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陕西省铜川市南部咽喉交通要道西(安)铜(川)高速公路水厂至川口段为例,通过野外实地勘察,对西铜高速公路两侧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初步评价,针对不同地段提出了可行的生态环境治理方案,并对环境治理资金来源与政策建议作了适当分析,研究结论对于相关矿山的生态环境治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建设区的水土流失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辽宁省盘海(盘锦至海城)高速公路建设为典型,系统地分析了高速公路建设区水土流失发生发展的成因和形式;利用水土流失预测数学模型对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进行了估算;运用工程力学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治理的基本理论,研究提出了稳固(定)创面和土体挡土墙工程,工程与植物措施相集成的三维植被圊土网垫技术,以及人工整地与植被恢复造田利用工程等水土保持措施,可为高速公路建设区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及其周边地区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经济手段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治理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在珠江源头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中充分运用经济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珠江源头生态环境现状,在生态环境建设及保护工作中,运用经济手段的主要途径有:(1)转变政府职能;(2)确立生态环境资源的产权;(3)完善环境收费及排污许可权交易制度;(4)综合运用奖励和补贴手段。  相似文献   

4.
浅谈高速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冬颖  杨常春 《科技信息》2010,(22):I0287-I0287
从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出发,考虑了生态环境保护在高速公路公路建设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在高速公路建设中保护生态环境的几点建议,从而实现高速公路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西汉(西安-汉中)高速公路沿线秦岭山区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决策和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借助条件价值评估法(CVM),采用投标卡的方式,调查了沿线居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支付意愿,并对调查样本支付意愿与社会经济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西汉高速公路沿线有79.8%的居民家庭存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支付意愿,在未来5a平均每年每户愿意支付138.18元,而保护西汉高速公路沿线秦岭生态环境的总经济价值至少不低于17353921元;居民最大支付意愿的数额与其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和职业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严建平 《广东科技》2008,(3):172-173
在高速公路的各种地质灾害当中,公路滑坡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解决公路滑坡问题关键在于边坡治理。丘陵地区高速公路边坡滑坡治理的情况比较复杂,由于其特殊的地形地貌、地质断面构造,且降水比较集中,往往会形成泥石流之类的灾害,所以治水非常重要,这也就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课题。本文以邵怀高速公路某段治理为例,阐述丘陵地区高速公路边坡的情况及其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河北省围场县为例,在论述了其环境演变历史、退化现状及动因后,对当前突出的生态环境治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生态环境治理的原则与对策,认为,围场县的生态环境治理与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建设与退耕还林还草必须结合起来,且应转变传统农牧业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8.
高速公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及案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莹  陈春飞 《科技信息》2011,(1):I0379-I0380
近年来高速公路的的建设高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本文综合分析了在施工和营运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介绍了如何确定高速公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因子,界定评价区范围,用高速公路生态影响评价的实例来初步探讨其对生态的影响及对策。  相似文献   

9.
不稳定边坡治理常见的工程措施有卸荷减载、支挡、锚杆(索)格构、截(排)水、主动(被动)防护网等。在边坡治理中,这些措施的实施往往会破坏坡面原有植被,使边坡生态环境得不到有效保护,在2012年甘肃警察职业学院燃气锅炉房西侧不稳定边坡治理中应用了十字地梁锚杆(索)技术,不仅加快了施工进度,降低了治理工程成本,而且减少了边坡削坡方量及对树木植被的砍伐,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该技术的应用即经济又环保,方案简单易行,防治效果显著,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根据恩施市资源状况和生态环境状况,提出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必要性,同时对恩施市退耕还林(草)现状进行了调查,并从经济学和生态学效应上分析了退耕还林(草)工程对恩施市的影响,指出目前恩施市退耕还林(草)工程存在着生态林和经济林比例失调、缺乏完善配套措施、物种单一、重治理、轻管护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林锦辉 《科技资讯》2006,(12):120-120
近年来我国公路事业蓬勃发展,大量的高等级公路开工建设。但是,在大规模修路的同时,我们不得不重视一个问题:高速公路生态的防护;为了解决高速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防护这一矛盾,建设生态环保高速公路就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本文通过大量文献资料法,并且结合笔者实际对我国高速公路生态防护提出了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2.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旨在改善农区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直接受益者农户应当支持工程的开展;然而,在实践中农民阻挠工程进展的现象经常发生.对此,已有的研究认识不统一.本次农户调研关注了农民响应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的过程,结果表明:(1)农户关心生态环境治理,但不愿承担成本;(2)农户对工程征地、拆迁补偿要求模糊不清,有着"不满意一阻挠活动一政府解决"的惯性思维,加之强势农户的寻租行为,是发生农户利用"阻挠工程进展"胁迫业主增加补偿费用的成因;(3)由于农户迫切需要治理工程解决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阻挠"行为仅是其博弈"工程远期效益在当前兑现"的手段,无论要求能否满足,均不会导致工程搁置;(4)可以通过整合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和新农村经济社会建设规划,避开上述广廿J题.  相似文献   

13.
以安徽黄山地域正在修建的黄塔(桃)高速公路为例,探讨山区高速公路的景观与绿化的建设模式.将山区高速公路景观划分为中分带绿化、边坡绿化、节点绿化以及道路沿途绿化四个部分,对各典型区域治理方案进行设计以及具体的植物选择进行分析,以期通过黄塔(桃)高速的建设经验对今后其它山区高速公路建设提供有效的借鉴与帮助.  相似文献   

14.
岩溶隧道施工遭遇岩溶特别是充填(水、黏土)岩溶,极易发生涌突水、涌突泥灾并引发隧道冒顶、地表水源流失等地质灾害及地表生态环境破坏问题,轻则影响工期,重则对洞内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造成危害.研究岩溶隧道穿越位置岩溶发育及其充填性质,总结隧道施工岩溶灾害处理经验,无疑对今后西南岩溶隧道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云南某高速公路隧道为例,对季节变动带岩溶发育分布规律、岩溶灾害治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韩娟 《创新科技》2014,(2):54-55
高速公路在建设和运营期间,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强烈的影响,包括诱发地质灾害、水土流失、破坏生态环境、污染环境等。高速公路建设区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是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和土地资源破坏问题。本文研究了山区高速公路对环境的影响及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高速公路建设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生态资源,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结合驻信高速公路建设对董寨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影响,阐述了在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应引起重视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环保对策和管理措施,高速公路的建设可以兼顾环境保护,促进高速公路建设中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7.
黄森信 《科技信息》2009,(29):I0526-I0526
高速公路的建成和使用加快了城市之间联络的步伐,促进了高速公路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由于高速公路对道路行车的要求较高:快速高效、安全可靠。但延图高速公路所经路线地质条件复杂,山体极不稳定,并且由于路线开挖,出现滑坡、裂缝、塌落等不良地质现象。鉴于此,本论文对我地区某高速公路的部分路段进行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方案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兰青高速公路庆阳段建设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减小兰青高速公路建设庆阳段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采用野外调查和文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项目沿线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评价,重点对高速公路建设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预测评价,尤其是对沿线植被、野生动物及栖息地、土地利用、子午岭自然保护区影响进行预测评价,最后提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研究表明:只要把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就能降低公路生态环境的影响,为高速公路的建设提供有意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以生态足迹法为基础,从高速公路通过区域的土地转化为可耕地、林地、牧草地、水域、化石能源地、建成地六个主要土地类型入手,阐述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以绵阳——遂宁高速公路(绵阳段)为例,计算高速公路修建前后绵阳市生态足迹与生态容量的变化,并预测评价研究段公路建设在影响范围内对各土地类型的改变的影响程度。为政府部门高速公路建设的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卢林果  曹丽娜 《科技信息》2013,(15):380-380,436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对当前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如何缓解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