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然草地的组成类型及退化特征,对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退化草地生态的恢复治理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对白银地区天然草地资源组成、草地类型结构以及退化草地植被特征进行了系统调查与分析,研究了不同退化演替时期草地植物生态型、生产力的构成变化规律.随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从初期到后期,高位芽植物最先消失,草地植物群落物种数和优势种密度急剧下降,群落盖度、生物量比、鲜草产量与可食草产量百分数均呈逐渐下降趋势.提出了天然草地永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对青海泽库县草地资源及草地环境进行综合分析,认为由于受海拔的影响,气候寒冷,草地类型和草地植物以高寒类型为主;热量不足限制了牧草的生长和高产量的形成.自然因素和草地不合理利用、虫鼠害的交替作用,使近50%的草地已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化."黑土滩"1982~1998年16年间增加了1.518×104hm2,平均每年增加近1 000hm2;鼠虫害危害面积为30.22×104hm2,损失牧草3.49×108kg,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草地环境的良性循环.此研究针对当地草地资源及草地环境现状,提出区域草地恢复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封育是退化草地恢复的一种有效途径,为了解松嫩退化草地对封育的响应,2002年在吉林省长岭县境内选取三个地点的退化草地进行了封育改造.2006年对围栏内外羊草(Aneurolepidium chinensis)、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虎尾草(Chloris virgata)三种优势群落的调查发现:封育四年后,围栏内各群落的植被盖度、群落高度、各建群种的密度、地上部分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围栏外,尤其是围栏内的羊草群落已经接近了未退化草地羊草群落的水平,说明封育能有效地保护和恢复地上植被.封育后,围栏内外各群落土壤的理化性质并没有显著差别,均劣于未退化的羊草群落.可见,退化草地生态系统完全恢复所需的时间要超出仅恢复草地植被结构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曹云涛 《甘肃科技》2013,(19):72-76
草场退化是草场生态学和草场经营学中日益引人注意的问题,GIS、RS技术的发展对草地退化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通过对草地退化的研究内容、方法及研究成果综述,对草地退化在GIS、RS支持下的研究前景做出了展望,并指出,草地动态监测系统的开发以及完善是未来草地科学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恢复生态学研究进展及在中国热带亚热带的实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进行生态恢复是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人类生态的需要,作者从恢复生态学的产生及学科发展,退化生态系统的类型,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热带亚热带恢复生态学研究实践4个方面阐述了恢复生态学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中国热带亚热带的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草地退化的经济损失分析及其生态恢复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处黄土高原东部的山西省,是一个山地面积广阔,草地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草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持续利用,对推动全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由于长期超载过牧,管理不善,致使山西省全面草地退化,不仅严重影响了全省畜牧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加重了生态环境恶化的态势.文章从山西省草地资源及其退化现状出发,通过分析全省草地退化的原因及经济损失,提出其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氮素添加对不同坡度退化高寒草地植被恢复的影响,对青海省三江源区果洛藏族自治州不同坡度(7°缓坡25°,陡坡25°)的退化高寒草地进行氮添加试验,以探讨外源氮添加技术在不同坡度退化高寒草地植被恢复中的适宜性。结果表明:氮添加能提高植被地上生物量、植被高度、多度、总盖度以及物种分盖度之和,氮添加与坡度间的交互作用能显著改变植被地上生物量和平均高度(P0.05);坡度间植被特征存在显著差异(P0.05),氮添加可促进禾草类物种优势度更低的缓坡地的植被恢复,而对禾草类物种相对重要值更高的陡坡地没有显著影响。在退化高寒草地的恢复中,外源氮添加的促进效应依赖于坡度,更适宜于缓坡退化高寒草地的植被恢复。  相似文献   

8.
李安定  苏维词  彭熙 《贵州科学》2009,27(4):74-77,96
本文分析了景观生态学中的景观格局与景观异质性理论、干扰理论、尺度理论、边缘效应理论与退化喀斯特生态系统恢复及重建的关系,其理论的应用能够指导退化喀斯特生态系统的恢复实践。同样,退化喀斯特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也为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提供非常恰当的实验场。针对喀斯特退化景观提出一些恢复与重建模式以及今后重点研究方向。寓景观生态学思想于退化喀斯特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过程是一种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区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南边缘和黄土高原北部,生态系统脆弱,对气候变化敏感,草地是该区域的主体生态系统类型,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易发生退化.如何区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还有待于深入研究.本文利用CASA模型和Thornthwaite纪念模型分别模拟2000—2015年草地实际净第一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和潜在NPP,草地潜在NPP与实际NPP的差值代表人类活动对NPP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2015年间42.29%的草地处于退化状态,57.71%的草地处于恢复状态.其中18.46%和7.39%的草地分别受到气候变化和放牧等人类活动的影响发生退化;在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以及二者的共同作用下,分别有7.51%、30.26%和19.94%的草地处于恢复状态.因此,2000—2015年间,气候变化是退化草地区域NPP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生态建设等人类活动是恢复草地区域NPP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德格县草原资源及建设情况,分析了草地退化现状及草地退化的原因,提出了草地保护与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对文山州岩溶山区退化植被进行调查和研究后发现:乔木次生林的物种丰富,土壤种子库中的灌木种子量、无性繁殖体充足,而灌木丛、草地土壤种子库的灌木种子、无性繁殖体数量都不足,特别是草地更是稀少。岩溶山区植被遭受破坏或退化,是其生态失衡及呈现“石漠化”的根本原因。恢复岩溶山区的生态平衡,治理“石漠化”,其根本措施是退化植被的恢复。岩溶山地退化植被的恢复应考虑不同类型退化植被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乔木次生林以抚育间伐为主,灌丛林、草地采取人工补植补播当地物种的种苗并配以抚育措施。  相似文献   

12.
基于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合成了综合草地等级指数(grassland degree index,GDI),计算了青藏高原2000-2015年草地质量变化的程度和速率,综合分析了草地退化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2000-2015年,青藏高原Ⅰ级(优质)草地区和Ⅳ级(劣质)草地区的面积比例基本保持不变;Ⅰ级草地区中约28.11%变为Ⅱ级;Ⅱ级草地区转化为Ⅰ级和Ⅲ级的比例分别为18.19%和21.53%;Ⅲ级草地区约有28.54%转变为Ⅳ级.由此可见,2000-2015年间,青藏高原草地经历了退化-恢复-退化的过程:高原北部大部分地区草地质量变化不明显,且呈现好转的趋势;南部和东部地区普遍出现草地退化现象,其中局部地区退化情况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有针对性地研究大兴安岭山区退化草地改良与修复技术,对大兴安岭山区退化草地进行分级探讨,同时探讨草地退化的景观特征、标志及分级指标判定规则.  相似文献   

14.
嵩山国家森林公园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永忠  范志彬 《河南科学》1995,13(4):349-354
研究了嵩山退化生态系统的类型,根据地形、海拔高度、土壤质地、土壤养分和植物的种类组成、植被类型、生物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将嵩山山地生态类型分为三个区段、13个生态类型区。根据植物的生态学、生态学特性、生长发育规律、抗逆性筛选出适合嵩山不同生态类型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优良植物和树种。并提出了嵩山森林公园不同生态类型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皇甫川流域不同草地类型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皇甫川流域不同草地类型土壤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丰富度、优势度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芽孢型细菌多样性指数为恢复草地大于人工草地和退化草地 ;放线菌及真菌的多样性指数均为恢复草地大于退化草地和人工草地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草地退化严重,沙漠化及盐碱化的草地面积逐年扩大,造成碳库大量流失.近年来,通过不同的管理措施,退化草地逐步恢复,进一步增加草地碳库,提高了草地碳汇的经济价值.首先分析了内蒙古地区草地退化的情况,并评估退化草地所具有的碳固持潜力及碳汇价值.其次,选取四子王旗、毛登牧场以及鄂托克前旗等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各类型草原进行了碳固持潜力的案例分析,评估了不同草地管理措施对碳汇价值的影响,针对现场考察的结果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过度放牧和鼠类危害形成了“黑土型”退化草地 退化草地的改良存在许多制约因素 ,解决这些制约因素 ,是从根本上改良“黑土型”退化草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贝加尔针茅草地基况评价及载畜量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贝加尔针茅-羊草-杂类草草甸草原,按放牧退化程度,将草地划分为轻度退化区、中度退化区及重度退化区,采用样方法对3个样地内植物种类及植物地上现存量进行了测定,并计算了其草地基况得分和载畜量.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植物地上现存量明显降低;以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和羊草(Leymus chinensis)为主的减少种的生物量呈递减趋势,以退化指示植物为主的增加种和侵入种呈递增趋势;轻度退化区、中度退化区及重度退化区草地基况等级分别处于良好、普通和低劣等级,平均载畜量(羊)分别为4.78,3.46,1.80只/(hm2.a).因此,应重新调整放牧家畜数量以达到草畜平衡,恢复草地生产力,从而促进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退化草地恢复的制约因子及修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退化高寒草地恢复的主要制约因素,包括植物种源、土壤微生物、土壤养分和人文因素;提出了针对这些制约因素的退化高寒草地恢复的主要途径:(1)研发乡土草种子采集、扩繁、包衣等技术,不同乡土草种种子组配及免耕补播技术,解决种源制约;(2)筛选适用于退化草地恢复的复合微生物菌种并研发菌剂,解决退化草地恢复的微生物制约; (3)研发以土壤养分调控为基础的植被恢复技术,解决退化草地恢复的土壤制约;(4)构建基于牧民新技术应用的草地适应性管理模式。分析认为,基于乡土草种、微生物、养分调控为主的物源途径的“近自然恢复”,有潜力成为青藏高原退化草地恢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围栏封育是恢复退化草场的主要措施,但随着围栏年限增加,围栏产生的不利影响日益凸显.土壤微生物是评价草地土壤质量的重要参数,通过综述围栏工程对土壤理化性质、细菌、真菌和功能微生物类群的影响,总结了土壤理化指标和土壤微生物对围栏封育的响应,表明可以根据相关指标来综合评价退化草地土壤的恢复效果,提出合理的围栏时间,以进一步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