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软件测试数据,提出了一种具有变点的非完全排错软件安全性模型,并给出了具有多种错误类型时的软件安全性均值函数模型。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NHPP类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基本假设中故障检测和不完美修正过程考虑不完善的现状,提出一种非齐次泊松过程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该模型既考虑故障本身特性,故障检测率是随时间递减的函数,又考虑了排错过程引入新错误的概率,故障总数函数是随时间变化的;同时,还考虑了不完全排错的情况,引入了一种与故障检测率具有相同变化趋势的故障排除率函数.利用一组标准化的失效数据集进行仿真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效果和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3.
马效敏 《甘肃科技》2010,26(22):17-19
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JM模型是最早代表软件可靠性的数学模型,其假设排错是完全的,这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因此,有必要对JM模型假设进行改进,从而提高软件可靠性。在排错是不完全的假设下建立了一个软件可靠性模型,然后运用最大似然估计法进行参数估计,找出了一个比较合理的估计初始错误个数和指数系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考虑及时纠正和延缓纠正相结合的可靠性增长规划方式,采用纠正有效性系数的加权平均,并引入排错效率函数,提出一种软件阶段可靠性增长的模型.给出软件在试验阶段内各个时刻的瞬时失效率估计值的表达式和下一个试验阶段初期可靠性水平的预测值,并用一组数据作为示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很少有软件成本模型会考虑测试的实际情况,因此不能够准确地反映测试过程中成本的实际消耗以及当测试情况需要发生改变时对软件成本需求的变化。绝大多数的软件测试存在着不完全排错和学习过程等现象,这些现象通常反映了实际测试的成本使用情况。本文提出了一个反映实际测试情况的测试级别,在此基础上构造了一个新的软件成本模型,并讨论了基于最低软件成本的最优发布策略。实验证明该成本模型更符合软件测试的实际情况,软件开发者可以利用该模型实现对测试成本科学的管理。  相似文献   

6.
很少有软件成本模型会考虑测试的实际情况,因此不能够准确地反映测试过程中成本的实际消耗以及当测试情况需要发生改变时对软件成本需求的变化。绝大多数的软件测试存在着不完全排错和学习过程等现象,这些现象通常反映了实际测试的成本使用情况。本文提出了一个反映实际测试情况的测试级别,在此基础上构造了一个新的软件成本模型,并讨论了基于最低软件成本的最优发布策略。实验证明该成本模型更符合软件测试的实际情况,软件开发者可以利用该模型实现对测试成本科学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准确的建模软件可靠性并对可靠性趋势进行有效地度量与预测,对于软件开发至关重要,越靠近软件测试的真实过程,所提出的不完美排错模型就应该考虑并融入更多具体的影响因素,建立构成要素间更加精准的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SRGM.考虑故障检测、修复与引入三个子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统一的、柔韧的不完美排错框架模型TCM-ID,对累积检测、修复与引入的故障数量之间的关联实施研究,从故障检测率、故障修复率、故障引入率角度衡量软件测试的整体功效.进一步,从测试覆盖的角度,建立测试覆盖函数相关的可靠性模型,以便于研究其对模型的扰动影响,用以评测模型的性能.最后,在真实的应用场景下进行验证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与合理性,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与预测性能,整体上优于其他模型.本文所提出的模型,对于选择合适的不完美排错下测试覆盖相关的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以及提高测试效率与软件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讨论了FMS运控软件调试环境系统中被测对象的建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etri网理论的宏Petri网模型,介绍了其特点及建模方法,最后给出了使用该模型对被测系统进行测试排错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9.
基于软件知识的测试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软件测试阶段,常使用的排错方法包括排错测试和操作概图测试,但它们采取的都是随机测试的策略。在对它们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测试方法:基于软件系统中使用的知识以及对相关知识的使用方式的软件测试方法。基于软件知识的测度方法可以应用于软件的可靠性稳定增长测试与软件安全性测试,也可以应用于面向对象软件的测试,以及应用于采用组件重用策略的软件可重用技术的软件系统测试。  相似文献   

10.
针对容错技术对错误处理的不彻底现状,提出从混沌信息流中自动识别并排错的新思路,彻底根除错误,完成故障的“预防“工作.排错与容错前提下的排障有着根本区别,排障是从叶子出发局部而滞后处理,排错新思路是从信号的根本特征出发,分析错误信息与有效信息之间的关系,对错误进行定义,最后提出排错的解决方案,分两步将信息流中的错误分离出来.具体实现结合多Agent技术和桶技术自适应地产生常态特征标准,用常态特征标准将混沌信息一分为二,划分出非常态信息;再进行逻辑诊断,将非常态信息又一分为二,确诊错误.研究从根本上排除与消除混沌信息流中的错误,将大规模计算转化为小规模可行的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11.
FMS运行控制软件调试环境的主要职能是利用计算机模拟柔性制造系统环境.为FMS运行控制系统或单元控制器提供一种计算机辅助形式的调试和测试手段.其中,对FMS运行控制软件测试排错是FMS运控软件调试环境的基本功能之一。该文在Petri网(PN)理论基础上,在库所中引入结构,提出一种新的高级PN模型MPN(Macto Petri Net),这种模型对币同的FMS环境配置具有开放性.测试驱动下的运控指令序列转化为对应的MPN状态变迁,可应用PN理论实现对被测系统软件的测试排错。  相似文献   

12.
一些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近来通过行为描述已在高层次被设计.行为合成可以将行为描述变换成由控制器和数据通路组成的寄存器传输层电路.数据通路的控制信号线输入序列和状态信号线输出序列从控制器提取.作者提出一种生成综合功能时间扩展模型的方法,其中提取的信息作为约束被加入.在常规的贯序测试生成方法中使用时间模型只有结构信息,因为对于实际的贯序电路的搜索空间相当庞大,所以在合理时间内很难达到高排错效率.在使用来自功能验证模块的功能时间扩展模型的贯序测试生成方法中,因为所有的功能行为不可能全被覆盖,所以很难提高排错效率.由于作者提出的方法可以覆盖所有的功能行为,所以与常规的方法相比可以实现在合理时间内的高排错效率.所提出的测试生成方法被用于除法器电路.实验数据显示了在16 s内排错覆盖率达到了100%.  相似文献   

13.
软件过程的度量和分析是近年来软件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传统可靠性增长曲线模型可对软件过程进行预警,正交缺陷分类方法可对软件缺陷进行度量,但是两种方法都无法对软件过程提供直接的指导和定性的分析。提出将传统可靠性增长曲线模型结合正交缺陷分类属性缺陷类型,将不同种类的缺陷放在同一横坐标上进行比较,得出软件过程定性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多任务计算机系统的特点,引入任务模块的不可靠性传播概率,提出一种排除软件错误的方法─—结构分析法。这是一种面向数据结构的间接排错方法,与直接时程序排错法相比,它能更有效地发现和确定随机的错误,为分析出错原因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电源模型和等效电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电源模型是单个元件抽象的结果,等效电路是将复杂电路或黑箱(暗箱)高度“浓缩”(化简)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一种分层的软件过程执行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不同的过程执行机制会对软件过程支持的灵活性产生影响,两种传统的过程执行机制———前摄式和反应式存在模型复杂性和执行灵活性之间的矛盾.借鉴了Alf Inge Wanget al.所提出的基于组织中过程执行主体分层支持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分层过程机制,该机制将软件过程分为两个层次,底层是具有流程稳定的子过程,采用前摄式机制支持,而高层是易于变化的过程,则用反应式机制支持,通过过程片段将两层过程统一在一个过程模型中既增加了过程执行的灵活性,又降低了过程模型的复杂性.为了说明该过程机制的实践有效性,分析了一个案例所发生的“例程”、“并发”、“反馈”和“等待”的各种情况并且阐述了在CPMS系统中应用分层机制对上述情况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排课数据集”的分析,提出将“排课”与“选课”两个管理过程相互结合,建立一种能满足学分制实施的不同阶段要求的“排课-选课”模式,力求为网络环境下的教务管理综合信息系统软件的设计建立一种可供选择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8.
论无标度网的增长和择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增长和择优机制是无标度网络中两种重要的演化机制,已发现比较重要的择优机制有度择优和秩次择优,比较重要的增长方式有星形图增长和完全图增长.该文首先分析了秩次择优机制对网络度指数的影响,指出可以利用秩次择优来构造度指数在较大范围内变化的模型. 接下来分析了星形图增长和完全图增长的优缺点,并提出了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模体增长方式,然后结合秩次择优机制和模体增长方式提出了一个新模型——模体增长秩次择优模型,该模型除了具有较宽的度指数范围外,还在度指数大于2.5时具有独立于网络规模的群集系数.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讨论ISO COBOL 78排错功能模块提供的排错设施以及这些设施的编译实现。简要介绍了IBM DOS/VS COBOL中的排错特色。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已有增长模型,即Logistic模型和Confined exponential模型的修正,建立了一个腐蚀增长模型,即修正的Logis-tic模型。并结合某飞机机翼前沿腐蚀坑的深度数据,应用SAS统计分析软件对新模型和两已有的腐蚀增长模型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然后应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反复迭代,求解模型的参数估计值,对模型进行拟合缺适度检验来检验模型对腐蚀增长数据的拟合程度,并对模型的精度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三个模型都较好地模拟了腐蚀坑深度的增长过程。而相比之下,修正的Logistic模型的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