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7 毫秒
1.
通过桂西盘瑶村落还盘王愿仪式反映的祭品文化,对仪式中用于献祭和交换的物及其社会象征进行分析,并试图说明仪式中物的分类与瑶族社会结群有密切联系,因而还愿祭品作为特殊的物,参与了神圣与世俗相互建构的社会过程。认为瑶族还盘王愿研究可以结合宗教仪式与社会结群两个研究旨趣,进一步透过仪式中的物来认识该仪式对瑶族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瑶族盘王节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湖南、云南、贵州、江西等省的瑶族聚居地区,是瑶族人民祭祀始祖盘王的盛大节日。瑶族盘王节,又叫还盘王愿、跳盘王。所谓盘王,是指汉文献中的盘瓠,传说是瑶族的"开山始祖"。盘王节作为历史悠久,分布广泛的大众节庆活动,集瑶族传统文化之大成,是各地瑶族民众纪念祖先、增强凝聚力  相似文献   

3.
以瑶族和汉族的盘瓠神话以及瑶族的“还盘王愿”祭祀仪式为例,借用人类学神话—仪式理论,对历史记忆中的“事实/虚构”进行分析。试图证明:社会历史记忆作为族群的一种策略性选择,与族群认同和在特殊情境下的生存关系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事实”与“虚构”本身都构成了社会历史不可或缺的元素和要件。  相似文献   

4.
治民族研究,民族叙事中"结构"必然是民族志的核心问题;而族源性纪念和祭祀仪式不仅成为一个民族叙事、表述和传承的"原生形式",而且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质。故以瑶族的"还盘王愿"祭祀仪式为例,借用人类学仪式理论,对瑶族仪式叙事的"根范式"进行分析;试图证明:任何一个民族重要的代表性仪式都存着特定的"原型结构",它既是存在,也是叙事,更是本色。  相似文献   

5.
描述了越南勉瑶供奉盘王和为男子举行度戒仪式的过程,指出了越南勉瑶供奉盘王和度戒仪式与很多文化因素有密切关系。这些仪式世代相传,承载着瑶族的特色文化,有连接瑶族文化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瑶族盘瓠神话与渡海神话的象征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盘瓠神话和渡海神话是瑶族创世神话中的主体部分,也是历代瑶学研究者所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通过剖析两神话的物质层面,揭示其精神象征,着重探讨它们对瑶族的民族情感、民族意识、民族性格、民族传承诸方面的作用和影响。文章认为,加强对瑶族神话的多视角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瑶族和瑶族的文化。  相似文献   

7.
《盘王大歌》是瑶族"还盘王愿"的重要组成部分,唱《盘王大歌》既是通过文本(口头的或书面的)的语词意义对宇宙、人类、族群来源等本体性问题的集体追忆,也是宗教实践与宗教行为。筵席的排布、仪程的有序推进等事项是瑶人在对灾难的集体记忆与渴望回复秩序心理支配下的行为。师公在仪式中充当主持人的角色,担负着组织仪式与沟通人神等功能,阴话喃词等异于凡常的声腔以及法器的使用有助于展示其在仪式中的交流能力。演唱禁忌既是对仪式的规范,也是师公们对自己知识体系的保护。童女的选用与演唱则是古老的生殖崇拜意识的遗留,是对人力与食物渴求的象征性表达。  相似文献   

8.
还盘王愿是盘瑶的传统宗教仪式,对瑶人的宗教生活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拥有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仪式过程。盘瑶的集体记忆正是通过仪式的展演和对不同情境下仪式的不同表述,得到传承和发展。文章通过广西贺州市黄洞瑶族乡都江村的还大愿仪式的考察,探讨还盘王愿仪式和村落集体之间的关系,分析瑶民的集体记忆是如何从仪式中体现出来的,进而探究其背后的社会和文化涵义。  相似文献   

9.
东巴神话作为古代纳西社会的"遗留物",保存于东巴经中,并以活的形态至今还在东巴祭祀仪式中使用。本文从东巴神话的形态、功能、载体等方面探讨东巴神话与东巴祭祀仪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后稷是周人传说中发明农业的文化英雄,后稷神话体现了高襟崇拜、社稷崇拜、始祖崇拜等郊祀制度的基本类型。后稷的感生神话孕含了原始农业祭时代的高襟求子秘仪;姜媚、后稷之得名与原始祭祀中的农业神话关联很深,成为社稷崇拜的对象;气候对农业的影响至为密切,后稷又被尊为“天官”、“灵星”以配上帝;在武王伐商之后,后稷由周人庙祭的始祖而成为郊祀对象,与祖先仪式性的沟通成了国家宗教的中心。周人赋予后稷的诸多宗教功能用来证明王权来源之神圣性及统治的合法性,这一点在出土儒家文献中有简要的阐明。后稷神话与仪式已经孕含了后世国家祭祀礼仪的雏形。  相似文献   

11.
口愿书是陕北说书重要的演唱形态,陕北农村口愿书具有相对固定的仪式行为和说唱程序,与民俗生活联系紧密,是民众向神灵许愿、还愿、报答神恩的行为方式,具有显明的民俗宗教特色。陕北农村口愿书反映了陕北农村多神灵信仰以及民众祈保平安、消灾免难的心理。  相似文献   

12.
瑶族仪式画绘制的神仙并不是瑶族崇拜的所有神仙,但是仪式画却生动地勾画出一幅瑶族的神仙体系表。从艺术人类学的角度出发,瑶族仪式画有仪式象征的功能,是人们对神灵寄托的期望。仪式之上对仪式画的参拜也是瑶人追求自身利益和消除困惑的行为。在瑶族的仪式实践当中,仪式画上的神仙体系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在实际的仪式运用中它具有联络村民和规范村民行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七姓瑶是聚居在湖南怀化的一个瑶族支系。数百年来,其族群文化的认同因为"高坡大王"这一神明信仰而维持统一并被不断强化。随着现代民族国家体系的建构及其与周边汉族文化的互动,高坡大王崇拜超越了族群边界而成为七姓瑶、其他姓氏的瑶族和汉族共同的保护神。因为建构作为地域身份的"瑶乡人"和作为族群身份的"瑶族人"之所需,当地人对高坡大王高度统一的崇拜行为导致了祭祀圈的形成。七姓瑶高坡大王从族群内部认同的神祇到区域性祭祀圈的建构事实表明了地域社会共同体整合的历史结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图腾的功能与图腾崇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图腾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原始宗教形式。图腾崇拜表面上看是对动物、植物的崇拜,但其实质却是对祖先的一种崇拜形式。图腾有认同祖先的功能,在一定的文化圈中,同一图腾信仰也就意味着同源共祖。图腾也是最早的社会组织的标志和象征,它对于氏族内部的团结和实行氏族外婚具有重要意义。每个部落对本氏族的图腾都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祭祀仪式,都有着严格的图腾禁忌,对图腾兽要保护和尊重。但在某个特定的宗教仪式中,图腾兽因其在信仰中的特殊地位也常常被作为圣餐分食,或作为牺牲来祭祀祖先。  相似文献   

15.
日本自古以来女性禁制苛严,但在田植仪礼中,早乙女不仅能祭祀田神,而且担任最主要角色。本来"三界无家"1的日本女性,在5月5日却能够独享"女之家"、"女天下",在插秧劳作后更是被推至"上座",享受特别礼遇。本文从女性学的视角,抽取早乙女这一女性中心的独特民俗现象,剖析其"媒介者"的仪礼角色及早乙女对稻神敬畏性、强制性的双重性格,并以稻作神话中3种女性神格为切入点,浅析田植仪礼中"女性中心"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礼仪是发生在世俗世界的神圣叙事,在仪式的背后,隐匿着潜在的神话信仰和神话思想。礼仪中的神灵观就是一个明显的表现;按照神话思维建构的关于时空、关于世界构成及宇宙秩序是礼仪当中存在的秩序法则的原型;礼仪中的崇尚古朴、报本反始是回归神圣的需要。统治者和权力话语集团倚重仪式并利用其中的神话信仰和神话思想来为等级分层和既定秩序服务,并根据现实需要适时地对其作出修补变通,甚至人为地将祖先、历史、行为、物件等等对象神圣化,以达到使自己的统治变得神圣、变得合法有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殷商时期人们尊崇的鬼神非常多,但对祖先神的崇拜却尤为突出。这种崇拜主要表现为他们频繁而复杂地对其祖先进行祭祀活动。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表明,殷人对自上甲以来的先公先王先妣进行祭祀的形式大致有四种,即单祭、合祭、特祭和周祭。对祖先进行频繁复杂的祭祀活动又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灵魂的认识和由此而形成的灵魂观念。  相似文献   

18.
以19~20世纪末台湾苗栗地区泰雅族人的命名与墓葬习俗的变迁为主要研究对象,藉以理解清代以来不同地区的土著居民如何被整合到由汉文化主导的统治秩序的过程的某些侧面。作为一个没有自身文字传统的社群,泰雅族人的命名与墓葬习惯,在不同的时候,分别受到清政府、日本殖民地政府,以及国民政府的政策的影响。其中,采纳汉姓汉名,更导致当代泰雅人在想象与表达自己的世系和祖先观念,以及进行祭祀活动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仪式是传统的"储存器",储存了民族的历史与历史深处最真实的记忆,无法看见的宗教与神话信仰在仪式歌的"真情诉说"中成为真实的"存在"。由于干旱一直是对关中农业社会危害最大又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所以为禳除旱灾举行的祈雨祭祀是关中地区重要的仪式风俗,伴随着祈雨仪式流传下来的祈雨歌是农耕民族在与旱灾抗争中谱写的悲壮乐章。祈雨活动在营造宗教氛围之同时,又根据现实生活之需要使仪式成为最具有现实性和实用性的民俗活动,事实上,神话性与宗教性只是祈雨仪式的显性结构标志,其本质是对民生疾苦与现实社会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0.
由四重证据重构出上古神话信仰语境,重新理解自甲骨文、金文到《尚书》、《诗经》等文字叙说背后的神圣言说活动及其功能原理。尤其是王者的通神仪礼活动,及其对汉语文学发生所具有的决定性、支配性意蕴。在被当作无意义的文本发语“隹”、“唯”、“若”等惯用法中,解析出王者、巫觋和萨满的仪式性通神通灵符号,把握到早期书写文本及关键词中所潜含着的口传文化传统的深远信息。揭示西周金文叙事以王者“各庙”开端的神话观念与仪式功能意义,推及远古巫觋类知识传统的“格知”方式,在文明发生期的重要支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