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8世纪,俄国多次遣使来华,清廷亦两次遣使赴俄。中俄两国使团在交往过程中,发生了外交礼仪之争。尽管清廷与俄国的交往中表现出希望与俄国和平共处、互谅互让的良好愿望,但俄国却表现出强烈的领土扩张野心和强权政治的真面目,向清廷提出领事裁判权的要求,并施以武力的威胁,中俄两国的和平交往开始为俄国对中国领土的侵略所取代。  相似文献   

2.
据《俄罗斯报》10月19日报道,莫斯科市政府建议迁走位于红场列宁墓中的列宁遗体,并把米宁和波扎尔斯基的塑像重新竖立在红场中心的历史原址。米宁和波扎尔斯基何许人?这要从俄国的一段历史说起。乱世出英雄 16世纪末17世纪初,沙皇伊凡四世死后,饥荒不断发生,俄国政局动荡不已,外族接连入侵,是历史上的“混乱”时期。1606年舒伊斯基当上沙皇后,为增加税收,加紧了对广大人民的盘剥,农村和城市起义此起彼伏,对俄国领土觊觎已久的波兰-立陶宛王国趁机扶植反沙皇势力,以图夺取俄国政权。  相似文献   

3.
安娜·卡列尼娜,端丽、温雅,感情深挚,风度迷人、在俄国文学中独具风采.托尔斯泰在小说中,通过一系列意蕴深广的肖像描写、细腻生动的心理刻划、迭宕多姿的情节故事,塑造了安娜这位叛逆的贵族妇女形象.譬如安娜去看歌剧的情节,一方面,描写了安娜对整个上层社会的再次正面冲击,展示了安娜反叛的性格特征;另一方面,说明安娜对上流社会依然存有依恋之情,在安娜追求与反叛过程中,无法彻底摆脱出身和教养给她的影响,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矛盾心理,这是她可悲结局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本文拟就安娜看歌剧这一情节,再谈安娜性格的反叛性,追寻安娜的死因.  相似文献   

4.
近代日本与俄国在东北亚地区争夺殖民地最为激烈的是甲午战争后到日俄战争之前的这段时期,其争夺态势表现为俄国的进攻为主与日本的防守为主。日俄战争之后,两国在东北亚地区的争夺态势表现出二者的妥协和勾结,目的是防止其他列强染指这一地区,维护日俄两国在这一地区的优势地位。这种态势的演变受国际关系的影响,也与日本和俄国自身力量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5.
大人物盖茨比的大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菲茨杰拉德的《大人和盖茨比》通过完美的艺术形式表现了“美国梦”的幻灭这一美国文学的传统主题。盖茨比梦想通过个人奋斗积累财富追求旧日的恋情,却未意识到上层社会虚伪残酷的本质。本文试图通过对主人公所处爵士乐时代美国上层社会的解剖,以及对其本人性格缺陷的分析,来说明盖茨比悲剧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6.
杰克·伦敦是一位美国现实主义作家,其一生作品甚丰,基本上是以自己的经历和见闻为主要创作源泉.由于他的经历曲折传奇,杰克·伦敦的思想充满了矛盾,作品中这些矛盾时常发生冲突.但是其思想的主流还是尼采的超人.因此他既同情人民大众又鄙视他们,既向往上层社会又对上层社会的虚伪嗤之以鼻.他深深地陷入在个人主义的泥潭中不可自拔.最后在自我毁灭中,过早地结束了他的一生.  相似文献   

7.
杰克·伦敦是一位美国现实主义作家,其一生作品甚丰,基本上是以自己的经历和见闻为主要创作源泉。由于他的经历曲折传奇,杰克·伦敦的思想充满了矛盾,作品中这些矛盾时常发生冲突。但是其思想的主流还是尼采的超人。因此他既同情人民大众又鄙视他们,既向往上层社会又对上层社会的虚伪嗤之以鼻。他深深地陷入在个人主义的泥潭中不可自拔。最后在自我毁灭中,过早地结束了他的一生。  相似文献   

8.
1867年,马克·吐温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访问了俄国。那时他只是一位对俄国人盲目同情的旁观者。二十年以后,他却变成了一位为俄国革命大声疾呼,并不倦地谴责沙皇暴政的批评家。当时人们对革命尚缺乏同情心,甚至持怀疑态度。  相似文献   

9.
多克托罗是关注历史的美国后现代派作家。他的长篇小说《拉格泰姆时代》以历史与虚构糅合的方式再现二十世纪初期的美国社会面貌,拷问历史的本质,解构上层社会营造的奋斗、成功和进步的历史神话,重构下层群体被压榨、被排斥的艰辛历史境况。通过对历史的解构与重构,小说反映美国历史的一段真实岁月,也折射当代美国社会政治问题,体现出作家的现实关怀。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将《丘园记》同梵.高的部分作品进行比较,评述《丘园记》体现的后印象主义风格。《丘园记》中,弗吉尼亚.伍尔夫以细腻的文笔,大胆的色彩对比,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宛如一幅后印象主义油画,表达了伍尔夫对大自然的热爱。《丘园记》中,伍尔夫以丘园为背景,一只蜗牛为线索,四组人物的故事片断为情节完成了一组既联系又独立的画面,而这些充满象征意义的画面则表达了她的内心世界。弗吉尼亚.伍尔夫虽然出身上层社会,却具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和民主意识。她在《丘园记》中对上层社会的虚伪进行讽刺,同时对处在社会下层的小人物给与同情。这些都使《丘园记》不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具备了一定的后印象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11.
正著名历史学家克柳切夫斯基有言,"俄国历史是一部收集领土的历史"。确实,俄国不仅是横跨欧亚的大帝国,还曾在美洲拥有广袤的殖民地。1741年白令发现阿留申群岛和阿拉斯加后,俄国人开始涌入北美大陆从事殖民扩张。为进一步拓展在北太平洋的存在,俄国政府于1799年将之前的美洲联合公司改组为俄美公司,并赋予其重任——"使俄国在包括加利福尼亚在内的北美大陆西海岸,以及夏威夷群岛、萨哈林岛南部和阿穆尔河口等地进一步巩固下来。这些殖民区连同已经归属俄国的勘察加、阿拉斯拉和阿留申群岛一起将使俄国成为在整个北太平洋拥有无限权力的主人。"  相似文献   

12.
长篇小说《复活》是列夫·托尔斯泰1889—1899年写成的一部代表作。它是托尔斯泰思想和创作发展的总结,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发展的高峰。俄国从1861年农奴制度改革以后,沙皇政府更为残酷的镇压革命人民,资本主义势力侵入农村,加速了农村空前未有的破产,广大农民在农奴制度残余和资本主义压榨下,陷于贫困、饥饿、死亡的绝境。他们对沙皇专制制度官办教会、土地私有制和日益发展的资本主义制度,积聚了山岳般的仇恨,发出了强烈的抗议,表现出扫除一切旧制度的坚决愿望和拼死的决心。然而,农民们并不了解应该用怎样的斗争才能为自己得到  相似文献   

13.
俄国的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及结构主义都是以文本为基础的批评方法,它们可以说是历史的承接,但又有所不同。俄国形式主义以文学语言形式为绝对的批评对象,采用陌生化理论,分析文学的文学性。新批评则是以单一文本的次深层形式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理论原则,获得文学作品丰富的内涵。结构主义与俄国形式主义和新批评所不同的是,它从宏观的角度,发掘纷繁复杂的表象之下的同一模式,从而揭示出作品的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东正教与中俄早期文化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俄早期文化交往中,东正教发挥了极其特殊和重要作用.在东正教会派驻北京的神职人员中培养出了第一批俄国的汉学家,一方面,他们将中国的历史、地理、文学、艺术介绍到俄国和欧洲,另一方面,将欧洲较为先进的科学知识介绍到中国,增进了中俄政府与民间的相互了解和往来.但东正教会过分彰显的政治使命增加了中俄彼此间的不信任,影响两国、两个民族、两种文化间的平等交往.  相似文献   

15.
亚历山大·赛尔盖耶维奇·普希金是伟大的俄罗斯人民诗人,他的创作把俄罗斯文学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虽然在普希金前俄国文学史上曾经出现过像卡拉姆辛、拉季谢夫、克雷洛夫、格利鲍耶托夫等一批天才的诗人和作家,然而,正如车尔尼雷夫斯基说的:“普希金第一个以非凡的忠实性和洞察力描写了俄国风习和俄国人民不同阶层的生活.”别林斯基称他是“第一个既是伟大的又是民族的俄国诗人.”在这个意义上讲,普希金是俄国文学的真正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16.
1862年俄国第一次设置了四个军区:维尔诺、华沙、基辅和敖德萨军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俄国领土划分为12个军区。十月革命后,原有的军区及其指挥机构被废除了。为了保卫苏维埃国家需要建立一支新型革命军队和新的军区组织系统。1918年3月,最高苏维埃向列宁呈报了关于划分俄国欧洲部分军区计划,并得到批准,尔后第一个苏维埃军区——彼得格勒军区诞生了。  相似文献   

17.
《奇闻怪事》2013,(3):42-43
俄国十月革命后,原沙皇俄国黑海舰队司令亚历山大·高尔察克在乌拉尔地区的乌法成立了内阁执政,即俄国的临时政府,高尔察克被任命为军事部长,之后其在英国的援助下,在鄂木斯克成立了独立政府,并被宣布为俄国最高执政官。在短短的时间里,高尔察克就组建起一支15万人的军队,并在1919年春天展开了由东向西的全面进攻,然而  相似文献   

18.
萨尔蒂科夫-谢德林是俄国文学史上继果戈理之后又一位杰出的讽刺作家,苏联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家庐那察尔斯基称他为“笑的大师”。他的作品,对沙皇俄国统治阶级极尽讽剌、挖苦、嘲笑之能事,深刻地揭露了沙皇俄国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尤其是长篇小说《戈罗夫略夫一家》(1880),更以其风格冷峻“笑声”刺耳而别具一格。它与作家其他许多作品不同,与果戈理通过“含泪的微笑”达到讽刺,揭露目的的喜剧性作品《钦差大臣》、  相似文献   

19.
俄国形式主义有两个基点:一是类比于语言学,从所谓“绝无争议的材料出发”,一是坚持诗学的艺术本质,于是对“词汇的艺术作品”的研究,乃成为俄国形式主义的基础。俄国形式主义所称理论诗学的研究是侧重在语音、韵律、词法、句法与词义这个方向上展开的;然而,即使在俄国形式主义共时态的理论诗学的范围中,也仍然有着历史观念的渗入。材料、程序、风格,这三个词大体构成了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一个最简括的基本的概念系统。俄国形式主义对于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两点主张:一是用形式消灭内容,二是将内容归结为形式。  相似文献   

20.
接受美学是以读者的接受为研究中心的文学理论。它受到俄国形式主义的文学自主性和陌生化理论的直接影响。在接受美学的阅读、读者和文本、文学史的演变等重要理论中,都可看到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的痕迹。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是接受美学的先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