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张明珠 《科技资讯》2012,(4):213-213
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是中职学校建筑专业最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目标是使得学生能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让学生获得专业的制图技能和空间想象力,为学生学习其他相关课程打下专业知识基础。中职学生基础差、空间想象力缺乏及学习兴趣不高,加之课时压缩、内容增加,教材过时,教学手段落后《,建筑制图与识图》成了较难掌握的一门课程。现本人根据多年该课程的教学经验及研究成果将在下面介绍用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实际应用式教学及现代化吸引式教学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2.
申淑荣  徐锡权 《科技资讯》2009,(12):191-191,193
本文从《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入手,论述了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多媒体技术对《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多媒体辅助教学发展的趋势,为《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陈峰 《科技信息》2010,(30):22-22
《结构力学课程》是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一门很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文根据结构力学课程以及勘查技术工程专业的特点,从重视课程入门指导、注重启发式教育、根据培养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多媒体与板书教学相结合这4个方面,探讨了提高结构力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工程造价专业《建筑识图》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红霞 《科技信息》2011,(13):275-275,256
《建筑识图》是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门课程的学习直接关系到后期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根据建筑识图课程的特点,本文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因素对目前工程造价专业《建筑识图》课程教学中经常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对《建筑识图》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高职《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迎  焦隽隽 《科技信息》2008,(36):358-358
课程改革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为确保高职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本文主要围绕高职《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改革从四个方面展开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郭锐娥 《科技信息》2011,(11):I0176-I0176
《建筑制图》课程是建筑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针对高职高专类学生的特点,教师要进行教学内容优化、培养空间想象力、合理利用多媒体、实践教学等,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陈卓 《科技咨询导报》2010,(31):140-141
传统《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存在着与实际工作相脱节问题,经开发的《施工图识读与会审》课程主要培养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施工图识读与审核的专业基础技能,课程从岗位工作实际出发,按照职业能力的要求,以完成工作任务需要选取教学内容,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设计教学情境,以真实任务驱动,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教学,实现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一致,形成了一种既不同于传统学科体系又涵盖了施工图识读与审核技能所需知识点的情境教学构架。  相似文献   

8.
该文是对高职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汽车机械基础》模块化教学的课程标准的改革进行了探究。《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是开设汽车类专业级其他后继专业课程的基础,所以能否学好教好这门课程显得尤为重要。该课程一般安排在各高职院校的新生入学第一学期开设,大多数学生此时还不具备专业素养,对专业课程的认识还很陌生,所以学校会安排入学新生先进行军训和专业认识实习,导致本学期专业课教学总时数减少,教学内容多而杂是教师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9.
闫小春 《科技资讯》2011,(35):195-195
建筑制图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建筑工程及相关专业学生的一门通用的专业基础课程。既是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又具有独立培养学生识读施工图和绘制施工图能力的课程。而空间想象力的是识读施工图的关键,本文通过教学谈谈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张海燕 《科技资讯》2007,(22):127-128
创造性思维可以提高空间想象力,也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土木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建筑制图》是能够直接锻炼空间想象力及创造性思维的课程中的一门,文章较系统地阐述了《建筑制图》教学中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1.
"建筑制图与阴影透视"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自己多年从事该门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在课时较少的情况下,怎样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使学生学到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12.
郭飞  陈晓明 《科技信息》2010,(5):111-111,93
“机械原理”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培养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本文结合个人教学实践经验,就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为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王琴 《科技资讯》2011,(2):179-179
《机械制图》是机电专业一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重要技术基础课,让学生真正弄懂和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识图、绘图和空间想象能力,对于学生进一步学习本专业的其他专业课,关系极大。面对学生整体水平下降并且个性差异大,怎样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多样的学生实际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是决定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建筑识图》是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工程现场施工员、监理员、造价员、材料员等具体岗位中均要用到。为了提高学生的识图与制图能力,本文针对该课程传统教学的不足,提出了新的课程观及教学内容、结构和体系的新概念。经实践验证,效果良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这门课的内容与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的关系,认为《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学生学好专业课和适应相关专业工作的知识基础。因此,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热质交换的基本原理,了解热质交换设备,熟悉工程中热质交换设备的热工计算是本课程的核心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6.
《软件工程》是计算机专业和软件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为此,需要对《软件工程》课程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各方面进行改革,以实现培养目标。本文对软件工程的课程建设、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建筑工程识图与会审图纸》是高职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从课程整体设计的理念与思路、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模式设计、第一次课设计和课程考核方案设计等方面对高职《建筑工程识图与会审图纸》这门课程的整体设计进行了初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已初见成效,提高了《建筑工程识图与会审图纸》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测量学是测绘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既要求学生掌握测量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同时也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参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程教育认证的相关要求及测绘工程专业课程和毕业要求对应矩阵,修订了测绘工程专业《测量学B》课程教学大纲。  相似文献   

19.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近年来水资源保护日趋关键,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根据平时教学过程的一些尝试,对本课程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作了一定的阐述,以期进一步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AutoCAD建筑制图》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应用型专业课,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熟练操作软件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单独的课程实训单调枯燥,教学效果不理想,本文从多门课程实践教学整合及大学生实践竞赛的角度探索《AutoCAD建筑制图》的实践教学方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