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随着工程测绘行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就业形式的日益严峻,深厚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实践技能要求已使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测量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迫在眉睫。以校内课程实践教学实训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省级学科竞赛项目为实践教学平台,构建了指导教师团队和工程测量开放性实验实训资源为载体的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分层递进施教,完善、创新技能考评和心理素质锻造机制,按照全过程训练、分阶段实施的步骤促进学生专业技术综合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叶如燕  马冬宝  郎莹 《科技信息》2013,(20):223-223
本文针对组织技能竞赛过程暴露出的问题,将校内实训与技能竞赛进行有效结合,开发了基于国家技能大赛标准的"赛训结合"一体化实训教学项目。阐述了实训项目开发原则和设计思路,对实训项目的组织和实施途径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3.
实践教学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的必要环节。以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为背景,云计算实训平台为学生提供实验实训场所、技能大赛环境和学生创新资源,探索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实践证明,云计算实训平台为技能大赛提供了可靠保障,推动了云计算专业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  相似文献   

4.
麦艳红 《科技资讯》2012,(6):182-183
实践教学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主体性教学之一,校内生产性实训是中国特色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创新之举。本文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介绍校内生产性实训模式、校内生产性实训的教学组织,对其他专业和院校具有示范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紧随产业发展的前沿,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入手,根据学院自身定位与现状,挖掘探索了3D打印技术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校内实训中的应用,构建出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校内实训课程体系,打造学院特色校内实训品牌,引领职教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的新方向,让高职教育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校内实训与人才培养方向并驾齐驱,培养产业紧缺的创新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6.
针对测控技术与仪器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修改培养方案,逐步完善工程实践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分别从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与创新课程体系等方面改革,从课内实验、课设环节、实习实训环节、技能竞赛指导等方面提出了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的实施途径,形成了专业基础技能、专业常识认识、专业技能实训以及就业与专业学习引导的培养保障思路,强化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以近三年的就业率给出了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7.
以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例,在分析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学生人才培养与就业能力的基础上,针对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和实习实训中制约就业质量的瓶颈问题,结合计算机专业的实际进行了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实训体系的实践研究,提出了分阶段进行实训、校内实训平台与校外实训平台相结合的建设思路并进行改革与实践,取得了较好实训效果,为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的实训工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徐赟  王鹏 《科技信息》2011,(19):I0021-I0022
通过综合化教学在国际贸易专业实训课程中的设置与运用,有效推动了高职教育国贸专业的实训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评价方式的改革,带动了国贸专业实训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9.
以东北石油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改革为依托,围绕“石油化工机械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校内与企业合作教学等形式,结合专业的实际条件,规划与实施了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石化装备检修维修实训环节,实训结果表明,学生达到了实训目的.  相似文献   

10.
王仙萌 《科技信息》2013,(20):242-242
新时期教育部对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提出要求,职业教育要有技能大赛,它不仅能改善高职院校的实训条件,同时也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技能大赛,推动办学模式的改革,促进专业教学建设,完善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浅谈技能大赛在专业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罗军 《科技咨询导报》2008,(17):224-224
实验、实训与实习教学都是中职数控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传统机械专业重视的是动作技能的形成和培养,而数控专业实践可能需要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强调心智技能的形成和培养,实验、实训与实习三者有机结合是中职数控人才技能培养最优化结构。职业中专对“实验、实训与实习”三者关系的研究对中职数控专业的实践教学有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2.
徐林  张兰平 《科技资讯》2014,(34):141-142
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化教学法受到了国内许多高职院校的欢迎,职业技能竞赛无疑可以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也为教学实践成果共享、校际交流构筑了平台。为强化学生的岗位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可以将职业技能竞赛与项目化教学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技能竞赛是高职教育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项目化教学改革应与技能竞赛的方式和内容相结合,实现教学与竞赛一体化,借鉴技能竞赛建立全局式实训课程体系,建立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素质拓展模块构成的立体化专业教学资源库,同时建立基于技能竞赛的项目教学评价体系和职业化培训考核体系,实现以赛促学、以赛助教。  相似文献   

13.
李桂平  黄有全 《科技信息》2010,(29):237-237,253
通过校企合作,不断深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顶岗实习融通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加速学生岗位工作能力的形成进程,是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顶岗实习对校内实训反馈,使得校内实训环节的设置更具岗位针对性、工艺规范性、职业环境真实性。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得到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内涵的认识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14.
为了适应电气专业厚基础、宽口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对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基于与行业人才需求密切接轨的UBL项目化人才培养模式,从教案内容、案例组织、实训过程等多方面对相关课程进行教学环节综合设计,探索和建立应用型本科育人模式;提出将专业课程建设与专业大赛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实施系统化、立体化教学,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实践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面对高校转型的新形势,电工电子技术课程通过2年对建环专业授课方式的改革创新,在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多种授课模式的同时,通过创建新的教学体系,加强实验教学与实训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的基础实践操作能力;通过电工电子技术技能大赛,锻炼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通过校企联合办学,让企业与学生更好地沟通,做到校企双赢;通过电工电子技术精品课程网站建设,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服务;这些授课方式新尝试的目的就是为高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做好基础铺垫。  相似文献   

16.
在财会类竞赛推广的大背景下,基于财会专业优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提出以CDIO工程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设定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求实践性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以"创建优秀教师队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拓宽学生竞赛能力发挥的平台"、"以竞赛引领财会专业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强化技能教学创新"为主要途径的人才培养机制.对财会专业师资队伍组成、教师教学与综合能力要求、教学设施与实习基地建设、专业发展规划与建设目标等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7.
依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基于"课赛融通"的信息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建立"学科+技能"竞赛体系;优化组织形式;突出交叉学科特点,基于"课赛融通"机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多维实践实训体系等方面实施构建。从而缩短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差距,为高职院校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做出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8.
全面介绍新时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发展,并对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的指导思想、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论文、技能训练与电子竞赛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9.
全面介绍新时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发展,并对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的指导思想、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论文、技能训练与电子竞赛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20.
文章探讨了学生实践教学成绩考核方式与指标体系的设立,并建议通过综合校内实践教学成绩和校外实践教学成绩,来对学生的实践教学成绩做评估。同时,文章以中南分校商学院国贸实训教学系统里的单证教学系统和外贸流程教学系统作为考察对象,设立了具体的评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