行群体遗传结构、种系发生及遗传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利用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锦鸡儿属(Garagana Fabr.)豆科,我国约有66种,分布较广,但主要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区和荒漠区[1].张朝阳等[2]曾对不同生境的8种锦鸡儿茎、叶解剖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高原荒漠种的旱生结构较草原和森林种明显.  相似文献   

6.
苦苣菜属(Sonchs)植物全世界约有50种,在民间作为重要的药用植物使用.本文对我国该属8种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并对该属植物的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7.
地宝兰属(Geodorum G.Jacks.)植物隶属于兰科(Orchidaceae)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树兰族(Trib.Epidendreae)美冠兰亚族(Subtrib.Eulophiinae)地生兰类群,全属约10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岛屿。我国地宝兰属植物有5种,在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台湾、四川和云南等地有分布记录。本文结合近几十年来地宝兰属植物的研究动态,阐述该属植物的资源概况、濒危原因、保护现状、细胞学、繁殖技术、菌根真菌、传粉生物学及遗传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下一步研究建议,以期为制定地宝兰属植物的保护策略和实施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香蒲属是重要的水生植物资源。全世界约有18种,我国约有10种。作者研究了河北省香蒲属6种、1变种植物的分类及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9.
《河南植物志》紫草科增补与订正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增补报道了《河南植物志》中未记录的河南产紫草科植物6种,其中湖北附地菜(TrigonotismollisHem sl.)为河南分布新记录;订正了一个分类群的学名.  相似文献   

10.
骆驼蓬属 ( Peganum L.)是蒺藜科 ( Zygophyl-laceae)中的一个小属 ,在亲缘关系上与芸香科存在着联系 ,属于古地中海区系成分 ,呈现地中海中亚、北美南部和墨西哥的间断分布型式 [1] .全世界共 6种 ,我国有 3种 ,集中分布于西北部的干旱及半干旱地区 ,是荒漠植被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 [2 ] .其中 ,骆驼蒿在草原沙漠化演替进程中具有指示意义[3 ] .骆驼蓬和多裂骆驼蓬由于外部形态变异幅度较大 ,甚至在某些特征上有交叉 .因此 ,在分类学上对多裂骆驼蓬的分类位置尚存争议 [1] .本文对骆驼蓬属3个国产种的染色体进行了比较研究 ,为该属的分类…  相似文献   

11.
绢藓属分为两个亚属,即绢藓亚属(Subgen.Entodon Mizushima)和红柄亚属(subgen.Erythropus Mizushima)。绢藓亚属全世界已报导的有70种,大多分布在拉丁美洲、南非。大洋洲和亚洲东部及中部也有分布。少数种分布于欧洲与北美洲。我国有记录的共8种,其中Entodon smargdimus Par.et Broth.经作者对模式标本的研究,发现它应改隶于红柄亚属。因此本亚属有记录的实际只有7种。作者研究我国本亚属标本,又增添了2个新记录、并发  相似文献   

12.
五叶参属Pentapanax Seem.隶属于楤木族Aralieac。据记载全世界约有18种,分布于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南部和东南部;我国有11种,除1种见于台湾外,其他10种多分市于西藏、四川、云南等省区,唯在贵州迄今中外文献均未见有记录。近年来,该属的一个种——锈毛五叶参Pentapanax henryi Harms在我省雷公山被发现,这不仅使贵州五加科植物区系新增添了1个属,同时也为研究我省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植  相似文献   

13.
绢藓属分为两个亚属,即绢藓亚属(Subgen.Entodon Mizushima)和红柄亚属(Subgen.Erythropus Mizushima)。绢藓亚属全世界已报导的有70种,大多分布在拉丁美洲、南非。大洋洲和亚洲东部及中部也有分布。少数种分布于欧洲与北美洲。我国有记录的共8种,其中Entodon smargdimus Par.et Broth.经作者对模式标本的研究,发现它应改隶于红柄亚属。因此本亚属有记录的实际只有7种。作者研究我国本亚属标本,又增添了2个新记录、并发  相似文献   

14.
以青藏高原东缘九种紫草科植物为对象,在100%自然全光照以及36%NS和3%NS的光照强度下,对其种子萌发特征进行了研究.选取了萌发率,萌发指数和平均萌发时间三个萌发参数,并且依据种子萌发对光响应的不同将本实验所研究的九种紫草科植物分为以下四类:1)对光照梯度无响应,即不同光照强度下GP,GI和MGT部无显著变化的有狼紫草、西藏附地菜、小花琉璃草、甘青微孔草和微孔草;2)光照减小了GP和GI,延长了MGT的有倒提壶与卵盘鹤虱;3)光照梯度对GP和GI都无影响,而延长了MGT的有小叶滇紫草;4)光照提高了GP和GI而对MGT无影响的有糙草.此九种紫草科值物可能存在两种萌发对策,即感应水分和感应光照,来选择萌发时间和萌发数量,从而在萌发行为上产生了生态位分化.  相似文献   

15.
贵州山茶属植物地理分布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山茶科Theaceae之山茶属Camellia L.约有220余种,为亚洲特有植物,主要分布我国南部、西南部、东南部省区.据不完全统计贵州野生种有52种6变种,其中特有种21种.该属植物是分布区重要的森林组成种类,特别是在地带性的常绿阔叶林中尤其显著;同时,该属植物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如茶叶是世界著名的饮料、茶油是重要的食用和药用油料、茶花是全球有名的观赏花卉等.至今,时该属植物的开发利用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本文在研究该属植物地理分布的基础上,侧重于对有观赏价值的种类,结合近几年来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小蒜芥属是O.E.Schulz于1924年以Microsisymbrium lasiophyllum(Hook.et Arn.)O.E.Schulz为模式而建立的属.该属全世界有10种,其中9种集中分布在亚洲的中部——阿富汗(西北部)、巴基新坦(北部)、帕米尔、喀喇昆仑、喜马拉雅(包括锡金、西藏西部)和新疆(西南部),另1种分布在北美(华盛顿、加利福尼亚、亚利桑那、墨西哥北部)。本属的分布区属于亚洲大陆——北美间断分布。我国有2种:小花小蒜芥M.minutiflorum(Hook.f.et Thoms.)O.E.Schulz产西藏西部,叶城小蒜芥M,yechengicum Z.X.An产新疆叶城。  相似文献   

17.
确认了沙芥属仅有Pugionium cornutum(L.)Gaerth.和P.dolabratum Maxim.2种.确定了其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前为科尔沁-沉善达克-鄂尔多斯沙地种,分布在典型草原区的沙地;后为大湖盆-阿拉善沙地种,分布在荒漠及荒漠化草原区的沙地;二成明显的地理替代分布,沙芥属为蒙古高原沙地的特有属。  相似文献   

18.
沙芥属的分类校正及其区系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确认了沙芥属仅有Pugioniumcornutum(L.)Gaerth.和P.dolabratumMaxim.2种.确定了其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前者为科尔沁-浑善达克-鄂尔多斯沙地种,分布在典型草原区的沙地;后者为大湖盆-阿拉善沙地种,分布在荒漠及荒漠化草原区的沙地;二者成明显的地理替代分布.沙芥属为蒙古高原沙地的特有属.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中国药用的艾蒿类植物包括菊科蒿属 Artemisia Linn.与绢蒿属 Seriphidium(Bess.)poljak.两属的药用种类。蒿属全世界有380余种,广布于北半球,亚洲最多,欧洲、北美洲次之,其中以温带、寒温带及亚热带高山地区最多,亚热带平原地区次之,少数种分布到亚洲、北美洲的亚热带南部或热带高山地区以及非洲北部、东部或南部地区;我国有185种、44变种,遍及全国,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高山地区最多,其他省区次之,沿海地区最少。已知国产入药的种娄有61种11变种(品种),约为全国蒿属种类的32.97%绢蒿属全世界约100余种,主产亚洲中部与北美洲中部的温带草原或高山草原与荒漠地区,苏联哈萨克斯坦最多,我国西北地区次之,少数种分布到欧洲及地中海地区;我国有31种、  相似文献   

20.
经过研究,内蒙古毛莨属植物的生态地理分布有以下四个特点:1.内蒙古是我国毛莨属植物的又一个分布中心,在内蒙古境内主要集中分布于大兴安岭山地;2.内蒙古毛莨属植物的水分生态类群是以中生植物为主,尚有一定数量的湿生或水生植物;3.内蒙占毛莨周的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在其西部高山渗入了亚洲中部山地成分和青藏高原成分,在其东部和南部渗入了东亚成分,在其北部渗入了欧洲—西伯利亚成分,此外,还有自身的特有成分;4.内蒙古毛莨属的植物区系与我国东北和蒙古的毛莨属植物区系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