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环境因素对牛蛙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影响牛蛙胚胎发育的四种主要环境因素作了系统的研究。牛蛙胚胎发育的上限致死温度为36℃,下限温度为12℃,适宜温度为20~33℃,最适温度范围为26、30℃;在适宜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胚胎发育速度加快,在水温30℃时,胚胎发育的速度比在20℃时快一倍。胚胎发育的不同阶段对水中溶氧量的要求不同,在心跳期以前,水中溶氧量必须保持在3.5mg/升以上;在鳃盖完成期以前应保持在5.1mg/升以上,29天以上的蝌蚪对溶氧的要求又比较低。孵化用水的pH值应保持在6.5~7.5的范围内。剧烈的机械振荡对早期胚胎有明显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水温、盐度双因子交互作用对中华绒螯蟹胚胎发育的影响.在水温15~30℃范围内,水温高,中华绒螯蟹胚胎发育的速率加快,但孵化率随之降低(20±1)℃为中华绒螯蟹胚胎发育的最适温度.10‰~16‰的盐度为中华绒螯蟹胚胎发育的适宜盐度.在该盐度范围内,不同的盐度对其胚胎发育速率及孵化率的影响无明显差异,而且水温与盐度双因子对中华绒螯蟹胚胎发育影响的交互作用也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翘嘴鳜胚胎发育中miR-146a的表达规律以及温度对miR-146a表达的影响,将翘嘴鳜受精卵分别在22℃和25℃水温下孵化,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方法检测miR-146a在各个发育阶段的表达.结果显示,在22℃孵化时,miR-146a的表达在原肠期前处于较高水平且各时期表达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尾芽期后出现显著性降低(P0.05),并在出膜时达到最低值;在25℃孵化时,miR-146a的表达直到神经胚期仍处于较高水平且各时期表达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发育进入尾芽期后表达显著降低(P0.05),在肌效期达到最低值;miR-146a在25℃水温孵化时的表达较22℃孵化同时期的表达都出现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miR-146a可能主要在胚胎发育后期起到调控胚胎发育的作用,在尾芽期后通过下调表达来促进胚胎的发育;并且温度能影响miR-146a的表达,温度升高会降低miR-146a在胚胎发育各个时期的表达,将有利于胚胎的发育.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四角蛤蜊胚胎发育的适宜温度和高温极限温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胚胎发育的适宜温度与亲贝生境水温有密切关系。它是随着亲贝生境水温的高低而相应的升降。  相似文献   

5.
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胚胎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鳖受精卵产出体外时已发育到原肠期。受精卵产出后约经过3小时(29—30℃)在卵壳的表面出现一个白色区。鳖卵孵化在恒温33℃,相对湿度81—87%,沙盘含水量8—10%的温箱中,孵化时间是36—37天。根据形态特征整个胚胎发育过程划分为30个分期。鳖胚的发育受鳖卵在孵化中的位置、孵化温度、相对湿度和沙盘含水量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张楠 《河南科技》2005,(9):30-30
鸭梨入库时,温度应保持在11℃-15℃,湿度保持在95%左右.套袋鸭梨适宜温度为11℃-13℃,不套袋的鸭梨为13℃-15℃。温度过低易伤果核,温度过高梨果易出现早熟、老化变色,从开始入库至封库最迟不超过15天。  相似文献   

7.
温度等生态因素对鳖(甲鱼)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脊椎动物而言,爬行纲(Reptilia)的胚胎发育直到今天还是一个空白。近年来,由于我们在鳖(Trionyx Sinensis)的人工繁殖实验研究方面取得较好的进展,为研究鳖的胚胎发育提供可靠的实验材料创造了条件。这里仅就有关温度、湿度、孵化温床的含水量等生态因素对鳖胚胎发育影响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8.
鲤鱼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和活性抑制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鲤鱼在实验室条件下(18 ±3 ℃) 驯化7 天,其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 的活性在显著水平为P≤0 .05 时,不同组鲤鱼(20 ~30 cm) 无显著差异.离体实验条件下,分析了单甲脒(DMA) ,对硝基苯酚p - NPh 和邻硝基苯酚o - NPh 三种有机化合物对鲤鱼谷丙转氨酶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鲤鱼的半抑制浓度值分别为105 mg/L,7 .14 mg/L,22 .5 mg/L.鲤鱼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 可作为一项指标用于生态毒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回火温度及时间对4330V低合金结构钢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探寻4330V钢的最佳回火工艺,从而提高4330V钢的产品性能。【方法】通过不同的回火温度及回火时间对4330V钢进行处理,对其强度、硬度、韧性及塑性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4330V钢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及硬度都有所下降,韧性和塑性都有所升高;随着回火时间的延长,4330V钢的强度及硬度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冲击吸收能量和塑性反而有一定程度的升高。【结论】当回火温度为640℃及700℃时,温度过高会造成过回火;当回火温度为500℃时,温度过低,回火不充分;当回火温度为620℃回火120 min后,4330V钢的各种性能匹配较好。4330V钢在500℃和580℃回火后,其断口形貌主要以准解理断裂为主,此时钢材的延伸率最低;当回火温度提高到640℃时,其断口形貌主要以细小韧窝为主,此时的断裂方式为韧性断裂,且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韧窝也变得越大越深,材料的塑性和韧性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0.
AZ31镁合金的高温热压缩流变应力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Gleehle-1500热模拟机上对AZ31镁合金在应变速率为0.005-5s^-1、变形温度为250-450℃条件下的流变应力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流变应力行为强烈地受到变形温度的影响,当变形温度低于300℃,流变应力呈现幂指数关系;当变形温度高于350℃时,流变应力呈现指数关系,在本实验条件下,AZ31镁合金热变形应力指数n为7,其热变形活能Q为112kJ/mol。  相似文献   

11.
一类二次曲面族面值分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由Laplace方程出发,采用直接积分的方法,推导出一类二次曲面族所定义的孤立导体电荷分布的分式,从而解决了这一类孤立导体的面电荷分布问题。  相似文献   

12.
日照强度对贝母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光照强度下生长的Fritillaria pallidiflora和平贝F.ussuriensis鳞茎中总生物碱的含量和产量.在花期,伊贝和平贝的总生物碱含量和产量分别在光照强度80%和100%时最高;在枯萎期,伊贝和平贝总生物碱含量分别在光照强度40%和20%时最高,总生物碱产量在100%和80%时最高.花期和枯萎期和两种贝母的鳞茎药材产量均在光照强度100%时最高.  相似文献   

13.
湘西北边境喀斯特溶洞发育的地质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湘西北边境溶洞的发育特征、地质因素及其形成的地质时代。  相似文献   

14.
四角蛤蜊稚贝的温度试验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匠 《松辽学刊》1999,(1):29-32
本文对四角蛤蜊稚贝存活的各项温度指标进行了室内研究,结果表明,四角蛤蜊稚贝起始致死温度是随着驯化的变化而改变,最高起始致死温度为35.1℃,生长的周平均最高温度为27.7℃  相似文献   

15.
用光滑的经验分布函数估计总体分布函数从而得到光滑的Cramér-vonMises统计量,本文考虑了这种统计量收敛于极限分布的速度。  相似文献   

16.
自补图半度序列和的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补图是图论中对称性极好的一类图,并在网络理论和设计中有一定的应用。本文论述了自补图前,后半度序列和的上、下确界。  相似文献   

17.
本根据原子核质量的半经验公式,讨论了原子核的存在性问题,并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EXAFS数据分析中三种曲线拟合模型对结构参量分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且讨论了权重因子的选择对结构参量分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祖厉河流域泥沙变化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祖厉河流域近40年的实测资料点绘出年径流量、年输沙量双累积曲线,分析了该流域的泥沙变化规律;得出祖厉河年输沙量的大小是由流域的有效降水及祖厉河流域生态环境所决定;根据祖厉河的地理位置和其降水特点,提出从治理下及祖厉河流域生态环境所决定;根据祖厉河的地理位置和其降水特点,提出从治理下垫面着手,加强林草建设、建立新型农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等措施。  相似文献   

20.
热管换热器运行时翅片积灰是影响它推广使用的关键之一,本文在摸拟的烟道内进行了翅片积灰与翅片间隙,流体流速的研究。提出已在实际运行中被验证的参数,供设计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