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综述了大鼠膀胱内寄生的粗尾似毛体线虫的形态、生活史、检查方法及治疗方法。该虫为白色、雌虫长约12mm,直径200μ,雄虫寄生于雌虫生殖道内。成熟卵为棕色,桶形。可通过剖检在膀胱内发现成虫,或过滤18h尿液镜检虫卵。药物杀虫或繁殖净化的方法可建立无感染鼠群。  相似文献   

2.
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春夏雀形目食虫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 ̄1993年每年3 ̄6月对兴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雀形目食虫鸟进行了调查研究对35种雀形目食虫鸟中的20种常见种进行了食性分析,其中17种鸟的食虫量在75%以上,这些鸟类在抑制森林和农田害虫种群数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柑桔蚧虫的寄生蜂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从云南省柑桔蚧虫育出的寄生蜂34种,隶属2个总科、6个科、24个属;其中9种为云南省新记录,指出了常见蚧虫的主要寄生蜂,对3个我国未报道而在云南常见的种作了简要记述并附特征图。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沿海较为常见的8种唇口目苔藓动物的28S rRNA基因的部分序列进行了PCR扩增和序列测定。用排序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后,以腕足动物为外组群,运用MEGA遗传分析软件以邻接法(NJ)和最大似然法(MP)构建了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有囊亚目的4种苔藓动物(刺轴拟缘孔苔虫、假缘孔苔虫、拟迷误裂孔苔虫、仿分胞苔虫)构成一个单系群;无囊亚目则是一个复系数,其中2种草苔虫(匍茎草苔虫、多室草苔虫)为单系发生,而大室膜孔苔虫和艳丽琥珀苔虫的系统发生位置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从野生植物粗喙虫实(CorispernumdutreuibiIljin)中可提取天然红色素.该色素在pH值为1~8时呈色稳定,pH值为6时最佳.虫实天然红色素对光稳定性强,耐氧化剂及还原剂的作用,性质稳定;添加NaCl及蔗糖对其稳定性并无不良影响;淀粉对色素的稳定性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是一种有开发前途的天然食用色素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致病性隐翅虫的生境和季节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淮南地区最常见的致病虫种为褐足隐翅虫,虫口密度7月份起增高,8月份达到顶峰,虫体喜居隐蔽潮湿的环境中,夜出昼伏,是该地区主要致病虫种。  相似文献   

7.
梭毒隐翅虫成虫捕食行为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梭毒隐翅虫Paederus fuscipes Curtis是农田常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本文观察了梭毒隐翅虫雌、雄成虫捕食成蚜、幼蚜的行为,发现其捕食行为包括6个部分,即搜寻、捕捉、嚼食、梳理、静止和排泄。棱毒隐翅虫成虫在捕食成蚜、幼蚜的过程中,其嚼食时间有显著差异,幼蚜嚼食耗时较少,成蚜嚼食耗时较多,而梳理时间、静止时间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1996年对聊城环城湖浮游动物的群落组成进行了研究.在四个月份的研究中共检出63种浮游动物,其中原生动物40种、轮虫15种、枝角类3种、桡足类5种,一些优势种有团睥睨虫(Askenasiavolvox)、大弹跳虫(Halteriagrandinella)、旋回侠盗虫(Strobilidiumgrans)、萼花臂尾轮虫(Brachinouscalyciflorus)、裂足臂尾轮虫(Brachionusdiversicornis).常见科有淡水筒壳虫(Tintinnidiumfluviatile)、拟旋回侠盗虫(Strobidinopsisgrans)、瓜形膜袋虫(Cylidiumcitrylly)和晶囊轮虫(Asplanch-nasp.).四个月份的平均浮游动物生物量为10754个/L,其中原生动物占87.4%,轮虫占12.5%.  相似文献   

9.
榆白长翅卷蛾在西宁地区主要危害龙爪榆和榆树,该虫在西宁地区1年发生两代。雌虫平均产卵量为73.8粒,产卵部位集中于叶背面主脉两侧,卵历期6~7d。幼虫5龄,历期30~35d。幼虫在寄主植物叶部吐丝缀叶结苞,幼虫隐居其内取食为害,老熟后在树枝上的卷叶内化蛹。蛹期20d左右。10月中旬以第二代的低龄幼虫在主干、粗枝的裂缝及枝条分叉处吐丝结茧越冬。该虫在西宁地区为害有两个盛期:5月中旬至6月中旬越冬代幼虫期与8月上旬至9月上旬的第一代幼虫期。  相似文献   

10.
徐艳  童万平  孙雪萍 《广西科学》2013,20(4):276-278
为研究冠瘤海鞘(Styela canopus Savigny)的抗卤虫活性部位及有效成分,采用卤虫致死活性筛选模型,对冠瘤海鞘的提取物及甾体粗晶进行了生物活性测定,并采用GC-MS技术对石油醚相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乙醇提取物和各有机相均有明显克生活性,冠瘤海鞘甾体粗晶的克生活性是石油醚相的3.2倍;从冠瘤海鞘石油醚相中鉴定出12个化合物,主要为脂肪类和甾醇类化合物,而且冠瘤海鞘抗卤虫活性成分主要在乙酸乙酯相和石油醚相中,石油醚相中的甾醇类化合物是冠瘤海鞘的克生活性物质之一.  相似文献   

11.
记述了寄生于鹦嘴鱼(Scarus sp.)鳃上的海盘虫属Haliotrema Johnston & Tiegs,1922一新种和寄生在金钱鱼(Scatophagus argu(Linnaeus))鳃上的粗钩后海盘虫Metahalitrema geminatohamula Pan et al.;汕尾海盘虫,新种Haliotrema shanweii sp.nov.的交接器的形状与Haliotrema dempsteri(Mizelle & Price.1964)Young,1968,H.ctenochaeti Young.1968.H.parahaliotrema(Mizelle & Price.1964、Young.1968.H.scari Young,1968.H.angelopterum Plaisance et al 2004和H.aurigae(Yamaguti,1968)Plaisance,2004相似,但也存在某些差异,此外,新种的中央大钩粗壮,内外突发达.不具膜孔,而除H.scari外的5种已知种外突不发达.且均具有膜孔.  相似文献   

12.
福州市内河浮游动物群落生态周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9月至2001年8月,在福州市内河的主干道设置12个采样点进行为期一周年的浮游动物群落生态研究,共检出浮游动物263种,其中原生动物139种,轮虫95种,枝角类22种,桡足类7种.确定了内河的常见种和优势种,主要有绿眼虫、梨形四膜虫、多小核草履虫、瓶累枝虫、螅状独缩虫、红眼旋轮虫、懒轮虫、长足轮虫、萼花臂尾轮虫、角突臂尾轮虫和发头裸腹淹等.分析了内河12个采样点浮游动物数量和质量浓度的周年变化,没有得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但浮游动物出现的种类数和水温密切相关.浮游动物的优势种多以耐污种类为主,这表明福州内河的水质没有得到改善,甚至比10年前有所恶化.  相似文献   

13.
培育轮虫投喂鱼苗的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外自然变温条件下,用简易法对萼花臂尾轮虫的高产稳产做了新的试验。轮虫密度达到50~80个/ml。可保持10天。稳定保持这个产量,就能满足批量培育鱼苗叶对开口活饵料的需求量.简易法生产轮虫的设备简陋,投资少。有一定技术条件的单位均可实施生产,改变鱼虾苗种的生产现状,生产出大杠规格整齐、体质健壮的鱼虾苗种。萼花臂尾轮虫是最普通的常见种之一,是中原地区轮虫培养的理想虫种。  相似文献   

14.
甘肃黄河首曲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肉鞭虫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用"非淹没培养皿法"和"活体观察法"研究了甘肃黄河首曲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肉鞭虫物种多样性.共鉴定到肉鞭虫74种,其中鞭毛虫51种,肉足虫23种,包括4个未定名种和1个国内土壤肉足虫新纪录种,隶属于2亚门6纲13目26科39属.眼虫目、动基体目和变形目为保护区肉鞭虫群落的优势类群,附生眼虫、绿眼虫、腐波豆虫、鼻吻滴虫、棘变虫属一种和结节鳞壳虫为优势种.74种肉鞭虫中,罕见种、常见种和广布种分别占物种总数的82.43%,10.81% 和6.76%;各生境肉鞭虫的物种相似性系数均在0~0.24范围内,物种组成极不相似.结节鳞壳虫、线条三足虫、鼻吻滴虫、平截环滴虫和球波豆虫为保护区肉鞭虫群落的广布种;活泼尾滴虫、斜口三足虫、倒卵形波豆虫、慢行波豆虫、外穴屋滴虫、纺锤形波豆虫、表壳圆壳虫和卵形单鞭金虫为常见种.  相似文献   

15.
具有一细焦点和一粗焦点的二次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具有一细焦点和一粗焦点的二次系统,得到了三个新的极限环唯一性判别法,所用的方法与常见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用现场采集水样、访问调查及室内活体镜检方法对西宁市11种工业废水水体中纤毛虫类进行研究的结果,共发现监测性纤毛虫36种及钟虫游泳体1种.确定了不同性质废水内的优势种、常见种及偶见种.讨论了纤毛虫主要种类的功能类群及与水环境的关系.报导了半圆表壳虫、长圆鳞壳虫及线条三足虫等3种高山及亚高山指示性有壳肉足虫,包括种的描述、发现水体及作为指示种类的理由.  相似文献   

17.
记述中国四川刺隐翅虫属一新种:离茎刺隐翅虫 Aploderus disparatussp .nove . 本种在外形上与中国种四川刺隐翅虫 Aszechuanensis Bernhauer 相似,但头和前胸具微纹,刻点中等粗密,与之不同.本种也与欧洲种 A.caelatus Gravenhorst 相似,但鞘翅后外角烟褐色,前胸宽不及长的2 倍,鞘翅长超过前胸的1/4 .  相似文献   

18.
记述中国四川刺隐翅虫属一新种:离茎制隐翅虫Aploderus disparatus sp.nove.本种在外形上与中国种四川刺隐翅虫A.szechuanensis Bernhauer相似,但头和前胸具微纹,刻点中等粗密,与之不机。本种也与欧洲种A.caelatus Gravenhorst相似,但鞘翅后外角烟褐色,前胸宽不及长的2倍,鞘翅长超过前胸的1/4。  相似文献   

19.
花卉蚧壳虫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嵚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3):262-262,270
简述了蚧虫的种类与特性,简要介绍了花卉上一些常见蚧虫的防治方法,包括严格检疫措施,加强管理措施,化学防治措施,以及保护和利用天敌措施等。  相似文献   

20.
青海湖鱼类寄生棘头虫在宿主肠中的位置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青海湖裸鲤和高原硬刺条鳅的肠道寄生有2种棘头虫——青海新棘吻虫和湟鱼棘头虫,在青海湖裸鲤的肠道中,湟鱼棘头虫分布在前,青海新棘吻虫在后;在条鳅肠中,2种棘头虫分布的前后关系不明显。2种棘头虫在青海湖裸鲤中共同感染时:青海新棘吻虫的位置明显后移;它们在条鳅中共同感染时:青海棘吻虫的感染强度显著下降;2种棘头虫在两宿主中的生态位重叠值都因共同感染而下降,其种间协调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