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以文为戏"并不是韩愈大张旗鼓宣扬的文学主张,而是他在批评与反批评中逐渐认识到其价值并加以正面辩护的。韩愈的"以文为戏"与西方"游戏"论是有较大的区别,其底色是戏谑与嘲讽,是"不平则鸣"论的补充。尽管"以文为戏"与韩愈嗜戏的禀性气质有关,但其实质应该是体制内的知识分子逸出古代文化生产体制的一种策略。  相似文献   

2.
明代提学官是明直省最高教育行政长官,不但总理一方之学政,而且积极参与编修方志等地方文化事业。《四川总志》于正德十三年初编完成,此后明代在四川共组织了三次大规模的重修,时任职四川的督学官员——嘉靖年间四川提学副使周复俊、万历初四川提学副使郭棐和万历末年四川督学宪臣杜应芳,皆倾心致力于四川省志的编纂工作。他们博学多才,颇具史识,在资料搜集、风物考察、拟定体例、修纂总校、补续艺文志等方面担当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为明代巴蜀地方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有关韩愈的研究在近30年来是学界的一个热点,在韩集版本、韩愈家世生平、韩愈诗歌散文及文学理论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实绩;而小说、戏曲、宝卷、道情以及民间故事等俗文学中的韩愈形象却是韩愈研究中被忽略了的重要对象。俗文学中的韩愈形象承载着历史文化名人韩愈对后世产生影响的重要信息,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完整的、独立的文学形象,值得“韩学”及文学研究者深入挖掘和认真研讨。  相似文献   

4.
张九龄贬谪荆州,是唐代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文学史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其文学史意义主要表现为三方面:一是促进荆州区域文学发展,形成以其为中心的文学群体,使诗坛重心南移;二是其个人创作发生了重要变化,多以比兴手法寄托拘囚之思,以《感遇》组诗为代表,形成独具特色的诗歌风格;三是与其相关的其他诗人的命运,如王维和王昌龄等,因张九龄贬谪荆州而发生改变,进而对诗歌史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张瑞端 《科技资讯》2006,(17):224-224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潮州位于潮汕平原的心脏地带,是粤东地区古老的文化中心。潮州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支脉,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千六百多年的潮州历史所形成的独特的饮食文化、茶文化、陶瓷文化、建筑文化、潮州方言、音乐、工艺等文化和民俗,都是潮州文化的具体内容,也是潮州魅力所在。金银饰品作为高贵的饰品,是潮州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对潮州的金银饰作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唐宋之际的儒学转型历来为学界所关注,但学人的研究大多集中于韩愈、李翱等著名学者身上,对宋初时期的"三先生"则一笔带过或较少提及,尤其是石介。生于这一时期的石介一方面继承韩愈等人的道统学说,宣扬儒家圣人之道,推崇《周礼》《春秋》,上接传统儒学;另一方面则在此基础上,对气、性等学说予以发展,启示后世理学,为唐宋之际的儒学转型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韩愈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种地位的确立与他“以文为诗”创作倾向息息相关。“以文为诗”至韩愈形成一种有影响的创作倾向绝非偶然,它的出现主要由诗歌自身发展的规律和韩愈个人主观选择等原因所决定。  相似文献   

8.
石中坚 《科技资讯》2006,(17):212-213
潮州文化是汉文化的一个地域性亚文化,它是住潮汕地区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下,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的。潮州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潮州的善堂文化形态独特,是潮州文化特有的一种的文化,是潮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当今时代的文学在经济化、全球化浪潮的撞击下出现了一种无根化倾向,究其表现与实质,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一是商品经济的流水线与传统文化的五味斋的激烈冲突;二是文学张力与欲望叙述的二律背反;三是文人的角色焦虑与责任担当的严重失衡。发挥文人智慧,回归人文传统,引导受众欲望,为个人寻找精神家园,为社会建立精神支柱,这是当今文学变革发展走出无根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当今时代的文学在经济化、全球化浪潮的撞击下出现了一种无根化倾向,究其表现与实质,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一是商品经济的流水线与传统文化的五味斋的激烈冲突;二是文学张力与欲望叙述的二律背反;三是文人的角色焦虑与责任担当的严重失衡.发挥文人智慧,回归人文传统,引导受众欲望,为个人寻找精神家园,为社会建立精神支柱,这是当今文学变革发展走出无根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韩愈从辟佛到被贬潮州后与大颠禅师密切交往的前后经过及其原因说明:韩愈反对的是以禅宗北宗为代表的北方佛教,贬潮之后则对由惠能及其几代弟子所创立的南宗佛理有所认识。二人的交往反映了中唐佛教中国化的完成。  相似文献   

12.
辛弃疾在南宋文坛上占有崇高的地位,其文学成就的取得,与其转益多师、善于学习前人密切相关。其中,韩愈的影响不容忽视。迄今为止,尚少有人就此问题予以深入、全面的考察。韩愈作品为辛弃疾大量引用,韩愈的"气盛言宜""不平则鸣""以文为戏"等文学观对辛氏影响甚强,韩愈"以文为诗"、奇崛险怪的诗歌艺术对辛氏创作的影响也很大。韩愈对辛弃疾创作的影响,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可使我们看到二人审美趣尚的共通之处,另一方面还有助于我们探索辛氏仰慕韩愈的原因及辛氏文学观和创作风格的渊源,此外,由这一影响,也可见出辛氏词艺与韩诗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文学图像化是一种动态的以文学为核心的辐射式生产,其属性当归为文化性生产,因此对其进行理论上的阐释必然要挣脱纯文学研究的牢笼,而应适时采取文化诗学的策略。文学图像化的文化诗学阐释,应当尤为注重其文化表征,这主要表现为文学图像化生产作为一种"总体性"符号对文化的结构态势、发展模式、存在方式等三个维度的互构性驱动。  相似文献   

14.
师范生的教师角色及其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角色的内涵主要包括文化知识的传授者、学生灵魂塑者、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心理保健医生、家长的代理人等方面。师范生教师角色的形成一般要经历角色认知定向,角色情感移入、角色行为训练、角色行为形成四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师范生教师角色塑的有效途径是:重视专业思想教育,强化教师角色意识;重视教育理论课教学,形成正确的技能;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师范环境。  相似文献   

15.
"文翁兴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给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教育文化财富。文章先介绍了"文翁兴学"的背景和过程、内容,然后对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做了论述,最后从当代中国社会教育的现状出发,借鉴以社会教化为宗旨的"文翁兴学"的经验,对我国的社会教育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以期社会教育能够得到更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广东潮汕地区与福建闽南地区壤地相接,从宏观上看,这两个地区可视为一个大的自然地理区域和人文地理区域。但唐宋时期闽南发展较快,潮州的发展相对滞后,宋代闽南人口迅猛增长,对外移民以缓解人地矛盾便成为历史的必然。此一时期,潮州与闽南相比,人口较少,经济落后,很自然成为闽南对外移民的最佳选择。于是,自北宋开始,闽南人成批成批地移居潮汕;同时,宋代大量的闽南士人出仕潮州,卸任之后,不少人卜居潮州,成为当地望族。在闽南移民和仕潮闽南籍官宦共同推动下,儒家正统文化和闽南民俗文化逐渐在潮汕扎根,使得潮汕在方言、风俗、民间信仰方面都与闽南趋同。其后,闽南人建构出来的祖述光州固始的社会心理,也为潮汕人接受。因此可以说,唐五代时在泉、漳两州形成的福佬民系,至宋代已扩展到潮汕地区,使潮汕地区福佬化。  相似文献   

17.
清末民初,伴随着中国文化及乡村教育现代化的步伐,中国乡村社会曾兴起一股"废庙兴学"之风。其最初只是一种有知之士个人在民间的自发行为;清末新政将其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全国广泛推行(实际上只是部分地区执行);民国初年,"废庙兴学"进入了一个高潮期,对推进乡村教育发挥了一定作用,但遇到了宗教文化和乡村传统势力等重重阻力。"废庙兴学"是一个多面体,它既有促进国民教育、提高民众教育程度的积极作用,又扩大了我国民间宗教文化自身的影响,加强了宗教文化的发展与壮大;也可能成为激化民众社会矛盾、危害国民教育的有效实施,其消极影响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8.
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汤亭亭等在她们的作品中,运用传统的神话以及迷信来重塑她们的故事世界。本文通过对谭恩美、汤亭亭的三部作品的解读,认为华裔女性文学中的超自然现象不仅宣扬了古老神秘的中国文化,借以表达了作者们自己的强烈意愿,同时也给美国文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在美国文化这个"色拉碗"中成功地嵌入中国的元素。  相似文献   

19.
苏轼的人格具有十分典型的意义,他通过自己的生命实践达到了中国士大夫人格的最高境界.苏轼的这种人格境界使他在文学上作出了卓异的贡献,尤其表现在对词的雅化方面.苏轼使词雅化的方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词来表现深厚的文化意蕴;二是"以诗为词";三是词中富有理趣.苏轼使词摆脱了乐曲附庸的地位,成为独立、自由的新诗体.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教育思想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现代教育思想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论,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上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为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开辟了新路径。后现代教育思想在平等教学思想、对话教学方式、阐释教学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对传统教育思想提出了挑战,其独特之处为教师改革和创新汉语言文学教学提供了参考价值。现代教育思想是在我国新时期的背景下形成,代表着当前教育思想的最前沿,是教育进步与发展的见证。汉语言文学是代表中国文化的重要学科,是对中国文学的剖析与透视,在现代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国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对于推进我国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有着一种革命的意义值得我们沉思学习。因此该文就基于现代教育思想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践行了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