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规模养殖循环经济增长上限系统反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翠霞 《系统工程》2007,25(5):66-71
基于系统动力学反馈分析理论和学习型组织理论创始人彼得·圣吉博士的成长上限理论,提出定性与定量紧密结合的增长上限顶点赋权图模型分析法.以地处井冈山西域的兰坡村规模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系统为例,对规模养殖循环经济系统进行反馈分析,利用该系统的增长上限顶点赋权图模型,定量地分析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规模养殖废弃物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污染治理模式运行中蕴含的四条增长正反馈环、四条制约负反馈环的反馈力度和反馈规律,揭示阻碍其有效运行的上限子系统存在的原因.依据"促进增长上限系统发展的杠杆解是消除制约因素"的管理方针,基于系统内现有的资源条件,提出建立扩充沼气用户工程、沼液与灌溉用水分流工程、旱地与冬闲田蔬菜种植综合开发工程及政府建立配套政策等四条对策建议,形成有效的杠杆解.这一杠杆解及其分析方法在兰坡村规模养殖循环经济系统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对于我国农村目前广泛存在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相对不分离、有一定的土地消纳废弃物的养殖方式具有普遍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在生产和销售努力共同决定供应链产出的假设下,构建农户和公司间不同的交易契约模式,对比不同模式下的双边努力投入和效用水平,分析农户风险规避程度和收益共享比例对模式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农户风险规进程度较高时,相比于"农户+市场"模式,松散型"公司+农户"模式能够提高生产和销售努力投入水平,同时也能提高农户和供应链整体效用水平;紧密型"公司+农户"模式下的生产和销售努力投入水平高于松散型"公司+农户"模式,同时也能进一步提高农户、公司和供应链整体效用水平;构建双方地位更为平等的"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能实现公司与农户的"双赢",此时生产和销售努力投入水平将达到社会最优.最后利用数值算例验证了结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动态反馈分析的农产品供应链整合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产品供应链的运作涉及多个主体,需要多方协作,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反馈分析的思想与理论对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制约因素进行反馈分析,提出了消除负反馈制约上限的原理:引入具有共同利益、目标和责任的子系统,通过子系统利益、目标和责任的实现,达到消除农产品供应链负反馈环制约上限的总目标,实现农产品供应链的有效整合;以赣南脐橙为例对赣南脐橙产业良性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据此对农产品供应链发展规律进行了总结,对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农业整体竞争力,极具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不利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会使"公司+农户"型订单农业面临高违约率窘境的问题,建立了由公司与农户组成的两级农产品供应链利润决策模型,比较分析了不利天气对集中式与分散式决策下最优决策的影响,进而设计了一种与不利天气指数相关的"天气(看涨)期权+风险补偿+加盟金"的订单契约机制.研究表明:公司可通过采取购买天气期权这一风险外化方式,利用金融市场转移不利天气风险,以保障不利天气影响下公司与农户的稳定收益;此外,实施所设计的订单契约机制可实现双方利润的Pareto改善,并增强了订单农业模式下农产品供应链系统的稳健性.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所设计订单契约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由农业电商企业和受资金约束的农户所构成的农业供应链.在考虑农产品交付水平的前提下,分别构建了"公司+农户"和"公司租赁"两种运作模式下的决策模型,得到了农业电商企业和农户在这两种模式下的最优策略,并通过对比分析找到了能够实现供应链最优运作模式的"双赢"区间.最后,利用京东"跑步鸡"项目中的市场数据进行数值实验,验证了相关的研究结论.研究表明:只有当农户的抵押物达到一定价值时,"公司+农户"模式才具有可行性;对整个农业供应链来说,"公司租赁"要优于"公司+农户";当农户抵押物的价值较高或较低时,农户将选择"公司租赁"模式;存在关于土地租金的"双赢"区间,使得农业电商企业和农户在该区间内都将选择"公司租赁"模式,同时"双赢"区间将随农户抵押物价值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6.
公司与农户双重违约行为的系统反馈基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公司+农户”组织模式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系统动力学流率基本入树建模法,建立了“公司+农户”模式的反馈结构模型。并利用X-0—1行列式计算出系统的反馈基模,通过对系统主导反馈基模的分析,揭示了“公司+农户”模式中双重违约行为的根源,并给出了具体的管理方针。图5,参8。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基模生成集核和基模核的概念,并得出:利用强简化流率基本入树模型作嵌运算生成极小基模核,由极小基模核构成基模生成集核,由基模生成集核生成具有典型意义的基模核并施行从流率基本入树模型至强简化入树模型的逆变换的基模生成方法更为简洁、直观,这为复杂系统的基模反馈分析提供了一个更为简洁的方法.同时,提出了“公司+农户”的优化模式“公司+农户+期货、期货期权”,并利用基模生成集核生成基模及行列式反馈环算法对“公司+农户+期货、期货期权”经营模式进行系统反馈分析得出:“公司+农户+期货、期货期权”经营模式对来自市场风险、市场需求和价格的制约具有反制约作用,土地问题是制约该模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沼气是我国农村重要的生物质能. 针对农村户用沼气池缺原料, 但规模养殖的猪粪没有充分开发, 直接排放污染环境的问题, 养殖场、农户、政府、高校四方成立合作社, 在鄱阳湖区实施了以养殖场猪粪为原料促全乡300个户用沼气池开发的沼气产业系统工程, 产生了沼气从养殖场至农户的反馈供应链. 用系统动力学仿真和微分方程理论方法结合进行反馈供应链的波动规律研究, 首先, 建立沼气产业养殖场至农户反馈供应链三阶基本流图模型, 又建立其仿真方程, 并应用调控参数法, 建立原料供不应求反馈供应链模型, 同时, 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方法求出仿真解. 接着, 求对应微分方程解, 进行了仿真解与微分方程解一致性证明. 同时, 从仿真解和微分方程解两方面论证了沼气供不应求时反馈供应链的波动规律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9.
价格大幅波动以及猪肉安全是困扰我国生猪产业的两大问题, 要从根源上解决, 必须提高农户饲养规模, 并建立农户和公司之间的直接稳定关系. 研究在"公司"和"农户"直接联系的生猪供应链中, 农户规模需要多大才能使得供应链契约稳定, 并进而保障猪肉安全呢?认为公司和农户相互之间进行专用性资产投资, 按照饲养规模和合作周期的关系, 把公司和农户的交易成本(含专用性资产投资)分为四类, 并构建了各自的成本收益函数, 对函数定性分析认为: 无论是对于农户而言还是对于企业而言, 对单个农户的饲养规模都具有一定的要求, 单个农户的饲养规模太小则长期契约无法保障, 品质也没有保障. 在此基础上定量求解二次型规划, 并进行数值模拟, 得出结论: 单个农户的饲养规模越大, 则公司与农户的合作年限(即契约长短)越长, 农户的饲养品质越高, 猪肉安全越有保障; 其原因是单个农户的规模越大, 相互投入的专用性资产越高, 越愿意建立并维护长期契约关系. 且农户投入的专用性资产(包括规模专用性资产和品质专用性资产)等于企业为该农户投入的专用性资产与农户饲养边际变动成本之和的1/2.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实中农户面临着农业加盟模式选择困难的问题,在市场价格和市场需求双重不确定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公司+农户"型农产品供应链模型,对比分析了农户在两种农业加盟模式"随行就市,保底收购"和"土地入股"下的最优决策行为.研究发现,当市场规模很大时,农户应选择"土地入股"模式;当市场规模较小时,农户的加盟模式选择与市场需求不确定性有关及订单价格、基本工资、土地分红比例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单一市场和组合市场下的“公司加农户”交易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农户和公司在单一市场(即合约市场)和组合市场(即合约与现货市场并存)下的决策行为。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分析和比较了农户和公司在两种市场下的决策特征,发现:在组合市场下的双方交易总量较单一市场有所增加,这表明,组合市场对农户、公司及其顾客都是有益的。组合市场既解决了单一现货市场农产品买卖难的问题,又降低了单一市场下需求和生产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使得农户、公司和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的利润都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2.
构建了由单个公司和单个农户组成的订单农业供应链模型,研究农户面临资金约束时订单农业供应链的融资均衡。考虑到农产品的市场批发价不确定、公司可能违约,以及农户存在道德风险的情,对面临资金约束农户的农资投入量决策以及公司的定价策略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机市场批发价的均值会影响均衡决策;不考虑农户道德风险时农户的资金约束问题可以忽略。考虑农户的道德风险时农户总能通过融资改善利润,但一定条件下公司和整条供应链的利益却可能会因为农户融资而受损,公司应该出借农资给农户来避免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3.
系统反馈环结构分析是生成促进系统良性发展对策的一个有效方法. 针对反馈环构建及其运行规律分析缺乏规范方法的问题,建立系统发展对策生成的子系统流位反馈环结构分析法:首先,采用流率基本入树建模法构建系统整体流图,用树枝向量行列式计算出流图全部反馈环;接着,根据系统目标划分子系统,确定各子系统流位变量,构建子系统的流位反馈环结构图;分析确定子系统各反馈环的关键变量,及影响关键变量的调控变量和调控因果链,揭示政策作用的杠杆点;最后,依据杠杆点和调控因果链、遵循整体对策生成原则,确定系统发展对策. 全文以银河杜仲经济生态系统现代农业区建设为实例,演示子系统流位反馈环结构分析方法的基本步骤,生成4项发展对策,对策实施效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一类由农户与公司构成的“公司+农户”型订单农业经营模式下的农产品供应链,其中农户在考虑产出不确定性以及订单价格的基础上确定农产品的生产量,公司拥有农产品的批发定价权,并在产出与需求双重不确定性情形下确定农产品的订单价格和零售价格. 对比分析了供应链集中决策与分散决策下公司和农户的最优决策行为. 研究结果表明,在订单农业经营模式下公司可以通过主导地位从中获取绝大部分的收益,而且实践中普遍存在的“保底收购,随行就市”价格机制无法防止公司在市场行情不好时的机会主义行为. 为此,引入一种基于Nash协商的收益共享契约机制来协调公司与农户之间的利益. 实施该契约机制不仅可以实现“公司+农户”型订单农业供应链的完美协调,还能带来社会福利的增加.  相似文献   

15.
单级闭环供应链系统建模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闭环供应链系统中,制造商需要同时协调新产品生产过程和废旧产品再制造过程,这种正向物流与逆向物流之间的集成管理导致供应链系统复杂化。利用控制理论对制造商构成的单级闭环供应链系统进行建模,着重分析确定性需求和再制造环境下供应链系统的动态行为和总成本性能。结果表明:单级闭环供应链系统的总成本性能与制造提前期和再制造提前期之间的差异密切相关,两个提前期间的差异越小,系统总成本性能越优,反之则越差。  相似文献   

16.
基于订单农业特点,构建了由风险中性的公司与风险规避的农户组成的“公司+农户”型订单农业供应链模型,并在条件风险估值(conditional value-at-risk, CVaR)风险度量准则下,建立了具有风险规避特性的农户的决策目标函数,分析了供应链分散决策情形下农户与公司的最优决策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具有风险规避特性的农户选择的最优产量会随订单价格的增加而增加,并且风险规避特性的农户选择的最优产量严格小于风险中性农户的最优产量.此外,分散决策情形下农户选择的最优产量会低于集中决策情形下整条供应链的最优产量.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供应链的协调,提出了一种“收购补贴+市场保护价+保证金”型的协调契约机制,并给出了公司制定的最优补贴系数与订单价格满足的条件.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该契约机制可以完美地实现“公司+农户”型订单农业供应链的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