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庆市目前已知兽类117种,其中重点保护的野生珍贵兽类有29种.这些珍贵兽类按生态地理分布:盆底丘陵地带有10种,其中北方型1种,东洋型7种,南中国型1种,喜马拉雅--横断山区型1种;盆地东北缘中、低山地带有21种,其中北方型2种,东洋型12种,南中国型2种,喜马拉雅--横断山区型3种,季风型2种;盆地东南缘中、低山地带有23种,其中北方型2种,东洋型16种,南中国型2种,喜马拉雅--横断山区型1种,季风型2种.全市已建自然保护区33个,保护区总面积达7 301.53 km2.  相似文献   

2.
小河沟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调查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河沟自然保护区有两栖动物23种(隶属于2目6科14属),其中中国特有种17种;爬行动物24种(隶属于1目6科15属),其中中国特有种8种.地理区系组成中喜马拉雅—横断山型13种,占27.7%;南中国型17种,占36.2%;东洋型9种,占19.2%;季风型5种。占10.6%;全北型2种,占4.3%,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  相似文献   

3.
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有两栖动物22种(隶属2目6科12属),其中中国特有种17种;爬行动物19种(隶属1目6科15属),其中中国特有种7种。动物区系组成中:喜马拉雅—横断山型16种,占39%;南中国型16种,占39%;东洋型6种,占15%;季风型2种,占5%;古北型1种,占2%.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  相似文献   

4.
两次对邻水县的两栖爬行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邻水县有两栖动物15种(隶属2目7科8属),爬行动物21种(隶属2目8科15属)。动物地理分布型为:热带亚热带型6种,占16.7%;全北型1种,占2.8%;南中国型19种,占52.8%;季风型8种,占22.2%;喜马拉雅-横断山型2种,占5.56%。区系组成:属东洋界有:华中区物种17种,占47.2%,华中华南区物种6种,占16.7%,东洋界广布种4种,占11.1%,属东洋、古北两界广布种的有9种,占总物种数的25%。  相似文献   

5.
北京麋鹿苑脊椎动物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麋鹿苑脊椎动物173种,隶属63科,29目.其中鱼类5目,9科,20种;两栖、爬行类3目,5科,8种;鸟类15目,4l科,133种;兽类6目,8科,12种.麋鹿苑脊椎动物的分布类型中,古北型41种,东洋型22种,东北型(东北地区及附近地区)22种,全北型15种,季风型9种,东北-华北型7种,华北型(主要分布于华北区)2种,东北型(东部为主)1种,中亚型(中亚温带干旱区)1种,喜马拉雅-横断山区型1种,南中国型2种,不易归类的,其中不少分布较广泛的29种.麋鹿苑鱼类以江河平原鱼类为主,其次还有东洋区印度平原鱼类,缺少北温带北部的北方平原鱼类.麋鹿苑脊椎动物的适应类型中,依赖湿地的41种,部分依赖湿地的有8种,不依赖湿地的有103种.麋鹿苑及其附近地区分布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1种,国家Ⅱ级保护的16种,北京市一级保护的14种,北京市二级保护的51种.  相似文献   

6.
2002年5—7月对广东和平县黄石坳保护区的兽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兽类6目15科31种,东洋型21种占67.7%;南中国型5种占16.1%;古北型3种占9.7%;季风型和喜马拉雅山型各1种占3.2%.其中国家I级保护动物1种;Ⅱ级保护动物5种;三有动物10种,说明该地区物种珍稀程度较高.翼手类共记录到12种,占所有物种总数的38.7%;啮齿类只有3种,占种数的9.6%,可能与捕获的季节等有关.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珍稀兽类的生态地理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省有兽类223种,其中重点保护的野生珍贵兽类有42处,这些珍贵兽类按生态地理分布:川东分地低山、盆缘及川西南中山有27种,其中除两种由古北界延伸入境内,其余25种均属东洋界;川西高山峡谷最多,有34种,其中山腰河谷约24种属东洋界,至高山逐渐过渡为古北界的种类约10种;川西北高的有17种,除两为东洋界延伸于境内外,其余15种概属古北界青藏高原种类,全省已批的自然保护区有37个,拟建的12个,建  相似文献   

8.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初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家自然保护区有兽类85种,受东南季风影响广布种21种均为季风型,其余以东洋界成分为主的有50种,其中又以喜马拉雅横断山脉占优势,有24种,反映了区域特征。  相似文献   

9.
深圳笔架山公园兽类资源调查结果显示,该公园共有兽类13种,隶属5目、9科、10属。其中食虫类2种,翼手类1重,鳞甲类1种,食肉类3种,啮齿类6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种,列入中国红皮书中的易危动物1种。7种东洋型种类,约占种类数的54%;2种古北型种类,约占15%;4种广布型种类,约占31%。分析了笔架山兽类生态分布的3种类群,进行了资源评价,从生态功能、水资源、物种多样性等提出了保护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兽类资源及其区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庆市目前已知兽类117种,隶属于9目、31科、79属,其中,东洋界种88种,古北界种19种,季风型及广布种10种,地理分布上处于盆中平原丘陵省的物种仅54种,盆地东北缘大巴山省有85种,盆地东南缘山地省有79种,同时还探讨了重庆市兽类的生物多样性和资源类型。  相似文献   

11.
2002年1-5月我们对广东连平县黄牛石保护区的兽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兽类7目12科20种,东洋型14种占70%;南中国型3种占15%;古北型3种占15%.其中国家I级保护动物1种;II级保护动物2种;“三有”动物7种,说明该地区物种珍稀程度较高.翼手类共记录到3种,占所有物种总数的15%;啮齿类有9种,占种数的45%.  相似文献   

12.
陕西秦岭地区兽类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秦岭山地是东洋界和古北界的交汇地带,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有兽类7目28科82属125种,占陕西省兽类总种数的85.0%.兽类区系组成十分复杂:北方分布型有57种,南方分布型有68种,特有种23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名录、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和CITES附录的物种有54种,占该区总种数的43.2%.这些珍稀、特有动物主要分布在秦岭地区15个自然保护区内.导致众多物种濒危的原因,主要是栖息地变化和人猎杀等.  相似文献   

13.
正"珠江、长江水系加上乌蒙山、武陵山、大娄山、苗岭,在这四山八水的切割下,贵州的生态轮廓尤其清晰明朗。"贵州地处中国西南腹地,云贵高原东面。俯瞰贵州版图,整体上呈现出西高东低的地势走向,北临巴蜀盆地,南抵岭南低地,东达江南丘陵,仿佛贵州就是横断山向中国东南伸出  相似文献   

14.
横断山区共有种子植物本地特有属13个(隶属于9科21种)、新特有属7个、古特有属6个。其中5个古特有属为北极—第三纪成分或北方成分,1个古特有属为古地中海残遗,并且都分布在横断山区中部1 750m-3 500m的海拔带上,表明横断山区海拔1 750m-3 500m是古特有属在第三纪以后,由于气候变化、第四纪冰期作用、古地中海退却及横断山区形成等复杂过程中的一个避难所和分化区域。  相似文献   

15.
五道峡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生态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五道峡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兽类59种,隶属于8目25科,其中,古北种12种,东洋种38种,广布种9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2种,湖北省重点保护动物18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兽类20种(附录Ⅰ9种、附录Ⅰ4种、附录Ⅱ7种),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兽类有18种(濒危物种3种、稀有种2种、易危物种13种);分析其区系特征,表现为东洋种占优势,珍稀兽类较多,特有种4种;分析其多样性特征。有7种生活型。水栖种类最少,并与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对兽类资源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6.
深圳笔架山公园兽类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笔架山公园兽类资源调查结果显示,该公园共有兽类13种,隶属5目、9科、10属.其中食虫类2种,翼手类1重,鳞甲类1种,食肉类3种,啮齿类6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种,列入中国红皮书中的易危动物1种.7种东洋型种类,约占种类数的54%;2种古北型种类,约占15%;4种广布型种类,约占31%.分析了笔架山兽类生态分布的3种类群,进行了资源评价,从生态功能、水资源、物种多样性等提出了保护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四川(原含重庆市)地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带,地势高差悬殊,地貌类型复杂,是一个多地理要素的交汇处,物种多样性丰富,有脊椎动物1286种,占全国总数的39.05%,区系复杂,为全国之冠,古北界成员主要是北方型占25.34%,其次为高地型占5.10%,并渗透有东北型占5.19%和中亚型占2.31%,东洋界成分占60%以上,其中以热带亚热带型和喜马拉雅横断山脉型最多,分别为23.56%和23.17%,其次为南中国型占13.375,此外尚有季风型占25,大熊猫,金丝猴等孑遗特有动物有318种,占全国的375,国家Ⅰ级保护的珍稀动物有27种,占全国同级的26.47%,国家Ⅱ级保护的珍稀动物有113种,占全国同级的26.47%,自然保护区载至2000年,共有52个,面积达29061km^2,现存主要问题是森林过度采伐,致使动物的栖息地受到破坏和缩小,加之过度的利用,滥猎和盗杀野生动物,以及环境污染等,导致众多物种处于濒危状态。  相似文献   

18.
采用线路统计法,结合使用访问法和归纳法,于2022年4—5月对四川省西昌市邛海湖湿地及其周边的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18次实地调查,并分析了其种群组成与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该区域内两栖爬行动物共有3目12科24种,其中两栖动物有1目6科13种,爬行动物有2目6科11种;两栖爬行动物主要为东洋界种类,分布类型以喜马拉雅-横断山区型为主。为此提出保护邛海湖湿地内两栖爬行动物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川西雅砻江上游地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雅砻江上游地区处青藏高原东南部,横断山区西北部,在中国植物区系划分中属于泛北极植物区,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中的横断山脉植物地区.该区域蕨类植物有20科,以世界分布型为主,共有10科,热带分布科7科,温带分布科3科.该区域蕨类植物有29属,划分为8个分布区类型,世界分布6属,热带成分8属,温带分布13属,中国特有分布2属.该区域蕨类植物有71种,其中中国特有分布34种,占该区蕨类植物总种数的47.89%,隶属于13科20属.该区域蕨类植物的区系特点表现为:优势科、属不明显,科内属、种贫;属、种的特有化程度高;植物区系交叉过渡明显.  相似文献   

20.
松潘地区兽类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潘地区有兽类81种,其中东洋界种类52种,以喜马拉雅-横段山脉型占优势;古北界种类26种,以高地型为主,随海拔高度的升高及从东南往西北,东洋界成分减少,古北界成分增加,该区珍稀濒危物种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