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雷电感应过电压是配电线路当中的主要保护对象,而架设地线对于雷电感应过电压具有重要保护作用,因而对地线线路感应过电压模型进行计算对地线的架设位置进行研究,对于保护配电线路运行安全性具有重要价值该文主要对配电线路当中架设地线在雷电感应过电压当中的防护效果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能够不断促进配电线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对配电线路的感应过电压及耐雷性能进行研究。通过相模变换将Agrawal模型转换为模量的波动方程,根据特征线法对波动方程进行分析,得到感应过电压的等值计算电路,并对雷电电磁场的计算方法进行简化。建立感应过电压在PSCAD/EMTDC软件中的计算模型,与数值计算方法比较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分析土壤电阻率对感应过电压的影响及避雷器、耦合地线降低感应过电压的效果。结果表明,应对土壤电阻率较高地区配电线路重点保护;线路绝缘水平较低时(150 kV)要有效降低感应过电压,在土壤电阻率较低、较高时避雷器间距分别不宜大于400 m、200 m,绝缘水平较高(300 kV)且土壤电阻率较高时,避雷器间距不宜大于400 m;耦合地线与线路高度差越小,降低感应过电压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3.
感应雷过电压是造成中低压配电线路雷击跳闸及导线断线的主要原因.目前配电线路工程中一般采用规程法计算感应雷过电压,该方法简化条件过多使得计算精度较低且未考虑感应过电压的实际物理过程.通过理论分析10kV配电线路上感应雷过电压的物理形成过程,揭示配电线路上感应雷过电压的形成机理;基于该物理过程,建立配电线路的雷电感应过电压计算模型,包括雷电放电通道的传输线模型、场线耦合模型及电力线路模型等;最后,计算分析了两种不同落雷点位置下,10kV配电线路上感应雷过电压波的分布特性.研究工作为10kV配电线路雷电过电压防护及实际防雷工程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输电线路遭受雷击,感应雷过电压、直击雷过电压形成的机理以及不同雷击所产生的不同效果的阐述,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安装线路避雷器、提高线路绝缘配合、架设避雷线、增设耦合地线等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以提高输电线路耐雷水平,降低输电线路的雷击跳闸率。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10 k V配电线路临近变电站直击雷和感应雷过电压计算模型,提出了临近变电站线路段防雷保护措施,获得了直击雷和感应雷作用下变电站入口过电压的大小,分析了不同措施的防雷性能和对变电站入口过电压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安装母线避雷器后,变电站入口过电压幅值可大幅度下降;架设避雷线可有效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直击雷和感应雷作用下,变电站入口的过电压峰值可分别下降73%和28%左右。安装绝缘线后,避雷器数量和安装位置对耐雷水平和变电站入口过电压的陡度影响较大,当避雷器安装位置位于绝缘线两端时,对变电站入口过电压的抑制效果较好,可使变电站入口感应过电压峰值下降52%左右。研究可为架空配电线路临近变电站的保护方案设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雷害一直是影响配电网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国内外对配电网防雷设备及关键防雷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也采取了大量的措施,但因缺少针对性,其效果并不明显。由于配电线路传输距离长,架设地形比较复杂,容易遭受雷击,通常通过加强线路绝缘水平和在连接配电设备处安装避雷器来防止雷过电压的影响。但这种方法会导致雷电流无法正常泄放,从而引发雷电侵入波对变电站系统造成更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赵军 《科技资讯》2009,(16):53-53
配电线路雷击过电压的危害很大,线路防雷措施通常有架设避雷线、安装避雷器等几种。配电线路最常采用的是安装避雷器,避雷器的安装位置要综合考虑线路防雷和保护范围等因素,同时,还要做好良好的接地。  相似文献   

8.
从降低架空配电线路感应雷过电压的角度,分析了10 kV架空配电线路中导线三角形排列和垂直排列情况下耦合导线的安装位置.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大地是否为理想导体,耦合导线安装在架空配电线路相导线之间可以更有效地降低架空配电线路上的感应雷过电压.  相似文献   

9.
高压供电线路中出现的雷电破坏主要受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就是高压供电过程中雷电所产生的过电压;其次,就是高压供电线路中的绝缘技术水平,该文主要讨论了高压线路防雷技术,也就是从以上两个方面采取防范措施,即消除雷电做产生的过电压、提高供电线路自身的绝缘水平。在采取以上措施的前提下,为了更好地保证电网的安全和高压供电系统线路的有序进行,有效地减少雷击事件所带来的破坏,在实际的电路线路施工工作中还可以采取高压供电线路中提高线路绝缘经受过电压的能力、改善高压供电线路中对雷电流的疏导能力等措施进一步的减少雷击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以实现更好地消除过电压和防止高压供电线路中反击和绕击的出现,来维护电网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0.
低压配电线路应根据不同故障类别和具体工程要求装设短路保护、过负载保护和接地故障保护,作用于切断供电电源或发出报警信号。因此,在配电设计中,大量采用各种类型的断路器,用于实现线路过负荷时的保护。本文旨在全面分析智能配电系统的应用特点,并进行深入探讨,阐述配电线路过负荷监控装置的实际应用,分析配电线路过负荷监控装置,采用先进的设计方案,更好的服务电力行业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冯德开 《广东科技》2008,(18):92-93
本文介绍一种结合现代计算机及软件技术的感应过电压数字仿真方法,可以对雷击杆塔时感应过电压的幅值及波形进行仿真,获得更为;隹确的雷电过电压参数,为高压电网输电线路的防雷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我国现行电力线路雷击感应过电压的计算规程已不适用于高压电网对雷击杆塔时的计算,需要对此作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浅论输电线路受雷击原因与防雷技术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继华 《广东科技》2010,19(24):169-171
线路防雷工作一直是输电线路中一项重要的课题,为了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各供电公司在认真分析历年遭受雷击跳闸线路及地形地势基础上,分期分批稳步推进输电线路防雷工作。如何才能寻求有效的线路防雷保护措施?本文作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针对防雷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指出防雷的基本思路,一方面是尽量避免雷击的发生;另一方面在雷击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尽量降低外绝缘上承受的过电压。并由此思路提出相应的防雷措施,如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提高线路绝缘水平、减小线路地线保护角、架设耦合地线等防雷措施与各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输电线路绕击防护的新措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提出了地线上加装水平侧向短针和斜山坡,山顶地形架设旁路屏蔽地线的输电线路雷电屏蔽的新措施,并通过模拟试验和雷击过程的仿真计算,对其有效性和主要技术参数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地线上加装水平侧向短针和斜山坡、山顶地形架设旁路屏蔽地线的输电线路雷电屏蔽的新措施,并通过模拟试验和雷击过程的仿真计算,对其有效性和主要技术参数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窦卫东 《甘肃科技》2010,26(7):71-73
电力系统内电气设备由于遭受直接雷击或雷电感应而引起的过电压,称为雷闪过电压或大气过电压,又称为外部过电压。由于雷电引起的大气过电压将会对变电所的电气设备和建筑物产生严重的危害,因此,对变电所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是电力行业的重中之重,否则,将会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雷电灾害是城市地铁交通安全运行的潜在危险因素,因此对地铁进行科学规范的雷击风险评估并采取针对性的防雷技术措施就显得非常重要。借鉴自然灾害风险区划的理论及方法,提出了城市地铁交通沿线区段、地面建筑单体雷击风险评估的方法,建立了地面高架站接触网架空地线雷击感应过电压仿真模型。以呼和浩特地铁交通项目为实例,给出了地铁沿线区段雷击区域评估指标,通过对地铁沿线的地闪定位、雷电灾害、土壤电阻率及周边环境等数据资料的分析计算得出区域风险评估结果;并对雷击极高风险区段的地面建筑物单体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入户管线附近落雷是建筑物单体总雷击次数的主要因素;进而对雷击附近大地在高架站接触网架空地线产生的感应过电压进行了模拟计算,给出了雷击点距架空地线的距离、高架桥高度以及架空地线支柱接地电阻和间距等因素对感应过电压的影响规律。城市地铁交通全线段及差异化防雷评估技术手段,为城市地铁交通防雷设计和安全运行提供更加客观准确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雷电灾害是城市地铁交通安全运行的潜在危险因素,因此对地铁进行科学规范的雷击风险评估并采取针对性的防雷技术措施就显得非常重要。借鉴自然灾害风险区划的理论及方法,提出了城市地铁交通沿线区段、地面建筑单体雷击风险评估的方法,建立了地面高架站接触网架空地线雷击感应过电压仿真模型。以呼和浩特地铁交通项目为实例,给出了地铁沿线区段雷击区域评估指标,通过对地铁沿线的地闪定位、雷电灾害、土壤电阻率及周边环境等数据资料的分析计算得出区域风险评估结果;并对雷击极高风险区段的地面建筑物单体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入户管线附近落雷是建筑物单体总雷击次数的主要因素;进而对雷击附近大地在高架站接触网架空地线产生的感应过电压进行了模拟计算,给出了雷击点距架空地线的距离、高架桥高度以及架空地线支柱接地电阻和间距等因素对感应过电压的影响规律。城市地铁交通全线段及差异化防雷评估技术手段,为城市地铁交通防雷设计和安全运行提供更加客观准确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雷击和过电流是配电变压器稳定运行的主要伤害类型,只有做到对配电变压器防雷保护的全面分析,才能更好地认识防雷保护的重要作用,进而才能够探讨有效的配电变压器防雷保护措施。该研究从配电变压器雷电损害的分析入手,对配电变压器防雷保护的相关措施展开了研讨,分析了配电变压器实际防雷保护的技巧和措施,希望能够在制度、方法和技巧上提升配电变压器防雷保护能力,做到配电变压器在各类环境中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电力行业也取得了显而易见的进步,配电电网的不断改进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越来越多的便利。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用电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我国电力行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机遇与挑战。我国当前的配电网络虽然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配电电网中电缆线路运行出现故障的问题还是时有发生,而电缆线路对于整个配电网络系统至关重要,所以,它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本研究就对配电电网中电缆线路运行维护及其检修问题展开了以下的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20.
山区配电线路运行时存在雷电直击现象,而目前35 kV配电线路的直击雷过电压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采用仿真计算的方法,研究35 kV配电线路耐雷水平变化规律并优化避雷器布置方式。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线路无避雷器时耐雷水平低,装设避雷器可明显提升线路耐雷水平;采用每2至3基杆塔安装1组避雷器的安装方式,只有当雷击发生在安装了避雷器的杆塔附近的导线上时,才能显著提高线路耐雷水平;在易遭雷击的档距的两个杆塔上装设避雷器,线路耐雷水平能明显提升,且当雷击档距中央时耐雷水平最高。研究结论为35 kV配电线路直击雷过电压的防护及差异化防雷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