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浅议景电灌区灌溉用水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金环 《甘肃科技》2003,19(12):144-145
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加剧,电力供应十分紧张,高扬程提水灌区只有加强用水管理,实现节约用水,才能满足灌区农作物适时适量灌溉,提高灌区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2.
刘庄灌区从刘庄引黄闸引水灌溉,由于黄河流域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近期降水偏少,造成黄河天然径流量偏枯,但沿黄需水量不断增加,旱灾严重。要发展灌区经济,只有充分利用黄河水,增加灌区投资力度,加快灌区配套建设,提高输水能力,缩短轮灌周期,逐步修建节水工程,发展节水农业。  相似文献   

3.
张珂  王栋 《科技咨询导报》2011,(13):151-152
引黄灌溉工程早巳在21世纪初就已基本打通.引黄灌溉,顾名思义,就是引用黄河的水对农田进行浇灌,一方面富饶了土地,一方面土地会给予黄河河流以反作用,使黄河的水流能力更加通畅.本文就黄河下游引黄灌区的节水灌溉能力,结合位山灌区的节水措施获得的成效,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郑志彬  张萌萌 《科技资讯》2006,(20):197-197
位山灌区是黄河下游最大的引黄灌区,居全国6个特大灌区的第5位,控制聊城市8个县(市区),85个乡镇的540万亩耕地。目前,位山灌区已形成了排灌沟渠布局较为合理,功能比较完善的体系,不仅满足了灌区农业灌溉用水,补充了地下水源,改良了盐碱土地,还为聊城市工业和城镇生活提供了大量优质水源,发挥了巨大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郑志彬  张萌萌 《科技资讯》2006,(19):132-132
位山灌区是黄河下游最大的引黄灌区,居全国6个特大灌区的第5位,控制聊城市8个县(市区),85个乡镇的540万亩耕地。目前,位山灌区已形成了排灌沟渠布局较为合理,功能比较完善的体系,不仅满足了灌区农业灌溉用水,补充了地下水源,改良了盐碱土地,还为聊城市工业和城镇生活提供了大量优质水源,发挥了巨大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建设大柳树生态经济区是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的主要任务,长期以来,围绕黄河流域突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引起了不同学者和有关部门对大柳树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学术技术争议.结合生态经济区水资源条件,以黄河大柳树生态经济区老灌区节水潜力为主线,系统分析了影响节水潜力的主要因素和敏感性.结果表明,通过输水工程改造、种植结构调整、田间改造、井渠结合、运行管理等方面的节水努力,老灌区节水量为13.18×108~22.69×108 m3,有水资源条件支撑了大柳树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与开发.  相似文献   

7.
一“三遥仪”概述内蒙古河套灌区位于黄河中上游,在巴彦淖尔盟境内,西起磴口,东至包头,北依阴山南临黄河,可灌溉780万亩土地,是我国的一个大型灌区之一。总干渠是主要的输水工程。最大引水流量500立方米/秒,每年引水量为35~50亿立方米。群闸多水位遥测遥控遥信(简称三遥仪)是总干渠水量调配而设计的系统装置。目前,  相似文献   

8.
山东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全省各个地区出现水资源总量不充足,沿黄河地区供需矛盾日益激化,沿黄河蓄水能力不充足并且分布不均匀,灌区管理设备不配套,造成很多地区出现水资源浪费现象。针对黄河水资源出现的问题,本文通过解决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山东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的对策,从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沿黄河地区供需矛盾所采取的相应对策,以尽快解决,避免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9.
白银市引黄灌区玉米复合群体高产高效模式武秉钺,周占敏,张玉虎(白银市农科所730900)白银市引黄灌区包括沿黄河谷灌区以及景电一期、靖会、兴堡川、刘川、工农渠、景电二期共15处,是全国最大的高扬程分布区,总灌溉面积119.6万亩。为使本灌区光热水土资...  相似文献   

10.
 在黄河中上游干旱、半干旱或半湿润地区 ,一些已建和待建的引黄灌区 ,如景泰川高扬程灌区、盐(池)环(县)定(边)扬水灌区、引大(通河)济湟(水)工程、宁夏扶贫扬黄灌区、大柳树灌区、引洮灌溉工程等 ,它们的单位引水量的实际投资和真实成本均很大。这是因为这些灌区至今仍是采用需水量很大的传统地面充分灌溉方法(即漫灌) ,无论是单位灌溉面积的投资还是工程真实成本都很高 ,需长期靠国家大量补贴(明补、暗补)才能维持。这种工程和方法实属得不偿失 ,对当地和全国的发展都将形成沉重的长期包袱。  相似文献   

11.
对黄河北岸风陵渡机电灌站灌区近年来实行河井双灌节水技术模式及应用实践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同类地区发展河井双灌农业节水技术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在黄河中上游干旱、半干旱或半湿润地区 ,一些已建和待建的引黄灌区 ,如景泰川高扬程灌区、盐(池)环(县)定(边)扬水灌区、引大(通河)济湟(水)工程、宁夏扶贫扬黄灌区、大柳树灌区、引洮灌溉工程等 ,它们的单位引水量的实际投资和真实成本均很大。这是因为这些灌区至今仍是采用需水量很大的传统地面充分灌溉方法(即漫灌) ,无论是单位灌溉面积的投资还是工程真实成本都很高 ,需长期靠国家大量补贴(明补、暗补)才能维持。这种工程和方法实属得不偿失 ,对当地和全国的发展都将形成沉重的长期包袱。据分析 ,在上述地区中 ,年降雨量…  相似文献   

13.
曹传勇  郑志彬 《科技资讯》2006,(19):165-165
位山灌区地处鲁西平原,始建于1958年,1962年停灌,1970年复灌。现渠首设计引水流量240立方米每秒,控制聊城市东昌府、临清、冠县、阳谷、东阿、茌平、高唐、开发区8个县(市区)、85个乡镇的540万亩耕地,占全市耕地面积的65%,是黄河下游最大的引黄灌区,居全国6个特大型灌区的第5位。目前,位山灌区。已形成了排灌沟渠布局较为合理、功能比较完善的工程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举国关注的黄河洪旱灾害,洪灾与断流并存,是在水少沙多、灌区用水过多、三门峡水库因泥沙淤积被迫低水位运行、下游地上河床不断淤高、防洪严峻的背景下产生的,制约因素众多,单一措施很难根治,南水北调投资过大为期遥遥,远水难解近渴.水土保持是治理黄河的治本措施,若全面进行治理,亦需20年后才见显效,乃属长远之计.  相似文献   

15.
以山东省菏泽市为例介绍了引黄工程现状、引黄沉淀泥沙在灌区平面上的分布及对环境的影响,总结了菏泽市在处理和利用引黄沉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分析了引黄灌溉面临的主要泥沙问题,提出了处理和利用黄河泥沙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于文涛  高坤  高昕 《科技信息》2008,(32):372-372
本文以山东省菏泽市为例简要介绍了引黄工程现状、引黄泥沙在灌区平面上的分布及对环境的影响,简要介绍了菏泽市在处理和利用引黄泥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分析了引黄灌溉面临的主要泥沙问题,提出了处理和利用黄河泥沙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7.
以青海省柴达木盆地都兰县、黄河干流贵德县、湟水流域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为研究区域,进行了农民对灌溉水管理认知和评价的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三县农民对水价高低的感知和评价与实际水价紧密相关,农民认可按灌溉面积计收水费的收费方式;农民认为灌区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能是维护好渠道、指导农民科学用水、制定合理的分水计划,灌区管理机构在渠道维护、水费使用透明度、宣传国家水管理政策等方面需要改进;农民还认为村集体在水管理事务民主化与公开化、组织领导作用等方面存在不足.最后提出了青海省灌溉水管理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利用分形理论,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分析了宁夏城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及空间分布的特征,发现该体系中各等级规模的城镇数量比例有明显的层次性和可划分性,但整体处于内部结构均衡的初级发展阶段,未达到泛城镇化水平,城镇体系主要沿黄河两岸呈条带状分布,在北部灌区较为紧密,城镇间的物质、能源、信息交换强度较大,带动着全区经济发展的结论.提出了加快城镇体系增长极的培养,开发建设沿黄河城镇带以带动城镇体系发展,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建设农村特色小城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由于种种原因,黄河禹门口提水枢纽工程灌区工程进展缓慢,到2002年底仍未达到设计规模,而且用水随机性大,致使枢纽一、二级站设备大量闲置,机组流量不匹配,造成水资源浪费,加大了提水成本,必须进行机组改造。通过机组改造,不仅满足了近期工业供水的要求,同时也满足了农业灌溉小流量随机性要求。  相似文献   

20.
田福荣 《科技信息》2007,(31):601-606
通过在固海扬水灌区进行的四种作物(玉米、油葵、春小麦、大麦)6种水质(黄河淡水、1.0g/L、1.5g/L、2.0g/L、2.5g/L和3.0g/L)处理,3次重复共计72个小区的灌溉试验结果表明:四种作物均可采用黄河淡水与地表咸水掺混灌溉,且混合水矿化度在小于3.0g/L时四种作物均能安全生长。通过四种作物的产量性状及生育动态进一步分析得出,春小麦、玉米混合水灌溉,安全丰产的灌溉水矿化度在2.0g/L以下,大麦、油葵安全丰产的灌溉水矿化度在2.5g/L以下。土壤盐分会因灌溉水的矿化度增高而升高,但冬灌利用黄河淡水轮灌洗盐,土壤积盐与脱盐水平相当,且第二年春季基本不存在返盐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