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的地震防灾应急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位于太平洋西岸的日本,虽然国土面积只有37万平方公里、占全球陆地的约1/400,但是从她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来看,是一个地震、台风、暴雨、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容易发生的国家。日本列岛的附近有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北美板块、欧亚大陆板块。列岛正好位于这世界4大板块的活动地带。太平洋板块和非律宾海板块向北美板块和欧亚大陆板块的下面俯冲挤压,形成由5大岛弧(弧形状列岛)和5大深深的海沟构  相似文献   

2.
太平洋的形成与P-T之交的撞击事件有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瑶琪 《科学通报》1986,31(13):1039-1039
作者认为太平洋是一个已遭到后期板块运动改造的地球上最大的撞击坑。它是古、中生代之交形成的。主要证据如下:1.太平洋虽经中、新生代板块运动改造,但仍保留有古撞击坑的环形外貌,与其它大洋不同。2.在环太平洋带边缘的前中生代变质沉积岩中发现有冲击变质矿物——柯石英。  相似文献   

3.
一座休眠多年的海底火山,在人们事先没有掌握预兆的情况下,在一群热望它喷发的地质考察专家面前,不期喷发。此后它从深深的海底猛然窜出,耸立在渴望它出现的人们面前……最奇特的海底火山口2003年5月13日,当今世界大洋科研界最引人注目的考察船——富兰克林号来到了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附近的俾斯麦海。船上载着12位著名的海洋地质考察专家。他们前来考察克瓦齐海域。这一狭小的海域因海底火山“克瓦齐”而得名。克瓦齐在所罗门语中,意为“海神”。克瓦齐火山处于地球上最大的两个地质板块——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汇处,而且处于其中最…  相似文献   

4.
海底火山     
《大自然探索》2007,(9):18-19
海底火山环 如果你在浅海海域看到莫名升腾的气流或岩石碎屑,那多半就是海底火山在爆发.一般说来,更多的海底火山爆发发生在深海海域,那里分布着众多的海底火山.大陆板块漂移学说认为,地球表层是由若干块处于不断运动中的板块覆盖形成的,板块之下是部分熔化的岩浆.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地球动力学现状作了简短的回顾。它的基本设想是假定地球是一个动力体,地壳和地幔运动为其内部热所趋使。这一现代地球动力学的新设想用于中国板块,并对攀——西(攀枝花——西昌)裂谷作了特殊的分析。指出造山运动、金属矿床和油田的形成以及地震的发生,可考虑用两个主应力场来解释:第一个主应力场为印度板块及太平洋板块向中国板块的推挤作用所形成;第二个主应力场为地幔内部热对流作用所引起。本文指出,从科莫林角(Cormorin Cape)经云南、四川、山西直至贝加尔湖,在地壳中有一个相应的拉伸带,可以假定大约在几亿年以前这些拉伸力曾经促使了裂谷的张开,而现在由于推向中国板块和缅甸的力所形成的侧向变形而使它正在闭合中。据分析,以渡口为中心、半径约为250公里的区域内,岩浆从地幔上涌。这一机制可考虑是该区矿产资源和高温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我国地震活动和地震地质主要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的欧亚板块东南部。它不仅是西太平洋地震系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系的汇合地区,而且也是世界板块内部地震活动最强的地区之一。境内地震活动分布广泛,具有明显的分区特征。依据地震活动、地质构造、地球物理场和构造应力场等特征,将我国划分为10个地震区(图1),地震区內还分出了地震亚区和地震带。  相似文献   

7.
《大自然探索》2007,(5):10-27
2006年下半年,世界气象组织发出警告,“厄尔尼诺”现象已在太平洋赤道海域形成,它将于2007年前4个月在地球广大地区,包括从美国到东南亚再到非洲之用,引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据此,一些英美气象学家警告说,  相似文献   

8.
朱日祥  周忠和  孟庆任 《科学通报》2020,65(27):2954-2965
晚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导致东亚古大地幔楔形成和华北克拉通破坏,该动力过程引发华北克拉通发生强烈伸展和岩浆活动,广泛形成裂谷盆地和变质核杂岩,并造成燕辽和热河生物群的繁盛与消亡.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角度的变化导致东亚大陆经历了三次短暂挤压事件和两次强烈伸展构造.多学科综合研究进一步揭示,晚中生代燕辽和热河生物群的演化与华北克拉通的破坏强度、岩浆活动强弱以及盆地发展存在明显的时空相关性.上述现象表明地球深部动力过程不仅控制了克拉通破坏和地壳构造演化,而且也极大地影响了地表环境的变迁和陆地生态系统的演变.因此,地球生命是与环境协同演化,并且共同受地球深部过程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正>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东部有一座小山。白天,这座山烟雾缭绕。但是,每当夜晚降临,人们总能看到山上燃起阴森恐怖的“蓝色火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蓝色火焰原来,这是一座活火山,名为“卡瓦伊真”。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火山爆发和地震活动十分频繁,爪哇岛更是首当其冲。它原本就是一座因火山喷发而形成的海岛,岛上沿东西方向一字排开几十座高大的火山,卡瓦伊真火山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0.
根据全球构造板块学说,地壳被一些构造活动带分割为彼此相对运动的板块,板块当中有的块大,有的块小。大的板块有6个,分别为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  相似文献   

11.
正重大的历史性事件很久以前,南美洲与北美洲还未连接在一起,中间有一个很大的海峡,大西洋和太平洋水域在这个赤道附近的海峡处自由流动。随后,地壳变动令北美洲和南美洲碰撞,迫使科科斯板块俯冲到加勒比板块之下。这次碰撞释放的压力和热量导致了海底火山的形成,其中一些火山冲出了海洋表面,形成众多岛屿。与此同时,这两个板块的运动也推高了海底,最终迫使一些地区冒出海面。  相似文献   

12.
路原 《科学之友》2003,(12):22-22
众所周知,鱼雷本身并没有多大能源,被发射出去后,它的航程一般不会超过4万米。如果没有击中目标,鱼雷在跑完航程以后,就会沉到海底或者自行爆炸。然而,有一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由英国舰队发射向德国舰队的“死神”号鱼雷,当时没有击中目标,却既未下沉,也未自行爆炸,而是神秘地飘入了大海。它在大西洋海域里时隐时现,曾经好几次和德国潜艇打照面,也和公海上的商船绕过圈子,成为航海者多年来噩梦。1945年以前,“死神”号鱼雷曾飘到了太平洋海域。在太平洋海域里行驶的商船只要一发现它,立即吓得赶紧改  相似文献   

13.
根据全球构造板块学说,地壳被一些构造活动带分割为彼此相对运动的板块,板块当中有的块大.有的块小.大的板块有六个,它们是: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板块。全球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大板块的边界上,一部分发生在板块内部的活动断裂上。经科学家研究,全球主要地震活动带有三个: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处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地震集中发生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由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挤压作用,我国大陆地区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主要地震带就有23条,这些断裂带上均发生过强烈地震.本世纪以来,我国共有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近600次.  相似文献   

15.
起源于地球深部的济阳拗陷CO_2气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郑乐平 《科学通报》1995,40(24):2264-2264
济阳拗陷是在古生代克拉通背景上经历了中生代三叠纪以来欧亚板块、库拉-太平洋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陆内拉张盆地.拗陷内分布一系列的CO_2气藏,主要有平方王气顶气藏,平南潜山气顶气藏,花17井气藏,高53井、高气3井气藏,阳2、阳5井气藏,阳25井气藏(图1).  相似文献   

16.
2012年4月,一艘46米长的“幽灵船”被发现漫无目的地漂浮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太平洋海域,船上空无一人。稍后证实,它是日本北海道鱿鱼公司的捕捞船,在2011年重创日本的海啸中脱离母港漂流到太平洋中,当时船上没有人。  相似文献   

17.
邢光福 《科学通报》1997,42(15):1647-1651
1 地质背景乔治工岛是南极南设得兰群岛中最大的岛屿,面积约1200km~2,大部分地区长年被冰雪覆盖.全岛广泛分布第三纪火山岩,也零星出露相应侵入岩及晚中生代和第四纪火山岩.南设得兰群岛是一发育于硅铝质基底之上的、时代为侏罗纪-第三纪的陆缘火岩弧,其岩浆活动受太平洋板块向南极大陆板块的俯冲所制约;它曾是南极大陆西部濒太平洋边缘的一部分,直到约2Ma前,在俯冲作用停止和边缘盆地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张开后才从南极半岛西北部分离出来(图1).  相似文献   

18.
据报道,国家气候中心对未来热带海洋大气状况的预测,2007年下半年有可能发生"拉尼娜"现象。它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显著特点是会使热带太平洋中东部海域的海平面温度低于正常水温。  相似文献   

19.
编读往来     
《大自然探索》2007,(5):1-1
2006年下半年,世界气象组织发出警告,“厄尔尼诺”现象已在太平洋赤道海域形成,它将于2007年前4个月在地球广大地区,包括从美国到东南亚再到非洲之角,引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据此,一些英美气象学专家警告说,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厄尔尼诺现象的联合作用下,2007年有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的最热年份,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将频  相似文献   

20.
全球的新构造运动是形成现代地质、地貌的基础.第四纪期间,在我国大地上,发生了哪些著名的地质构造大事件呢?最著名的就是青藏高原,迅速长成"世界屋脊"的个头;黄土高原紧随其后,由湖泊转眼变成高原;东部地区趁势向东发展,"伸了个懒腰",把高原上的物质侵蚀并沉积下来,变成盆地和平原.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遇到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