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无氧功率自行车Monark 894E对18名武术套路运动员进行了上肢及下肢无氧运动能力的测试,所得数据通过数理统计分析,揭示出武术套路优秀运动员的爆发力及平均无氧运动能力均强于一般运动员,呈显著性差异.武术套路运动员的下肢最大功率出现在运动后5~10 s之间,而上肢峰值功率则出现在运动开始时,即0~5 s之间.  相似文献   

2.
武术套路运动向着"高、难、美、新"的方向发展,新规则对难度动作的规定明确了难度动作在套路比赛中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信息技术法、三维DLT测量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男子武术套路运动员跳跃难度旋风脚720°动作进行运动学分析,探索优秀武术运动员难度动作的技术要领和运动规律,对高水平武术运动员的难度动作技术进行评价与诊断,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为合理制定训练方法、完善武术训练理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对比分析法对武术套路和男子自由体操这个同属一个项群的运动进行分析,从它们的动作结构、竞赛规则、选材要求和竞赛过程中的心理能力的相似性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武术套路和男子体操两个项目间存在正迁移作用,两个项目可相互借鉴,进行资源的优化升级,增加教学资源,有利于更加科学的进行这两个项目的教学与训练。  相似文献   

4.
高师武术专修学生创编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套路创编能力是武术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通过省内外武术专家的书面调查和访问,以及对体育科学武术专业学生所进行的三轮教学实验,分析了创编能力的结构和各因素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一种培养创编能力的新方法,此方法简便、可靠,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套路创编能力是武术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通过对省内外武术专家的书面调查和访问,及对体育系武术专业学生所进行的三轮教学实验,分析了创编能力的结构和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一种培养创编能力的“双型”新方法,此方法简便、可靠,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根据体育专业学生的特点和武术课程改革趋势。运用各种自主学习法培养体育专业学生在武术套路中的创新能力。探索了自主学习法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实现自我的可持续发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坤荣 《科技信息》2011,(32):I0203-I0203,I0206
本文通过获取十一届全运会男子刀术比赛录像资料进行放慢观察,对十一届全运会男子刀术比赛前六名运动员套路演练节奏特点、表现形式、节奏构成要素进行研究分析。从实际的武术技击美视角、竞赛规则两个角度审视套路节奏的表现形式、构成要素以及相关影响。为现今竞技武术套路刀术技术的训练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问卷调查和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湖南省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武术图解知识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高校体育专业武术图解知识的教学时数少;学生掌握武术图解知识情况较差;学生利用武术图解知识进行武术自学以及创编武术套路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针对这些情况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这对提高武术教学质量,促进武术运动的普及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采用问卷调查和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延安大学体育专业学生武术图解知识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高校体育专业武术图解知识的教学时数少;学生掌握武术图解知识情况较差;学生利用武术图解知识进行武术自学以及创编武术套路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针对这些情况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这对提高武术教学质量,促进武术运动的普及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难、美、新"的技术特点是现代竞技武术发展的方向。根据最新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评分体系分为A、B、C三部分,C组难度动作的评分已成为套路的核心部分。对第十一届全运会武术套路决赛中的太极拳、长拳、南拳中男子运动员难度动作的完成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决赛的比赛中,三项男子拳术难度动作的失误率相差不大,动+动+静的难度动作比动+静的难度动作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分析了中学生武术套路学习兴趣的特点,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武术套路学习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武术套路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武术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重点开展的项目之一.以文献资料研究为视角,对高师体育专业武术术科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认为:武术教学应首先从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抓起,着重规范学生的基本功、基本动作,正确理解和运用武术术语,区分拳种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看图自学能力及掌握套路构成的一般原则和规律,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和效果.  相似文献   

13.
外在的“圆”与内在的“合”,是中国武术套路的重要特征,其内涵丰富、表征明显,存在于中国武术套路发展、传承、教学、创新的全过程.在高校武术教学中,应正确理解、合理运用武术套路的形“圆”意“合”之特征,使其在套路教学成果、学生竞技水平、学生人格培养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方法 ,对影响武术套路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进行了论述 ;并且根据武术套路教学的特点与心理学的相关知识 ,对如何在武术套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出了相关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第十六届亚运会武术套路比赛的全能和长拳项目的最后得分与动作质量、演练水平、动作难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表明:女子全能的最后成绩均与动作难度有紧密相关性(p<0.01),男子全能南拳南棍、刀术棍术和男、女长拳的最后得分与三项技术存在高度相关性(p<0.01),男、女前三名在演练水平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由此,分析了影响竞技武术套路的制胜因素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山东省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资料法,测试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身体形态指标与气质类型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54.28%的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属于多血质气质类型。身高-指距差与抑郁质得分呈显著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探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动态平衡能力是否存在专项和性别差异。对40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3种不同难度的动态平衡能力测试和动态平衡游戏测试。在低难度和高难度动态能力测试中,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武术套路和散打专项的大学生的动态平衡能力得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中等难度测试中套路专项的大学生的动态平衡能力得分为27682.68,散打得分为26117.22,两者间存在显著差异(P=0.046);在游戏测试中,套路专项的大学生的动态平衡能力得分为440.83,散打得分为331.67,两者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2)。在3种难度动态能力和游戏测试中男女大学生的得分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武术套路大学生的动态平衡能力高于武术散打的大学生,动态平衡能力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8.
采用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竞技武术进入2008年奥运会项目设置进行了综合研究,得出结论:竞技武术套路应率先进人奥运会;竞技武术套路项目设置应在世界武术锦标赛规定套路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指定难度动作,并且要使其评分标准更加量化、更具有可操作性,以有利于竞技武术运动的国际化进程.男子和女子项目设置分别为:长拳、太极拳、长器械以及短器械.  相似文献   

19.
徐建斌 《科技信息》2011,(27):172-172
根据武术套路运动的特点,结合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和记忆规律,针对武术教学中学生普遍反映武术套路动作记不住的情况,提出如何运用运动规律和记忆规律及对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提高学生对武术套路记忆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武术套路教学中学生习武兴趣培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方法,对影响武术套路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进行了论述;并且根据武术套路教学的特点与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对如何在武术套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了相关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