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湖北省阳新县鸡笼山铜金矿区裂隙-岩溶含水系统为例,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析矿坑涌水量时间序列的水文特性,揭示了时间序列的形成机制和内在规律,建立了适用于该含水系统矿坑涌水量时间序列的开环门限自回归模型,并应用于该矿区矿坑涌水量的预测。  相似文献   

2.
滇东北某铅锌矿区Ⅰ矿带水文地质特征及涌水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东北某铅锌矿区位于云南东北部昭通地区,规模中等。该矿区Ⅰ矿带为白云岩溶隙裂隙充水型矿床且紧邻洛泽河,可能受河水补给,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介绍了该铅锌矿区Ⅰ矿带水文地质特征,并利用数值模拟法对矿区的涌水量进行预测,为矿区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并可为类似矿区矿坑涌水量预测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多层递阶非平稳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矿坑涌水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多层递阶方法与非平稳序列分析相结合来预测矿坑涌水量。在预测过程中,改变了传统的应用周期变量法来时变参数,提出了应用非平稳时间序列模型加以预测。表明了此种方法是可行的。拓宽了多层递阶方法的应用范围,为预测矿坑涌水量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露天凹陷式开采石灰岩矿区的疏干降水过程将形成降水漏斗,并改变区域地下水流场;定量刻画开采条件下的地下水渗流对矿区涌水量预测及相关环境地质问题防治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以广东某石灰岩矿区为例,采用地下水渗流数值模型模拟了矿坑开采速度分别为4、5、8 m/a条件下的地下水流场变化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在开采条件下,研究区地下水位不断降低,水位下降速率与开采速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开采形成的降落漏斗将延伸至矿区所在水文地质单元边缘,形成时间与速度成反比;区域范围内的地下水位年内动态与降雨季节变化一致,波动幅度随与矿坑距离增加而减小、随渗透系数降低而增加,但受开采速度影响不明显。开采初期,矿坑涌水量随开采深度和开采速度增加而增大;但当矿坑开采深度达40 m时,研究区浅层第四系孔隙水和溶洞裂隙水基本疏干,涌水量基本不再随开采深度增加,以4、5、8 m/a速度开采的矿区稳定涌水量分别为7 970、8 240、9 030 m3/d。该研究结果可为类似石灰岩矿区开采方案设计及周边地下水位动态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井法在矿坑涌水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矿区水文地质勘查阶段,未来矿坑涌水量预测是矿区水文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开采设计部门制订疏干措施、确定排水设备及生产能力的主要依据。大井法是常用方法之一,本文结合具体工程实例阐述大井法在实际中的应用,得到了较为理想的结果,对矿坑涌水量计算及实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天府煤矿磨心坡矿区矿坑充水条件,采用水文地质比拟法、相关外推法、解析法对预报深部-200米(海拔标高)水平的矿坑涌水量。  相似文献   

7.
为缓解矿区供排水矛盾,合理利用矿区水资源,文章以安徽省淮北平原某煤矿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与矿床开发利用方案相适应的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利用经过识别后的数值模型,对矿坑涌水量进行了预测,得到预测期内正常矿坑涌水量将由7 100m3/d逐渐衰减至5 106m3/d;在此基础上,考虑到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依据渗透系数的空间随机分布特征,探讨了矿坑涌水量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当保证率为90%时,预测初期可利用的水量为3 924m3/d,20a后逐渐递减为2 672m3/d。所得结果为制定矿区水资源综合利用方案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概述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贵州水银洞金矿矿区充水因素,并采用集中参数法对矿区涌水量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下覆茅口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是矿区巷道的直接补给源,地表水和降水为间接补给源;最终矿坑涌水量预测为41 904 m3/d.  相似文献   

9.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一般较复杂,参数的空间变异性强,致使矿坑涌水量预测模型中的参数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从而影响预测结果的可靠度。为定量确定影响预测结果的主要因子,文章以某金属矿区的矿坑涌水量计算模型为研究对象,运用扩展傅里叶幅度灵敏度检验法(extended Fourier amplitude sensitivity test,EFAST)对模型参数进行了全局灵敏度分析,得到相关参数的一阶灵敏度和总灵敏度,并分别与局部灵敏度分析法和Morris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详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EFAST法开展矿坑涌水量预测模型的参数灵敏度分析是切实可行的,也是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矿坑涌水量预测结果对渗透系数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一数值模型为例,针对充水水源与充水通道,选取水平渗透系数、垂向渗透系数和贮水率3个水文地质参数,研究参数值的变化对矿区周边地下水运动特征和矿坑涌水量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表明:矿坑涌水的直接充水水源是基岩裂隙含水层,但对矿坑涌水量影响最大的并不是直接充水地层的地下水,而是直接充水地层之上的风化带和覆盖层,两者通过越流实现对矿坑涌水量的影响;对地下水运动特征影响较显著的是水平渗透系数;对于矿坑涌水量,影响最大的是直接充水地层的垂向渗透系数,给水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充水水源水量的大小,而水平渗透系数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矿坑中涌水的快慢。  相似文献   

11.
灰色理论在预测深埋型矿井涌水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煤矿地下水动态的预测预报始终存在着计算过程复杂、计算量大、且难以兼顾影响矿井充水的各种因素、精度较低的特点:灰色系统理论则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简单的计算过程和极佳的预测精度,因此在工程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用于矿井涌水量预测的不多,文章以灰色理论GM(1,1)模型为基础、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效果甚佳。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例计算 ,所得的结果说明了矿井涌水量时间序列具有多重分性的特征 ,局部奇异性则是矿井涌水量时间序列所具有的一种属性。在讨论 4个描述局部奇异性参数有关物理意义的基础上 ,提出了矿井涌水量的奇异性在进行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分类、矿区地下水特征分析及矿井涌水量预测方面所具有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作用 .图 1,表 1,参 8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频谱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分别计算了矿井涌水量和降雨量的自谱以及它们的互谱 ,给出了隐含周期的检验方法和谱平滑的一般方法 .研究实例表明 ,频谱分析能较好地确定矿井涌水量时间序列的周期性和相关关系 ,为揭示矿区地下水系统的内在机理、矿井涌水量预测及控制提供定量依据 .图 3,参 5  相似文献   

14.
 在大型近水平及缓倾斜煤田露天开采时,通常划分多个采区依次开采。在新旧采区接续时,存在采区转向过渡方式选择、采区接续位置确定、接续期间开拓运输系统布置、接续期间工程量搭配等技术难点。本文以蒙东能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西二号露天煤矿为例,分析了4种采区转向过渡方式,确定采用直角缓帮转向的过渡方式进行采区转向过渡。采用露天矿SMCAD软件进行三维地质建模,交互式设计工作帮,模拟工程位置,精确计算相应的工程量,提出了4种两个采区间的接续方案,揭示了4种方案的工程量搭配和过渡时间等变化规律,综合分析确定了合理的采区接续方案。  相似文献   

15.
本文系统分析了辰溪矿区岩性,岩溶发育特征,裂隙隙宽及渗透张量,井下出水点及其出水量,矿坑涌水量随埋深的变化特征,断裂带水文地质特征及矿区地下水补给、造流、排泄特征。建立起了正确的水文地质模型,对正确指导矿实践,减少地下水灾害,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损失有重大意义。图5.表1,参3。  相似文献   

16.
盘江矿区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设计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可靠实用的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对改善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正确选择成熟的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地进行系统布局设计是成功建设经济,可靠,实用的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针对采空区废石充填常规处理方法难度大、费用高、安全性差等问题,结合排山楼金矿条件,研究了控制诱导冒落协同地表充填塌陷坑的采空区充填治理方法,包括采用RG井下电视监测评估空区冒落进程,从地表钻井充填保护露天坑尾矿库,崩落矿柱诱导空区冒透地表,地表充填塌陷坑恢复地貌,客土造田与恢复地表使用功能等方法.该方法用于排山楼金矿,使大型活动空区得到安全高效充填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理论分析与实践表明,露天边帮下紧邻尾矿库的倾斜矿体采空区控制诱导冒落协同地表充填的治理方法,可减小采空区废石充填治理的难度,实现大型采空区安全高效治理.  相似文献   

18.
安太堡露天矿东北角的井阳煤矿开采造成了大面积的地下采空区,为避免施工设备陷入采空区,须研究地面施工时动荷载对采空区的影响。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把该采空区划分三个区域,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在动荷载作用下采空区内的变形、塑形破坏和应力分布状况,并对采空区上方施工安全性作出评价,最后提出采空区地基的处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