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若干塑性平面应力问题的统一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将统一特征线场理论推广应用于一些塑性平面应力问题,分别得出单向拉伸的平板试件、受压缩的梯形楔体和无限大板的孔洞扩张问题的极限荷载.研究结果表明:统一特征线场理论具有统一的力学模型和统一的线性数学表达式,易于求得解析解,可以灵活地应用于各类不同性质的材料,便于工程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俞茂宏统一强度理论和统一滑移线场理论对拉压异性楔体的极限荷载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统一滑移线解,以往的经典塑性力学的解均为文中解的特例利用此解可合理地得出不同材料的相应解,并能考虑材料的拉压异性和中间主应力效应文中还探讨了所得统一解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统一强度理论的又一重要推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统一强度理论,由于其理论模型清晰合理、数学表达式简洁完美、应用范围广泛而受到重视,并成功地推广为统一弹塑性本构模型、塑性平面应变统一滑移线场理论和多种实际问题的研究.文中进一步将统一强度理论推广为塑性平面应力特征线场问题,指出了它的推广思路、应用的可能性以及建立塑性平面应力统一特征线场理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岩土材料滑移线场理论中的应力间断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非特征线应力边界条件的显示解析表达式,明确给出了岩土材料滑移线场理论中应力间断线上的应力条件,应力间断值及其位置,使得锐角楔体极限荷载等问题的求解更简单,更方便。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塑性平面应力状态的压缩有心场,根据形态特征和平面应力条件导出了应力场特征线方程,并采用正交化速度分量处理特征线上的速度,把求解速度场问题转化为求解微分方程组问题,从而获得了速度场的精确解.  相似文献   

6.
利用统一强度理论求解条形地基极限承载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Mohr—Coulomb理论的地基极限承载力公式,没有考虑中间主应力的影响,因而与实际结果有误差。为此,利用统一强度理论,结合滑移线场理论,建立了考虑中间主应力时的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统一解形式,推导了凝聚力和基础两侧土的超载影响及土重影响的极限承载力理论公式,并以条形基础为例给出了大量的算例。数值结果表明:考虑中间主应力影响时地基极限承载力将提高,利用文中解可以合理地得出不同材料的相应解,并且能充分发挥材料自身的承载能力,对实际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根据J2流动理论并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小范围屈服条件下,各向同性幂强化材料及理想塑性材料中的准静态I型平面应力稳恒裂纹扩展问题。计算结果表明,与平面应变情况不同,对于平面应力稳恒裂纹扩展,材料的强化指数N对塑性区形状有显著影响。对理想塑性材料,在裂纹延长线上(θ=0),应变似呈现对数奇异性。计算中未发现有二次塑性区。利用 COD断裂准则得出,应力强度因子比 Kss/Kc也强烈地依赖于材料常数σ0/G及强化指数N。  相似文献   

8.
以含浅切口的幂硬化材料为研究对象,在平面应变条件下,利用塑性理论中的滑移线场方法及全量理论,得到了切口根部附近的应力场表达式。对于确定的材料及切口形状,应力场完全取决于切口根部的最大等效应变εm,为了确定参量εm,首先找到了它与塑性区大小rp的关系,之后通过应力平衡法确定了切口根部的最大等效应等εm。  相似文献   

9.
本文修正了刚塑性平面应力问题应力间断场公式,给出正确结果,并对应力间断线性质作了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10.
基于滑移线场理论的边坡稳定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统一强度理论和潜在滑移线理论,引入统一材料参数定义,建立适合数值计算的全区域滑移线场方程,根据有限元计算得到的应力场,在弹性区域和塑性区域,分别数值模拟滑移线场,由滑移线场追踪临界滑动面,计算安全系数,解决边坡稳定性分析问题.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可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的屈服准则下安全系数和临界滑动面位置的差别.  相似文献   

11.
双剪统一强度理论下复合裂纹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双剪统一强度理论,研究了复杂应力下Ⅰ、Ⅱ、Ⅲ型复合断裂问题,给出了包含反映材料拉压性能差异的参数α及反映中间主应力效应的参数b的双剪统一强度断裂因子,通过改变拉压性能差异系数和中间主应力作用效应系数,退化得到不同屈服准则和不同材料下的断裂因子。当取不同的参数时,该统一解退化为双剪应力屈服准则解、MohrCoulomb解、Tresca和Mises解。结果表明,该双剪统一强度断裂因子可以适应于各种不同材料和不同受力情况,能充分发挥材料潜力,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纤维增强混凝土通常通过在混凝土中掺入少量的钢纤维、合成纤维等制成,能有效地改善混凝土的抗拉、抗弯性能,近年来纤维增强混凝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厚壁圆筒的制造中.由于Mohr-Coulomb、Mises、Tresca等屈服准则只适合拉、压强度相等的金属类材料,不适用于纤维混凝土,因此本文在讨论纤维增强混凝土软化特性的基础上,基于俞茂宏提出的能考虑中间主应力影响的统一强度理论和材料应变软化特性,得到了适合应变软化材料的统一强度准则,分析了受内压作用纤维增强混凝土厚壁圆管的受力特性,导出了其弹性与塑性极限荷载统一解形式.利用此解,可以很容易得到具有应变软化特性的各种拉、压强度不等材料以及不同纤维增强混凝土材料的厚壁圆管极限荷载解,同时,由于此解既考虑了材料的软化特性的影响又考虑了中间主应力的影响,因此它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3.
旋转体弹塑性统一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双剪统一屈服准则对旋转圆盘、旋转圆柱体进行弹塑性分析,已有的Tresca准则、Mises准则、双剪应力准则的解答是文中解答的特例或可以用文中解逼近,庐解答可适合于多种材料和结构,从得出的解析解和图示表明,正确认识材料强度并合理选择屈服准则对结核设计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考虑衬砌屈服的深埋水工隧洞应力解析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统一强度理论,根据不同工况下不同的应力状态,正确选择第1主应力,推导考虑衬砌屈服的深埋水工隧洞应力解析解.当选取不同的统一强度理论参数6时,可得到一系列有序的应力场公式、临界压力公式和塑性区半径与内水压力的关系,能适用于更多的材料和结构.通过工程算例,比较本文方法与传统方法的不同,说明考虑第1主应力的变化是正确的,更符合工程实际,并得出统一强度理论参数对衬砌和围岩应力的影响特性,最后根据临界压力给出了公式的适用条件.该结果为水工隧洞的弹塑性应力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对工程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运用统一强度理论对承受内压的拉压屈服强度不同材料的厚壁圆筒进行了自增强分析,得到了适用于多种材料的厚壁圆筒弹性区与塑性区中的应力分布,残余应力分布及合成应力分布的统一解析式,分析得出了最佳弹塑性半径和最佳自增强内压的统一解析解  相似文献   

16.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太沙基地基极限承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Mohr-Coulomb理论的地基极限承载力公式,没有考虑中间主应力的影响.因而与实际结果有误差.为此,利用统一强度理论考虑中间主应力影响的优点,建立了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统一解形式.利用此解可以合理地得出不同材料的相应解,并且能充分发挥材料自身的承载能力,对实际工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算例可以知道地基极限承载力随着中间主应力系数b的增大而显著增加,说明中间主应力对地基极限承载力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线性强化材料厚壁球壳的统一自增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统一强度理论对承受内压的线性强化材料的厚壁球壳进行了自增强分析,得到了适用于多种材料的厚壁球壳弹性区与塑性区的应力分布、残余应力分布及合成应力分布的统一解析式。并根据厚壁球壳的安定性条件和合成应力分布分析得出了最佳弹塑性半径和最佳自增强内压的统一解析解。  相似文献   

18.
非饱和土真三轴双剪新强度准则及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非饱和土的双应力状态变量理论,在俞茂宏双剪新强度准则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非饱和土的真三轴双剪新强度准则,并用文献非饱和粉砂刚性与柔性真三轴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分段线性的真三轴双剪新强度准则能反映非饱和土强度的中间主应力效应及其区间性与单轴拉压不等特性,且可线性逼近拓展的非线性Spatially Mobilized Plane准则;Mohr-Coulomb强度准则的预测值偏小、外接圆Drucker-Prager准则的预测值明显偏大,这两个准则对非饱和土的真三向应力状态及试验数据均不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两种关于Tresca与Mises屈服理论值的比较方法,探讨了中间主应力σ2对屈服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