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观察和比较多西他赛周方案给药联合5-氟尿嘧啶(5-FU)和顺铂(DDP)静脉化疗与多西他赛(DOC)、5-氟尿嘧啶静脉给药联合顺铂腹腔热灌注,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初步疗效和副反应,将90 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入多西他赛、5-氟尿嘧啶和顺铂静脉化疗组或多西他赛、5 氟尿嘧啶静脉化疗联合顺铂腹腔热灌注化疗组,静脉化疗组45 例,热灌注化疗组45 例.研究表明,静脉化疗组有效率为44.4%(20/45),热灌注化疗组为66.7%(30/45),其中完全缓解(CR)1 例,有统计学差异(P=0.038);临床受益反应(CBR)评估,静脉化疗组有效率为64.4%(29/45),热灌注化疗组为82.2%(3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8);两组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神经毒性等,无统计学差异.多西他赛周方案、5-氟尿嘧啶联合顺铂腹腔热灌注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近期疗效优于单存静脉化疗,两组副反应相似,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卵巢癌的治疗中化疗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多数情况下手术很难将残留灶和转移结节彻底清除干净,均有赖于化疗药物进行辅助治疗.一种新型的新辅助化疗,即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术中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逐渐应用于临床,其优点将手术与化疗同时进行,避免了很多传统静脉给药与腹腔化疗的不足,并有着良好的初步临床疗效.现就晚期卵巢癌术中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左旋米唑联合丹参腹腔化疗在消化系癌术后早期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1年6月-2005年6月收治的98例消化系癌进行分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48例.其中治疗组为左旋米唑联合丹参腹腔化疗,对照组不用左旋米唑及丹参.结果两组进行比较,治疗组的并发症减少,毒副反应变轻,生存率增高,复发率降低.结论消化系癌术后早期行左旋米唑联合丹参腹腔化疗,不仅是安全可行的,而且毒副反应小,并发症少,近期疗效满意,是一项很有发展前景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左旋米唑联合丹参腹腔化疗在消化系癌术后早期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1年6月-2005年6月收治的98例消化系癌进行分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48例.其中治疗组为左旋米唑联合丹参腹腔化疗,对照组不用左旋米唑及丹参.结果两组进行比较,治疗组的并发症减少,毒副反应变轻,生存率增高,复发率降低.结论消化系癌术后早期行左旋米唑联合丹参腹腔化疗,不仅是安全可行的,而且毒副反应小,并发症少,近期疗效满意,是一项很有发展前景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原发性肺癌经支气管动脉联合胸廓内动脉灌注化疗和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进行疗效对比,以期对介入治疗肺癌提高认识。方法 对48例经介入疗法治疗原发性肺癌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联合胸廓内动脉化疗和单纯支气管动脉化疗分组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①联合胸廓内动脉组共32例,其中部分缓解21例,稳定7例,进展4例;单纯支气管动脉化疗16例,其中部分缓解5例,稳定8例,进展3例;②化疗后胸背部疼痛及避部皮肤红肿、坏死等副反应在联合胸廓内动脉组32例中出现19例,在单纯支所管动脉组16例中出现4例。结论 ①联合胸廓内动脉组化疗后有效率高于单纯支气管动脉化疗组,有统计学意义;②联合胸廓内动脉化疗后胸背部疼痛及局部皮肤红肿、坏死等副反应发生率高于单纯支气管动脉组。  相似文献   

6.
观察经皮热消融与肝动脉化疗栓塞同步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选取兰州军区总医院安宁分院收治的肝癌患者94例,并随机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取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经皮热消融与肝动脉化疗栓塞同步治疗。比较2组患者近期疗效、并发症及生存情况。观察组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1年、2年及3年生存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肝癌患者应用经皮热消融与肝动脉化疗栓塞同步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7.
探讨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卡培他滨化疗在进展期胃癌术后的临床应用。选取天水市第四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于2011年1月-2012年12月治疗的42例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三维适形放疗干预,研究组给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卡培他滨化疗干预,观察两组近期治疗效果、生存、复发、转移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14%(P0.05);研究组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分别为85.71%、66.67%、3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14%、33.33%、4.76%(P0.05);研究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为9.52%、28.5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7.62%、61.90%(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卡培他滨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术后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选择更有效的灌注方法,为肺癌的综合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途径。方法 通过术中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分别灌注5-氟尿嘧啶(5-FU),其靶器官中5-FU的质量浓度,标本用高效液相层析仪检测(HPLG)。结果 5-FU在支气管动脉灌注组的质量浓度明显高于肺动脉组,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血浆中的5-FU的质量浓度甚微。结论 术中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可使靶器官含有较高的药物浓度,且全身毒副作用明显小于肺动脉灌注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榄香烯乳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恶性腹腔积液符合入组条件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应用腹腔穿刺导管行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组给予榄香烯乳400~500mg/m2+顺铂60mg腹腔灌注,对照组给予顺铂60mg腹腔注射,连用4周评价治疗效果.结果64例患者均完成治疗,治疗组、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7.5%、53.1%.组间差异P=0.003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37.5%、40.6%,组间差异P0.05.结论榄香烯乳联合顺铂腹腔置管灌注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疗效优于单用顺铂,并且不良反应与单用顺铂无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联合动脉化疗栓塞手术治疗Ⅱ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33例Ⅱ期宫颈癌患者术前进行超选择动脉化疗加栓塞治疗,10~14d后行宫颈癌根治术,分析淋巴结转移情况、术中出血量和疗效,并与31例单纯手术患者进行对照。结果联合动脉化疗栓塞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缓解率100%;术中平均出血量(348±28)ml,低于单纯手术组(560±45)神(P〈0.05);术前化疗栓塞组淋巴结转移率为12.12%,低于单纯手术组19.35%(P〈0.05)。结论联合动脉化疗栓塞手术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有效降低盆腔淋巴结转移率,减少术中出血,是治疗Ⅱ期宫颈癌的较佳模式。  相似文献   

11.
用人食管癌组织直接接种于裸鼠,建立两株裸鼠移植瘤株,分别命名为人食管鳞状细胞癌裸鼠移植瘤(HEC_2)和人食管腺鳞癌裸鼠移植瘤(HEC_6),两瘤株的鼠间传代达40余代,历时3年,生长稳定,潜伏期短,移值成功率达100%。并应用于抗癌药物和放射增敏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平阳霉素对HEC_6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重复两次,抑制率分别为56.5%和8.87%;血卟啉衍生物(HPD)对HEC_2 X线分次照射有明显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12.
化疗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贲门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化疗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贲门癌的疗效 ,探讨更有效的治疗方式。方法 :46例中晚期贲门癌患者均分至 2个组 ,单放组采用常规分割 ,DT5 0 GY/5周。综合组采用化疗 +放疗 +化疗 ,化疗采用 FP方案 ,前后各 2个周期。结果 :2个组治疗后完全缓解率 :单放组为 0 ,综合组为1 2 .6%。病情进展率 :单放组为 1 8% ,综合组为 4.3%。 2个组近期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 x2 =4.39,P<0 .0 5 ) ,综合组副作用大于单放组 ,( t=4.31 8,P<0 .0 1 ) .结论 :化疗联合放疗可提高局部控制率 ,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提高疗效 ,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3.
影响胃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胃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02例胃癌患者根治术后肿瘤复发转移的情况,并采用Logistlc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率为45.4%,术后2年内复发转移率73.7%,2-5年复发转移率21.%,5年后复发转移率4.4%;单一复发转移占83.2%,多部位复发转移占16.8%。单因素分析显示胃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与肿瘤大小、原发灶部位、癌细胞分化程度、大体分型、癌细胞浸润深度、辅助化疗、术后病理、TNM分期有关,经过多因素回归分析后显示肿瘤大小、辅助化疗、TNN分期为胃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因素。结论胃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大部分在术后2年内,以单一复发转移为主;肿瘤大小、1NM分期及辅助化疗为胃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以草酸铂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0例晚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A组(治疗组)L—OHP 130mg/m^2静滴第1天,亚叶酸钙(CF)200mg/m^2。第1~5天,静滴,5-氟脲嘧啶(5-Fu)500mg/m^2,静滴1~5天,21天为一疗程;B组(对照组):CF200mg/m^2。第1~5天静滴,5-Fu500mg/m^2,静滴1~5天,21天为一疗程,2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A组10例患者有效率为90%。不良反应主要为感觉神经毒性,恶心、呕吐和白细胞下降;B组10例患者有效率为70%,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和白细胞下降,无神经毒性.结论:L—OHP联合CF+5-Fu方案较CF+5-Fu方案疗效高。患者耐受良好,是治疗晚期大肠癌的安全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持续输注用于静吸复合全麻下鼻内镜手术中控制性降压的效果。方法50例择期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瑞芬太尼组)和B组(硝普钠组)行控制性降压,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控制性降压期间两组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差别不大(P〉0.05),A组心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持续输注用于静吸复合全麻下鼻内镜手术中控制性降压可达理想的降压效果,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直肠上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直肠癌的安全性,减少化疗药物剂量后的疗效与副反应,以及对手术切除的影响。方法:采用经皮股动脉入路作直肠上动脉化疗栓塞术,用表阿霉素30mg,羟基喜树碱20mg(或顺铂30mg),5-Fu500mg化疗,明胶海棉条(大小1.0cm×0.2cm)1条栓塞。并于化疗栓塞术后第二周或择期行肿瘤切除术。结果:16例患者临床症状减轻,CT复查10例中9例肿瘤有缩小,1例无变化为恶性间质瘤,16例中15例顺利完成根治术,尤其术前评估难以切除肿瘤的9例中有8例顺利完成肿瘤切除。结论:直肠上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直肠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可提高手术切除率,可作为直肠癌综合治疗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分析15例隐睾继发睾丸癌患者资料,总结隐睾恶变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分析15例隐睾继发睾丸癌患者资料,年龄21~56岁,平均36.6岁.其中,腹股沟隐睾6例,腹腔隐睾9例;左侧5例,右侧7例,双侧3例.临床分期Ⅰa:4例、Ⅰb:5例、Ⅱb:3例、Ⅱc:2例,Ⅲb:1例.其中,5例已行隐睾牵引复位固定术(双侧1例),复位固定与发现睾丸癌间隔14~26 a,平均22.2 a.结果 6例腹股沟隐睾睾丸癌行根治性切除.9例腹腔隐睾肿瘤中,肿瘤根治性切除6例,根治性切除加腹膜后淋巴结清扫2例,1例因肿瘤严重粘连行姑息切除.病理诊断精原细胞瘤13例,精原细胞瘤合并胚胎癌1例,胚胎癌1例.15例患者中1例行严密监测随访,未行进一步治疗,14例行术后放疗,其中合并胚胎癌者及姑息性肿瘤切除术者同时予以化疗.9例随访6个月~9 a,平均3.7 a,未见复发及远处转移征象.结论隐睾发生肿瘤的概率大于正常睾丸,隐睾应及时治疗并终生随访;隐睾睾丸肿瘤的病理类型多为精原细胞瘤,手术切除加术后放疗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大理医学院附属医院2004年1月至2010年11月宫颈癌患者Ⅰa~Ⅱb期(Ⅰa~Ⅱb)2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宫颈癌Ⅱb期(Ⅱb)术前新辅助化疗后均获部分缓解,并成功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余22例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同时行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27例患者中除1例失访外,随访时间4个月~6年,平均随访时间25个月,除1例复发外,余均无复发及转移,为无瘤生存状态。结论:化疗治疗可作为宫颈癌术前、术中及术后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利用人卵巢癌、胃癌、结肠癌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观察比较肝脾转移情况。方法分别将人卵巢癌、 胃癌、结肠癌实体瘤移植到裸鼠皮下,在建立人卵巢癌、胃癌、结肠癌裸鼠实体瘤模型的基础上,观察裸鼠实体瘤生 长速度、存活时间及肝脾转移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人卵巢癌、胃癌、结肠癌实体瘤移植到裸鼠皮下,移植成瘤 率、肝转移率皆为100% ; 卵巢癌脾转移100% ; 胃癌脾转移62. 5% ; 结肠癌脾转移75% 。人卵巢癌裸鼠实体瘤生 长速度高于胃癌、结肠癌裸鼠实体瘤,且肝脾转移快,存活时间短; 三种癌裸鼠移植瘤肝脾转移病理形态均有差异。 结论建立的人卵巢癌、胃癌、结肠癌裸鼠移植瘤肝脾转移完整地再现了人卵巢癌、胃癌、结肠癌患者肝脾转移的 临床过程,为探讨人卵巢癌、胃癌、结肠癌肝脾转移生物学机制和抗转移提供参考,三种癌裸鼠移植瘤肝脾转移癌 均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