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六种冠醚与二-(2-基己基 )磷酸在无机酸介质中对六价铀的协同萃取行为。结果表明,协萃不仅与冠醚环上取代基的性质有关,而且与冠醚的孔穴大小也有关。/  相似文献   

2.
冠醚萃取色层法分离铀(Ⅳ)和铀(Ⅵ)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用聚苯乙烯-二乙烯苯聚合物和5种冠醚作固定相,研究了铀(Ⅳ)和铀(Ⅵ)在盐酸介持中的吸附行为,探讨了盐酸浓度、碱金属阳离子和冠醚孔穴直径及取代基对铀吸附的影响。成功地实现了铀(Ⅳ)与铀(Ⅵ)与钍的分离。  相似文献   

3.
冠醚对于硷金属、硷土金属萃取已有大量研究,近年来冠醚对稀土及锕系元素的萃取研究也逐渐增多。作者曾对冠醚萃取苯骈15冠-5(B15CR5)对U(IV)及U(VI)的萃取行为进行过研究,并提出了改进研究方法,探讨了萃取机理。本文研究了苯骈18冠-6(B18CR6)、二苯骈18冠-6(DB18CR6)、二环已基18冠-6(DC18CR6)和二苯骈24冠-8(DB24CR8)对UCl_4的萃取规律,以求探讨不同结构冠醚对锕系元素萃取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用萃取法研究了硝酸铀-磷酸三丁酯-煤油萃取体系中有机相TBP浓度,水相铀浓度,硝酸浓度以及温度对铀稳定性的影响,并测定了不同条件下铀的氧化速度,找到了稳定铀的实验条件;还研究了除肼以外的其他稳定剂对铀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大量镍中微量钴(Ⅱ)冠醚萃取的光度测定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大量镍中微量钴(Ⅱ)冠醚萃取的光度测定许盛昌陈明生邓真明潘桂黄(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冠醚对一些金属离子具有较好的选择配合作用,即冠醚与这些金属形成配合阳离子与某些有色的或能生色的阴离子缔合时,可生成能被有机溶剂萃取的配合物,因此可利用这一特性以实现...  相似文献   

6.
自从Pederson[1]发现冠醚可以和碱金属盐形成配合物以来,已有许多种金属和冠醚配合物的报道,但有关冠醚和过渡金属锰(Ⅱ)形成配合物的报道较少[2~4].我们通过实验发现,冠醚可以和硫氰酸盐溶液中的锰(Ⅱ)形成配合物并被萃取入有机相.现就不同种类...  相似文献   

7.
用非光气法合成了萃取剂二(六氢吡啶)-1-甲酮,以三氯甲烷为稀释剂.研究了水相硝酸浓度、萃取剂浓度、盐析剂浓度、相比对其萃取铀(Ⅵ)和钍(Ⅳ)分配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对铀的萃取规律类似于TBP,萃取能力高于TBP,铀的溶剂化数均为2;在实验条件下对钍基本不萃取,表明在铀-钍分离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冠醚对硷金属等的萃取已有很多研究,近期的如文献报道了K~ 、TI~ 的萃取平衡常数和最佳萃取体系的选择.关于锕系元素萃取研究的报道很少,文献报道了几种冠醚的二氯乙烷溶液对U(Ⅵ)、Np(Ⅳ)、Np(Ⅴ)、NP(Ⅵ),Pu(Ⅳ)和Pu(Ⅵ)硝酸盐的萃取,在不同的冠醚中,发现二环己基冠醚对四价Np、Pu有特别高的萃取能力,但几种冠醚对U(Ⅵ)的萃取能力都十分小.我们参照文献的结果,选择二环己基-18-王冠-6(DC18CR6)试验了对Th(NO_3)_4、ThCI_4和UCI_4的萃取,结果表明虽然U~(4 )、Th~(4 )的离子半径与Np~(4 )、PU~(4 )非常接近,但萃取行为完全不同,它们几乎完全不萃取.文献的萃取体系即使对四价锕系元素也不具有普遍有效性.本文在前文关于UO_2CI_2  相似文献   

9.
由于U(IV)在空气中的化学稳定性较差,因此有关溶剂萃取U(IV)的研究文献报道甚少.近年来,发现不同价态铀在进行化学交换时有明显的同位素富集效应后,溶剂萃取U(IV)的研究引起了人们重视.Kiwan等自1971年起连续报道了HDEHP从过氯酸、盐酸和硫酸介质中萃取U(IV)的研究.Solovkin研究了TBP从硝酸介质中萃取U(IV)的机理并计算了它们的平衡常数.陈金榜等报道了TTA和TBP混合萃取剂对U(IV)的协同萃取.最近冠醚萃取剂也已用于从盐酸介质中萃取U(IV). 中性磷类萃取剂磷酸三丁酯(TBP)和三辛基氧化膦(TOPO)仍是目前应用较广的两种萃取剂.它们从氯化物介质中萃取金属离子的能力远大于硝酸盐.对四价锕系元素的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稀释剂中二苯亚砜对铀的萃取,其萃取能力在不同稀释剂中按苯-甲苯-四氯化碳-氯仿的顺序变化,求出了萃取反应的焓变,并建立了萃取平衡常数与稀释剂物理参数间的经验方程。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在不同稀释剂中N—癸酰吗啡林(DMPHL)与磷酸三丁酯(TBP)协同萃取铀(VI)的性能.在不同稀释剂中考察了硝酸浓度、萃取剂浓度、盐析剂效应及温度对萃取平衡的影响.此协萃体系对铀(VI)的萃取性能在不同稀释剂中由弱到强的顺序为:氯仿、四氯化碳、环己烷、煤油、苯,并且求出了萃取反应的各个热力学函数变化值.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温度、压力、络合剂用量、萃取时间对铀萃取率的影响,探寻最佳萃取值,将标准铀溶液滴加在滤纸上模拟固态铀萃取。用磷酸三丁酯(TBP)-HNO3做络合剂,超临界CO2(scCO2)做萃取剂,进行实验。结果显示:萃取率随着络合剂的增多而增加,达到一定用量时再增加络合剂,萃取率提升较缓慢,最佳取TBP/铀摩尔比70;萃取率随温度升高先上升后下降,在60℃时达到最大值;萃取率随压力增加而增加,压力达到20 MPa后萃取率上升缓慢,最佳萃取压力为20 MPa;萃取率随着萃取时间的延长增高,萃取150 min之后,萃取率基本不变,一般萃取120 min即可。  相似文献   

13.
对冠醚从盐酸,卤化物和碱溶液中萃取砹(At)的行为进行了研究。无还原剂存在下,~(211)At被冠醚有效萃取,萃取分配比的变化,取决于酸、碱和卤化物的浓度,以及阳离子和卤阴离子的性质。从而对萃取机理作了探计。At在溶液中主要形成络合阴离子AtX_2-(X=CI~-,Br~-,I~-,OH~-),它与适宜的阳离子M~+(M=H~+,K~+,Na~+)配成离子对被冠醚所萃取,这是At被萃取的主要形式,萃取反应简单表示为:M~++C_(有)+AtX_2~-(?)MAtX_2C(有)  相似文献   

14.
冠醚对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已显示出独特的配位性能,其与稀土和锕系元素的配合物也有不少报道.但冠醚与过渡金属钴(Ⅱ)形成配合物[1~3]的研究较少.在萃取研究方面,Navratil等[4]用冠醚从过氯酸体系萃取钴(Ⅱ)时,发现用18冠6较好;Rusdi...  相似文献   

15.
利用有机萃取剂18-冠醚-6将Sr(Ⅱ)定量萃取分离后,采用吸光光度法对Sr(Ⅱ)进行定量分析。该法条件易于控制,重现性好,准确度高,应用于工业碳酸锶中Sr(Ⅱ)的测定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以两种冠醚化合物饱和漆冠醚和苯并15-冠-5分别处理小麦种子和水稻秧根,研究了冠醚对两种作物某些生理特性和穗部经济性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1-丁基-3-乙酰基苯并21冠7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1-己基-3-乙酰基苯并21冠7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和1-辛基-3-乙酰基苯并21冠7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3种不同烷基链长的冠醚离子液体([C_n(benzo21C7)AIm]NTf_2,n=4,6,8,简称为C_n-CrownIL)。将合成的冠醚离子液体与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离子液体([C_4MIm]NTf_2)混合,构建了C_n-CrownIL/[C_4MIm]NTf_2复配系统。结果表明,C_n-CrownIL/[C_4MIm]NTf_2对水溶液中的Rb~+和Cs~+具有非常高的萃取能力,即使溶液中Rb~+和Cs~+质量浓度低至10 mg/L,萃取剂对Rb~+和Cs~+仍保持高达97%以上的萃取率。吸附Rb~+和Cs~+的萃取剂可利用稀硝酸洗脱而实现重复利用,5次循环后,萃取剂对Rb~+和Cs~+的萃取率依然可达90%。理论计算表明,C_4-CrownIL/[C_4MIm]NTf_2萃取Rb~+和Cs~+依赖的是冠醚单元中的O原子与Rb~+和Cs~+之间较强的络合作用,冠醚空腔大小与Rb~+和Cs~+的离子半径高度匹配是C_4-CrownIL/[C_4MIm]NTf_2优先萃取Rb~+和Cs~+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1967年帕得逊(Poderson)首次合成了大环冠醚化合物,并发现此类物质对碱金属这类难以络合的离子,都有良好的络合能力.此后许多化学家研究了多种王冠醚对碱金属、碱土金属的萃取,并认为这类萃取是“离子对萃取”,即冠醚和碱金属离子形成—嵌入式络阳离子,在有适当的低电子密度大阴离子存在时,可成对地萃取入有机相。碱金属离子的萃取能力与所用王冠醚有密切关系,当王冠的孔穴半在与金属离子的半径相近时,生成的络合物最稳定,萃取能力也最高;此外萃取能力和所用大阴离子及稀释剂介电常数有密切关系.Y.玛库斯(Marcus)和L.E.阿歇(Asher)的研究表明,若选择适当的王冠醚溶剂,则没有大阴离子存在时,对碱金属的某些无机盐类也可达到相当程度的萃取.  相似文献   

19.
用二正戊基亚砜的甲苯溶液在硝酸溶液中对铀、钍和一些稀土元素进行了萃取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即使与铀、钍同时存在于水相中,在0—10M硝酸中,也不被萃取。在所研究的情况中,二戊基亚砜对铀的萃取大大优于对钍的萃取,这使它们的分离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0.
硝酸体系中二环己基18冠6对铀(Ⅵ)的萃取研究文永安陈文浚丁颂东(化学系)DCH18C6对铀(Ⅵ)的萃取已有一些报道.文[1]的工作结果表明,萃取能力很小;文[2~4]的工作表明,只有在相当高的酸度(如大于6.0mol/L)或者盐析剂存在时,DCH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