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文科 《甘肃科技》1996,(3):18-19,47
本文以100例健康人为对照,测定了94例泡球蚴患者血清异柠檬酸脱氢酶(ICD)的活性,其中73例与皮内试验及一般血清学测定相符,有21例仅有影像学的诊断,而皮内试验未检出或血清学假阳性者。我们用血清ICD法得到进一步地证实。测定结果表明,泡球蚴患者的血清ICD活性(x±su/ml,12.1±4.40)较健康对照组(6.54±2.48)有显著升高(P〈0.01),尤其是用血清ICD检测泡球蚴患者综合  相似文献   

2.
用30%普鲁士兰氯仿溶液,对10例杂交母猪的生殖器官作皮内、浆膜下和粘膜下注射,观察了母猪生殖器官的淋巴流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部切口不缝合皮下组织层的皮内缝合方法。方法:2004年4月至2005年1月间,1864例腹部切口常规缝合腹直肌前鞘,皮下组织层彻底止血后,不予缝合,切口作皮内连续缝合,术后腹带及沙袋加压包扎48h。结果:186例切口对合整齐,呈线状愈合,无红肿、硬节及排异现象,切口愈合良好。不拆线,住院时间短。结论:腹部切口不缝合皮下组织的皮内缝合方法实用,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应莉 《杭州科技》2001,22(4):35-35
在作者单位台州市中心医院临床工作中,发现红外线照射会阴切口可促进会阴部的血液循环,促进肠线吸收,减少硬结,减轻疼痛,对降低会阴切口感染率有明显好处。 1.对象与方法 对象 A组取 2000年 6月~12月顺产62例,其中会阴侧切58例,II度裂伤4例。B组取 1999年 12月~2000年5月顺产80例,其中会阴侧切68例,II度裂伤12例。两组无明显差异。 方法 A组阴道壁连续缝合,皮肤行皮内缝合,24小时后用红外线灯照射会阴部,每大二次,一次20分钟,给予抗菌素口服。B组阴道壁连续缝合,皮肤行皮内缝…  相似文献   

5.
目的:根据年龄的不同,采用不同种类皮肤消毒剂进行皮肤消毒,正确判断过敏试验结果.方法:40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00例,分别用75%酒精和0.1%新洁尔灭消毒皮内注射部位.每组200例又同时分为成人及小儿两组,给予药物和生理盐水对照试验.结果:临床上用75%酒精做消毒剂对局部注射部位皮肤的刺激性较大,与药物阳性判断相混淆.结论:见议临床上不采纳75%酒精做为过敏试验注射前的消毒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了Dexon线在腹部纵形切口皮内缝合中的效果,探讨其使用方法。资料及方法:采用美国氰胺公司产品4-0 DexonⅡ行连续皮内缝合78例,其中剖宫产61例(78.4%),子宫切除术8例(10.2%),附件切除术4例(5%),腹部疤痕者5例(6%)。78例均为下腹正中纵形切口。结果:78例皮内缝合腹部伤口均甲级愈合。结论:由于DexonⅡ行腹部纵形切口皮内连续缝合,腹壁不留针眼,切口对合良好,外观美观,加之不拆线,缩短住院天数,深受病人欢迎。  相似文献   

7.
目的:将皮内缝合技术应用于会阴正中切开术中,以提高接产技术。方法:对适宜会阴正中切开术的200例产妇随机分为2/0铬制医用羊肠线皮内合层缝合组(羊肠线组)和3/0太合医用可吸收聚乙醇酸线皮内缝合组(聚乙醇酸线组)各100例,通过自制问卷评价患者的主观感受、观察伤口愈合、近、远期随访。结果:两组伤口愈合均好,疼痛小,产妇一般情况差别无显著性。结论:两种缝线两种缝合法,伤口愈合均好,疼痛小,操作简单易行,勿需拆线,有利于接产技术的提高,适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在12例24侧杂种仔猪尸体的乳头和乳体部,用碳素墨水作深层皮内注射,观察了猪各对乳腺的淋巴流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在海拔3750米的高原物业区实施连续皮内缝合法处理绝育术切口的体会。高原牧区因受地理环境,效能不便,医疗条件制约以及牧民群众生活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常将绝育对象集中在当地乡有卫生所,布上级医疗队统一实施手术治疗。笔者今年六月间在班玛县知钦乡行绝育术时,应用连续皮内缝合法处理手术切口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华利康双线在会阴侧切皮内缝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56例会阴侧切皮内缝合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78例患者使用铬制肠线与丝线缝合为对照组,178例患者使用华利康双线缝合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征、伤口疼痛、术后伤口愈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伤口疼痛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伤口愈合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切口硬结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利康双线可明显缩短会阴侧切皮内缝合术患者的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疼痛,加速伤口愈合,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流水线调度的Petri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一种基于时延Petri网的流水线建模方法,并对单功能流水线给出求最佳调度方案的算法,对多功能流水线以实例说明了其最仁佳调度方案求法。  相似文献   

12.
求解装配线平衡问题的混合遗传算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装配线平衡问题一直是设施规划问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建立生产线时就被考虑、解决并确定的。在面向市场的情况下,生产线必须是柔性的生产线,能快速响应新产品的需求,装配线平衡问题更应该是一个动态的生产调度问题。文章提出了混合遗传算法求解装配线平衡问题,给出了合适的编码方法,设计了新的交叉和变异算子,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系统地总结了现有的混装线平衡和排序的主要研究内容,从混装线平衡、混装线排序及混装线平衡与排序的集成三个方面对现有了研究进展与研究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对一些特殊形式的混装线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混装线平衡与排序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几个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工位内多机器人的协同装配问题,以装配线的节拍、能源的总消耗以及机器人的总投入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工位内多机器人协同作业的装配线平衡问题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工位码、任务码、机器人码三层编码的多目标混合帝国竞争算法,该算法融合了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的排序规则,并引入了延迟爬山算法,以提高算法的搜索性能.最后,对算法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实验确定了机器人化柔性自动装配线中,底板零件到达时间间隔的概率密度函数服从f(t)=aexp(-bt)所决定的分布规律。运用随机服务系统理对该装配线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了底板到达时间间隔的均值、各装配工位自动装配机服务时间的分布参数和缓冲区大小对装配线性能的影响,提出了若干改进建议,使装配线运行状态更良好。  相似文献   

16.
用系统工程的分析方法建立了灌装流水线的动态仿真模型.模型包括动态画面制作、对象参数的设定、脚本程序的编制及网络通讯的参数设置等内容,达到了动态模拟真实流水线的效果.该模型是为可编程序控制器提供的较为灵活的虚拟被控对象,利用它可以设置一些异常情况,以训练和提高操作员的编程技能和解决突出事故的能力.此外,该模型作为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可以大大节省培训设备的投资.仿真程序用VB语言编写,在Windows98环境下利用专业软件CX-P进行在线调试.运行环境为Windows98或Windows98下的局部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7.
基于机器视觉的膨胀螺栓自动装配线,可以准确分辨螺栓套筒的开口方向,从而保证能够实现膨胀螺栓的自动装配。其装配速度可以达到每分钟80套,装配合格率可达99%。该装配线的应用较好的解决了人工方式下,劳动强度大、用工成本高、效率低下等行业普遍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使用机器人的自动装配线提高装配精度的方法,一方面采取合理的机械结构以提高基础装配件的定位精度,另一方面运用机器人装配系统精度分析的Monte—Carlo方法决定合理的装配中心位置,并通过充分运用机器人的示教功能,调整装配中心位置以达到提高装配精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线平衡问题和缓冲区配置问题在装配线设计中常被分开独立研究,二者之间存在复杂的交互影响关系.随机型装配线由于操作时间波动加剧了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先平衡再缓冲区配置的串行优化模式难以得到全局最优结果,因此需要在线平衡的同时协同解决缓冲区配置问题.针对随机型装配线规划问题,在基于操作时间状态熵的工位复杂度定义基础上,以生产率最大,整线工位复杂度均衡指数、标准操作时间均衡指数和缓冲区总量最小为优化目标,构建线平衡和缓冲区配置集成优化模型.采用参数化建模仿真获取整线生产率,通过改进的遗传算法获取集成优化方案.最后对变速箱装配线实例进行计算验证,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客户需求变化、产品设计不断升级演进、装配技术与设备更新等迫使装配线再次调整与演进平衡的问题,综述了现有装配平衡/演进平衡的主要内容及研究进展。首先从混流装配线平衡、混流装配线再平衡两方面总结了混流装配线研究进展与平衡规划方法;其次,对混流装配线平衡问题的分类和通用解决方法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最后,在以上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产品演进驱动下装配线平衡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