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楚简文字的显著特点是异体繁多。依据《楚文字数据库》清理异体字并对其构成进行分析,有六个方面:形体增繁构成异体,形体简省构成异体,形符选择的不同构成异体,声符选择的不同构成异体,结构类型的不同构成异体,形体讹变构成异体。据此可知:文字构形的随意性是楚简异体字构成的根本原因,形声造字方法的成熟且广泛使用是楚简异体字构成的主要途径,汉字六书的构形规则是楚简异体字构成所严格遵循的基本规则。  相似文献   

2.
东巴文字的演变中存在着大量讹变现象。部分字形因发生讹变而与字义在不同程度上脱离了直接联系。追求书写的美观、便利、个性化是造成讹变的主要原因。讹变具有复杂性和地域性特征。讹变给文字的识读、传承造成了障碍。  相似文献   

3.
"亦"甲骨文作■、"夜"甲骨文作■,"腋"字在甲骨文未见。从隶变和形声造字法来看,"亦"是"腋"的本字,为指事字,"夜"是从夕亦声的形声字,副词"亦"为"本无其字"的假借字。"腋"字出现在隶变时期,从汉字分化理论来看,表"胳肢窝"义的"腋"字为"从肉亦声"构形的形声字,但隶变后的"月"与"肉"书写形式相混,古文中"夕"与"月"字皆从月象形,故"从肉亦声"构形与"从夕亦声"构形相似。从文字构形避让原则考虑,后来才造出"从月(肉)夜声"的后起字"腋"。  相似文献   

4.
据目前所见出土古文字材料,春秋时期新造汉字593个,汉字系统进一步趋向完善和稳定,表意构件系统已比较成熟。汉字构形方式系统进一步调整与优化,表意类构形方式的功能趋向更加衰弱,形声构形方式的优势地位继续加强。汉字字形演变存在省简、增繁、替换和讹变等多种形式,有少数字形经变异后成为定型而进入文字系统传承,不过大多数汉字形体结构相对稳定。汉字的发展演变既表现为时代性的演进,同时又开始形成地域性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5.
战国时代秦、楚简文构形比较是古文字研究中的一个前沿课题.本文以秦、楚简文直接构件作为考察范围,整理出二者相对特异者.在此基础上,完成这些特异构件实际参与构字的精确计量,并从不重复字形层面来完成两者差异的量化评估,从而揭示出二者在此层次上的构形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不重复字形层面,秦、楚特异构件在系统中的影响力都不大,秦、楚文字系统的差异度很小.  相似文献   

6.
汉字“以形示义”的功能和汉民族“据形识义”的文化心理,使得人们总是试图对发展后的字形和字义做出新的诠释,以使其新的形义关系得到统一。然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的“小”部字的大部分形体与原始的构形已经不能吻合,其构形笔意义类大致有五类:其一,表示“细小”义;其二,“十”为“尚”字之构件,在整字构形中“尚”仅作声符的;其三,表示“光明”义的;其四,“小”用作声符的;其五,构形笔意不明的。通过考察分析与“小”部义类不相符的字族,进而探求其义类的成因,得出讹变和楷化以及部首的归并是造成“小”部义类分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壮族的古文字至少有古壮字、坡芽歌书、甘桑石刻文字三种.古壮字字数敏多,其研究对汉字传播史、自源字与借源字的关系、拼盘文字的发生等研究有重大意义;坡芽歌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早期文字的基本面貌;甘桑石刻文字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其研究将丰富我们对壮族古文字及壮族先民的了解.这些研究的继续,会为我们解决方块古壮文的发生年代、古壮文与花山崖刻的关系、古壮文与水族文字的关系、坡芽歌书的发生、甘桑石刻文字的文字性质等问题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汉魏六朝墓志文字材料真实,字形丰富,其构件讹混现象十分普遍,既有规律性,又有特殊性,有必要进行归纳考察,以便为碑刻异体字研究、汉字构形研究、古籍整理和汉字发展史等研究提供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9.
甲骨文中的■字从网从双手,会意,像两手张网之形,在卜辞中用为动词。■字从鱼从■,会意,像两手张网以捕鱼之形。或以为二字乃一字而异体,误。从新近出土的殷墟花园庄东地卜辞来看,■亦可与诸如豕、■等其他动物组成文字。  相似文献   

10.
释酉     
文字学界一般认为酉是酒字的初文,在析形上,解说也比较含混。本文认为,酉字的构形是上古制陶器的纹饰遗痕,酉字初为上古陶罐的状写,酉有酒义出现很晚,从古文字中由酉构成的字中可以得到例证。  相似文献   

11.
对于"月"、"夕"二字的构形,一般认为在早期甲骨文中以"月"字无点、"夕"字有点占优势,后期甲骨文中则以"月"字有点、"夕"字无点居多。《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释文》则以为花东卜辞中"夕"字无点,加点即为"月"字。笔者通过系统考察后认为,此种论断有失严谨。花东卜辞中依然存在着"月"、"夕"构形混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释酉     
文字学界一般认为酉是酒字的初文,在析形上,解说也比较含混。本文认为,酉字的构形是上古制陶器的纹饰遗痕,百字初为上古陶罐的状写,酉有酒义出现很晚,从古文字中由酉构成的字中可以得到例证。  相似文献   

13.
阴声韵字和阳声韵字在宋代诗词中一般不相押。从这一规律看,第2版《全宋词》部分韵字点断有误,使得个别阴声韵字押入阳声韵段,或个别阳声韵字押入阴声韵段,应当修正。另外有个别韵字因为印刷字形而讹变。  相似文献   

14.
当今学界对方块古壮字的发生时代尚未有一个定论.虽然各家说法不一,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即主要是从古壮字中的借源字出发来讨论这个问题.但我们发现,古壮字中不仅有借源字,还有少量的自源字和拼合字.因此,在讨论古壮字的发生时代时,我们需要兼顾古壮字中的自源字、借源字、拼合字各自的发生时代,才能比较合理地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睡虎地秦墓竹简文字是最重要的秦代文字资料,它上承商周古文,下启汉魏隶书,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运用构形学理论从1734个构形单位中共切分出886个直接构件。直接构件按照功能类型分为四种:表形构件、表义构件、表声构件以及无理构件。相关统计分析表明,直接构件中存在着一批基础元素,直接构件之间的组字能度差异大,尤其是存在大量组字次数仅为1次的构件。此外,无理构件也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6.
任意构形双基SAR由于其灵活性等特点,成为SAR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一种典型的任意构形双基SAR就是星机混合模式.任意构形双基SAR的斜距历程是发收斜距历程的双根号之和,且具有距离和方位二维空变特性,在建立点目标的频率域模型方面遇到了新的困难.由于发收斜距历程的差异,它们对总的瞬时Doppler频率的贡献是不同的,随距离、方位和Doppler历程而变化.因此,文中在建立任意构形双基SAR点目标频域模型时引入了代表发收雷达对总的瞬时Doppler频率贡献差异的双基参数——瞬时Doppler贡献比,并根据其物理意义求得了它随发收平台运动参数、目标位置和频率变化的近似解,然后利用驻定相位原理和Taylor级数展开法建立了具有任意构形特性的双基SAR点目标的频域模型.并对此频域模型的距离向和方位向的空变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解决任意构形双基SAR成像时二维空变问题的chirp—z频率域成像算法.最后通过机载和星机构形下的仿真验证了此频域模型的准确性和成像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Weyl群的反射超平面形成的集合称为该群对应的Weyl构形。设符号A_(n-1)和B_n分别表示A_(n-1)型和B_n型Weyl构形。若构形■满足A_(n-1)■B_n,则称■为A_(n-1)和B_n之间的构形。本文首先研究了阈图,给出构造阈图的一种方法。然后,利用阈图研究了A_(n-1)和B_n之间的构形的自由性。给出结论:对于满足|A_(n-1)|k|B_n|的任意整数k,均存在A_(n-1)和B_n之间的自由构形,其基数为k。同时也给出A_(n-1)和B_n之间的非自由构形的类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唐宋时期是汉语词汇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禅宗语录中保存有大量这一时期特有的词语,这些词语的意义很特别,有些更因设计文字形式的讹变而难得其解,本文试择数予以考释。  相似文献   

19.
所谓转注,是在构建新字的过程中,把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做一归类,然后使它们的部首统一,而且拥有同一义类的字都要接受部首字所包含的意义信息,这种意义信息在这类字中能够相互传递,因而使这些字不仅在构形上形成系统,而且在构意上也有联系。许慎对转注的定义体现了他对汉字在构形上具有系统性的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20.
试论中国戏曲音韵的历史层次和艺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戏曲音韵的历史层次分析是对戏曲音韵的来源和发展的探索。中国戏曲史分为四个时期,戏曲语言在音韵上具有层次的特点及一定的继承关系。戏曲字音的构形原理和艺术特点是戏曲音韵的艺术性表现。 构形原理包括宗韵原理、两头蛮原理、辨讹观等;艺术特点包括腔调特点、剧种特点、角色特点、戏曲饰音特点等,其中有些特点在演唱中体现。戏曲字音的艺术特点是通过字音构形实现的,戏曲字音的构形原理本身也是一个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