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耶路撒冷的主权和归属问题一直是横卧在中东和平进程中的拦路虎,阿以双方都强调自己对耶城的主权,互不相让,迄今为止所提出的各种中东和平方案基本上没有实质性地触及耶路撒冷问题。1993年9月,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签署的加沙—杰里科自治协议是中东和平进程中的一个重大突破。它以巴勒斯坦人为期五年的自治为政治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第一步。双方能够达成一致的重要原因在于它们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将争执最大、也是最棘手的包括耶城在内的所有巴勒斯坦土地问题放在自治实  相似文献   

2.
向右看齐:以色列弥漫右倾气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内部有两大阻碍和平的势力:一是哈马斯等巴勒斯坦激进组织;一是以色列右翼势力。在中东和平进程中,以色列右翼势力的影响不容忽视。人们不会忘记,1995年当奥斯陆和平进程正取得积极进展时,以色列右翼极端分子沙米尔枪杀了和平斗士拉宾,从此中东和平走入低谷。如今,正当以巴双方顺着美国提出的和平“路线图”开始新一轮艰难跋涉时,一些右翼极端分子又扬言要暗杀沙龙。6月4日,两万右翼人士在耶路撒冷市中心锡安门外集会,翌日四万人示威,抗议沙龙接受“路线图”,其规模为近年最大。利库德集团、全国联盟党…  相似文献   

3.
在巴以、约以谈判相继取得突破之后,关于巴勒斯坦自治问题的谈判和约以开放边界、双方实行经济合作等步骤,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相形之下,中东和平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叙以谈判仍处于僵持状态就显得特别突出。如果叙以争端的和谈无实质性进展,中东实现全面和平的目标就依然是个悬念。正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所说“阿以之间要和平不能没有叙利亚”。因  相似文献   

4.
叙利亚借美压以;美国将叙纳入中东和平轨道;以色列与美国则在调整关系;三方围绕“戈兰高地”纵横捭阖。中东和会自1991年10月在马德里启动以来,阿以双方在美国的推动和协调下进行了两年多的艰苦谈判。谈判从浅入深,终于在去年9月13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签署了巴以和平协议。  相似文献   

5.
在解决巴以冲突方面存在着三种力量或曰“三极”:第一“极”是以色列政府和巴勒斯坦自治当局。第二“极”是美国、欧盟、俄罗斯和联合国(即四方委员会)所代表的国际社会。第三“极”就是巴以双方的民间和平人士。  相似文献   

6.
哈桑二世与佩雷斯7月会晤的余波未平,穆巴拉克与佩雷斯又于9月11日—12日在埃及海滨城亚历山大举行了两天会晤。人们看到了埃及和以色列的这两位首脑在海边官邸蒂恩角宫微笑着握手的照片,读到了他们单独用英语会谈的报道。会晤气氛倒也不错,而讨论的议题却是严峻的,即埃以双边关系正常化、中东和平进程和巴勒斯坦问题。会谈结果是,双方决定在关系正常化方面采取行动;在中东和平进程问题  相似文献   

7.
半月新闻     
10月23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在华盛顿签署临时和平协议。23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在华盛顿签署临时和平协议。6日耶路撒冷发生汽车爆炸事件,死3人,伤21人。以色列内阁宣布无限期推迟审议巴以和平协议。阿富汗武装派别塔利班与联合国在伊斯兰堡签署安全保障协议,为联合国工作人员和国际非政府组织返回阿富汗工作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8.
《科技潮》1999,(9)
UNESCO 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使以色列-巴勒斯坦和平跨越纸上阶段,尽快成为现实,除政治行动外,还必须采取其他措施,使和平得以维持。正因为如此,1993年9月13日以巴和平协议签定后不到3个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邀请当时的以色列总理西蒙·佩雷斯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雅西尔·阿拉法特在西班牙格拉那达与来自全球各国的知识分子会见。这就是所谓"格拉那达-Ⅰ"——为期两天的会见,给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民直接对话创造了空间,更重要的是发起了"援助巴勒斯坦人民计  相似文献   

9.
在和平进程中的回施余地越来越小,领导地位明显削弱;越来越多的巴官员开始谈论他的去留问题。巴勒斯坦内部危机日益凸显。眼下,阿拉法特在应付内塔尼亚胡的强硬政策的同时,还不得不面对来自内部反对浪潮的冲击,他在和平进程中的回旋余地越来越小,领导地位已明显削弱。“不太令人满意”的礼物1993年9月13日,巴以双方签订《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简称《宣言》),开始了举世关注的“土地换和平”的中东和平谈判。当时多数巴勒斯坦人是支持和平进程的,但是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0.
在经过长期酝酿和反复讨论之后,今年2月11日,约旦国王候赛因和巴解组织主席阿拉法特在安曼为谋求和平公正解决中东问题达成了一项联合行动方案,亦即约巴协议。协议于2月23日正式公布。它提出了解决中东问题的五点原则:1.遵照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以色列撤出1967牛占领的全部阿拉伯领土,以实现全面的和平;2.一旦约旦和巴勒斯坦能够建立约巴国家邦联,在约巴邦联的范围内,巴勒斯坦行使不可剥夺的自决权;3.根据联合国决议的原则解决巴勒斯坦难民问题;4.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一切方面;5.举行由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和与冲突有关的各方参加的国际会议,巴勒斯坦人民唯一合法的代  相似文献   

11.
儒家中和思想在新时代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 2 1世纪以来的现实发展给我们两个深刻教训。第一 ,对和平与发展的追求 ,只靠善良的愿望和对“和”的理念的宣扬、说教 ,是不够的 ,而需要进一步研究“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第二 ,太和的理想并不现实 ,对和的追求只能是现实的、历史的。从当前的矛盾和冲突的现状出发 ,寻找求得相对和谐的途径 ,这是我们思考和平与发展问题的现实思路 ,也是我们思考传统中和思想的现代意义的现实思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三个历史文明古国所在地区水源争端的分析,说明水源问题也是影响世界和平与安宁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以色列是于20世纪中期经人为的作用,在巴勒斯坦这片土地上建立起来的一个国家。50余年来,以巴冲突一直贯串其中,并成为当今国际关系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回顾战后初期美、、苏对巴勒斯坦地区的争夺、对以色列建国的政策及其所造成的后果和影响,不难看出,以色列国家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是美英苏大国争夺的结果,阿拉伯和犹太两民族间的冲突一直被大国所利用。毫疑义,美英苏(现俄罗斯)对巴以之间的长期冲突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由西方大国主导成立的国际联盟,因其自身机制缺陷、列强的强力操纵及其在打造国际集体安全方面的失败而短命告终。但另一方面也应看到,国联在国际组织创新、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各国经济合作、促进各国教科文卫合作与国际人权保护等众多领域表现出了一定的历史进步性。  相似文献   

15.
首届东亚峰会的召开,为东亚区域合作搭建了一个新平台。这次历史性会议,是东亚合作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东亚合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步伐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东亚峰会担负着探讨和促进本地区各国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和繁荣的艰巨任务。尽管前进道路不平坦,但只要共同努力,就能不断谱写本地区和平、稳定、发展与繁荣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6.
伊斯兰教三大禁忌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伊斯兰教禁肖像、禁酒、禁出家修行这三大禁忌的原因。认为:禁肖像的原因主要有二,其一是伊斯兰教与多神教偶像崇拜者斗争的需要,其二是由安拉无形无象这一属性所决定。禁酒的原因亦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饮酒后易惹是生非、酿出祸乱,不利于社会的和平稳定,二是饮酒误事,妨碍穆斯林正常履行念功和拜功等宗教义务。禁出家修行的根源在于,一是出家制与伊斯兰教积极进取的宗旨相矛盾,二是出家制与穆斯林所承担的历史使命相背驰,三是体现伊斯兰教“正教”地位的需要,四是阿拉伯半岛不具备出家修行的社会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近代社会为背景,运用文献资料法、史学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等相关研究方法对孙中山的习武历程进行了探析,并结合史实对其所持武术观进行了剖析。研究结果表明:孙中山早年的习武阅历为其能与武术团体相融合并最终成为领袖夯实了基础,革命成功后从戎不辍更表明其对武术之价值的充分肯定;在其为《精武本纪》所作“序”中充分表达了孙中山先生对武术之价值所持的观点:一、在近代社会,武术之技击价值在战场上仍有很大的实用性;二、武术对于强身健体、保家卫国及维护世界和平意义重大;三、武术有增强凝聚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2001年“9.11”事件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美国提出新安全观,美俄中三级、欧盟、德日、印巴和以巴等方面都发生了新变化,矛盾冲突也呈新的走向,对此中国应该采取一定对策。  相似文献   

19.
河流动力及海洋动力对北仑河口河槽演变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波  邱绍芳 《广西科学》1999,6(3):227-230
根据历史和现代调查资料,北仑河口河槽演变主要是受河流动力和海洋动力共同作用。在不同的区域,其动力作用的程度大不相同。在河口北侧地区,作为较为强烈,河边滩,沙洲等发生明显变化,河岸也出现侵蚀现象。  相似文献   

20.
指出中华民族体育文化在应对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时要树立和合意识,遵循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的和合原理,在融突中求生存,在创新中求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