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石介是北宋初年著名的思想家,宋代理学的先驱.石介在其代表作《中国论》中斥佛、老,以捍卫儒家之道的正统地位.同时,该文也反映出了石介对华夏文化正统性的维护以及夷夏各处的民族思想.文中石介不仅表现出对“中国”的忧虑,更将排佛老上升到了“尊夏攘夷”的高度来论述.石介的民族思想在北宋内忧外患、民族矛盾异常突出的特殊时期,对于维护王朝的统治、增强民族意识以及维护华夏正统文化都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贵州辛亥革命结束了清朝封建帝制在贵州的统治,但是,革命很快归于失败,革命的结局与革命的理想大相径庭,这一切,根源于贵州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及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较之全国说来更加的落后和弱小,在客观物质力量的成长还未壮大到足以冲破封建势力的束缚的时候,一种渐进的和平改革道路也许是当时最好的选择,而激进的,理想主义的行动酿就的只能是一杯难以下咽的苦酒。  相似文献   

3.
刘师培投身革命的时期,他的经学成为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宣传的工具。封建士的出身和浓厚的经学熏染,使刘师培得以利用经学中某些民主性的成分,对传统经学中的三纲说及天命观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一传统经学的核心是它的三纲说,又特别是君纲说。儒家经典的一切说教及后世  相似文献   

4.
章太炎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武昌起义前,他积极参加革命活动,为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武昌起义爆发后,章太炎和孙中山之间的分歧比较明显,在一些问题上章太炎对孙中山进行了指责。所以有的论者认为在武昌起义后,章太炎是“拥袁反孙”、“离开了革命”、“走向了革命的反面”。因此分析武昌起义后的孙、章关系,对研究这段时期章太炎的政治态度和考察这段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治活动,都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章太炎(一八六九——一九三六),名炳麟,字权叔,号太炎,浙江余姚人。清朝末年,以有学问、有骨气,同时又倾向于保守的革命家登上政治舞台。他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和革命活动,在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有很大影响。他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反清批孔思想,是他在当时历史条件下,阐发“国学”的必然结果。他自幼从他的外祖父和父亲那里学到一些旧学知识,并接受地主阶级的“反满”思想。成年  相似文献   

6.
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根据导师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策略理论,从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社会实际出发,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任务作了客观、辨证的分析和阐述。认为中国革命是“反对帝国主义者及其在中国的封建代理人的民族革命”。中国民族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取得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消灭封建主义的专制统治,争取人民民主,实现国家民主化。从而解答了共产国际在指导中国革命过程中所面临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及前途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为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分析认识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任务、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提供了现实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从“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共产党宣言》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个历史阶段。这一时期革命的中心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使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翻过身来,夺得政权。用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的思想,就是要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直  相似文献   

8.
宋教仁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思想和反袁斗争骆顺森宋教仁是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他在反对清王朝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责任内阁制政治、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的斗争中,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本文着重探讨他这一时期的思想发展、政治见解及社...  相似文献   

9.
试论清末驻藏大臣对近代西藏政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中央王朝,在治理西藏的过程中,根据西藏局势的变化,不断调整政策。清朝末年,54名驻藏大臣在如何反对外国侵略的问题上,由于清朝中央政府确定的对外“妥协退让”的政治策略,使驻藏大臣在执行中央“妥协退让”政策上与西藏地方政府的坚决抗英出现了严重裂痕,这不仅给英、俄帝国主义挑拨离间,培养民族分裂势力提供了历史契机,而且也使坚决抵制外国侵略的西藏地方政府一度产生过向外寻求政治依靠的倾向。后来,由于清朝中央政府为抵制帝国主义侵略,挽救危局,让驻藏大臣在西藏推行了一系列近代化改革,这种改革又影响和威胁到达赖喇嘛的统治地位。在这个过程中,驻藏大臣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反对民族分裂方面,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文章从清朝末期帝国主义入侵的角度入手,分析和阐述清末驻藏大臣对近代西藏政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我们通过学习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和参加批林批孔运动,结合三年多来教育革命的实践经验,对无机化学旧教材的思想体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了不少唯心论先验论的东西,突出表现在“两个颠倒”上:一是颠倒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鼓吹“理论至上”;一是颠倒了个人和群众的关系,鼓吹“专家至上”。两个颠倒一个目的,就是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学校服务,归根到底是为资产阶级在上层建筑领域专无产阶级的政服务。因此,必须把被资产阶级颠倒了的关系再颠倒过来,彻底破除无机化学旧教材中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1.
本世纪20年代初,在中国出现了国家主义思潮,1923年底,出现了国家主义的派别。 国家主义思潮最早产生于17~18世纪的西欧。当时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冲破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针对“君权神授”的封建特权,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了一系列国家至上的思想与主张。它对战胜封建主义,促进资产阶级民族国家的形成,起过一定的作用,但国家从来都是阶级压迫的工具。当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资产阶级所宣扬的“爱国”、“国家”、“民族利益至上”,成了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思想意识,这时候的国家主义思想就是反动的思潮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战的各  相似文献   

12.
1911年10月l0日爆发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在神州大地上首次树起了共和国的旗帜。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胜利七十周年,也是贵州自治党人响应武昌起义,成立“大汉贵州军政府”胜利的七十周年。我们十分珍惜中山先生热情磅礴的爱国思想、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追求真理的革命精神。我们也十分怀念领导贵州各族人民为结束清朝封建统治而英勇斗争的张百麟、钟昌祚、周培艺等资产阶级革命家。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在1912年写的《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一文中指出:“只有革命人民群众的英雄主义,才能‘复兴’中国,才能在政治方面建立中华民国”。钟昌祚就是贵州革命人民群  相似文献   

14.
在近代报刊发展初期,自由主义是使“喉舌”获得自由的主义,“喉舌论”是使言论自由成为现实的理论。戊戌变法前后,维新变法人士的报刊“喉舌论”,首先是要求封建专制统治者还民众以话语权,给民众以监督官吏、监督政治、监督社会、变法图强的政治权力;其次,他们还十分强调报刊“去塞求通”的“喉舌”功能,这是他们对启蒙民众,宣讲民主、科学的真理,沟通社会上下和国家内外信息以变革社会的话语制权的强调。辛亥革命前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报刊“喉舌论”,则是要求其报刊成为宣传革命思想、推翻帝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喉舌”,掌控革命舆论的话语制权。  相似文献   

15.
洪秀全(1814——1864年)是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伟大领袖,是近代中国讨孔运动的先驱。他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走狗清朝”的伟大革命运动,是一次规模空前的讨孔运动。他把讨孔斗争同思想政治路线的斗争结合起来,同中国人民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实践结合起来,使得这次革命运动对封建制度的基础与  相似文献   

16.
1909年11月,随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涨,同盟会会员柳亚子、陈去病、高旭、马君武等一批爱国诗人,为了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经过长期酝酿,,效法明清时代几社、复社“操南音而不忘其旧”的意思,发起成立了我国近代第一个革命文学组织——南社。他们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指导下,自觉地举起反清大旗。运用文艺作为武器,大造革命舆论:揭露和斥责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  相似文献   

17.
清朝初年,满洲贵族依靠它的铁骑建立起全国性的政权,但是,这种政权还是很不稳固的,从清兵入关到平定“三藩”前后的几十年间,各地人民反清斗争此伏彼起。当时,江南汉族地主士大夫对于清朝的统治亦多持反对或不合作的态度。清统治者为了分化抗清力量,稳定统治,就竭力拉扰汉族地主,在用“武功”镇压反抗的同时,又开始从“文治”方面箱制思想、消弥人们的“反侧”之心,其方法则主要是实行了隋、唐以来封建统治者惯用的科举制度,为汉族地主参加政权开辟道路。早在入关后不久,范文程就向顺治皇帝献策说:“治天下在得民心。士为秀民,士心得,则民心得矣。”顺治二年(1645  相似文献   

18.
列宁曾经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1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一部中国革命史,正是记录了鸦片战争以来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不屈不挠斗争的历史,它为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宝贵素材。中国革命史集近现代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大成,包含了爱国主义内容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1、反对列强侵略,反对国内反动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祖国独立、统一、富强是近现代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主…  相似文献   

19.
一八五四年(咸丰四年)至一八七四年(同治十三年)的二十多年时间里,贵州各族农民在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下,爆发了空前规模的农民大起义,历史上称咸同贵州农民起义。它是贵州自建立行省以来,规摸最大,时间最长,参加的民族最多的一次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是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农民起义军不仅给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和清朝在贵州的封建统治以沉重的打击,而且促进了贵州各族人民群众的觉醒,加深了对清朝反动统治的认识,为贵州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作了准备。本文主要谈谈咸同贵州农民起义的特点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名”问题贯通了刘师培“变节”之前的思想脉络。刘师培一方面看到中国的意义系统在西方冲击之下需要依照“公例”来修正,另一方面也意识到在西方所主导的世界格局中,此一公例只会将中国置八这一霸权性关系,因而他的“正名”冲动意在同时“克服”中西弊端.也引导他走向无政府主义革命。刘师培的“正名”冲动呈现出晚清知识分子回应中西古今冲突的独特方式.此种冲动的兴衰起伏正相符于刘前后变化的轨迹。“正名”可以说激发出一个新的“起源”瞬间名物之间的关系的重新整理与确认,而且这一“视野”的边界不单是中国,甚至涵括进整个世界。刘师培激进的“乌托邦”政治观正是更大的“正名”问题的表现形式之一。而刘师培、章太炎和鲁迅关于“语言”问题思考的同异也暗示着他们对于中国未来的不同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