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讨论了弯管流量计在蒸汽测量中使用冷凝罐对计量精度的影响,重点进行弯管流量计采用水平导压管用于蒸汽测量的可行性分析,得出可以用水平导压管取代冷凝罐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浅析弯管流量计的特点王玉东(机械系)1弯管流量计的工作原理弯管流量计也是一种差压式流量计,但其差压的产生与传统流量计(如孔板、喷嘴、文丘里管等)有根本的区别。传统流量计是缩流型差压流量计,而弯管流量计不是。简单地说,当流体流过弯管时,由于弯管的约束作...  相似文献   

3.
对应用弯管流量计如何正确测量管道中不同介质的流量,不同管路状况下提高差压测量精度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推动弯管流量计在工业流量测量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在弯管流量计基础上研制的新型流量计──在线可变量程流量计,在90°弯管上选取四个取压点,各取压点两两组合时,可得到差压与流量的不同关系。把整个流量测量范围分为几个流量段,通过切换引压阀门构成不同取压点来改变量程,可使流量计具有多量程功能。该流量计除具有弯管流量计的诸多优点外,还可在线、无干扰地切换流量计量程。在差压计量程上限不变的条件下,量程比可达1:9,测量精度可达0.5%.  相似文献   

5.
弯管流量计是根据流体流经弯管时具有离心力的原理进行和开发的一种新型流量计。用它进行流量测量时,测量管道内无可动部件,无附加的压损,并可测脏污介质的流量。由它组成的含砂含水原油弯管流量计量装置,解决了油田含砂油水两相流的测量难题。本文讨论了弯管流量传感器的基本公式和流量系数,取压位置及取压孔直径的确定方法以及现场使用的管道条件,介绍了测水介质时的准确度和量程比,并对测油水两相流时与腰轮流量计的现场…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弯管流量计在腈纶装置中测量蒸汽流量的应用,供使用者和设计者借鉴。  相似文献   

7.
弯管流量计以其无附加压损、可测脏污介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等特点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介绍了弯管流量计的工作原理。研究结果表明,弯管流量计的精度可达到1.0级,流量系数与弯管的几何尺寸和取压位置有关。每个弯管流量计的流量系数须经过实际标定。测双向流时,正、反向流量系数要分别标定。  相似文献   

8.
为保证高温气冷堆发电系统的安全运行,弯管流量计被设计在系统一回路中对氦气循环流量进行测量。在循环流动过程中,氦气会分流到镜像对称分布的14根上升管路,再汇总流入汇流箱中,通过压气机返回反应堆。根据系统设计要求测量4根上升管路上的支路流量进而实现对于全部14根上升管路总流量的高精度测量。为保证上升管路支路流量测量与全部14根上升管总流量的准确对应关系,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一回路14根上升管的流量分布规律。实验系统是根据流动相似准则,针对14根上升管结构设计并建立了一套与真实系统几何相似的1:5尺寸实验模型。并在每根上升管路上安装高精度弯管流量计对分支流量进行测量。根据统计实验分析得到,合计14根弯管流量计测量的总流量与流量真值能够在1%的精度水平上一致。数值模拟分析上升管各支路的流量分布特性表明:在严格控制装置各个环节的对应关系时,上升管各支路流量与流量平均值分布在±1%精度范围,因此通过选择4根支路作为弯管流量计的测量支路实现测量全部14根上升管流量的设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测量蒸汽用的差压式质量流量计的测量精度,除了受温度、压力、差压的影响外,还与其设计、安装、使用有关。因此,计量行政部门应加强对贸易结算用差压式质量流量计的管理,规范差压式质量流量计的设计、安装和使用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弯管流量计的理论公式及其流量系数的理论,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对影响弯管流量计流量系数的诸因素如:雷诺数、弯管的几何形状、上下游直管段长度、取压孔方向、弯管的管壁粗糙度以及二次流等进行了分析,从而丰富了弯管流量计的理论和设计。  相似文献   

11.
火力发电通过提高发电机组的蒸汽参数可以获得更高的发电效率,但更高的蒸汽参数给火电厂的安全运营带来新挑战。蒸汽管道弯头是火电机组系统中的事故多发区,其组织性能的研究对于指导管件生产与电厂设备运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某电厂某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在进行金属监督检验时,发现材质为P91钢的管道弯头背弧面局部硬度偏低。通过硬度试验、拉伸试验、金相检测、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分析,对其硬度偏低部位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经分析,P91弯头局部区域硬度偏低的主要原因是组织老化、析出相长大导致其各项强化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2.
压水反应堆发生失水事故(LOCA)时,应急堆芯冷却系统(ECCS)将过冷的安注水注入到冷管段中,安注水与管道中的蒸汽发生直接接触冷凝,导致温度波动及压力振荡。选用流体体积分数模型、大涡湍流模型和双阻力冷凝模型,在FLUENT平台上对饱和蒸汽与安注水直接接触冷凝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获得直接接触冷凝过程中温度场和压力场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冷凝主要发生在汽液界面附近,主管内蒸汽流量的增加能够阻止安注水回流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3.
弯管形工件在化工、冶金生产中应用广泛,对其截面参数要求精确度极高,但该类工件由于内外形状不规则,人工测量效率低、细节捕捉度差、出错率高,难以满足工业在线实时检测的要求,因此提出使用线结构光扫描获取弯管外形三维点云数据的方法对弯管截面进行实时测量.使用已标定好的线结构光三维测量平台扫描约以4.3 cm/s移动的弯管模型并获取其点云数据,对点云数据进行最近点迭代法配准、高斯滤波去噪、改进的角度偏差法简化,然后采用Delaunay三角网生长算法对点云进行三维重构,并对重构模型的宽度、半径、内径进行拟合测量.实验测量过程耗时约20 s,测误差小于0.05 mm,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确度与准确性,可大幅度提升工件检测效率,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同轴径向热管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不同工况、不同充液率下的同轴径向热管实验结果,利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热管内部工质进行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饱和蒸汽在上升过程中受热逐渐成为过热蒸汽,在顶部遇到迎面蒸汽时相互碰撞,流速几乎为零,此时蒸汽换热以导热为主,工质温度达到最高值;蒸汽工质沿径向上升在顶部出现回流现象,冷却水管壁顶部区域速度最低,冷凝速率最大;管壁温度分布由热管底部到热管顶部逐步上升,充液率为50%的热管,当横向坐标在7.5~22.5 mm区间内时,温度接近于线性上升,之后上升幅度变小。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吻合,其相对误差小于5%。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分析弯管内水流运动规律出发,建立了弯管水流流量压差关系的基本公式。并通过大量试验,对弯管差压测流最佳测量断面的选择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最佳测量断面的选择范围,取得了规律性的有价值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稠油井注汽热采过程中,热应力易使补贴管与水泥环之间出现微裂缝、微环隙,致使界面出现粘脱现象,进而导致补贴失效。为延长补贴管使用周期,首先基于井下管柱三轴热应力理论与界面破坏准则,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热采井补贴管热力耦合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实际注蒸汽热采过程,得出补贴管-水泥-旧套管-水泥-地层系统的温度场、应力场分布规律及补贴管界面粘脱情况,并研究不同注汽温度、注汽压力、胶结强度等因素对补贴管界面粘结状态的影响;随后将预应力技术应用于补贴管二次固井过程中,并在不同工况下将施加预应力技术前后补贴管界面粘脱状态进行对比,界面粘脱长度显著降低;最后确定了不同温升条件下的预应力施加值,为二次固井与套损治理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单弯管系统直管段振动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弯管作为管路系统的基本结构,其振动会影响管路系统的使用寿命。为了研究单弯管系统的直管段振动特性,针对管路系统的实用性,参考Davidson单弯管模型采用实验的方法建立单弯管测实验台架。通过改变压力、流量和弯管角度,获得单弯管系统直管段关键部位的应变和振幅变化规律,总结单弯管系统直管段的振动特性。由实验可知:同一工况下,90°单弯管系统直管段中点振幅分别比45°和60°的增大了约22.9%和92.3%;单弯管系统直管段最大应变发生在直管两端固定支撑处,同时直管中点应变也较大;60°单弯管系统直管段关键部位的应变及振幅相对45°、90°的更小,且波动性小,比较稳定,压强变化对其的影响也最小。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采用经验分析方法对曲肘的动作检测不精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形态学图像分析的屈肘角度检测方法.首先在多媒体视觉下进行武术动作的曲肘行为的图像采集和特征分析,然后对采集的图像采用多尺度Retinex角点筛选方法进行图像增强处理,提取图像的多尺度形态学边缘轮廓特征,实现对人体屈肘角度的特征点标定和检测.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武术动作中的曲肘角度检测优于经验分析方法,准确检测率高达80%以上,且稳定性好,具有较高的动作矫正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获取上游弯头安装条件对内锥流量计的性能影响和所需的最短直管段长度,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数值仿真,对100 mm口径、等效直径比0.45/0.65/0.85的内锥流量计开展了上游单90°弯头的仿真研究。仿真介质为常温水,雷诺数范围,0.498×10~5~4.98×10~5,研究方案分基线和上游单90°弯头两类,共15组。利用平均流出系数相对误差及附加不确定度作为安装条件的主要评价标准,给出了上游单个90°弯头的直管段长度,并与国外研究结论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A method is proposed to measure the process margin of the main steam inlet and outlet pipe of a nuclear power plant by using an industrial photogrammetry system.This method includes steps of preparation, image acquisition, image processing, and result analysis, as well as the final process-ing margin analysis, and so on.In particular, it suggests a specific method for target-point layout and design of shooting network for the main steam inlet and outlet pipe measurement, and then uses a method of sub-section photography and collation to measure the inner and outer surfaces of the nu-clear power interface pipe.The machining toleranc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method can effectively test whether the machining tolerance data of the interface pipe' s top surface, outer surface and the inner surface reach a critical value, which provides a reliable reference for the next step in this process, and it is a type of machining tolerance detection method worthy of popularis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