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凯特·肖班以<觉醒>而闻名,大量象征与意象成分的运用构成了该小说最显著的特点.分别从岛屿、大海、鸟儿和房屋等几个象征成分入手,研究<觉醒>中的象征手法,进而再现女性追求婚姻自由、性解放以及自我觉醒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2.
作为解读美国文学的一个独特的切入点,"成长小说"起源于德国.其主题往往包括成长时期、学年时代、旅行、爱情以及寻找自我身份等方面.华裔作家汤亭亭在其<女勇士>中大量运用了成长小说的理论,赋予其成长的主题.然而作为一名华裔女性作家,汤亭亭又改写了传统定义下的成长小说,赋予其新的主题,因此本论文试图从成长小说的角度去探讨汤亭亭<女勇士>中异与传统的成长主题,以证明<女勇士>是德国成长小说的超越.  相似文献   

3.
现代派诗人庞德的<诗章>是一部卷帙浩繁的现代史诗,其不同于传统史诗的拼贴叙述模式使这部作品在形式、内容和艺术上都让读者望而却步.本文作者揭示了<诗章>创作中的拼贴艺术并分析了拼贴画在<诗章>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章太炎在<訄书>中的写作修辞和文化政治思想凸现了他对传统学术文化的发挥和自我创造.同时,他的文化政治思想因为诸多机缘影响了其他人的文化观念,其著述成为了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被不断地重述,并成为现代学术谱系中一个重要的起点.<訄书>问题看似属于革命书写的一种方式或者可归结于传统学术内部的问题,但是它所触发的文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争辩将作为历史的遗产在现代思想中得到继承.这些思考始终是为了在多元的文化选择中寻找到属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理路.  相似文献   

5.
中西方两位伟大的诗人屈原和但丁因其所处的社会环境、面临的政治遭遇和具有的才情学识的惊人相似,使他们的代表作品<离骚>和<神曲>在思想内容、艺术形式等方面都具有相似之处.表现在两部作品都是相似社会环境和个人遭遇的产物;都塑造了具有深刻内涵的自我形象和美人形象;都采用了梦幻文学的形式和比喻象征的表现手法.但二人所处的文化传统和个人性格气质等的差异,在这些相似之中又有一些区别.  相似文献   

6.
女作家科林·麦考洛的长篇小说<荆棘鸟>一经问世即引起轰动,被誉为澳大利亚的<飘>.从两部旷世作品的爱情主题、人物俄狄浦斯心理情结和作者的女性意识出发,对<荆棘鸟>和<飘>进行相似性解读,可以让读者在享读作品的同时更好地认识两位女性作家蕴涵在作品中的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7.
女性的空间--王安忆《长恨歌》的一种女性阅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恨歌>是一份可解读的女性空间文本.其女性色彩体现在叙事策略和文本内蕴方面,透过内蕴的表层,王安忆展示的是一种传统的女性文化.这种文化如她的叙事一样圆润精致,但其实质形态却是空心圆,这是一种苍凉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目的 系统研究和比较<至大论>和<苏利亚历>中的日食时差算法.方法 文献考证和比较研究.结果 <至大论>中的日食时差算法采用了一种相当漂亮的近似算法,而<苏利亚历>中的日食时差算法则采用的是和现代数值计算中单点迭代算法完全等价的一种算法.结论 从时差算法的合理性方面考虑,<苏利亚历>要明显优于<至大论>,但是在符号选择上,<至大论>远较<苏利亚历>科学.  相似文献   

9.
芥川小说<莽丛中>通过女主人公真砂的受辱事件,真实反映出女性在父权制社会的历史境遇.作为一名被侮辱和被戕害的女性,真砂既要遭受男权社会的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迫,还无法摆脱父权制话语的规范和制约.真砂实际上处于一种两难境地:如果认同父权制社会的角色定位,则势必会丧失自我的性别权利;如果违背父权制社会的伦理法权,又势必会沦为不贞或堕落的形象.真砂的哭诉反映了她反抗男性霸权的潜意识,预示着其对现实处境与性别意识的逐渐觉醒.  相似文献   

10.
<水浒传>女性观目前一般认为是落后的.判定<水浒传>在女性观方面是否落后,不仅要看文本对女性世界的展示,还要看文本背后的文化积淀.<水浒传>中对女性世界的具体描写是丰富的,同时小说的创作还受到文化传承等客观原因的影响,因此不能以落后与否为<水浒传>简单定性.  相似文献   

11.
<到处都是寂寞的心>是裘山山的新作,秉承其一贯风格,表现现代女性在现实中的处境.她们为了真爱的追求,却感受到现代社会对她们的异化;尤其感受到现代性时间所造成的恐惧感和焦虑感以及对女性主体的分裂,从而透视出现代社会是如何把女性改造回家庭和传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穿透力.  相似文献   

12.
<诗三百>中出现了众多女性形象,由于解读者所站立场不同、所选视角不同及身份和地位等的不同而使得<诗经>中的女性形象呈现出不同的审美特征.将<诗经>中出现的各种女性形象划分为不同的类形并加以分析,有利于不同读者对<诗经 >相关篇章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项目教学法是突破传统教育手段的一种现代教学方法,能有效的开展双边活动,提高教学效率.本文通过对项目教学法在<电子线路>课程中的实施,提出了项目教学法的实施策略和相关思考,为现代职业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刘向<列女传>成书于汉成帝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由于流传年代久远,版本复杂,东汉以来<列女传>的研究者主要对其作注释和考证,考证文本所述是否符合史实以及文本、颂义部分作者的真伪.现代学者则侧重对<列女传>的思想政治性、历史性和文学性的研究,这些方面研究虽有深化和发展,但对刘向<列女传>中女性形象的分析,大多数还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缺乏深层的挖掘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斯坦贝克的<菊>刻画了一位在男权社会痛苦挣扎,渴望自由, 追求自我的女性形象.女主人公艾丽莎具有倔强、粗犷的男性化的一面,又具有女性特有的柔弱、敏感的特征.这两种看似矛盾的性格特征在艾丽莎身上并存且频繁转换.本文通过分析女主人公的这一矛盾个性,揭示其内在和谐统一的意识根源,以此来探讨作者的女性主义观,探寻以艾丽莎为代表的女性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6.
从小说类型研究的角度考察,以<哈利·波特>、金庸小说和<指环王>等为代表的历史幻想小说力图通过历史性与幻想性相结合的方式来表现生活、否定现代文明和回归传统文化.这是人们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和重新发掘,对现有生存环境的不甘和对未来期望的一种反映与宣泄.  相似文献   

17.
徐嘉 《攀枝花学院学报》2009,26(4):51-54,24
本文通过对凯特·肖邦三部作品中几位女性人物的分析,揭示出传统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与束缚.通过对<觉醒>中艾德娜进行分析,揭示出她在父权制度下所遭受的精神压迫和物质压迫;对<一小时故事>马兰德夫人的"本我"、"自我"以及"他我"的分析,阐释女主人痛苦的精神生活;<黛西莱的婴儿>中从黛西莱的身世以及其成长的环境,分析其对父权制下压抑的婚姻生活的逆来顺受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语言与言语的区分是现代语言学极为重视的基本理论问题.王德春先生的论著<现代修辞学>革新了传统修辞学的写作模式,"以现代语言学理论为基础,从语言和言语这两个不同的角度,探讨修辞的性质和作用",并将重点放在以言语环境为基础,探寻话语整体和言语规律,从言语修养诸多方面将修辞研究提升到建构修辞理论的高度.<现代修辞学>是国内以现代语言学理论为基础的修辞学研究的开山之作,是为建立现代修辞学理论体系艰苦努力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古春梅 《科技信息》2008,(5):99-100
<世说新语>主要反映了魏晋士大夫的思想风貌、生活实况和时代风气,但书中展现出的女性形象不同于以往作品中的女性,本文试从对传统女性角色的新诠释、时代风尚下的新追求两个方面来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一间自己的房间>是弗吉尼亚·伍尔夫早期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鲜明而充分的表达了男权社会中女性受到性别歧视和传统束缚的历史原因和社会现实.分析了伍尔夫阐述的女性获得独立和解放的途径:运用手中的笔,通过女性的独特语言和表达方式,表现女性的价值观念和独特声音;探讨了伍尔芙缔造两性和谐世界的双性同体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