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内蒙古阿拉善盟苏宏图地区一套早白垩世富钾碱性玄武岩中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进行测试, 结果表明: 岩石以富碱(K2O+Na2O含量为5.20%~8.92%)、高K2O/Na2O比值(0.59~1.03)和高TiO2 (1.59%~2.05%, 平均1.82%)为主要特征, 为钾玄岩系列。该火山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轻稀土元素及高场强元素, 有微弱的Eu异常(δEu=0.88~1.11)。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 华北板块北缘西段的苏宏图组火山岩与中段四子王旗地区及白云鄂博南部的早白垩世火山岩有较大的相似性。苏宏图组火山岩、四子王旗钾玄岩以及白云鄂博南部玄武岩均为钾玄岩系列, 三地火山岩在喷出过程中都较少经历地壳混染作用, Nb和Ta的负异常更可能是古亚洲洋俯冲物质影响的结果。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 苏宏图组火山岩与四子王旗钾玄岩源区为被古亚洲洋俯冲板块交代的EMⅠ型富集软流圈地幔, 白云鄂博南部玄武岩富集程度稍弱于其他两地, 但三地源区有相似的演化历史, 都经历了亏损的软流圈地幔交代富集过程。三地火山岩相似的源区演化历史表明, 华北板块北缘中?西段在早白垩世可能有相似的构造运动, 在古亚洲洋闭合后, 晚三叠世南北向挤压缩短, 地壳强烈加厚, 而后下部岩石圈拆沉, 已俯冲的古亚洲洋板块的物质重熔, 对亏损的软流圈地幔进行交代富集, 最终富集的软流圈地幔上涌, 形成沿华北板块北缘中?西段东西向呈线状分布的早白垩世钾玄岩。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中部早白垩世钾玄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内蒙古四子王旗地区发现含有深源捕虏体的富钾玄武岩。玄武岩为黑色致密块状 ,以富碱 (w(K2 O) +w(Na2. O) >5 % )、高钾 (w(K2 O)在 2 . 5 0 %~ 3 .19%之间 )和较高的钛含量 (w(TiO2 )在2 .0 3%~ 2 . 71%之间 )为特征 ,岩石分类上属钾玄岩系列 ,全岩K Ar表观年龄为 10 8~ 12 8Ma ,为早白垩世。古亚洲洋闭合后华北板块在早中生代经历了由强烈的陆内挤压缩短作用转入造山后伸展作用阶段。早白垩世晚期该区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俯冲作用影响 ,华北板块再次转入挤压作用阶段 ,开始了滨太平洋域的演化。内蒙古四子王旗地处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结合部 ,本次发现的早白垩世钾玄岩系列对于研究华北板块北缘在中生代构造转化中的物质及深部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赣东北广泛发育晚白垩世红色沉积盆地,并常伴有镁铁质火山活动。位于东乡-广丰断裂带南侧的广丰盆地产有上、下两套镁铁质火山岩,而位于该断裂带北侧的玉山盆地产有一套镁铁质火山岩。研究表明,广丰盆地上部的镁铁质火山岩和玉山盆地的镁铁质火山岩均呈块状构造,多气孔,气孔内常充填硅质、碳酸盐、绿泥石;斑晶矿物含量为15%左右,以斜长石和单斜辉石为主,并有少量橄榄石和斜方辉石,斜长石斑晶常见钾长石环边;基质为似粗面结构,斜长石定向排列,也具有钾长石环边;岩石SiO2含量为49.8%~53.6%(平均51.7%),富碱(Na2O+K2O为5.00%~6.94%,平均6.35%)、富钾(K2O为2.40%~3.99%,平均2.98%)、K2O/Na2O(0.68~1.08,平均0.79)比值高,在SiO2-(Na2O+K2O)图解上落入碱性系列范围,在SiO2-K2O和SiO2-K2O/Na2O图解上均落入橄榄玄粗岩范围;全铁含量(7.10%~9.99%,平均8.26%)低,但具有高的Fe2O3/FeO比值,在AFM图解中具有钙碱性系列特征,在MgO-∑Fe图解上落入钙碱性系列趋势范围内,且大多数位于Lesser Antilles(CA-1)和Cascades(CA-2)两钙碱性趋势线之间,表现出亲钙碱性特征;其地球化学总体特征与典型橄榄玄粗岩系列一致。本文通过对矿物学和地球化学这两方面特征的总结,厘定其为橄榄玄粗岩系列火山岩。  相似文献   

4.
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中国东部晚侏罗-早白垩纪(J3-K1)盆地火山岩的化学成分等特征进行了研究,确认出中国东部晚侏罗-早白垩纪(J3-K1)盆地火山岩系是橄槛安粗岩系,且与其燕部的火山岩系组成单级性系列。这是中生代滨太平洋板块俯冲并挤压中国大陆板块的结果,进而控制的盆地(J3-K1)是在受总体挤压背影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5.
提出在福建东南沿海地区晚白垩世除了产出有拉张地球动力环境下火山(石帽山群火山岩)和深成(魁岐碱性花岗岩类)产物外,在长乐-南澳断裂带以东的平潭岛还产出有挤压地球动力环境下火山产物.其化学成分和岩系演化趋势显著不同于闽东南南园组和石帽山群火山岩,为独立的钙碱性角闪石英安岩系.其成因可能与库拉板块沿台湾中央山脉东侧向台湾海峡陆块的俯冲有关.闽东南地区早白垩世挤压环境火山产物(南园组火山岩)和晚自垩世拉张环境火山-深层岩系则可能与燕山早期台湾海峡陆块向闽东南大陆边缘的碰撞俯冲,而在晚白垩世停止俯冲,同时在台湾中央山脉东侧发生的俯冲作用所造成的“弧后扩张”有关.  相似文献   

6.
冈底斯西段赛利普一带分布有大面积的钾质火山岩,以前曾被划归上新世-早更新世赛利普群.作者对这套火山岩地层进行了详细野外调查并重新测制了火山岩地层剖面,在该套火山岩下伏及层间湖相碎屑沉积层中获得ESR年龄0.268 Ma与0.349 Ma.岩石学、岩石化学研究表明,这套火山岩是以安粗质熔岩为主的钾玄岩系列-钾质碱性玄武岩系列火山岩,岩石类型及岩石组合稳定,岩层产状平缓,岩石新鲜,层位相对清楚,故将其命名为赛利普组,属第四纪早-中更新世.这一发现对研究冈底斯构造带新生代以来岩浆活动、构造演化,进而探讨青藏高原隆升机制有着重要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7.
青藏高原拉萨地块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重要地区之一,其中广泛发育的碰撞—后碰撞岩浆岩记录了新生代以来印度大陆岩石圈向北俯冲的全过程以及拉萨地块在碰撞-后碰撞之后的岩浆作用类型.基于对措勘—赛利普地区新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资料的分析,表明火山岩中以明显富碱和高钾为特征;Sr同位素呈递增而Nd同位素呈递...  相似文献   

8.
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 ,对中国东部晚侏罗早白垩纪 (J3 K1)盆地火山岩的化学成分等特征进行了研究 ,确认出中国东部晚侏罗早白垩纪 (J3 K1)盆地火山岩系是橄榄安粗岩系 ,且与其东部的火山岩系组成单极性系列。这是中生代滨太平洋板块俯冲并挤压中国大陆板块的结果 ,进而控制的盆地 (J3 K1)是在受总体挤压背景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滹沱河地区新生代的陆壳演化特征,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繁峙玄武岩的岩相学、岩石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繁峙玄武岩为一套钠质亚碱性-碱性系列的基性火山岩,形成于大陆板内裂谷的板块构造环境;繁峙玄武岩的岩浆来源于地幔物质的部分熔融与下地壳组分部分熔融的混合;繁峙玄武岩形成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动力学背景,标志在始新世-渐新世,滹沱河裂陷开始发育。深入探讨繁峙玄武岩的岩浆作用特征、物质来源和岩浆作用的构造环境,对揭示五台山-恒山地区的陆壳演化特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宁蕪地区火山岩山下而上划分为四从即:龙王山組、濮塘組、大王山組和娘娘山組。濮塘組相当於一个噴发間断,其余三組各相当於一个噴发旋迴,每个旋迴均以火山碎屑岩开始,而以熔岩溢出告終。火山岩的时代确定为上侏罗紀。总厚度約1600公尺。噴发类型属於裂隙中心式的陆相噴发。火山岩的物貭成分:龙王山組属于安山岩系列,大王山組属於粗面岩系列,娘娘山組属於碱性粗面岩系列。碱性粗面岩包括白榴斑岩和黝方粗面岩。黝方石粗面岩中出現黑云母——角閃石——霓輝石逆反应边和透长石周圍的生长边,反映了这种岩石是在近火山口的独特环境下形成的。火山岩在化学成分上的演变規律为:碱金属至后期明显增高,基性元素明显減少,但Fe~(+3)/Fe~(+2)比值愈往后期愈增高,表明岩浆渊中的岩浆分異作用具有明显的碱性分異方向。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石板井发育有公婆泉组火山岩为一套变质中基性火山岩,主要岩石类型为变质玄武安山岩、变质玄武岩和变质玄武粗安岩,现均已变质为斜长角闪岩。岩石普遍高钠、低钾、低钛,属于钙碱性系列,部分甚至为低钾系列;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现轻稀土略亏损-近平坦型-轻稀土富集的多种型式,普遍正Ce异;微量元素呈现"三隆起"特点,与火山弧玄武岩相似。火山岩构造环境判别,表明该套火山岩形成于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12.
大同旧高山火山岩岩石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厘定山西大同旧高山火山岩的时代归属,探讨旧高山火山岩形成的构造环境及其构造背景,笔者对旧高山火山岩进行了野外地质调查、岩矿鉴定和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认为旧高山火山岩形成于早白垩世,为一套高钾钙碱性系列的中基性火山岩,火山作用以宁静式喷发为主;火山岩形成于大陆板内裂谷大地构造环境,岩浆来源于地幔与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混合;火山岩的形成受控于晚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的动力学背景。本结果对研究华北克拉通西北部的破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西藏措勤地区典中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背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措勤盆地位于西藏冈底斯构造-岩浆岩带的西段北侧,该区古新世火山活动十分强烈,形成了一套厚度大于1 000 m的中酸性火山岩地层,火山岩K-Ar和Rb-Sr同位素年龄为63.9~61.0 Ma,区域上可与古近纪林子宗群下部层位相对比,归为古新统典中组.火山岩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该火山岩系属高钾钙碱性-钙碱性系列,轻稀土富集,负Eu异常明显.与原始地幔相比,微量元素Rb,Ba,K,Th,U富集;Ti,P,Sr,Ta(Nb)亏损.锶、氧同位素组成显示岩浆来源与陆壳物质关系密切,推测是来自于俯冲带的幔源基性岩浆与陆壳重熔酸性岩浆以不同比例混合所形成.综合研究认为,这套火山岩形成于陆缘弧构造环境,与喜马拉雅特提斯洋壳向北俯冲消减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研究区早二叠世火山-沉积岩系主要由火山角砾岩、凝灰质砂岩、凝灰岩、硅质岩、流纹岩、安山岩、珍珠岩等组成.其沉积建造和岩性组合表明:早二叠世,研究区位于岛弧和俯冲带之间的弧前盆地环境.二叠系下统额里图组火山岩的SiO2=50.23%~73.56%,Mg#=6.21~49.54,Na2O+K2O=5.27%~10.73%,Na2O/K2O=0.36~4.17,其中安山岩Mg#=49.54~62.61,归属为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微量元素(La/Yb)N介于5.52~9.89之间,δEu=0.09~0.90,具有中等-强烈负铕异常,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包括Rb,K,La,Th等,而等高场强元素P,Ta,Nb、Ti则表现亏损,指示岩浆形成于与俯冲带有关的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环境.R1-R2因子投影判别图解亦表明其形成于同碰撞阶段,反映古亚洲洋板块向华北陆块俯持续冲过程持续的地球动力学环境.综上所述,可认为早二叠世期间,该地区仍处于古亚洲洋海域,而不是陆内裂陷槽.  相似文献   

15.
浙东南五部地区隶属于中国东南大陆火山岩带,区内广泛发育中生代永康群陆相火山岩系.对该套火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其属高钾钙碱性岩系,岩石组合类型为玄武岩类—英安岩类—石英安粗岩类—碱长流纹岩类;为不典型的Ⅰ型岩浆岩,岩浆物质来源于壳幔过渡带,以壳幔混熔岩浆为主,形成环境为活动大陆边缘靠板内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6.
三塘湖盆地卡拉岗组火山岩岩石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钻井、薄片鉴定和化学分析入手,深入研究三塘湖盆地卡拉岗组火山岩的岩石类型、发育规律、化学成分特征.卡拉岗组火山岩以中基性的玄武岩、安山岩为主,化学成分以"高铝、低镁、低钾"为特征,属亚碱性系列中的钙碱性火山岩,FeO减少和Fe2O3富集的相对变化关系为卡拉岗组风化壳储层提供了理论依据.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确定卡拉岗组火山岩形成于火山岛弧建造环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吉林永吉地区南楼山组玄武安山质凝灰岩中锆石阴极发光图像分析,锆石晶形较好,内部结构比较清晰,具有中基性岩典型的板状环带,且Th/U比值较高,介于0.73~1.52,反映了其岩浆成因的特点。LA-ICPMS U-Pb测年结果显示,12个测点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76.6±3.8 Ma,表明玄武安山质凝灰岩的形成时代为早—中侏罗世。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玄武安山质凝灰岩中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而相对亏损重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反映了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岩的特点;在Th-Ta-Hf/3三角图和Th/YbTa/Yb构造环境判别图中,投点集中在陆缘弧型钙碱性火山岩区,揭示其形成于与大洋俯冲作用相关的构造背景,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其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背景下。  相似文献   

18.
松辽盆地演化过程中主要受古太平洋板块(〉75Ma)与太平洋板块的影响。根据火山岩年龄分布可以看出松辽盆地演化过程中经过印支、燕山、喜马拉雅山这三个大的构造旋回。在白垩纪以前,根据库拉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速率及方向变化,结合盆地地层充填特征,认为盆地演化分为六个阶段:基底拼合褶皱期、初始裂陷期、裂陷阶段、坳陷阶段、构造反转阶段、新生代小幅度伸展断陷阶段。  相似文献   

19.
新疆萨吾尔地区二叠纪火山岩地球动力学背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乃县境内,地处萨吾尔山中段,属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北缘。区内发育一套卡拉岗组和哈尔加乌组火山岩,时代为早二叠世。岩性主要为以玄武岩、玄武质安山岩、钾玄岩、粗安岩和粗面岩为代表的基性-中偏碱性岩石组合,化学成分上具有富碱、富钾、贫钛等特点,均显示"双峰式"火山岩特征;岩石的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Ba、Th、Pb等相对富集,Ta、Nb和Ti呈明显的"TNT"负异常,Sr、P、Ti、Be、Cu、Bi等相对亏损,而Rb、La、Nd等则相对富集,显示后碰撞火山岩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特点,结合火山岩中玄武岩构造环境判别图解,推断当时该区处于主碰撞之后的拉张伸展地球动力学背景。  相似文献   

20.
东昆仑东段的晚三叠世鄂拉山组陆相火山岩地层因铅银矿床的发现越来越被重视。为了探索火山岩的成因、演化及产出背景等,本文对火山岩岩石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该组火山岩属于中酸性、亚碱性系列之钙碱性亚系高钾型火山岩;稀土元素总量变化较大(164.19~240.07)×10-6,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δEu变化范围为0.86~1.00,具有弱负Eu异常;岩石微量元素显示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相对富集,贫高场强元素(HFSE)。整体表明火山岩演化程度相对较低,流体作用较强,岩石的矿化程度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