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大五人格”的特征描绘来观照屈原的人格特质,屈原在神经质、外倾性、经验开放性、认真性上应属于高分者的典型表现,宜人性上表现并不突出甚至偏低.在强烈的政治挫败感中,其神经质倾向明显,而宜人性偏低,二者互为因果,愈演愈烈,这两点正是其人格的悲剧性的主导方面.站在人性的高度,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理解屈原的心理冲突与困顿中的异常,把屈原当作一个“人”而非“神”来看待,我们就不会因其人格的悲剧性而否认其人格的光芒和人性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作为人类最高价值与文化的自由价值,“存在自由”与“人性自由”共同构成人类自由价值母题的双重言说方式。存在自由是指主体存在所获得或享有的自由价值与自由权利,而人性自由则是指人类自由自觉生命活动的本质力量自由。以多义性的“自由”概念来解读西方自启蒙运动以来作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与基本组织结构的自由主义学说,势必陷入学理含混与意图谬见之中,从而导致西方自由主义言说的“中国化”症结。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人性管理”的概念,阐述了掌握“人性管理”技巧的意义,介绍了“人性管理”的主要技巧。  相似文献   

4.
梅里美的小说有一个共同主题,即高扬人的自然本性中的真善美,极力鞭笞文明社会造成的人性的堕落。短篇小说《伊尔的美神》也同样表现了梅里美对最自然的生命力的礼赞以及对最真纯的人性的渴求。梅里美并没有鲜明地标举自己的创作意图,而是把它隐含在叙述者“我”言行不一和变化多端的性格之中。贯穿全篇的女神意象,集美神、爱神、复仇神三位于一体,既是原始生命力的象征性的表现,又是对现代文明中受损毁的人性的有力批判和强烈反抗,使作品具有了神话层面的深层隐喻。  相似文献   

5.
当今时代,技术似乎成了绝对的价值,甚至变成了某些人绝对信仰的偶像。汉斯·昆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待技术进步。否则,技术进步在发展人性的同时,也一定会损坏人性。他认为,我们必须放弃对技术统治论的信仰。通过借助世界伦理实现的对技术的“综合”,人性的全面实现才会成为可能。真正的宗教是为人性服务的。宗教和人性之间是相互的辩证关系:真正的人性是真正的宗教的前提,即人性是一种对每一种宗教的最低要求;真正的宗教则是对真正人性的完善。  相似文献   

6.
加强人文教育 提高人文素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强人文科学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中一个热门话题。“人文”二字,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国古代的“人文”,是指“礼教文化”。人文科学,最早出自于拉丁文,即Humanita,系指人性、教养。在中世纪,神权高于一切,宗教统治社会,为了冲破封建藩篱的束缚,欧洲出现了文艺复兴,15—16世纪时期,提出人文科学教育,旨在对抗反动、极端的神本主义和宗教蒙昧主义对人性的禁烟,恢复人的本性,强调要学习古典语言(希腊文、拉丁文),要扩大课程门类,如社会科学、文化文艺以及自然科学。因此,人文科…  相似文献   

7.
孙月琴 《镇江高专学报》1999,12(4):17-18,33
散文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其特点是什么,一直是文艺理论界、写作学界研究的重点。一种比较通行的观点认为“形散神不散”是散文的重要特点,如杨为珍主编的《写作人徐怀章的《散文创作技巧论》等都持这种看法。那么“形散神不散”真是散文的重要特点吗?认为“形散神不散”是散文特点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散文名“散”,应该写得散,而高一点的要求就是要做到外散内不散,即“形散神不散”。我们看一看散文的“散”字是不是应该作这样的理解?在中国古代,散文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古人根据“非韵即散”、“非骄即散”的原则,把陈诗、…  相似文献   

8.
公证员在证据保全活动中,除了具有公证证明人、现场监督人身份外,能否还可以担当录音、录像、制图及必要的简单鉴定和勘验等角色,即公证员能否具有“多重身份”,究竟哪些“专业性”问题应该属于公证员“止步”的范畴,尚无具体规定。事实上,在证据保全公证活动中公证员的“多重身份”不会因专业性存在或者难以界定而改变“多重身份”,公证员的“多重身份”是客观存在的,受到侵害或发生意外事件时,当事人常常利用公证员特殊的“多重身份”来保全证据。  相似文献   

9.
小易 《科技智囊》2010,(5):81-81
这句话作为这一章节的结尾,直译过来是:孔子说,“了解《易经》的变化道理的人,岂不就能知道神的所做所为了吗!”作为对这一章中前面大段文字所阐释的卜卦的过程、方法的总结,这一句结语落在了对《易经》强大力量的引申上,知道之人必知神。  相似文献   

10.
人当人来写,有三个层次的含义:第一,在基础层次上,艺术一定要表现人心、人情。在艺术范畴中讲“真”,主要不是生活形相之真,而是人性之真,生命体验之真。笼统提“美即是真”是片面的;第二,在肌里层次上,艺术要凸现生命之真,应该特别关注比性格更重要的角色,只有在不同角色的对立和转换之中,在多重角色的聚焦点上,才能生动展现人对生命存在的总体感悟;第三,在血肉层次上,要努力开掘深层心理,这既是文艺学上的命题,更是哲学和心理学上的命题,它追求人的本原性的永恒课题,是对人性的逼近。这是艺术表现人生的极致境界。  相似文献   

11.
粉碎“四人帮”以后,打开了一个个被长期封闭的理论禁区,人性问题获得了重新研讨的机会,这是值得庆幸的事。什么是人性?它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人有没有共同性?这是当前争论较多、分歧较大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没有专门具体地论述过。从当前讨论的情况看,人性是否应当包括自然因素在内,是许多文章争论的焦点。我认为人性问题,就是人的本质问题。人性即人的本质属性,主要指人区别于动物的特性。人的本质属性主要是人的社会性,而不是自然性。人有自然性,但自然性不是人的本质属性。人和人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人性不应包括人的自然属性在内。在阶级  相似文献   

12.
《文心雕龙·神思》中的“神”和“物”有其特定的体“道”内涵:“神”是‘神性“(虚静,以人合天)与“反神性”(人世,以人争天)的张力性的统一体;“物”是“物性”(恒定无为)和“反物性”(变动不居)的张力性的统一体.《文心雕龙·神思》中的“神与物游”观念以这两个概念为核心包含了一套比传统的“物感说”合理的主客体融合机制.传统“物感说”在解释创作主客体融合机制方面的弊病在于没有指出融合的动力何在,而“神与物游”的观念则指出了,创作主客体的融合是一个主客体所葆育的道的内在“生”长力量发挥和外在天道统摄共同作用的过程,而这恰恰就是“游”的含义.  相似文献   

13.
禹字案平议     
一从来没有人象顾颉刚先生那样周密、透彻地梳理、分析大禹的史料。当顾先生为他创立的“层累的造成的中国古史观”寻觅依据时,很自然就想到了大禹。他发现几千年来公认为圣王的大禹原本是神不是人:“(禹)起初是一个天神,后来变成一个人王,以后又变成一个夏后,最后作了舜的巨子而受禅让”。“这就是说,人们对于大禹的认识,有一个逐渐堆砌、变异的过程。顾  相似文献   

14.
研究性知识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课程规定的知识体系设置研究性专题,指导学生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以获取知识并提高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教学方式。研究性知识教学的理论假设为:课程规定的知识体系具有可研究性特征;面对新科技革命时代,未来的人应当是学〉-7型的人;教育者对学生的人性应作“性善”和“人本”的预设。  相似文献   

15.
孔子在2010     
童洁 《世界博览》2010,(2):70-71
电影《孔子》是老实的——忠于那些有记载的史实,尽管它必须赢得票房。作为孔子的生平传记,编剧陈汗试图将偶像孔子还原成朴素的血肉之躯。尽管如此,孔子并没有被戏说或演绎。主创人员并不打算将银幕变成道场。陈汗说,“伟大的人物绝对有一个伟大的人性,《孔子》就是要讲人性的。”  相似文献   

16.
沈从文的人格是热爱生命、对战争有所反感的,他从人性的、文化的角度研究战争,反省战争对人性的摧残。在湘西土著部队五年的士兵生活丰富了他的人生阅历,呼唤人们抗击战争对人的奴役,亦即必须保持个体人格的独立,信守精神自由,追求在“美·爱与神”中实现人格和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17.
三、原始宗教向人为宗教过渡, 道教等宗教传人瑶族地区瑶族的原始宗教与世界上许多民族的原始宗敦一样,有着鲜明的特点:由于氏族部落的每一成员在社会上的地位是平等的,因而反映在宗教里没有“神”“鬼”的等级划分,不存在“神”统治“神”的现象, 也不存在“天堂”、“地狱”等互相对立的概念。同时,人们社会地位的平等性,还决定了人们接近神的权利的平等性。虽然巫师的出现,表明社会上某一部分人有了较多的机会接近神灵,但巫师的产生不过是社会分工在宗教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解读人性假设理论,认为每一种人性假设的本质都是“满足人”假设,即以满足人的需要为根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也说明了需要在人性中的重要地位,而满足需要是人类的终极目标。在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满足人”假设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满足教师根本需要为基础,逐步满足他们更高层次的需要,以实现教师的个人价值和满足感。  相似文献   

19.
法治作为一种法律主治的理念和精神,必然有其内在的文化基础。对人性来源和本质的不同认识,使得东西方走上了“人治”和“法治”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在西方,从古希腊开始,就认为人性来源于人的自然本能,因此,对人性的预设就是恶的;而在东方,由于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长期以来都代代相传着“人之初,性本善”这样的思维观念,从而导致了对完美人性的极端推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对人性本质的重新认识也开始让我们思考“法治”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欧里庇得斯的悲剧中,神祇形象显示出被质疑的一面。神先以乩示预知一切,再以无处不在的力量督促人物实现神示,最终神出面解决由乩示引发的问题,显示出万能神祇与荒谬神示之间的悖反,构成对神的反讽。神对人生命的极度漠视,更表现出神的"非神性"。较之另两位古希腊悲剧家,欧氏对神的反思反映得最为明显。究其根源,被质疑的神祇既是欧氏所处历史环境的必然产物,又与其所受师友影响,及其对人性的终极关怀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