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一个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并存的逆向供应链系统,利用博弈论和激励理论,分别研究了对称信息和不对称信息下政府和制造商线性契约设计过程,分析了各激励因素对契约的影响,并通过数值仿真探讨了各参数变化对政府、制造商和回收商期望收益的影响.研究表明:委托方设计合理的激励契约能有效甄别代理方的信息,促进企业努力水平,提高政府和企业的期望收益.  相似文献   

2.
生产者责任延伸(EPR)制度要求供应链层面承担"产品生态设计"和"循环再利用"双环境责任.文章面向由单一生产商和单一再制造商组成的"生产-再制造"竞争系统,通过构建两阶段博弈模型,探究EPR制度约束下供应链层面企业履行双环境责任的行为特征及激励策略.研究结果表明:生产商因子与再制造商因子比值界定了三个决策区间:完全再制造、部分再制造和不进行再制造,EPR "征减补"制度要素可以通过影响该比值进而影响企业生产和再制造行为.EPR "征减补"制度要素、生态设计环境和产品竞争对供应链双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呈正负非同向性,即促进/降低生态设计的同时对再制造率提高产生不利/有利影响.特别地,与税收和减征政策相比,政府补贴能更好地平衡企业经济利益和环境影响,实现更高的社会福利;另外,当政府减征力度高于某阈值时,生产商将侧重于再制造导向生态设计,能更好地履行废弃物源头预防责任.因此政府应组合设计EPR政策以耦合生产-再制造市场,促进企业履行双环境责任.  相似文献   

3.
不对称信息下绿色采购激励机制设计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针对供应链采购环节中原材料绿色度隐匿的逆向选择问题, 基于绿色市场需求初显的现实国情, 研究了不对称信息下制造商的激励契约设计过程. 分别探讨了基于一次性转移支付和基于线性分成支付的次优契约的有效性; 将基于线性分成支付的激励契约分为固定契约和弹性契约, 分别提出了实施这两类契约的现实条件, 分析了相关因素对各类收益的影响; 进一步改进弹性契约, 提出了基于纳什协商解的非线性协调契约. 研究表明: 基于线性分成支付的次优契约能有效实现供应商的类型甄别和高效度激励, 非线性协调契约实现了双方收益的帕累托改进和系统整体收益的最优化. 研究结论对绿色供应链的运营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EPR)的实施中,政府环境监管部门和电子生产企业是委托代理关系.运用委托代理理论,研究政府对多家电子生产企业参与的激励问题,考虑电子生产企业实施生产者责任制的内在动力,设计激励电子生产企业参加该制度的最优合同,建立政府期望收益最大化的优化模型,并对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均衡解以及影响成本的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政府不同补贴方式对再制造设计的影响,本文建立了原始制造商与再制造博弈模型。模型对比分析政府不同补贴方式对再制造设计努力程度、销售量、单位零售价格及销售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原始制造商承担再制造设计费用,政府补贴给原始制造商不仅可以降低单位新产品与再制造产品的零售价格,增加新产品与再制造产品的销售量,还能增加原始制造商的销售利润和再制造设计的努力程度;在再制造商承担再制造设计费用时,政府补贴给再制造商虽然能降低单位新产品与再制造产品的零售价格,但是却减少了原始制造商的销售量与销售利润。  相似文献   

6.
基于公平偏好和学习效应理论,通过改进传统经济学中纯粹自利人假设下的HM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了委托代理框架下存在公平偏好及学习效应的最优契约设计.结果表明:公平偏好能够激励代理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学习,而学习效应可以有效提高委托人的期望收益.当代理人具有较高的公平偏好和风险贴现因子时,最优激励契约应增加代理人固定收益比重,降低风险性的收益分享比重;雇佣具有较高初始能力的员工、激励员工加强学习均可提高委托人期望收益;雇佣具有较高公平偏好程度和较低风险规避程度的员工可以有效降低代理成本.该结论为降低代理成本,实施有效的委托激励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外包服务项目执行结果受服务商工作努力程度和客户参与配合的共同影响,双方在服务执行中的生产要素投入无法验证性往往会导致双边道德风险.针对双边道德风险下正式外包契约无法有效激励双方共同努力这一问题,运用委托代理理论设计了非正式的服务外包关系契约,分析了关系契约对双方共同努力的激励作用.研究表明:对任意折现率,实施关系契约的客户收益与系统收益均不小于正式契约,且随着折现率的增加,关系契约的激励效果越显著;当折现率足够大时,关系契约能有效激励双方共同努力,实现系统最优.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8.
根据最优激励理论,探讨了制造商采用激励契约实现闭环供应链协调的可行性.其中制造商对零售商采用最优销售价格激励契约,对回收商采用最优回收努力激励契约.研究结果发现,最优销售价格激励契约可以实现闭环供应链生产销售部分的协调.最优回收努力激励契约可以协调闭环供应链的逆向回收部分,并分别分析了影响最优销售价格激励契约与最优回收努力激励契约的因素,最后用算例分析验证了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供应链质量管理中的群体激励问题,将收益共享契约作为供应商零部件质量改进的激励机制,设计了批发价契约与收益共享契约相结合的菜单式合同. 分析出制造商通过设置合理的报酬结构能够实现其收益与零部件质量的"双赢".在此基础上,将公平偏好引入到多阶段群体激励中,研究了公平偏好对激励效果的影响. 研究表明:不考虑公平偏好情况下能够取得较好激励效果的报酬结构并不适用于具有公平偏好的多阶段群体激励; 个体的公平偏好对激励绩效会产生负面影响;制造商实行同一报酬结构在多阶段激励中难以维持高效率; 仅针对单一激励力度进行调整或忽视激励力度间的协同均不能实现较好的激励效果.  相似文献   

10.
张汉江  甘兴 《系统工程》2015,(2):100-104
根据信息经济学中的最优激励理论,探讨了采用最优激励契约激励零售商制定合理的零售价格以实现供应链协调的可行性。考虑了一条只生产新产品的两级供应链和一条同时生产新产品与再制造品的两级供应链分别利用最优激励契约实现供应链协调的契约设计,建立和求解了动态博弈模型,求得了生产销售单一产品的制造商和提供两种相互竞争的制造与再制造产品的制造商分别对零售商制定零售价格的最优激励契约,即最优销售价格激励契约。研究结果发现,这种最优销售价格激励契约可以实现在约束条件下单产品供应链的完美协调,最优销售价格激励契约可以实现竞争性供应链的协调。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供需双方的产能矛盾问题,研究了在需求不确定的情况下,制造商如何通过有效的机制设计激励供应商扩大产能投资.在机制设计中,制造商决定提供给供应商的契约参数,供应商则需要对最佳的产能投资水平进行决策.本文以批发价格契约情况为比较基准,以集中式决策情况为系统协调的标杆,分别从收益的角度和产能的角度,设计了收益共享契约和补偿契约两种激励机制.模型研究表明:补偿契约可以实现系统最优的产能投资水平,而收益共享契约却没有达到协调的效果.接下来文章进一步分析了收益共享契约不能协调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原有的契约进行改进,并论证了改进后的收益共享契约能够刺激供应商扩大产能投资,实现供应链协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政府征收碳税且消费者偏好低碳产品为背景,在单生产商单零售商的供应链中研究了收入共享及谈判权力对生产商碳减排决策及成员收益的影响,其中收入共享比例可通过谈判制定.研究发现:若收入共享比例外生,收入共享能使生产商碳减排率增大,收益升高;而若能自由制定共享比例,生产商会选择独占所有收入,而零售商会选择适中的比例.在双边谈判下,若不减排,生产商应得的收入比例等于其谈判权力;若减排,则该比例高于其谈判权力.特别地,若零售商拥有全部谈判权力,他仍会与生产商分享收益,这对双方都有利;而若生产商拥有全部的谈判权力,她会独占全部的销售收入.并且,与不共享收入相比,生产商总是能从谈判收入共享比例中受益,然而,零售商仅在生产商谈判权力较弱时才能从中受益.再者,消费者的低碳偏好或碳税都能刺激生产商减排,且两家企业都总能从减排中获益,而政府可用适度碳税刺激企业尽可能高地减排.最后,当且仅当生产商拥有完全的谈判权力时,收入共享契约才能完美协调供应链.  相似文献   

13.
三级供应链协作的激励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一类由制造商、批发商及零售商组成的三级供应链协作问题。首先分析了(M,W,R)型、(M,(W,R))型、((M,W),R)型及(M,W,R)型等情形下制造商、批发商与零售商的决策行为及各方收益情况。然后,提出3种三级供应链协作的激励机制:收益共享契约机制、基于最小核心法的收益分配机制与基于Nash协商模型的收益分配机制。最后,通过数值实验分析各激励机制的优劣性。关键词:三级供应链;收益共享;最小核心法;Nash协商模型  相似文献   

14.
本文考虑了碳排放限额与交易机制下,基于嵌入式低碳服务的一个低碳服务提供商与一个碳排放依赖型制造商的产量决策、碳净化水平选择和收益分配问题,设计了三种不同的契约来协调参与主体的最优决策.对所设计的契约分析发现,两部制费用契约下,制造商与低碳服务提供商能达成契约一致,但不能实现二者利润最大化目标;低碳净化收益契约下.制造商与低碳服务提供商不能达成契约一致;碳净化成本-收益共享契约下,在满足一定参数条件时,低碳服务提供商与制造商能够参与并实现二者利润最大化下的最优决策.同时分析了参与主体在不同情形下契约的选择,关键参数对低碳服务提供商与制造商的最优决策和利润的影响以及低碳服务提供商对项目的最低投资和绩效水平的确定,可以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考虑制造商负责回收和处理废旧产品的两级闭环供应链,建立制造商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下的微分对策模型,以废旧产品回收量影响的企业声誉为状态变量,利用反馈求解法得出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决策.在此基础上,假设奖惩临界值受企业声誉影响,得出奖惩契约协调下的供应链最优决策.通过对奖惩契约有和无两种情形的决策进行对比,得出废旧产品回收成本系数与企业声誉和奖惩力度均成反向变动关系;在一定的参数条件下,采用奖惩契约能提高废旧产品的回收量,降低产品的销售价格,增加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收益,达到社会、企业和消费者的多赢;当供应链系统参数满足一定条件时,相比无契约分散决策下供应链企业收益,奖惩契约的设计与实施能够持续有效地提高企业收益.  相似文献   

16.
多目标协调均衡的项目公司与承包商收益激励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士华  陈建华 《系统工程》2006,24(11):72-78
从项目公司和承包商双层角度,应用激励理论瘦委托代理模型建立了项目公司与承包商之间的多目标协调均衡收益激励模型.并应用一阶条件方法进行了求解。结果表明,在固定总价合同下,从多目标角度实施协调激励,不仅可以实现双方收益的帕累托改善,防范承包商的道德风险;而且通过提供均衡的激励组合策略,可以使得承包商在多目标控制上提高并合理分配自己的努力水平或资源,从而实现项目多控制目标之间的协调均衡改善。模型算例分析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第三方逆向物流回收合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的约束下,企业可以将回收任务委托给第三方回收企业来完成.在构建多个生产企业与多个第三方回收企业的回收合作结构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博弈理论对合作结构中的2个不同利益主体:生产企业和第三方回收企业在普通合约和利益共享合约下的合作关系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得到不同合约下的2组纳什均衡解.通过对普通合约下的纳什均衡解的分析,获得了回收量、回收价格和系统总利润与各参与主体的回收成本之间的关系.对2组纳什均衡解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到不同合约下相同指标(回收量、回收价格和系统总利润)的优劣关系.  相似文献   

18.
考虑生产同质产品的Ⅳ个制造商生产策略的演化性态,每个制造商可选择利润最大化或者收入最大化两种生产策略.基于Moran过程的固定点概率,计算出在有限个制造商中,利润最大化生产策略和收入最大化生产策略成功入侵的概率,计算只有一个个体选择利润最大化或收入最大化生产策略时,单个制造商分别选择两种策略之一所得的期望收益,认为选择行为支持收益较大的策略入侵.在选择行为支持策略入侵与取代的意义下,分别得到利润最大化生产策略和收入最大化生产策略占优的条件.研究发现,制造商生产策略的选择取决于制造商的总体数量和其生产成本因子.若生产成本因子很小,则收入最大化策略是更合适的生存策略;若生产成本因子较小,在制造商数量少时,收入最大化生产策略占优;若生产成本因子较大,则制造商数量多时,利润最大化策略占优,制造商数量少时,收入最大化策略是占优策略.进一步通过数值例子发现,若制造商数量一定,在生产成本因子比较小时,收入最大化生产策略是占优策略,当生产成本因子比较大时,利润最大化生产策略是占优策略;若生产成本因子很大,则利润最大化策略是更合适的生存策略.  相似文献   

19.
在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供应链中,随机供应会产生缺货的风险,随机需求会导致误判订单的风险.为了降低这些风险给OEM供应链造成的损失,基于CVaR风险度量准则建立了一个风险厌恶的品牌企业和一个风险中性的OEM供应商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求解出分散决策下的均衡定价与订货策略,提出了结合缺货惩罚和收益分享的协调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均衡定价与订货策略可以最小化品牌企业的条件风险价值,且最大化OEM供应商的期望利润;风险厌恶程度影响品牌企业的订货量,风险厌恶程度越大,订货量越小;品牌企业通过按缺货数量收取罚金,并向OEM供应商分享一部分利润,可以提高订货数量,实现供应链协调;协调契约的参数取值受OEM供应商的定价策略制约,而定价策略又受风险厌恶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