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些动物有很高的繁殖量,如贝类、鱼类能生上千万的卵,但能生存和生成幼体的只有百分之几,甚至千分之几。而属于高等动物的鼠类也是繁殖“英雄”,有人对褐家鼠进行试验观察:它们性成熟只需60~90天,孕期21天,产后即可再次受孕,全年均可繁殖,平均胎仔数8~10只。曾有报告,在实验  相似文献   

2.
黑颈鹤     
《知识就是力量》2008,(11):F0003-F0003
黑颈鹤是世界15种鹤类中唯一一种生长和繁殖都在高原的种类,被称为“高原鹤类”,在西藏有神鸟之称。每年夏天他们在青藏高原繁殖后代,冬季迁徙到云贵高原越冬。黑颈鹤因其脖子全部为黑色而得名,主要栖息于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通常生活在沼泽地、湖泊及河滩地带,黑颈鹤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鸟类,由于数量稀少,分布地域狭窄.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相似文献   

3.
刘维新 《科学通报》1979,24(9):414-414
大熊猫是稀有珍贵动物,饲养条件下难于繁殖,原因之一是成年雄兽不易配种。因此,要开展大熊猫的繁殖工作,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是十分必要的,它不仅可以解决配种问题,而且对探索大熊猫的繁殖规律也有助益。  相似文献   

4.
海岸红杉(Sequoia sempervirens(Lamb)Endl)原产美洲,是世界上能长得最高的树木,为优质的用材和绿化树种。为了迅速大量繁殖其种苗,用4~5年苗木基部的萌条作外植体,经表面消毒,截成5毫米长的茎段  相似文献   

5.
正病毒出现在30亿~40亿年前,是地球生物圈中最古老的成员,比我们人类要早得多。我们该如何与它相处?病毒:地球上最成功的居民无论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病毒都是地球生物圈中最成功的居民,其丰富度、环境容忍度、生物多样性、繁殖能力以及对生物体特别是对人类的影响,都是无与伦比的。细菌和病毒出现在30亿~40亿年前,但究竟  相似文献   

6.
利用棉田边缘苜蓿带控制棉蚜的生物学机理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张润志  梁宏斌  田长彦  张广学 《科学通报》1999,44(20):2175-2178
棉蚜进入棉田的始期,苜蓿带中已经繁殖了大量的棉蚜天敌的食物昆虫,总量达到棉田的6.94倍,其中最重要的是苜蓿彩斑蚜,其发生比棉蚜早10~15d。棉蚜进入棉田后的数量激增阶段,苜蓿带中已经自然繁殖了大量棉蚜的天敌,此时苜蓿带中棉蚜的主要天敌类群(瓢虫类、草蛉类和食蚜蝇类)总数量达到棉田的13.65倍,其中最重要的是瓢虫类。在棉蚜数量激增的初期,刈割苜蓿迫使天敌进入棉田,对棉蚜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7.
植物试管繁殖的工厂化、商品化生产,是世界各国植物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应用于生产实际的主要方面。自从毛雷尔(Morel)(1960)开始应用于兰花的快速繁殖无性系获得成功以来,其历史已较长。目前,在繁殖花卉为主的园林观赏植物、蔬菜、果树、森  相似文献   

8.
漫画欣赏     
拖把 在密闭的室内用湿拖把拖地.不仅不能起到清洁的目地.还容易造成造成细菌的扩散。这是因为拖把也是滋生细菌最好的载体.尤其是夏季更适宜微生物繁殖,因此,居家拖把要勤消毒。拖把消毒的方法有:使用5%~10%漂白粉澄清液,浸泡30-60分钟.将拖把清洗后在阳光下曝晒。  相似文献   

9.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我国国宝,有独持的学术研究价值。由于其数量十分稀少,繁殖也比较困难,所以,人们对大熊猫的人工繁殖非常重视,本文提供一些有关资料,供大家参考,并恳切希望从事大熊猫工作的同行订正,补充。从一九三七年,大熊猫苏林在美国芝加哥动物园首次展出以来,人工饲养大熊猫将近五十年,半个世纪中,全世界各地的动物国内,大熊猫怀孕分娩四十二胎,幼仔成活半年以上,即算繁殖成功的有二十胎,成活二十仔。动物园内还没有一胎双仔同时成活的记录,详见表一。其中首例自然交配繁殖成功(编号1)和首例人工授精繁殖成功(编号19)都在北京动物园,编号31是国外唯一一例人工授精繁殖成功。大熊猫怀孕期最长记录是一百七十多天,在北  相似文献   

10.
一棵普通的香蕉树 ,一年能“生” 5~ 1 0株“小”香蕉树 ;现在有一种技术 ,可以让它在一年之内产出3 0 0 0 0个“孩子”。这种技术并非是当今红透半边天的基因技术 ,但它正在悄悄地改变全世界的农业状况。Mi cropropagation———通过组织培养快速大量繁殖农作物 (简称快繁 ) ,在东南亚 ,尤其是泰国 ,已经为当地农民和农业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植物克隆” :横空出世组织培养 ,就是从植物母体上取下一小片切片 ,放入盛有明胶介质的试管中 ,并加入特殊的化学物质 ,在控制好的光线、温度下快速繁殖切片细胞的技术。几…  相似文献   

11.
金牛掌离体茎段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桂耀林 《科学通报》1980,25(11):516-516
近年来,用组织培养方法快速繁殖各种观赏、园艺植物已取得不少进展,特别是在兰花等花卉生产中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仙人掌是一类很有价值的观赏植物,但由于生长缓慢,且有不少名贵种类繁殖困难,这  相似文献   

12.
癌细胞与正常细胞不同,它会无限繁殖,人死后癌细胞也会繁殖.人们迄今还不能充分说明这种繁殖来自于癌细胞的何种特性.最近G.J.道得尔(Todaro)等人提出,癌细胞内存在一种繁殖因子.  相似文献   

13.
正动物为了寻找到配偶、达到繁殖后代的目的,往往会在心仪对象面前展示自己曼妙的舞姿。动物的这种求偶展示是雄性向雌性炫耀的大好时机。当然,也不排除少数雌性"女汉子"对雄性"美男"青睐有加,穷追不已。除了舞蹈,雌雄之间的其他活动,包括配对、筑巢和相迎等,也都是求偶展示的一部分。求偶展示对动物提高繁殖成功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在富营养化的湖泊与水库中蓝藻常成为优势种类。由蓝藻过度繁殖而形成的水华严重影响了水质和环境。浮游动物在湖泊中是水生生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浮游动物中的一些种类可以通过摄取蓝藻而直接抑制蓝藻的过度繁殖,也可以通过改变湖泊的环境因子与营养条件来间接地控制蓝藻水华的形成。实现用浮游动物来对富营养化湖泊进行生物治理,应该设法提高湖泊中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和向湖泊中引进能够有效地抑制蓝藻繁殖的种类。  相似文献   

15.
根据2008年4月~11月无锡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梅粱湖水域的应急监测数据,对蓝绿藻密度、叶绿素、TN和TP等14个水质参数进行了聚类分析.R型聚类,14个指标总体可分为4类.Q型聚类,将22个站点分为7类.结果表明,目前梅梁湖藻类的大量生长和繁殖仍将是要面对的主要问题;在梅梁湖有机污染中,TN是主要的污染因子;相对于TN来说,也许TP是梅梁湖藻类的营养盐限制因子;梅梁湖西北部仍是污染最为严重的水域.  相似文献   

16.
土拨鼠奇观     
土拨鼠是一种体形娇小、皮毛松软漂亮、既调皮又可爱的高山动物,它们通常以家族为单位,聚居在高原、草原和草甸等地区。由于环境严酷和生存艰难,每个土拨鼠家族内只能允许一只雌鼠产下2~3胎幼鼠,否则雄鼠们无法供养后代。因此,土拨鼠家族内部的主要争斗不是雄性土拨鼠争夺配偶的决斗,而是雌性之间为取得繁殖权进行的"浴血奋战"。  相似文献   

17.
油橄榄(Olea europaea L.)是一种优良的常绿木本油料树种,原产地中海沿岸地区。该树种常规的苗木繁殖方法是嫁接、扦插、压条和播种。我们试图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新技术来繁殖油橄榄苗木。除以油橄榄嫩茎、胚轴、子叶等各种器官作为培养材料外,还利用茎尖培养,同时企图寻找合适的实验形态学研究的材  相似文献   

18.
据科学家统计,地球上现有贝类动物5~10万种。在动物界中,贝的种类数居第2位。贝类动物为何能如此繁盛,这或许是因为贝类动物具有坚硬的硬壳,能抵挡外敌侵入和环境变化的影响;或许是贝类动物利用海水流动进行巧妙的繁殖。贝类动物摄取饵料及多样化的菜单自有奥秘:某些贝类把身躯全部浸在不断带来营养物质的海水里,自动地从海水中摄取养  相似文献   

19.
在广西桂林,听说有个叫周伟森的斥资2.5亿元构筑了野生动物驯化基地,养了171只老虎,堪称是"中国养虎第一人"!笔者半信半疑,决定"深入虎穴"实地考察。周伟森的野生动物基地,坐落在桂林市郊太平乡,占地50万平方米,分成科研、繁殖、野化三个基地。科研基地是动物学家的工作场所;繁殖基地是野生动物的"产科医院",怀了孕的  相似文献   

20.
这里从生物繁殖的角度举一个最简单最容易理解的例子来说明浑沌这种性态是怎么演变来的。本模式只讨论单一类昆虫的繁殖而没有考虑与其它类昆虫的相互影响,比如春季孵蛋,度过夏季,秋季产卵后就死掉了。考虑在一年某一特定时间内有大量这种昆虫,昆虫数量第一年是N_1,第二年是N_2,等等以此类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