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根据地貌、地震、压应力分布、地壳运动的GPS速度矢量、新生代沉积、新生代火山岩、古地磁、深部地幔结构等特征,论证中国大陆及邻区自新生代以来呈现整体右旋运动特征,动力可能源于全球旋转背景下欧亚印度板块的碰撞,随着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碰撞后岩石圈加厚,以及周缘走滑断裂释放应力,导致在40Ma左右中国大陆具有明显整体右旋运动特征;随着印度板块持续向北俯冲,25Ma之后中国大陆整体进入较明显的向右旋转时期,并延续至今;简要讨论了中国大陆自新生代以来呈现的右旋运动效应。  相似文献   

2.
在浙西新路盆地中生代酸性火山岩的Sr-Nd同位素组成和Nd同位素模式年龄基础上,探讨了其源岩性质及其大地构造意义。结果显示,构成新路盆地主体的黄尖组晶屑熔结凝灰岩和花岗斑岩的平均锶初始值分别为0.714 10、0.710 39,ε_(Nd)(t)值分别为-5.5、-5.7;黄尖组晶屑熔结凝灰岩和花岗斑岩的两阶段模式年龄均值分别为1 366Ma、1 387Ma,与扬子地块基底双溪坞群变质岩年龄(900~1 000 Ma)差异明显,而与华夏地块基底陈蔡群变质岩年龄(1 400 Ma)接近;2个单元火山岩Nd同位素均位于陈蔡群Nd同位素演化域。研究认为,新路盆地黄尖组熔结凝灰岩和花岗斑岩具有相似的物质来源,均表现出壳源和幔源物质混合成因特点,壳源物质可能源自南部华夏地块的陈蔡群变质岩,与扬子地块变质基底双溪坞群无关;推测发生于1 000~900 Ma B.P.时期或其后的浙西地区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之间的陆陆碰撞,具有华夏地块向扬子地块俯冲的动力学特点。上述大地构造运动方式以及岩石成因特点,或许是导致赣杭火山岩带分属华夏地块和扬子地块的火山岩均呈现出与铀成矿关系密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青藏高原东北缘多福屯地区钠质基性火山岩与青藏高原隆升及南北构造带活动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地球化学和同位素Sr-Nd-Pb特征分析及全岩40Ar/39Ar同位素进行研究。结果全岩40Ar/39Ar年龄结果显示,多福屯钠质基性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为96.21 Ma±2.10 Ma,为晚白垩世(K2)早期。岩石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套火山岩岩浆形成于部分熔融。火山岩表现为特征的DUPAL(高放射成因铅)异常,属似OIB性质的板内碱性—偏碱性玄武岩,源区具有DM与EMⅡ混合特点。结论多福屯火山岩相关的岩浆活动源于板块边界动力学引起的远程大陆陆内构造效应,即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的早期碰撞(100~85 Ma),由于藏北板块的刚性特点,应力实现远程传递到高原东北缘,导致南北复合构造带在西秦岭西段发生构造扰动,诱发了软流圈地幔的部分熔融,形成多福屯火山岩原生岩浆。  相似文献   

4.
下扬子地区盆地的"四层楼"结构及其动力学机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扬子地区震旦纪以来经历了不同的大地构造与地球动力学背景 ,盆地演化相应地经历了震旦纪—中三叠世海盆→晚三叠世—中侏罗世沿江前陆盆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火山岩盆地→晚白垩世—早第三纪陆相伸展盆地。下扬子地区震旦纪—中三叠世海盆发育于伸展性被动大陆边缘。沿江前陆盆地形成于扬子与华北板块碰撞活动中的前陆变形带上。火山岩盆地出现于区域性走滑剪切和环太平洋岩浆弧背景下。库拉—太平洋板块高角度、高速正面向东亚大陆下的俯冲 ,造成了岩石圈上拱拉张 ,从而产生了晚白垩世—早第三纪的陆相伸展盆地。随着西太平洋边缘弧后盆地的出现及印度与欧亚板块的碰撞 ,中国东部遭受近东西向挤压 ,从而结束了下扬子地区的盆地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出露在甘肃礼县竹林沟地区的新生代火山岩成因及其大陆动力学意义。方法运用系统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竹林沟火山岩具有低SiO2(40.72%~42.47%)、高TiO2(3.32%~3.62%),全碱含量高(K2O+Na2O=2.59%~3.40%),以及Na2O>K2O,K2O/Na2O=0.68~0.75的特征,属于典型的碱性系列钠质苦橄玄武岩-碱玄岩类。火山岩高的Mg#值(63.0~69.8)表明其原生岩浆的属性,岩石富集轻稀土,(La/Yb)N=39.3~41.9,(Ce/Yb)N=27.8~29.8,Ba,Th,Nb,Ta等元素呈显著的富集状态,具有典型的板内火山岩特征,而K和Rb含量较低,呈相对亏损状态。岩石87Sr/86Sr(0.704 189~0.704 418),143Nd/144Nd(0.512 803~0.512 906),206Pb/204Pb(18.643 446~18.685 488),207Pb/204Pb(15.591 105~15.594 871),208Pb/204Pb(39.042 692~39.077 318)等同位素变化特征具有显著的混源属性,投影点位于EMI,EMII,BSE及PREMA等典型地幔储库的过渡部位,不同于单一地幔源局部熔融形成的玄武岩的同位素组成特征。结论结合西秦岭新生代的总体构造背景,竹林沟钠质苦橄玄武岩-碱玄岩可能起源于一个特殊的多源混合地幔的局部熔融作用。新生代期间,青藏、扬子及华北3大构造体系域在西秦岭—松潘地区的强烈汇聚拼贴作用导致的深部地幔混合和这套特殊的钠质碱性玄武岩的产出有密切的成因关系。  相似文献   

6.
滇缅泰构造域及特殊的新生代火山活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滇缅泰构造域的复杂构造,并讨论了该区特殊的新生代火山活动。 滇缅泰构造域介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之间,由许多微板块拼合而成,经历了复杂的分裂与碰撞的历史。该构造域的晚新生代火山明显地不同于弧—沟系统的火山,而是陆—陆聚敛后又经分裂与再挤压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通过羌塘荣玛地区新生代火山岩锆石的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探讨羌塘地块的构造演化。结果表明,其年龄跨越的时代从新太古代到新生代(2 651~24 Ma B.P.),并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可分为12个年龄组:2 651~1 381 Ma、1 182~1 147 Ma、921~911 Ma、832~741Ma、659 Ma、562~535 Ma、423~414 Ma、320~291 Ma、243~200 Ma、156~140Ma、127~117Ma、24Ma,记录了羌塘地块与超级大陆演化相关的构造热事件、泛非运动、加里东运动、古特提斯洋与中特提斯洋的发展演化和新生代岩浆活动,并指示羌塘地块存在前寒武纪年龄记录,但这不是结晶基底存在的充分条件,只是必要条件。将其与拉萨地块和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区锆石的前寒武纪年龄对比发现,三者均具有泛非运动记录,暗示羌塘地块、拉萨地块和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区均起源于冈瓦纳大陆。  相似文献   

8.
藏北新生代火山岩系列的地球化学及成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始新世(45Ma)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支来,藏北新生代火山活动相当频敏,在空间上自南向北随时间早晚依次形成了羌塘、可可西里和喀喇昆仑-玉门3个火山岩带,依岩石组合和地球化学特征可划分为5个火山岩系列:(1)钠质碱性玄武岩系列;(2)白榴石碧玄岩-响岩系列;(3)高钾钙碱性系列;(4)可可西里钾玄岩系列;(5)喀喇昆仑-玉门钾玄岩系列,通过对各系列火山岩成因的研究,可以作为了解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岩石圈物质组成、壳幔结构以及高压隆升机制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9.
新疆萨吾尔地区二叠纪火山岩地球动力学背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乃县境内,地处萨吾尔山中段,属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北缘。区内发育一套卡拉岗组和哈尔加乌组火山岩,时代为早二叠世。岩性主要为以玄武岩、玄武质安山岩、钾玄岩、粗安岩和粗面岩为代表的基性-中偏碱性岩石组合,化学成分上具有富碱、富钾、贫钛等特点,均显示"双峰式"火山岩特征;岩石的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Ba、Th、Pb等相对富集,Ta、Nb和Ti呈明显的"TNT"负异常,Sr、P、Ti、Be、Cu、Bi等相对亏损,而Rb、La、Nd等则相对富集,显示后碰撞火山岩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特点,结合火山岩中玄武岩构造环境判别图解,推断当时该区处于主碰撞之后的拉张伸展地球动力学背景。  相似文献   

10.
用板块构造理论对柴达木盆地及相邻地区的地质构造演化进行了论述,并划分出华北板块、塔里木板块、秦祁昆板块与巴颜喀拉-扬子板块四部分,各部分先后于早古生代时期、晚古生代后期及中生代早期由其间发育的深断裂-缝合带相拼接。中新生代时期印度板块向北碰撞、俯冲于西藏板块之下,第三纪中晚期俯冲作用加剧,柴达木地区随着青藏高原整体迅速隆升而陷落,形成了柴达木构造断陷盆地。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计算了苏北盆地及周围地区30多个地点的150多个玄武岩的岩石化学分析数据的标准矿物值,并进行化学分类,进而探讨了各时期岩浆活动性质。利用地质温度计和压力计对照计算了部分地点玄武岩的形成条件,并综合各种岩石化学特征指数、岩浆来源深度以及微量元素含量等分析结果,着重讨论了岩浆活动的规律及其所反映的大地构造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大兴安岭区中生代火山岩的产出特征、分布、岩相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以及岩石组合特征的综合分析,并对比分析已知构造活动带的火山岩特征,建立了新的火山岩成因类型——边缘陆块型火山岩及边缘陆块这一新的大陆板块内部活动构造单元类型。  相似文献   

13.
冈底斯西段赛利普一带分布有大面积的钾质火山岩,以前曾被划归上新世-早更新世赛利普群.作者对这套火山岩地层进行了详细野外调查并重新测制了火山岩地层剖面,在该套火山岩下伏及层间湖相碎屑沉积层中获得ESR年龄0.268 Ma与0.349 Ma.岩石学、岩石化学研究表明,这套火山岩是以安粗质熔岩为主的钾玄岩系列-钾质碱性玄武岩系列火山岩,岩石类型及岩石组合稳定,岩层产状平缓,岩石新鲜,层位相对清楚,故将其命名为赛利普组,属第四纪早-中更新世.这一发现对研究冈底斯构造带新生代以来岩浆活动、构造演化,进而探讨青藏高原隆升机制有着重要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4.
辽河盆地新生界火山喷发旋回和期次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300口钻遇火山岩层系的岩心及岩屑薄片、测井和地震等资料,依据火山地层学方法及地震火山地层学理论,通过火山地层界面识别,研究辽河盆地新生界火山喷发旋回和期次,对各个喷发旋回、期次火山地层进行平面成图,揭示火山活动时空规律;进一步结合火山地层分布与油气的关系,探究火山喷发旋回、期次的油气地质意义。结果表明:辽河盆地新生界火山岩系可划分为4旋回15期;底部旋回一和顶部旋回四为玄武岩,显示火山喷发以基性岩开始,又以基性岩结束;中部的旋回二和三均为玄武岩→粗面岩→玄武岩的岩性序列,构成本区火山地层的主体。火山岩受北东向主干断裂控制,最大厚度位于断裂带附近;早期(期次1至期次2)全区分布,末期(期次15)分布局限;中期(期次3至期次14)表现为喷发中心由北向南依次迁移特征。该结果提高了火山岩序列的纵向刻画精度,厘清了有利火山岩层系的空间分布,有助于寻找火山岩勘探新层系。以往辽河盆地火山岩勘探主要集中于沙三段中亚段粗面岩(期次5),本次研究发现与粗面岩相邻的期次4、期次6、期次7玄武岩亦展现出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为下一步勘探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西藏措勤地区布嘎寺组火山岩是一套钾质到超钾质的岩石,根据化学组成可以分为中酸性和中基性火山岩.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布嘎寺组中基性火山岩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及全岩地球化学分析,并对该构造背景、源区性质及岩石成因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该火山岩具有轻稀土元素强烈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不同程度富集、弱负铕异常等地球化学...  相似文献   

16.
蓬莱、烟台一带是山东省新生代火山岩集中分布地区之一,迎口山是蓬莱西部近海岸地带的一座古火山.是山东省内一处非常典型的新生代火山地质遗迹.文章对迎口山的形态特征、地层剖面、及形成时代等作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歧口凹陷新生界火山岩储层特征及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利用岩芯观察、岩石薄片、铸体薄片和测井解释成果等资料, 对歧口凹陷新生界火山岩储层特征和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歧口凹陷新生界火山岩中玄武质火山熔岩占绝对优势, 其次是浅成侵入辉绿岩, 火山碎屑沉积岩和沉积火山碎屑岩也占一定比例。火山岩岩相以火山溢流相为主, 其次为浅成侵入相, 火山沉积相和火山爆发相所占比例较少。火山岩储集空间类型可分为孔隙?气孔型和裂缝型 两大类, 玄武岩的储集空间以气孔(残余气孔)和基质溶孔为主, 辉绿岩以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和蚀变矿物溶 孔为主, 凝灰质砂岩以粒内溶孔、粒间溶孔和溶蚀缝为主, 凝灰岩以砾内溶孔和粒间溶孔为主。歧口凹陷新生界火山岩储层发育过程中, 溶蚀作用是决定性因素, 岩性和岩相是储层发育的基础, 构造裂缝是储层发育必不可少的条件, 风化淋滤作用是储层发育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Cenozoic volcanic rocks from the Haoti, Dangchang County of the western Qinling Mountains, contain a few clearly-zoned olivines. These olivines are relatively big in grain sizes and usually have cracks or broken features. Their cores have similar compositions (Mg#=90.4-91.0) to those for the peridotitic xenoliths entrained in host volcanic rocks and their rims are close to the compositions of olivine phenocrysts (Mg#=85.5-81.9). The CaO contents in these zoned olivines are lower than 0.1%. These features demonstrate that the clearly-zoned olivines are xenocrysts and disaggregated from mantle peridotites. The zoned texture was the result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olivine and host magma. Available data show that the volcanic rocks would have been derived from the mantle source metasomatized by subducted hydrathermally-altered oceanic crust. The formation of these Cenozoic volcanic rocks was perhaps related to the rapid uplif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新疆阿希矿区下石炭统火山岩岩石化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探讨了该区火山岩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与喷发环境,认为这套火山岩属钙碱性系列,形成于与板块俯冲作用有关的活动大陆边缘或成熟岛弧带中近大陆一侧,是陆相火山喷发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