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选用氧化插层法制备的膨胀石墨为吸附剂。研究膨胀体积对膨胀石墨吸附柴油饱和吸附量的影响。考察膨胀石墨对含油废水动态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膨胀石墨的膨胀体积越大,其对柴油的饱和吸附量越大,饱和吸附量最大可达54g/g,而活性炭的饱和吸附量仅为4g/g。填充密度为9g/L时,膨胀石墨对含油废水的动态吸附性能较好。膨胀石墨的膨胀体积越大,其对含油废水效果越好。膨胀体积为380 mL/g和100mL/g的膨胀石墨吸附含油废水后其COD由87分别降至53和74,而活性炭仅降为83。  相似文献   

2.
先以天然鳞片石墨为原料,硝酸与磷酸为插层剂,高锰酸钾为氧化剂制备膨胀石墨,再与壳聚糖按一定的配比制备壳聚糖/膨胀石墨复合吸附剂;利用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对壳聚糖/膨胀石墨进行表征;以壳聚糖/膨胀石墨为吸附剂,对刚果红废水进行吸附,考察壳聚糖/膨胀石墨的配比、吸附剂用量、刚果红质量浓度、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已与膨胀石墨成功结合;当m(膨胀石墨)∶m(壳聚糖)= 3∶1、吸附剂用量为1.75 g/L、刚果红质量浓度为250 mg/L、在室温下吸附40 min时,吸附效果最好;吸附过程更符合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实验数据与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拟合度更好,壳聚糖/膨胀石墨对刚果红的吸附过程为单分子层吸附.  相似文献   

3.
先以天然鳞片石墨为原料,硝酸与磷酸为插层剂,高锰酸钾为氧化剂制备膨胀石墨,再与壳聚糖按一定的配比制备壳聚糖/膨胀石墨复合吸附剂;利用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对壳聚糖/膨胀石墨进行表征;以壳聚糖/膨胀石墨为吸附剂,对刚果红废水进行吸附,考察壳聚糖/膨胀石墨的配比、吸附剂用量、刚果红质量浓度、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已与膨胀石墨成功结合;当m(膨胀石墨)∶m(壳聚糖)= 3∶1、吸附剂用量为1.75 g/L、刚果红质量浓度为250 mg/L、在室温下吸附40 min时,吸附效果最好;吸附过程更符合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实验数据与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拟合度更好,壳聚糖/膨胀石墨对刚果红的吸附过程为单分子层吸附.  相似文献   

4.
采用微波辐射技术,建立了酸性黄染料废水的处理工艺.以颗粒活性炭为吸附催化剂,考察了活性炭用量、微波辐射功率和微波辐射时间等因素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2g活性炭处理50mL浓度为50mg/L的酸性黄染料水溶液时,在微波炉功率800W、反应时间7min时,可以得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采用天然鳞片石墨、硝酸、磷酸、高锰酸钾制备膨胀石墨,利用比表面积、FT-IR、SEM 等手段对膨胀石墨进行表征,通过膨胀石墨对刚果红染料废水进行吸附,考察膨胀石墨用量、吸附时间、pH、刚果红浓度等条件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60 mg·L-1刚果红溶液中加入1.5 g·L-1的膨胀石墨,pH 约为7 时,室温下充分震荡25 min,吸附效果较好;由FT-IR 和SEM 表征,均发现膨胀石墨成功吸附刚果红染料. 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吸附过程更符合Lagergren 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实验数据与Langmuir 方程拟合度较好,吸附是单分子层吸附.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膨胀石墨和TiO2在污染领域的处理能力,提出了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硫酸为插层剂、双氧水为氧化剂,采用化学氧化法制备膨胀石墨,高温膨化得到低硫膨胀石墨,然后采用醇热法进一步制备了TiO2/膨胀石墨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样品进行表征.以汽油为样品油,研究膨胀石墨及TiO2/膨胀石墨对汽油吸附性能.结果表明:TiO2成功负载于膨胀石墨的边缘和内壁,平均粒径为100 nm,形貌为球形.膨胀石墨对汽油的最大吸附量为40 g/g,复合材料对汽油的吸附量随着TiO2含量的增加而逐步降低.  相似文献   

7.
以天然鳞片石墨为原料,高氯酸为插层剂,高锰酸钾为氧化剂,采用化学氧化法制备无硫可膨胀石墨,利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出最佳工艺条件为C∶KMnO_4∶HClO_4(g∶g∶m L)=1∶0.4∶7,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70 min,在此条件下制备得到的可膨胀石墨的膨胀体积达390 m L/g。相关影响因素的大小依次为反应温度、高锰酸钾用量、反应时间、高氯酸用量。对制备样品进行SEM表征可知,可膨胀石墨的层间距明显大于天然鳞片石墨的层间距,膨胀石墨具有蠕虫状结构,表面具有很多孔隙,以大、中孔为主。FTIR测试表明,高氯酸插入到了石墨层间。  相似文献   

8.
PAF处理含普拉黄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马铃薯渣制备的活性纤维(PAF)在染料废水中对普拉黄的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及PAF的用量、吸附温度、时间等因素对其吸附能力的影响,并应用于实际染料废水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纤维PAF对含普拉黄染料的废水的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以γ-Al2O3为载体,采用浸渍-沉淀法制备了CuOn–La2O3/γ-Al2O3催化剂。探讨了ClO2浓度、微波辐照功率及辐照时间、催化剂用量、体系pH值、体系温度及不同工艺对活性黄染料废水去除效能的影响。结果证实了微波强化ClO2催化氧化法的高效性和可行性。研究表明:微波强化ClO2催化氧化法能够有效去除水中活性艳黄染料,缩短反应时间,减少催化剂用量,拓宽pH值使用范围。对于200mg/L的染料废水,其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辐照功率400W,辐照时间1.5min,催化剂CuOn–La2O3/γ-Al2O3加入量70g/L,ClO2浓度80mg/L,体系pH值为7,在此工艺条件下,脱色率达92.24%。对比不同处理工艺,微波强化ClO2催化氧化法能够显著地提高水中活性艳黄染料的去除效果,为染料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鳞片石墨为原材料制备了膨胀体积为250mL/g的膨胀石墨,表征了膨胀石墨的形貌和结构.在探讨膨胀石墨用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对处理效率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以膨胀石墨为吸附剂的处理煤焦油为原料生产药物中间体的化工厂废水的方法.在最佳吸附条件下,探讨了过氧化氢用量对处理效率的影响,建立了以膨胀石墨为吸附剂和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的处理该类废水的吸附和氧化相结合的新方法.结果显示:当膨胀石墨用量0.10 g,吸附时间20min,吸附温度20~40℃,过氧化氢用量0.60mL时,一次性处理30mL废水的处理效率可达50.0%.  相似文献   

11.
絮凝沉降-Fenton氧化-吸附法处理采油污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油田的采油污水绝大部分经处理后用于油田注水 ,但由于种种原因 ,还有一部分采油污水不能回注 .这部分水外排至环境中 ,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以甘谷驿油矿采油污水为研究对象 ,采用絮凝沉降 -Fenton氧化 -吸附法对该采油污水进行外排处理实验研究 .考察了 pH值、H2 O2 投加量、Fe2 +投加量、氧化时间、吸附时间、活性炭加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最佳处理条件为絮凝剂选用聚合硫酸铁 ,沉降 30min ;pH为 3.0~ 4 .0 ,30 %双氧水加量为 8mL/L ,m (Fe2 +)∶m (H2 O)为 4 % ,氧化时间 12 0min ;活性炭加量 4 .0~ 5 .0 g/L ,吸附时间 12 0min .在这种处理条件下 ,可使污水含油量从 93.1mg/L降至 5mg/L以下 ,悬浮物含量从 172mg/L降至 10mg/L以下 ,CODCr值从 2 6 34mg/L降至 10 0mg/L以下 ,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
以生物废弃物橘皮为原料,经NaOH处理得改性橘皮吸附剂,用于处理亚甲基蓝模拟废水,考察橘皮用量、温度、pH和吸附时间对亚甲基蓝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改性橘皮用量为1.0 g/L,温度为40℃,pH为7,吸附时间为140 min的条件下,改性橘皮对亚甲基蓝的脱色效果最优,脱色率为87.3%,最大吸附量达到87.3 mg/g。改性橘皮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符合Lan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3.
选取玉米芯作为吸附剂,对废水中Cr6+进行吸附研究,因玉米芯本身吸附效果不佳,故对其进行改性。经H3PO4、NaOH、NaNO2溶液改性后的玉米芯可以使其孔隙扩展、比表面积变大,能够较高效地去除废水中Cr6+。实验结果表明:当模拟废水中Cr6+初始浓度为20 mg/L、体积为50.00 mL时,玉米芯经NaOH溶液改性后,投加量为0.040 g,pH为5.00,吸附时间为20 min时,吸附效果最佳,废水中Cr6+的去除率为96.83%。此时,改性后玉米芯吸附Cr6+的过程与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14.
用活性炭吸附、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处理酸性红G染色废水.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活性炭用量、吸附时间、二氧化钛用量、紫外灯照射时间对酸性红G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若使用活性炭吸附,在20mL浓度为5.26×10^-5mol/L的废水中加0.8g活性炭,搅拌30min,废水中酸性红G去除率达97.1%.若用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则在20mL相同浓度的废水中加二氧化钛0.05g,在300W紫外灯下照20min,废水中酸性红G去除率为99.2%.  相似文献   

15.
铁铜复合催化混凝剂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催化湿式氧化法处理COD为2.458 mg/L的印染废水,以废水COD去除率、脱色率、出水pH评价药剂对废水的处理效果。为了提高实验药剂的性能指标,对实验前期所筛选的Fe、Cu催化剂,研制了复合型药剂Fe1Cu1(即m(Fe 2+)∶m(Cu2+)=1∶1),并对其降解印染废水的机理及应用进行研究。实验表明:Fe1Cu1起到了催化和混凝的双重作用;废水的处理效果随药剂量的增加及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实验确定适宜的Fe1Cu1投加量为150 mg/L,而反应温度为210 ℃。处理后废水的可生化性大幅度提高,BOD5/COD值由初始的0.016提高到0.420。  相似文献   

16.
选取玉米芯作为吸附剂,对废水中Cr6+进行吸附研究,因玉米芯本身吸附效果不佳,故对其进行改性。经H3PO4、NaOH、NaNO2溶液改性后的玉米芯可以使其孔隙扩展、比表面积变大,能够较高效地去除废水中Cr6+。实验结果表明:当模拟废水中Cr6+初始浓度为20 mg/L、体积为50.00 mL时,玉米芯经NaOH溶液改性后,投加量为0.040 g,pH为5.00,吸附时间为20 min时,吸附效果最佳,废水中Cr6+的去除率为96.83%。此时,改性后玉米芯吸附Cr6+的过程与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天然沸石颗粒处理模拟氨氮废水,对比研究了常温和中高温下沸石吸附效果的差异,探讨了高温下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并优化了高温下沸石吸附氨氮废水的操作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沸石适合处理高温氨氮废水;氨氮在天然沸石颗粒上的等温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达到极显著相关(R2>0.99);在50℃以上的高温氨氮废水中,沸石用量在40~50g/L,沸石粒径为1~2mm,搅拌转速为400~800r/min,pH值维持在5~8之内,此时沸石的氨氮吸附质量比达到2.0mg/g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