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3 毫秒
1.
基于地图的地理空间认知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地图的地理空间认知过程,经历了地图的感知觉阶段,心象形成阶段、心象记忆对比分析阶段和认知思维(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阶段.对地图的认知具有强烈的目的性,地理空间概念对地图表示的地理空间认知有重要影响.知觉过程经历了先自上而下,后自下而上两个阶段;心象地图的形成过程是概括地物图形特点,抽取地物组成元素及其组织关系的过程;认知思维是根据地理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是地理空间认知的核心;心象地图(地理空间概念)则是认知思维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ENVI遥感软件广泛应用于地理科学的各个领域,但在地理基础教育中却没有应用,本文试图通过初中地理等高线地形图的教学,来探索新的地理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运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ENVI可以迅速提取DEM数字高程模型,建立三维立体地图,有助于学生的空间思维的建立,能够迅速完成二维地图与三维地图之间的转换,提高学生的空间认知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探索旅游者地理空间认知的规律,使旅游信息的表达更符合旅游者空间认知特点。方法利用旅游者的旅游环境意象图,结合地理空间认知理论,分析旅游者空间认知过程。结果旅游者地理空间认识模型由旅游现实世界模型、旅游地理空间概念模型、旅游地理空间尺度模型和旅游地理空间项目模型组成,各模型具有不同的组成和转换主导因素,在此基础上旅游者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三大知识,即旅游地标、路线和旅游空间结构性知识。结论旅游环境意象是研究旅游者地理空间认知的重要工具,认知模型和认知知识的获取,有助于在信息和计算机世界中探索适合于旅游者认知的信息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4.
王锐君  王秀梅 《甘肃科技》2009,25(14):25-27
对地图使用者来说,其地图空间认知过程与客观世界认知过程是相同的,即包括感知过程、表象过程、记忆过程、思维过程等。而地图空间认知论对地图设计制作者来说,主要表现在认知地图与心象地图在地图设计中的应用上,这是因为地图设计制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过程,特别是对于小比例尺地图、地图集的设计与制作来说。主要阐述了地图空间认知论在地图设计中的作用,分析了地图的使用者和设计者之间的关系,以之为基础,讨论如何在地图设计制作过程中更好地运用地图空间认知论的知识。  相似文献   

5.
地理位置认知能力,即在地图上定位和命名地点的能力,是地理素养评价的关键指标.现有的以二维纸质地图填图为基本工作方法的地理位置认知能力测试技术,虽然简单易行,但却存在形式呆板、效率低下、可复用性差等缺陷.以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地球系统为核心的地球空间信息技术,为地理位置认知能力的培养和测试工作提供了新的工作平台.本文研究了在Google Earth数字地球平台中进行地理位置认知能力测试的技术和方法,提出了基于Google Earth的地理位置认知能力在线测试框架.利用该框架不仅可以检验被测试者的地理位置知识,还可以起到培育和增强地理素养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适应新信息环境变化对信息服务提出的新要求,传统信息服务应转向知识服务;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角度分析了用户产生信息需求的心理动机,以及信息服务过程中用户的心理因素对信息理解、吸收和利用效果的影响;并提出了在新信息环境条件下构建用户认知结构,促进了用户认知层次提高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7.
朱云峰 《科技信息》2008,(14):286-286
本文探讨了以知识认知导航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将其应用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理论教学中,通过构建知识认知导航图,建立有效的阶段学习效果定位机制,将繁杂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将课程知识结构视图化、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视图化。为教与学的改进与深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计算机、遥感技术的发展以及多学科理论的相互渗透,以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计算机地图制图、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体的数字化地图制图,取代了传统手工地图制图,并向以地理空间信息综合服务为核心的信息化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转变。本文较为系统地总结福建省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学科在地图制图、空间数据挖掘、地图数据的可视化表达、地理信息系统及网络技术的研究应用状况,并提出今后一段时间学科的关键技术发展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任何一种语言,在其长期的使用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完整的规则体系,都有着无限的自由表现空间和无限的组合活用性。从认知心理学程序性知识的两个方面,构成了学习内容与方式互动作用的二维空间。把意义的化维度与思想维度融合起来,通过多层次性与多维度概念的建构,获得一个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认知要经过对信息点的采集、信息的存储、整理归纳、提取和应用,并与已有的知识相融合,把那些看似没有生命的符号组合起来,按照逻辑被排列,产生思想化,同时也就具备了跨语言化共性的对应与可融通性。  相似文献   

10.
摆脱传统汉字特征提取时基于二维平面象素点的统计和结构的分类方法.采用仿生模式识别思想,将汉字拆分为计算机算法可直接认知的基本笔划的组合,并对笔划进行数量、排序、位置,游程的属性编码,提出汉字多属性认知特征概念.方法很大程度上排除了传统汉字整体特征提取中信息的混淆和冗余,提高了字符识别正确性,实时性.用于车牌识别达到很好的实用指标。  相似文献   

11.
论知识表征类型对写作研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认知派认为 ,知识是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个体的知识可以分为两类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在写作过程中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各自有着不同的作用。同时 ,写作也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 ,影响学生写作过程的基本因素包括写作语境、写前阶段、计划阶段、写作开始、口头作文、修改、沉思、写作材料的刺激、教师等  相似文献   

12.
基于项目的知识管理结构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在知识经济时代,组织所面临的重要挑战,并对组织项目的知识管理结构及应用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组织的知识管理活动,提出了一种组织知识管理的结构模式,并把知识管理的结构分为人员结构、内容结构、技术结构和处理过程结构,同进对其运行方式进行了探讨,提出知识管理团队的组成及关系,最后结合理论,给出了一个实现方法。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组织运作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建议,为今后组织知识创新管理活动及计算机智能决策管理的设计提供了一种组织方法。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组织与传统组织的知识化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组织环境的巨变导致组织本身正发生革命性的变革,知识组织是在这一背景下所提出的关于组织性质的新概念,论文归纳了知识组织的3个基本特征,即以知识为核心资源,以知识为创造价值的核心资产和对知识的管理成为管理活动的焦点,提出,对于传统组织来说,“知识化”是应对挑战的唯一出路,其知识化的主要途径是:确立知识管理的核心地位,加大产品和服务中的知识含量,并在要素投入的结构上进行大的变革。  相似文献   

14.
 应急平台系统要从传统的信息管理单元转变为智能化信息处理单元,需要集成大量突发事件知识。而要更好的管理和使用突发事件知识,有必要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知识库系统。通过研究突发事件领域的知识特点,提出了突发事件知识库系统的总体目标与功能需求,给出了系统构建的框架,探讨了系统设计的微观原则与总体原则。基于系统目标与设计原则,建议了知识库中知识的元模型以及知识库的组织模型。每个知识元由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应急知识和推理规则4个要素构成。组织模型为4大类3层模式,最上层的4大类分别是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中间层依据具体的省情决定包含的二级子类的数量和种类,最底层为单个知识元。结合应急管理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从软件开发的角度提出了突发事件知识库系统的初步实现方法,即基于MVC 3层框架结构实现对知识库系统的构建。最后,基于前述设计与分析给出了系统的基本原型。本文的研究工作可为应急平台体系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现有生物激励设计过程存在的跨领域知识获取难的问题,提出了面向生物激励设计的基于功能特征语义相关性的功能语义聚类和基于环境特征约束适应性的环境约束聚类组成的两阶段知识元聚类算法。将生物激励设计过程跨领域实例知识检索问题转化为对离散的生物领域或工程领域知识元的聚类检索。根据跨领域术语知识表示的不同确定跨领域检索功能词,执行基于功能特征语义相关性的功能语义的一阶段聚类,结合生物领域功能与环境特征约束间的相关性,完成基于不同类型环境特征约束的二阶段聚类。一方面,将模糊理论与模糊数学引入知识元聚类算法中,提出基于模糊隶属度函数的语义相似度计算方法,实现了基于功能关键字的语义聚类;另一方面,将FCM聚类算法引入到知识元聚类过程中,结合给出的不同类型环境特征约束相似性算法,提出了AFCM算法,实现了基于环境特征约束适应性的环境约束聚类。最后,开发了相应的原型系统,并且以视觉假体装置设计为例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聚类时间和准确率得到极大改善,聚类效率得到显著提升。该算法有效地避免了跨领域知识分布的离散性,减少了设计过程中研究对象的数量,能够合理地获取已有设计知识,为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流程导向知识管理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业务流程与知识管理整合起来是流程导向知识管理的主要目的,为了将知识融入业务流程中的价值增值活动,需要建立面向流程的知识管理目标、知识管理系统、知识管理组织架构,并加强面向流程的知识管理审计。通过对流程导向、流程知识以及流程与知识管理流程关系的分析,探讨了流程导向知识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知识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认为知识流在一定条件下 ,其运行规律遵循系统熵值增加效应的趋势 ,即知识系统表现出从有序到无序的演变 ;另一方面 ,作为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的知识系统在另一条件下形成系统的知识耗散结构 ,即表现出知识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变。作者借用知识耗散结构理论对知识流的进化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之上 ,提出了几点对知识流管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认知图是一种知识表达和管理工具,被广泛应用于知识表达和决策制定.传统的认知图建立方法大多依赖于领域内的专家经验,而专家经验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知识的局限性、观点的偏向性等不足,因而通过专家经验建立的认知图可能与现实世界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构建了一个基于数据资源的认知图挖掘系统,通过对客观数据资源进行训练来建立认知图,摆脱...  相似文献   

19.
本体作为知识的承载者被信息科学领域引入,用来解决知识表示和知识组织方面的问题。基于语义本体理论,提出了多维语义本体模型,从不同维度对世界知识进行建模。基于知识的抽象层次,在多语言、多领域知识之间建立了语义关联,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多维语义本体,用于解决信息共享时语义缺乏和多语言知识关联的关键问题。对多维语义本体进行了分析和横向比较,并对将来构建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传统会计在学科发展、理论体系、组织结构、信息披露等方面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本文在审视传统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针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从数字化、网络化、虚实空间、监测、预警、知识资本转移、结构背景向高级化发展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认为会计信息披露必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