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高德地图API获取的贵阳市中心城区科教文化设施点数据,验证DBSCAN算法在识别城市科教文化设施集群识别中的应用,研究共识别有效POI2 673个,科教文化设施集群163个,集群在空间特征上表现出以贵阳市老城区为核心的中心发散型结构。集群规模共划分为4个等级,通过计算各等级结构的空间形态指标,分析贵阳市科教文化设施集聚特征规律。研究发现,科教文化设施资源配置不均衡,高等级集群分布差异明显,难以实现科教文化资源共享。研究利用DBSCAN算法识别科教文化设施集群,为深入挖掘城市地理POI信息提供理论方法,同时为定量认知城市实体空间规划、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
以福建福州市为例,在梳理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相关应用的实证研究、交通设施空间格局、集聚和扩散机理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高德地图采用Python自主获取的福州市主要城区公共交通设施POI数据,运用标准差椭圆、核密度估计和局域Getis-Ord指数等空间分析方法,探讨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空间分布特征,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进一步揭示其重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公共交通设施总体上呈现出西北—东南方向格局,“东进南下”的城市发展轴;(2)在空间上有明显的集聚特征,并呈现出“核心-外围”从高到低的圈层式结构,其中核密度最大集中于福州市中心鼓楼区、台江区,并以其为核心向外逐渐扩散呈点状分布;(3)公共交通设施热点区域集聚于福州市中心,冷点区域则集聚于新城区滨海城市—长乐区;(4)福州市主要城区公共交通设施的空间布局主要受地形条件、规划政策、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等因素的影响,其中人口与区域经济发展起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生活便利度是评价宜居城市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指标.POI作为代表性的空间点状数据,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及其便利度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基于苏南4市2018年的POI数据,构建8项准则层、28项指标层的城市生活便利度评价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日常购物、教育设施、交通设施、医疗设施等因素对城市生活便利度指数影响较大;苏南城市生活便利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苏州市0.96、南京市0.95、无锡市0.85、常州市0.82,呈现典型的经济指向与行政关系指向;苏南城市生活服务设施均呈现显著的“集聚-分散”态势,但“中心-外围”结构呈分异的布局模式.  相似文献   

4.
公共文化设顾名思义意就是免费为群众提供文化学习的平台,像"课桌"、"书籍"之类.POI(Point of Interest,即兴趣点)作为一种简单易得而又极具代表性的点状数据,在公共设施布局和服务区位选择等研究中有着重要作用.利用GeoSharp1.0软件下载POI(兴趣点)数据,采用核密度分析法得到淄博市组群式城市文化设施密度分布图.借助ArcGIS10.2和SPSS20软件,采用基尼系数、区间差异系数、区别特化系数等对文化设施空间分布的均衡程度进行测算,对淄博市中心城区省级、市级及区级公共文化设施的数量、类型等多方面进行空间分布研究.结论为淄博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存在区际间分布差异较小、区内集中程度较高、不同类型文化设施分布差异显著的特征;公共文化设施分布与人口密度分布相一致、向区政府和交通干道聚集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5.
基于高德地图API采集长沙城市商圈POI大数据,采用核密度分析、莫兰指数和高/低聚类分析方法,对城市商圈进行单业态和多业态综合分析.认为单业态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综合型的业态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带,且呈现核心商圈与次级商圈的层级关系,功能单一且消费频率高的业态主要分布在城市居民区,功能单一且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业态主要分布在近郊区.所有单业态空间分布均在95%的置信区间内,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且是空间正相关模式.高/低聚类分析发现,商场、服装鞋帽、商业街这三类业态产生了高值聚集现象.最后指出长沙城市商圈业态在购物设施总体空间分布和单业态空间布局两方面有待优化.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昆明市中心城区服务业的空间分布特点,从高德地图开放平台中获取昆明市中心城区的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通过删除重复兴趣点、删除缺失的属性点对数据进行清理;以服务业兴趣点的密度为研究对象,采用核密度分析法确定了不同服务业的聚集中心,利用平均最邻近指数确定了研究区域内14类兴趣点在空间中均存在"聚集"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KANN-DBSCAN聚类算法对研究区域内的服务业兴趣点进行聚类,并使用街道面积归一化得到每一类兴趣点在街道上的密度。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的服务业空间分布形成"一核多中心"的空间分布特征,城市服务设施呈"Y"型放射状发展;呈贡新区的教育职能突出,吸引了服务业设施的聚集;老城市中心服务职能复杂多样,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商业设施及其周边配套形成的核心聚集和专业市场形成的多个中心的聚集;不同服务设施间的聚集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最后,结合分析结果为昆明市中心城区的服务设施的发展提出3点建议,可对昆明市中心城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城市餐饮业空间格局研究对城市规划及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研究中方法单调,衍生研究以对影响因素定性分析为主的不足,采用POI数据,运用基于核密度的热点指数方法对武汉市主城区的餐饮热点进行识别,并结合工作日和休息日的百度地图热力图数据构建人口活动强度模型,对动态人口与餐饮业空间分布进行耦合分析.分析发现,武汉市主城区餐饮业可显著识别出1个一级中心、3个二级中心和9个三级中心;餐饮业分布与动态人口的空间匹配程度总体较好,工作日时匹配程度高的区域占比稍高于休息日.匹配程度为较差和差的区域依具体类型不同而散布在大型商圈外围、传统中小型商圈、旅游点、复兴街区和新兴街区.  相似文献   

8.
文化设施是进行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文化设施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以2018年高德地图文化设施兴趣点为研究对象,分析北京各行政区空间分布的数量差异,利用核密度估计方法分析北京文化设施的总体空间分布形态,最后结合热点分析(Getis-Ord G~*_i)统计指数法进一步探究北京中心城区文化设施及各类型文化设施的空间分布格局。得出以下结论:中心城区文化设施数量分布较多,周边城区分布较少;北京文化设施的核密度值随着与中心城区距离的增加呈现圈层式衰减;不同类型文化设施在中心城区的集聚特征不同。在城市化发展的作用下,当前北京城市文化设施集聚范围随着城市交通干线进一步向外围扩张,而不同类型文化设施集聚特征的偏向性更加明显,但是中心城区文化设施空间分布的南北城差异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9.
采取厦门市民宿POI数据,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法、标准差椭圆法,研究厦门市民宿的总体集聚区、集聚中心与发展方向,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思明区是厦门市民宿集聚区域,其次是集美区及湖里区;曾厝垵是民宿集聚中心,鼓浪屿、黄厝、厦门大学思明校区、厦门北站、集美大学城等为次级中心;2008年~2017年厦门市民宿分布大致经历了北→南→北→西北的回旋式演变,最终呈现出西北—东南方向的延伸,并逐步向岛外扩展.并分析了旅游资源、市场需求、区位条件、交通通达性、配套设施、政策条件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逐渐成为诸多大城市的发展战略,有必要深入探索城市就业多中心之间的功能关联和就业次中心的形成机理.为此,该研究以超大城市武汉市作为研究区域,基于手机App移动定位数据、百度POI数据和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等地理空间大数据,运用残差分析方法和数理统计模型识别和分析武汉市就业多中心及其关联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探索武汉市就业次中心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 1) 武汉市多中心城市空间格局显著,就业多中心之间的关联表现为城市主中心与最近次中心间的功能互补.2) 武汉市就业次中心形成的关键性驱动因素有多样化指数、三产企业数量、交通路网密度和《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等,产业结构的优化是促进就业次中心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举措,科学的城市规划能够有效引导就业多中心布局.3) 劳动力集聚和《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分别对武汉市就业次中心的形成具有显著和较为显著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88814条POI数据, 并借助自组织映射网络(SOFM网络), 对深圳市城市土地利用的功能进行分析和识别, 并与中国基本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制图(EULUC-China)进行比较验证。结果表明: 1) 深圳市城市街区尺度呈现功能混合的特征, 主要分为第二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主导、交通设施主导、居住+第二产业及生产性服务业+商业服务业设施混合、居住+公共管理和服务混合以及商业+公共管理和服务混合5类空间用地。2) 基于SOFM网络的用地功能识别模型, 结果更为细致, 混合功能用地的分类更能突出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12.
研究以银川市零售商业兴趣点(POI)数据为基础,通过核密度估计法、最邻近点指数分析法、局域Getis-OrdG*指数法和相关性分析法等,研究城市商业网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影响其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进行探究.研究表明,银川市零售商业形成了 3个等级共4个集聚中心,商业中心在等级上与其商业发展水平具有较强的相关性;银川市零...  相似文献   

13.
以郑州市中心城区2010年和2015年的写字楼POI数据研究对象,运用GIS中的标准离差椭圆分析法及核密度分析法,研究郑州市中心城区办公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郑州市中心城区写字楼以郑州市火车站为中心,以西北—东南方向为长轴,东北—西南方向为短轴,总体上呈现"西北—东南"分布的态势。2)郑州市写字楼沿西北—东南方向的京广铁路两侧分布,且主要分布在东侧,表现为明显的方向性差异。3)办公空间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高等级办公集聚区主要布局在重要交通节点附近和交通干道的两侧。4)与2010年相比,2015年郑州市中心城区办公空间集聚程度不断增强,且随着城市的扩展及经济的发展,办公空间逐渐从中心向外围扩散。5)办公集聚区趋向于布局在商业设施比较完善的地区,且与中心城区的空间布局相吻合。  相似文献   

14.
城市活力一直是城市规划领域的热点话题。研究使用百度人口热力数据度量城市活力,使用POI数据、城市矢量数据、夜间遥感影像数据等度量合肥市区建成环境,利用OLS线性回归与GWR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合肥市城市活力与建成环境之间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①合肥市区的城市活力总体呈现出由中心向四周逐级递减、局部高值集中的空间分异特征,空间分布极不均衡。②建成环境对城市活力影响具有空间异质性。提升地区功能混合度、建筑平均层数以及基础设施完善度能够在全局范围内有效改善地区活力;而居住人口密度、街区POI密度、道路交叉口密度、建筑容积率、绿化水域覆盖率、共享单车密度、商业服务设施可达性、教育文化设施可达性等指标则因空间位置的不同而对城市活力产生促进或抑制的双重作用;与公交站最近距离、与地铁站最近距离指标则与城市活力具有负相关性。结合研究结果对城市规划与管理提出一定建议,有助于城市开展精细化与差异化街区建设,促进城市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贵阳市医院、文化设施、中学和超市四类公共服务设施点、公共交通网络、居住小区等数据,采用GIS空间点格局分析法与网络分析法,对贵阳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格局及其公共交通可达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贵阳市公共服务设施点均呈现集聚分布特征,都表现出由城市核心区向外围呈现梯度密度递减的空间格局,集聚强度由强到弱依次为超市中学医院文化设施.居住小区到公共设施的综合水平较高,61.03%的居住小区平均可达时间优于平均水平(56.23 min),67.63%的居住小区平均可达时间在一小时内;居住小区到四类公共设施平均可达性由强到弱排序为医院超市文化设施中学.  相似文献   

16.
以海南省三亚市的“12345”市民服务热线数据为研究对象, 通过提取热线数据记录中的空间信息进行地理编码, 结合热线记录的原始信息, 刻画市民来电的时间、空间和类别特征。利用高频词分布及其相关性网络来归纳城市公共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分析各类问题的时间变化特征和空间分布模式。用不同类型兴趣点(POI)反映城市功能, 用道路网反映城市结构, 探讨影响城市问题发生的因素。结果表明: 1) 热线记录以周为单位波动, 周中数量大于周末; 2) 城市问题发生数量前5类依次为噪音、建设施工、通信与网络、城市用水和停车, 且噪音与建设施工问题联系紧密; 3) 不同城市问题在时间上有不同的发生模式, 空间上集中分布在城市活动密集的区域; 4) 城市问题的发生与道路网密度关系不大, 与城市功能中的公共设施、交通设施和科教文化POI密度显著正相关, 与风景名胜、体育休闲和政府职能POI密度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验证了“12345”市民服务热线在挖掘和刻画城市问题方面的有效性, 并提出利用大数据优化城市治理的途径(包括城市数据积累与分析、融合多源数据以及提高数据共享程度等), 对推动城市精细化治理和智慧城市建设具有迫切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了有效地提高城市多中心结构的识别效率和准确性,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利用核密度分析、热点分析和加权叠加分析方法,探索城市要素的空间聚集形态和特征。设计基于公众依赖性、空间聚集度和属性特征值的空间加权叠加分析方法,利用精度高、更新快、覆盖全、可以从多个角度体现城市要素的空间聚集特征的兴趣点(POI)数据,实现对郑州市主城区的聚集特征衡量和多中心识别。结果表明:郑州市主城区的各类城市要素呈现中心集中、沿线蔓延的圈层状空间分布结构,具有结构不均衡的特点,规划中的多中心与识别出的多中心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尤其是外围功能性中心,由于位置偏远且配套设施不足,未实现副中心应有的分散疏解作用,因此需加强产业统筹规划,以交通为纽带,提升副中心的向外辐射和向内吸引能力。  相似文献   

18.
李晖      杨绍辉      张军      纪志飞      王士铎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1):60-70
以链家房产交易平台和安居客房产交易平台的上海市二手住宅为研究样本,结合OpenStreetMap(OSM)提供的城市路网数据及高德地图提供的兴趣点(POI)等多源数据,利用空间句法测算路网空间结构的选择度和整合度.基于空间自回归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空间计量估计方法,研究城市路网空间结构影响住宅价格的效果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路网空间结构是影响住宅价格的重要的区位因素,考虑空间相关性是必要的;与市中心住宅价格相比,郊区住宅价格对路网空间结构的依赖程度更强.  相似文献   

19.
产业集聚和城市发展是相辅相成、良性互动的.产业集聚为城市发展集聚生产要素与产业;城市功能的基本作用是聚集物质和人力资本、消费市场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制度环境.根据产城融合发展"作用圈"模型,城市要为产业集聚区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人才和技术支持、出台财政扶持政策和税收扶持政策、降低产业集聚边际成本.产业集聚能为城市发展带来人口集中、资源集中,能为城市建设筹集更多的建设资金,能直接扩大城市规模和带来规模效应.  相似文献   

20.
以哈尔滨主城区260个旅游景点为研究对象,采用GIS核密度法计算旅游景点(POI)密度以分析旅游空间结构,运用句法理论探究不同尺度下城市空间可识别性水平,通过双变量相关性分析道路空间结构与旅游景点的集聚程度.结果表明,道路结构指标中,与旅游景点分布关联最强的是深度,道路连接值、整合度和深度值与旅游景点POI密度呈显著正相关;选择度与旅游景点POI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哈尔滨旅游景点总体呈现"内部智能,外部迷失"特征,景点集聚分布呈现为"核心-过渡区-边缘区"的核心多层次结构.根据道路和景点关联情况,有针对性地对路网规划和景点布局提出可行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