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TiN-MOS2/Ti复合薄膜的摩擦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纳米复合非平衡等离子体镀膜方法制作了应用于月球车活动关节的新型TiN-MoS2/Ti复合润滑薄膜,通过SEM、XPS等对复合薄膜的微观结构和成分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耐磨和抗潮湿性能试验。研究结果显示,与传统多层膜结构相比,TiN-MoS2/Ti新型复合膜的钻孔数从278个提高到356个;潮湿储存10d后,其耐磨性能与多层膜相比,提高了2.5倍。因此,通过优化制备工艺及加入Ti添加剂等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月球车活动关节处润滑薄膜的耐磨和抗潮性能。  相似文献   

2.
Ti或TiN的添加对MoS2基复合薄膜耐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改进纯MoS2薄膜在大气环境下极易氧化失效且耐磨损性能较差的缺点,采用非平衡纳米复合等离子体镀膜技术合成了MoS2基薄膜, 该薄膜由Ti或TiN与MoS2共沉积而成.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干钻削和车削实验确定薄膜的结构、成份和机械性能.结果显示, 在潮湿和超低温环境下,薄膜具有优异的耐磨寿命和抗氧化性.实验表明, 改进后的MoS2基复合薄膜在机加和成型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采用分子自组装技术在单晶硅基底上制备了有机硅烷/稀土(APTES/RE)复合薄膜.利用椭圆偏振仪、接触角测量仪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仪分析表征了薄膜的结构,并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硅基片和复合薄膜的纳米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探针的滑动速度和载荷的增加,针尖与样品间摩擦力增加;硅基片和复合薄膜表面的黏附力和摩擦力随着相对湿度的升高而增大;APTES/RE复合薄膜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及黏附力和显著的抗黏着及减摩效果,显示出其在微机构表面润滑中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表面修饰MoS2纳米微粒的合成及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液相分散法使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二烷基二硫代磷酸吡啶盐(PyDDP)为修饰剂成功制备了MoS2纳米微粒.用透射电镜(TEM)对MoS2纳米微粒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oS2纳米微粒平均粒径约为100 nm.利用四球试验机表征了MoS2纳米微粒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摩擦磨损试验结果表明:MoS2纳米微粒具有良好的减摩抗磨性能.  相似文献   

5.
利用反应磁控溅射方法在(100)单晶硅和高速钢(W18Cr4V)基片上制备出不同B含量的Ti--B--N纳米复合薄膜.使用X射线衍射(XRD)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研究了Ti--B--N纳米复合薄膜的组织结构,并用纳米压痕仪测试了它们的纳米硬度和弹性模量.结果表明:通过改变TiB2靶功率和Ti靶功率的方法可制备出非晶--纳米晶复合结构的Ti--B--N薄膜;Ti--B--N薄膜中主要含有TiN纳米晶,随着B含量的增加,形成的TiN纳米晶尺寸变小,非晶成分增加;当B含量很高时会出现很小的TiB2纳米晶,此时薄膜性能不好;当TiN晶粒尺寸为5 nm左右时,Ti--B--N薄膜力学性能最优,纳米硬度和弹性模量分别达到32.7 GPa和350.3 GPa.  相似文献   

6.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钛酸正丁酯和氯化铁为前驱体,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Fe2O3/Ti O2复合纳米纤维.采用SEM,XRD,FT-IR和UV-Vis DRS等测试手段对纤维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对罗丹明B染料的光催化降解实验,探讨了煅烧温度和Fe2O3的含量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2O3/Ti O2复合纳米纤维中Fe3+进入到Ti O2的晶格,从而改变了Ti O2的光谱响应范围.煅烧温度为600℃,0.5%(质量分数)Fe2O3含量的Fe2O3/Ti O2复合纳米纤维,在可见光范围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Fe3O4磁流体比饱和磁化强度低、传热性差的缺点,以采用自制直流电弧等离子蒸发设备制备的纳米钴粉为磁性颗粒,添加到硅油基Fe3O4磁流体中,研究钴粉的添加量对磁流体比饱和磁化强度、密度、黏度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纳米Co/Fe3O4质量比从1/3增大到6/3时,复合磁流体的密度和黏度均有一定程度提高,且纳米钴粉的加入能明显提高复合磁流体的比饱和磁化强度,当纳米钴粉的加入量达到Fe3O4的2倍时,其比饱和磁化强度由0.43 A·m2/kg增大到2.91 A·m2/kg。同时,从摩擦因数和磨斑直径的角度分析,制备的新型复合磁流体能明显改善基础油载液的摩擦学性能。此外,新型复合磁流体能显著改善机械密封件的密封性能,且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论文用前驱体分解法制备纳米MoS2微粒,并且以铝片为基底制备了MoS2/Al薄膜,对MoS2/Al薄膜的I-V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NH4)6Mo7O24?4H2O和 (NH4)2S为原料,在60℃氨水溶液中合成了具有金属光泽的斜方晶系(NH4)2MoS4;(NH4)2MoS4在80℃水中分解4h制备得到粒径约100nm-200nm的纳米MoS2微粒,团聚严重;以热浸镀法制备的MoS2/Al涂层薄膜经过30min、40min、60min退火处理的样品的I-V曲线均具有良好的半导体性能。  相似文献   

9.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Ti基上制备了金红石相TiO2纳米棒(A-TiO2 NRs),将其在低浓度的TiO2溶胶中浸泡后退火得到锐钛矿/金红石混合晶相TiO2核壳结构(A/R-TiO2 NRs).采用化学水浴沉积法在该结构表面修饰CdS纳米晶颗粒,得到CdS纳米晶粒修饰的锐钛矿/金红石混合晶相TiO2三元双异质结(CdS-A/R-TiO2 NRs)薄膜.将该纳米复合薄膜用做光催化剂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降解目标污染物甲基橙.实验结果表明,A/R-TiO2 NRs薄膜样品的光催化活性优于纯R-TiO2 NRs样品;而CdS-A/R-TiO2 NRs混合晶相双异质结薄膜的光催化活性有更显著的增强.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胶 -凝胶技术 ,以Ti(C4H9O) 4 和V2 O5粉末为原材料制备了纳米结构的TiO2 -x(V2 O5) (x为V2 O5的质量分数 ,分别为 10 % ,2 0 % ,30 % ,10 0 % )复合薄膜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薄膜的表面形貌 ;使用UV VIS NIR分光光度计测量了复合薄膜在紫外 -可见光波段的透射率和反射率光谱 ,研究其光吸收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 :复合薄膜具有纳米颗粒结构 ;随着V2 O5用量的增加 ,复合薄膜在紫外光区的吸收逐渐增加 ,(αhv) 1/ 2 与hv存在线性关系 ,光学带隙由纯TiO2 的 3.36eV减小为x =30 %时的 2 .83eV ,光学带隙与x满足Eg(x) =Eg(0 ) [Eg(1)-Eg(0 ) -b]x bx2 关系式 ;复合薄膜光吸收边缘红移起因于V2 O5复合后薄膜中定域态宽度的增加 .  相似文献   

11.
纳米材料及其复合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纳米材料的特性,系统地论述了纳米材料、纳米涂层、纳米块体复合成型新技术,同时介绍了国内外籍此技术所取得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12.
采用常温还原法合成纳米银及微波超声波组合法合成纳米氧化锌样品,运用X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UV—Vis光谱对样品的组成及形貌进行表征.将纳米银与纳米氧化锌进行混合,采用菌落计数法测定混合物对大肠杆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Are/AS)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所合成样品为分散性好的5nm银颗粒及均一棱柱状结构的纳米氧化锌.二者混合物在银含量减少一半时对两种细菌的抗菌活性明显高于单独的纳米银或纳米氧化锌,表明混合物中纳米银和纳米氧化锌在抗菌时发挥了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纳米金溶液、CT-DNA及两者混合液高速离心前后的吸收值的变化情况,发现纳米金溶胶和DNA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并进一步证明了两者有定量的结合关系。  相似文献   

14.
纳米中药——中药现代化的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米中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前沿科技领域,与传统中药比较有其优势及特色.纳米中药的开发需要多学科的合作与研究,是传统中药走向国际化的方向,具有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将溶胶-凝胶工艺制备的PbTiO3超微粒子分散在液体和环氧树脂中,研究这类0-3型复合材料在不同电场作用下材料的光散射和光透过率以及材料吸收边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6.
将湿法改性得到的活性纳米CaCO3应用于RTV硅密封胶中,扫描电镜测试结果表明,改性的碳酸钙能够在RTV硅密封胶中达到很好的分散,活性CaCO3-RTV硅密封胶体系黏度低,因而有较好的加工性能;经过改性的纳米CaCO3能够极大地提高RTV硅密封胶的机械性能,其中拉伸强度提高300%,断裂伸长率提高100%,扯断伸长率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7.
对制作球状光触媒TiO2材料过程中所产生的机能性粉末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密闭空间内的香烟烟味的除臭实验。从所得臭味浓度与所经时间的曲线图看出,具有机能性粉末的除臭效果非常明显,除臭时间很短且除臭彻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La2O3和Mn3O4的混合粉体作为原料,通过高温(1223K)固相反应方法和机械混合(球磨)法合成出锰酸镧粉体,并利用XRD、SEM和BET对各种粉体进行了相组成、微观结构和比表面积的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机械化学法可以制成超细的无定形混合粉体,将这种粉体在973K下煅烧5h可以获得纳米锰酸镧粉体。  相似文献   

19.
添加剂在制备纳米氧化锌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硝酸锌和草酸为原料 ,添加不同种类表面活性剂 ,采用直接沉淀法合成出草酸锌前驱体。经热分解得到纳米氧化锌。用TEM检测粒径大小。实验结果表明 :添加 2 %的AES、Tween— 80、TX— 10 0和聚乙二醇— 40 0均能有效降低氧化锌粒径的大小 ,其中聚乙二醇— 40 0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电石渣的综合利用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述了电石渣在建材、环保、化工等方面的综合利用,根据其特点和利用情况分析,认为利用电石渣制备纳米碳酸钙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在生产工艺上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