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忠民  谢霄 《应用科技》2011,38(3):50-54
针对CAN、RS-232接口的工业设备的远程监控问题,提出了以ARM为控制核心,采用μC/OS-Ⅱ实时操作系统,将来自CAN或RS-232接口的上传数据进行相应的协议解析,再添加TCP/IP、以太网协议封装,将数据转发到以太网上;将来自RJ45接口的以太网下发数据进行以太网、TCP/IP协议解析,再进行CAN或RS-232协议封装,将数据下发至相应的接口上.采用ARM芯片LPC2292、网卡芯片DM9000等设计和制作了协议转换系统的硬件电路,并开发了相关软件.其中RS-232、CAN的传输速率可调,USB支持常用的12 Mbps全速设备,以太网传输速率为10 Mbps/100 Mbps自适应,转换时间小于20 ms.基于ARM的协议转换系统实时性强,转换速度快,使用范围广,工作可靠,性能良好,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低功耗技术的串行接口转换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RS232、RS422/RS485各标准接口的特点以及实现接口转换的必要性,为满足采用从端口取电所能提供的电流要求,提出采用低功耗技术,设计了基于单片机技术的RS-232至RS485/422接口转换电路,并对各组成部分的功能进行了分析。该转换器以微型低功耗单片机为核心,很好地实现了接口电平的智能控制,大大提高了其通用性和灵活性,外围接口电路均选用了低功耗新型器件,实现了系统的小型化和低功耗。  相似文献   

3.
串口服务器在数据采集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生产安防的数据采集系统有一种较为先进的联网技术,即通过串口联网服务器,使以前的RS-232/RS-485设备可以立即升级成为具有以太网接口的设备。在此给出一种采用串口服务器作为上下位机连接的桥梁来构建中小工程项目的解决方案。通过此方案,可以将在下位机采集的数据通过以太网进行传输,监控中心和各个控制终端都可以通过以太网传输协议接收到数据,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和安全性,也能大大提高工厂的实时监控效率。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互连需求研究并设计了一个串口一网络协议转换器.它能够实现多个串口设备的数据采集和控制,再通过以太网接口与PC机相连.从硬件和软件分为2个主要部分进行研究.硬件部分将μC/OS-Ⅱ作为嵌入式操作系统,选择LPC2210作为控制器,串口处理模块采用MAX3232芯片对uART进行RS232电平转换;以太网控制芯片选用常用的10M ISA总线接口的RTIJ8019AS.软件部分主要分为μC/OS-Ⅱ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移植与串口驱动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5.
SONY录像机只提供RS-422接口,要控制SONY录像机必须采用计算机的COM口及RS-232/RS-422转换器.将SONY录像机的通信协议封装成VCRControl类,实现串口通信协议的模块化设计,并成功应用在多媒体信息管理系统中.  相似文献   

6.
针对反射式强度调制型MEMS光纤压力传感器特性,设计了一种基于STC89C52单片机的检测电路系统.系统分为光电转换模块、衰减滤波模块、真有效值转换模块、A/D转换模块和液晶显示模块等.采用OPT101作为光电转换器件,将光纤传输来的光强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对电压信号衰减后通过滤波器输出至AC/DC转换器以及A/D转换器,经过单片机运算和处理将结果显示在液晶屏上并可通过接口输出至电脑.测试结果表明,本次设计的电路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分辨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GSM协议转换器的软硬件设计及实现.利用西门子TC35射频模块和MCU智能控制功能,设计具有标准的GSM协议接口和RS232接口电路.该协议转换器能将控制中心的控制信息或数据发到GSM网络的任何终端,同时也能将远程采集到的数据转换成标准的GSM数据格式并通过GSM网络传输到控制中心.  相似文献   

8.
介绍一种基于以太网的双单片机数据采集器的研制,数据采集器的硬件采用32位微控制器S3C451OB作为硬件设计的核心,系统主要包括传感器模块、A/D转换器、单片机、网卡、以太网传输线、PC机等,并嵌入以太网协议,最终实现现场信号的采集并通过TCP/IP协议进行数据传送。实验证明能较好地反应监控状态,系统成本低,可靠性能好,具有很大的现实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9.
四路视频和音频信号的光纤传输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可编程式逻辑器件、并串转换器和串并转换器及光收发器,设计一个专用的数字光纤传输系统.将多路模拟基带信号的视频和音频进行数字化,形成高速数字流;然后,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上对高速数字流进行时分复用,并通过并串转换器转换为串行数字流,送到光发射器;最后,通过光发射器发射耦合进入光纤传输.接收端则进行相反的操作...  相似文献   

10.
鉴于目前光网络整体成本较高,波长转换器利用率较低的缺点,在研究现有的多粒度光交换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共享波长/波带转换器的方案。该方案的技术特点在于在波带交换矩阵和波长交换矩阵之间增加了一个共享转换池,光纤中需要进行转换的波带和波长都进入共享转换池,共享使用转换池中的波长/波带转换器进行转换。实例表明该方案能够使光网络中波长转换器的数量大幅度减少,在降低了光网络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波长/波带转换器的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以太网帧协议和TCP/IP协议,研究了以太网控制器芯片RTL8019AS及其内部结构,同时采用微控制器STC90C516RD+为核心,设计相应的以太网驱动程序,实现了TCP/IP协议栈、以太网介质访问层和物理层功能,完成了接口层中数据帧的发送接收,从而实现嵌入式设备的以太网数据交换。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现场调试和监测过程中的通信不兼容和通信困难及实现井场无线设备与人机端无线遥控联接,设计了一种ZigBee信号转换器,该转换器通过无线天线接收井场的ZigBee信号,采用SP3232EA芯片进行电路电平的转换,将ZigBee信号转换成RS232信号,最后通过型号为XBeePRO ZB的无线射频模块和USR-WiFi232-B的WiFi转串口模块完成多种信号之间的转换和通信。使PC、平板电脑等能够通过无线和有线两种通信方式对井场设备进行信息采集,并将控制命令转换成ZigBee信号反馈给井场设备。  相似文献   

13.
一种光电混合式电流传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一种光电混合式电流传感器 ,它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磁位计及积分电路 ,其输出电压信号正比于高压线路的被测电流 .第二部分是电压 /频率转换器 ,它将电压信号转换成频率调制信号 ,并驱动安装在高压端的发光二极管 ,进而转换成光脉冲信号 ,通过多模光纤传输到低压端 ,在光纤出射端经光电二极管转换成调频信号 ,由信号处理电路还原为被测电流 .第三部分是工作电源 ,它通过一个小型的电流互感器从电网获取能量 ,其输出再经整流、滤波和稳压提供积分电路和电压 /频率转换器的工作电压  相似文献   

14.
采用DSP芯片和网卡接口控制芯片ENC28J60设计以太网控制器,介绍了采用标准SPI串行接口的新型独它以太网控制器ENC28J60的特点以及与外部接口的硬件电路设计,分析了嵌入式TCP/IP协议的选取原则,DSP芯片对网卡接口控制芯片的控制过程和TCP/IP协议处理数据包的流程.该系统可以将数据按网络协议处理,实现数据的以太网传输.  相似文献   

15.
鉴于目前光网络整体成本较高,波长转换器利用率较低的缺点,在研究现有的多粒度光交换结构的基础 上!提出了一种共享波长/波带转换器的方案。该方案的技术特点在于:在波带交换矩阵和波长交换矩阵之间增加 了一个共享转换池,光纤中需要进行转换的波带和波长都进入共享转换池,共享使用转换池中的波长/波带转换器 进行转换。实例表明:该方案能够使光网络中波长转换器的数量大幅度减少,在降低了光网络成本的同时提高了 波长/波带转换器的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基于MSC1211单片机,通过对压力传感器、MSC1211Y4、电源、串/并输出、RS-485和RS-232模块的硬件组合设计以及相应的软件设计,利用MSC1211芯片上ΣΔA/D转换器和ΣΔD/A转换器功能,完成了多路智能压力检测系统的设计研制工作,使该系统经校准和温度补偿后呈现了体积小、结构简单轻巧、性能可靠及低功耗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无源RS-232/RS-485智能转换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一种无源的RS-232/RS-485智能转换器。详细说明了从RS-232串口上窃取电源以及完全由硬件控制MAX485收发使能的硬件实现电路。该转换器体积小、电路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等特点,能满足大部分工业现场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8.
论文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多通信协议与以太网智能转换器,该转换器能自动完成RS232、RS485、USB等多种通信协议与转换成以太网协议,也可将以太网协议自动转换成其它通信协议。  相似文献   

19.
陈勇 《科技信息》2009,(29):I0450-I0450
现有光缆资源有限,现需要在此传输资源前提下完成广电老机房和五泉山机房的设备接口的对接。通过采用北京瑞斯康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多波长光传输综合接入设备。将老机房的信号传送到中转机房,仅占用老机房至中转机房一芯纤;同时将中转机房至地球站之间的原有以太网光纤收发器拆除,更换为复用设备,再将原有的以太网业务以及新增的信号通过光复用设备复用后传送至地球站,最将新增的业务从地球站送至五泉山机房,最终完成新增业务的扩容要求。此方案既保证了原有以太网的正常运行,还保证本次新增一路业务的平滑接入.同时还为将来扩展业务预留了接口的冗余量。  相似文献   

20.
采用AVR Mega系列的ATMega32微处理器作为下位机的核心,RTL8019AS模块作为以太网接口。下位机用C语言编程,从温度传感器DS18B20中获取温度信号。下位机的通信协议采用精简的TCP/IP协议栈—uIP 0.9。在下位机上实现了简单的Web服务功能。上位机通过以太网和下位机通信,将数据显示在可视化监控界面上,同时绘制数据的动态曲线图。经过实验表明系统使用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