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单一的所有制结构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所有制形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基本经济制度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在回答所有制改革的判断标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和实现形式以及国有经济的地位、功能和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及其所有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伴随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发展,所有制改革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具体表现在: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不断调整和完善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努力探索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3.
从所有制结构调整的角度,论述社会主义公有制同市场经济的融合,指出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并不存在根本对立,可以相互兼容,并且只有在动态发展中不断改革完善和创新才能实现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及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存在的必然性出发,论述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相容性、特殊性和优越性,进一步明确了公有制为主体是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实现各民族之间和各地区之间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5.
赵玉英 《菏泽师专学报》1999,21(3):73-75,89
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了所有制结构是公有制与非有经济共同发展的特殊的矛盾统一体,公有经济与非公有经济既对立又统一,从而推进所有制结构的日臻完善,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五大进一步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经济体制的改革提上了议事日程。所有制结构由单一的公有制逐步过渡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与此相适应,私营企业主阶层已经成为社会上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充分重视并研究私营企业主阶层的发展演变过程及原因,发挥其积极作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尽管占主体地位的所有制形式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存在的多种形式,同时还由于除公有制外存在着大量的非公有制的其他所有制形式,因而按生产要素分配也就成为必然的了。这不仅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而且也不是对社会公平的一中否定。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发展、演变,确立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当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对这一问题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有一个全新的审视和更为理性的分析,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论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主体地位的确立依据、含义及体现,澄清在这一问题上的一些认识误区,以利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公有制在所有制结构中的主体定位.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包括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社会主义所有制仅指公有制,它们的内在属性和外在经济关系有质的不同,又与公有制互联互通。所有制结构关系整个社会发展大局,理论上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建国以来 ,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中 ,中国共产党对所有制理论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变化的过程。在实践中不断突破传统理论观念的束缚 ,认识逐渐深化 ,最终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确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结构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混合所有制,是一种特殊的所有制形式,它对于提高社会生产力,实现向发达公有制社会过渡,具有重要的作用。论述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混合所有制的概念、存因、特点、性质、作用、发展阶段及各国在实践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混合经济,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各种所有制的经济成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引导或控制之下,共同进行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而形成的经济类型。通过改革,建立起控制国民经济运行的“三极管理结构”,运用管理国民经济的放大原理,充分利用社会化大生产各个环节互相依赖的关系,可在保证经济仍然按社会需要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前提下,大大降低社会经济管理总成本和国家投资量。判断一个地区的经济性质不应只看公有制经济成份在其中所占的数量比重,还应看其在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应当在改革过程中设计出各种约束机制来弥补公有制经济的损益缺乏经济约束机制的缺陷。  相似文献   

15.
解放思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继续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用这一理论指导我们关于所有制和国有企业的改革,构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所有制结构,探索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建国以来,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对所有制理论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变化的过程。在实践中不断突破传统理论观念的束缚,认识逐渐深化,最终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确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结构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  相似文献   

17.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  相似文献   

19.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领域最广泛、最深刻的变革之一,就是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重组。中国共产党在科学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改变了过去那种“一大二公三纯”的所有制结构,允许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形成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这种格局与我国建国初期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似乎相似,所以有人就认为:改来改去,又回到了历史的起点,“发出与其现在,何必当初”的感叹。也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从而否定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因此,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对于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