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尼安德特人是现代欧洲人祖先的近亲,从20万年前开始,他们统治着整个欧洲和亚洲西部,但在2.8万年前这个古人类却消失了.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在探讨尼安德特人消失的原因.新理论认为,导致尼安德特人消失的原因可能有两个:气候突然变化;现代人的祖先在某些生物特征上全面优于尼安德特人,逐步取代了他们.  相似文献   

2.
<正>据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报道,由哥本哈根大学地理基因中心以及剑桥大学在内多个研究机构参与的一项,对已知最早欧洲人(3.6万年前生活在俄罗斯西部科斯捷尼基的一位男子)的遗骸化石进行的基因研究显示,欧洲最早的居民在最近一个冰河时代的最大冰川期得以幸存。此外,这次DNA分析为一个迄今不为人知的人种的存在提供了证据,这个人种在3.6万年前曾与我们的祖先短暂相交后消失,没有留下任何踪迹。同时,研究提  相似文献   

3.
由加拿大温尼伯大学古人类学家米里亚娜·洛克桑迪可博士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宣布,人类祖先的一个新人种被命名为"博多人"(Homo Bodoensis).这个人种生活在大约50万年前的中更新世时期的非洲,可能是现代人的直系祖先,或有助于解开全球范围内人类谱系的联系问题.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日的《进化人类学》杂志上. 尽管现代人,即智人是唯一幸存的人类血统,但其他人种也曾在地球上出现.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大约77.4万至12.9万年前(曾经被称为更新世中期,现在更名为Chibanian)的人类化石.先前研究表明,智人在这一时期出现在非洲,而尼安德特人则出现在欧亚大陆.然而,人们对人类进化的这一关键章节的大部分内容仍然知之甚少——古人类学家称之为"中间的混乱".  相似文献   

4.
<正>如今一些国家会把驯鹿肉视为美味佳肴,但据在捷克的史前考古遗址普莱德莫斯蒂进行的研究显示,3万年前欧洲人祖先却用驯鹿肉喂养他们的狗,而他们则特别喜欢吃猛犸象的肉。格拉维特人不但利用超过1000头猛犸象的骨头建设他们的居所,还制作出令人难以置信的象牙雕刻品。但德国蒂宾根大学的研究人员想要弄明白的是,格拉维特文化是从已经死亡的猛犸象那里收集的骨头,还是捕猎这种动物为他们提供肉食。科学家对在普莱  相似文献   

5.
海峰 《科学大观园》2014,(19):26-27
<正>一项新的研究显示,中国境内的一具原始人遗骸虽然被认为不属于尼安德特人,但其内耳很像这支已灭绝的最近的亲戚。这一新发现可能是尼安德特人与中国境内其他原始人通婚的证据,但研究人员说,人类进化可能比通常认为的更复杂,因此这一新发现意味着什么尚不清楚。虽然现代人是人类族谱中唯一生存下来的成员,但有很多其他谱系的人曾与现代人的祖先生活在一起。这些所谓的原始人包括人类已灭绝的最近亲戚尼安德特人,  相似文献   

6.
被戏称为"胡桃钳人"的原始人类是人类的远古近亲,因其强大的颚部和巨大的牙齿而得名。科学家表示他们可能更喜欢吃草。这种原始人类属鲍氏傍人100万年前曾与人类的直系祖先共同生活在非洲大陆。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学波尔得分校的马特·斯波海默教授指出,科学家长久以来一直认为鲍氏傍人喜食坚果、籽和硬果,原因就在于他们长有强大的颚部肌肉和巨大的  相似文献   

7.
在国德累斯顿的一项展会上,法医人类学家利用类似警方采用的电脑辅助技术,尝试着重塑人类遗体和几乎完整无缺的祖先颅骨,研究人员通过这种方法重塑了我们祖先的鲜活面部特征。法医在这些利用化石头骨创作的模型中,重塑了人类进化“家族”中最古老的一些成员——追溯到700万年前的人类祖先。其中包括撒海尔人乍得种,这是生活在大约700万年前的一个人类祖先,当时我们的“人科祖先”刚刚出现在非洲。  相似文献   

8.
<正>大多数人都认为欧洲是白种人的老家,然而新的研究显示,苍白的皮肤以及其他一些特征,例如成年人高大的身躯和消化牛奶的能力,都是近千年才出现在欧洲大陆的大部分地区的。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召开的美国体质人类学家协会第84次年会上公布的这项研究成果,为人类在欧洲的进化提供了戏剧性的证据,表明大多数现代欧洲人已经不再像他们8000年前的祖先了。在过去的1年中,随着研究人员对古人群基因组完成了测  相似文献   

9.
刘凌 《科学大观园》2009,(10):55-55
大约2.4万年前,现代人类的近亲穴居人就从地球上彻底消失了,科学家们一直对穴居人的消失原因争论不休。英国科学家日前表示,通过分析穴居人遗留下来的化石基因,他们发现身体产生过多的热量很可能是穴居人灭绝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0.
考古发现我们有理由怀疑.早在2600年前,墨两哥的奥尔梅克人,神秘的玛雅文明祖先,就使用了最原始的文字符号来记录他们的光辉业绩.  相似文献   

11.
正一个国际研究团队最新发现,古人类"直立人"于约20万年前灭绝,部分原因可能在于他们"懒惰"。直立人属于人科人属,出现于大约200万年前,与现代人(智人)分属不同的种。澳大利亚和英国等国研究人员近期在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杂志上发表报告说,他们分析了沙特阿拉伯中部代瓦迪米附近一  相似文献   

12.
一般认为古人最早是在大约9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开始酿制酒精,当时生活在中国北方的古人欣喜地发现,水果和蜂蜜经过发酵后产生一种令人感觉陶醉的液体.然而新的研究发现,人类祖先早在1000万年前便已经对酒精习以为常,其来源可能是森林地面上成熟发酵的浆果.科学家们现在相信,当我们的猿类祖先从树上下到地面并利用双足行走时,便开始捡食地面上发酵的浆果了.随着时间推移,他们的身体逐渐适应了消化酒精成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胡杨 《科学大观园》2010,(10):50-51
几年前,美国和希腊的一个考古学家小组到希腊克利特岛的一处峡谷考察,想要找到约1.1万年前在周围海域航海的人们使用过的石器。在寻找过程中,普罗维登斯学院的考古学家托马斯·斯特拉瑟和他的队友无意中发现了一个13厘米长的手斧。这个简单粗糙的工具是用当地一块石英鹅卵石制成的,类似非洲和欧洲大陆发现的约17.5万年前人类祖先使用的手斧。这种石制工具技术已流传百万年,古人用这些石制工具砸碎骨头,切割肉块。克利特岛被几个海包围了大约500万年。这一手斧的发现暗示,现代人之外的早期人类跨越地中海的时间比我们预期的提前了10万年。  相似文献   

14.
科学家在我国西南地区发现一个已消失的、或是全新的人种——"马鹿洞人".1万年前生活在我国西南地区的马鹿洞人有着深色皮肤,看起来既具有某些现代特点,又有一些不寻常的特征.克诺伊博士通过对其头盖骨分析后描述其外貌:"他们长着圆脑壳,有突出的眉脊,厚的颅骨,短而扁平的脸,宽鼻子,突出的颌,缺少像人一样的下巴,大脑为中等大小,具有和现代人看起来类似的脑前叶,但同时顶叶短而原始,还有很大的臼齿." 以马鹿为食熟练用火 一份发表在PLoSONE上的研究报告引起人们关注.这份报告是我国和澳大利亚考古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几年前,他们开始对我国西南境内发现的被称为"马鹿洞人"的古人类化石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者推测,"马鹿洞人"也许是此前从未发现的新人种,他们生活在距今1.45万~1.15万年前的东亚大陆,直到1.1万年前冰期结束时才消亡.  相似文献   

15.
正科学家从一根大腿骨里获得了世界上最古老的人类DNA,这个大约40万年前的大腿骨属于古人类或者是早期人类,即海德堡人,这一发现为人类进化史提供了一块至关重要的拼图。借助现代科技重新得到并给这些高度降解的远古DNA排序,科学家仅用2克骨粉,就能重建几乎完整的线粒体(mt)基因组。该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这是一项意外发现,因为早期古人类看起来有点像尼安德特人,科学家曾认为二者的线粒体DNA来自于一个共  相似文献   

16.
法国考古学家于2000年,自东非发现600万年前的最古老人类化石(下图),该化石比已知能用双脚直立行走的阿法南猿化石(右图)上溯了约200万年。这个名为“千禧祖先”的化石,可能是人类共同的祖先,也可能  相似文献   

17.
5、6万年前,一群非洲人冒险乘坐小舟横穿了曼德海峡,从此再未返回非洲大陆。这群人根本没有想到,他们的这次旅行彻底改变了这个世界。那么,五六万年前的这群人,为什么要离开位于非洲东部的家乡?确切原因至今仍是一个谜,可能因为气候发生变化,或者曾经丰富的贝壳类食物的数量突然锐减,才迫使他们向其他大陆迁移。  相似文献   

18.
正当我们今天回顾历史可以发现,丝绸之路从一开始就是一条文明交流之路。在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史上,除了印刷术和造纸术以外,中国文化在西方一直具有较高的地位。以"中国风"为例,500年前,欧洲大批传教士来华,回国后他们向欧洲人传播了中国文化。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时,欧洲又掀起了一场"中国风",既包含了  相似文献   

19.
据英国和俄罗斯媒体报道,美国斯坦福大学和俄罗斯科学学会的科学家们通过对现代人类起源问题和人类基因的多年联合研究,日前终于得出惊人结论: 大约7万年前,地球上人类的祖先曾濒临灭绝的边缘,人口最少的时候,地球上仅有2000多人,而且全部在非洲。科学  相似文献   

20.
<正>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布法罗大学的科学家成功揭示了埃博拉病毒的家族史。研究发现埃博拉和马尔堡病毒都是线状病毒家族成员,它们的祖先拥有悠久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1600万到2300万年前。科学家指出,这一发现不但有助于研制埃博拉疫苗,也改写了埃博拉的家族史。此外,这项研究加深了科学家对线状病毒的认知。专家们一度认为线状病毒在大约1万年前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