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海孜煤矿1052工作面底板下伏太灰岩溶的富水性极不均一,岩溶发育地段灰岩的富含水性较强。为了搞清1052工作面10煤底板灰岩水的富存情况和在工作面内的发育趋势,便于矿方有的放矢地进行防治水工作,我们对1052工作面进行了井下电法探测,并对潜在含富水区段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2.
结合赵家寨煤矿建设期间及投产后的防治水实践,阐述了预测预报、新型物探设备对富水区底板注浆改造层位的确定、综合分析顶板含水层的富水性等防治水技术在赵家寨煤矿滹沱背斜轴部合理的应用,确保背斜轴部首采工作面安全回采的实践经验对类似矿井防治水工作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韩银行  费贤瑞  巩伟超 《科技信息》2011,(15):350-350,382
结合赵家寨煤矿建设期间的防治水实践,阐述了预测预报、新型物探设备对富水区底板注浆改造层位的确定等综合防治水技术在赵家寨煤矿建设中的应用,以期对类似矿井防治水工作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4.
三维高密度电法技术在岩层富水性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采用二维高密度探测矿井底板水只能获得巷道底板的富水性特征而不能获得工作面内部的底板富水性情况的现状,通过改造测线的布置方法,改进仪器设备,开发数据采集与处理软件,提出了三维高密度电法探测技术,实现了对工作面底板富水性采前三维数据体的采集,并以slice-dicer为平台实现了采场底板含水性三维电阻率成像,可方便地进行水平及垂直切片,将工作面底板富水状态直观地表现出来,结合实例应用说明该技术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富水复杂地质条件下巷道顶底板稳定性较差,以清水营煤矿富水"三软"(顶板软、底板软、煤层软)地质条件作为研究对象,为有效控制软岩巷道变形量,减少巷道维修次数,降低维修成本。通过对清水营煤矿+965 m水平车场底鼓因素分析,提出了适合软岩巷道防治底板底鼓的支护技术,实践证明此方案能够有效控制软岩巷道底鼓变形。  相似文献   

6.
为查明某煤矿81019工作面顶、底板岩层的富水性,采用了瞬变电磁法对其进行勘查,通过此种物探方法的定量解释,预测了该工作面的富水情况,为防治矿井水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韩银行  袁会  肖新成 《科技信息》2009,(19):366-367,28
结合赵家寨煤矿建设期间的防治水实践,阐述了预测预报、超前物探、富水区底板超前预注浆、帷幕注浆、营造止浆(层)墙处理突水点等综合防治水技术在赵家寨煤矿建设中的应用,以期对类似矿井防治水工作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8.
瞬变电磁法在矿井底板富水性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矿井瞬变电磁探测技术的原理与方法,并以单侯煤矿为例,探讨了瞬变电磁法在探测煤层底板富水性中的应用。实际揭露资料验证说明。该方法探测煤层底板富水位置和范围比较准确是非常有效的物探方法之一,能为井下水害预报和防治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系统收集兖州矿区各勘探阶段及各生产矿井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兖州矿区下组煤底板奥灰含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利用单位涌水量资料对奥灰富水性进行了分区,综合考虑奥灰含水层的富水性、水压、隔水层厚度及底板破坏深度等因素,对影响下组煤各煤层开采的底板奥灰突水危险性进行了分区预测,为矿区奥灰水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密度电法对葛亭煤矿矿井采掘工作面进行超前探测。结合其地球物理响应特征,通过数据采集,相对富水性判别,即时成果显示形成以"高密电法仪"为核心的采掘工作面水灾预防技术,实现掘进工作面前方富水性预测。为井下工作面的水害预报和防治提供可靠依据,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1.
辛置煤矿10409工作面底板破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辛置煤矿底板下三带的现场测试成果,分析了开采煤层底板破坏带厚度、阻水性变化以及破坏带时空特征,提出了评价带压开采的最小临界突水系数,为辛置煤矿带压开采评价提供了符合实际的评价依据,成果可为其它矿井借鉴采用。  相似文献   

12.
张凯  侯世宁  李飞  朱英丽  高俊 《科技信息》2010,(25):332-332,317
永夏矿区开采主采煤层二2煤时均受到底板太原组灰岩水的严重威胁,采用煤层底板注浆改造技术可以有效预防煤层底板突水,其技术关键是对底板含水位置准确探测。利用井下瞬变电磁技术探测煤层底板的赋水性特征,确定注浆改造重点区域,并检验注浆改造效果,并可以进行巷道超前探测,预防突水事故,在永夏矿区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为掌握倾斜煤层开采后采空区底板破坏情况,基于断裂力学理论,构建倾斜煤层采后空间底板应力求解力学模型,结合应力场与双剪强度理论,推导底板采动破坏深度求解公式,并应用实例进行验证.依据求解公式分析了底板破坏形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倾斜煤层底板采动破坏区域分布具有非对称性特征;破坏范围及深度主要受工作面赋存状态和底板岩性影响,其中破坏深度与工作面斜长、采深和底板内摩擦角正相关,与底板黏聚力呈反比;随着倾角的增大破坏深度呈现先升后降趋势,而随着测压系数的增大破坏深度呈现先降后升趋势.该文研究成果可为倾斜煤层承压水防治、邻近煤层开采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王伦  马中升  王斌  刘猛 《科技信息》2013,(23):401-402
根据我国华北岩溶矿区大采深、高水压、高应力的复杂条件现状,从降低奥灰水压、提高煤层底板阻水能力和减小煤层底板破坏度三个层面探讨了防止煤层底板突水的对策,并对各种对策在实际运用时的适宜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奥灰局部降压、底板注浆加固、充填开采、奥灰顶部局部注浆加固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水对策,对我国复杂条件下实现深部煤层开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确定胜利煤矿10#煤层上部采空区积水范围,保证煤层开采过程中避免受到水害威胁,运用板壳理论和关键层理论,建立胜利矿开采10#煤层采空区覆岩变形破坏的力学分析模型,结合经验公式法和数值模拟方法得出10#煤层各分区的最大导高和底板破裂的最大深度,通过上部采空区积水危险性判定准则,得出开采10#煤时将被上部6#煤层采空区积水影响,而不会受到2#煤层采空区积水的影响,为该矿防治水方案的提出和安全开采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三软”煤层采动底板变形特征数值模拟与实测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数值模拟系统研究了矿山压力作用下郑州矿区超化煤矿22061工作面"三软"煤层底板采动变形破坏的深度及其受岩层组合结构控制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在正常采动情况下软顶、厚的软煤和软底的"三软"煤层底板变形仅发生在一定浅部范围内,厚的软煤和软底对应力和变形的传播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揭示了中段灰岩组(L7、8灰)对应力分布和变形破坏的重要控制作用,并与该面的实测相关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这为豫西煤炭资源向深部开采所引起的底板水防治提供了部分力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高承压水体上开采底板岩层变形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承压水体上开采时,煤层底板突水过程是一个复杂的非平衡、非线性的演化过程。结合朱庄煤矿3629工作面实例,利用理论分析、相似材料模拟研究方法探讨了高承压水体上开采底板变形规律,解析煤层底板隔水层在采动矿压及底板含水层水压的复合作用下的破坏深度、应力传播特征、底板突水极限压力,并将解析解应用于朱庄煤矿3629工作面底板突水预测的实际工程中,取得较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近距离薄煤层群开采技术方案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理有效的开采出煤炭资源,采用UDEC数值模拟软件对枣庄泉上煤矿三采区近距离16,17煤层开采方案进行了比较,从岩石的抗拉破坏强度,裂隙发育程度和导水裂缝带高度及底板破坏深度方面综合评价了泉上煤矿在采用单一煤层开采和联合开采16,17煤层时的采动破坏情况,为矿井选择合理的开采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炉峪口煤矿8号、9号煤层的带压开采现象,根据煤层底板突水系数,对带压开采煤层安全区和危险区进行了划分,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无保护层的煤层区域瓦斯治理的难点,分析了朱仙庄矿煤层及瓦斯赋存状况,提出了在不具备开采保护层的区域内,采用底板穿层钻孔区域防突措施,对掘进巷道进行打钻预抽.在详细介绍底板穿层钻孔的布置、抽采和计量方式的同时,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际掘进作业两个方面,共同验证了底板穿层钻孔条带预抽区域措施可行性和可靠性,进而为穿层钻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