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利用计算机可视化技术进行水资源管理是数字水利的一个重要内容.应用VC++可视化编程技术和GIS相结合,根据大连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情况,研制开发了大连市水资源优化配置决策方案评价可视化系统.以大连市2020年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评价为例,系统实现了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的可变模糊评价、水系图显示和信息查询等功能,表明了可变模糊集理论和水资源系统可变模糊评价理论、模型与方法的科学性,且具有复杂问题简单化、计算方便快捷、人机界面交互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采用区间数可信度方法, 给出区间双层线性规划问题可行域和最优解的概念, 并利用单层与双层规划最优值区间方法和极大极小算子, 构建区间双层线性规划问题的确定等价模型. 数值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3.
好水川流域坝系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保证好水川流域生活用水、生态用水和农业用水,促进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工程布局,将流域内的1座水库、11座骨干坝和15座中型淤地坝作为统一的供水水源,运用大系统多目标规划理论,建立了坝系联合优化配置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流域合理分配水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传统水资源配置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缺乏通用性、可操作性差且不易推广的问题,采用综合集成服务平台进行动态水资源配置规划.以模型主题分类、主要决策信息、水资源评价和开发利用为基础,建立动态水资源配置规划的框架,把水资源系统概化为系统网络图,结合供水水源配置和运用规则及用水户配置准则进行水资源合理配置.以面向用户的综合集成服务平台为基础,构建系统网络知识图,建立可以进行多种平衡模式展现和潜力分析的合理配置规划模型.结果表明以综合集成服务平台为基础的动态水资源配置规划模型具有可操作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5.
新疆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厘清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时空演变特征,是地区谋求自身发展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平衡的首要前提. 本文利用历史和监测资料,结合遥感解译提取的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数据,从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3个方面选代表性指标,采用 Mann-Kendall检验、滑动T检验等多种统计学方法,分析1960—2018年新疆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要素时空演变特征. 结果表明,受人类活动影响,新疆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时空演变具有一定一致性趋势. 根据各子系统要素长序列演变特征,可进一步研究新疆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演变的互馈机制,为新疆长期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回转窑支承系统的配置决定着回转窑载荷的分配情况,从而决定着回转窑的整体运行性能.在建立求解回转窑支承载荷力学模型的基础上,以均衡分配回转窑载荷为优化目标,考虑支承系统优化配置中的模糊因素,建立了回转窑支承系统模糊优化配置模型,并用最大最小法对该优化模型进行了求解,结果表明回转窑支承系统模糊优化配置能尽可能地均衡分配回转窑载荷,提高支承系统的性能和回转窑的运转率.  相似文献   

7.
基于SD模型的崇明岛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上海崇明岛为例,运用水资源承载力多幕景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以不同引水量(本地地表水资源量、现状引水量、10%最大理论引水量、20%最大理论引水量、30%最大理论引水量和50%最大理论引水量)以及不同水资源策略(现状用水策略、节水治污及污水回用策略、产业结构调整策略和综合策略)为幕景,以人口和GDP为表征,动态模拟了水资源对经济社会的承载能力,得出不同水平年崇明岛水资源承载能力;通过动态模拟得出的COD浓度值,分析水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响应;结合崇明岛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计算崇明岛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承载力指数,得到提高崇明岛水资源承载力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8.
针对厦门海沧投资区的系统特征,应用不确定性多目标混合整数规划(IMOMIP)模型对区域进行了环境经济系统规划研究。根据模型的解,得到了关于优化的行业动态结构,大气污染排放份额分配,水污染物排放分配,水资源利用分配、污水处理厂扩展、森林扩展等方面的结果。并应用对偶分析对区域的发展瓶颈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西北干旱区农业灌溉水资源优化分配的DDP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短缺,实行农业节水灌溉和水资源最优分配至关重要。在作物生长季节,灌区内多种作物并存,并且不同类作物有其各自的生长规律和需水要求,以水量分配和经济效益为决策目标,建立多种作物间灌溉水资源最优化分配的双层动态规划(DDP)模型。第一层为单项作物在生长季节的水量分配;第二层为多种作物间水量的分配。以甘肃省景泰川一期灌区为实例,对模型进行模拟和较正。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水资源协调优化配置在多水源复杂系统下的多目标模型,以解决多水源供水系统优化问题.方法通过构建区域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和水环境质量改善之间的协调度,结合效益系数及费用系数计算作为约束,借以完善水资源协调优化配置模型.结果利用水资源协调优化配置模型,完成了对凌源市近期规划水平年(2015年)及远期划水平年(2020年)的协调优化配置.结论协调度概念的引入使得协调优化配置兼顾了经济发展的效率和效益,得出的水资源调配方案符合可持续发展内涵.  相似文献   

11.
水资源配置决策的粒子群与投影寻踪耦合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配置决策涉及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目标,属高维、非线性、非正态的系统决策问题.为此,利用投影寻踪技术对此决策问题进行降维处理,并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投影指标函数,建立了水资源配置决策的粒子群与投影寻踪耦合模型.该模型直接由样本数据驱动,通过最佳投影方向计算决策方案的最佳投影值,可达到在低维空间进行水资源配置决策的目的,且易于编程实现.南水北调中线河南省水资源配置决策应用结果表明,粒子群与投影寻踪耦合模型的决策结果比模糊优选模型的决策结果合理,且分散性大.  相似文献   

12.
对于水资源的迫切需求以及不断恶化的水质条件已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此,为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优化水资源的分配是至关重要的.为解决2025年水资源在各省市分配不均的问题,本文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首先根据时间序列模型预测2025年水资源在各省市的储量与消耗量,其次利用成本-效益模型比较现存水资源治理策略的成本与收益,最后提出最优分配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区域水资源的动态调控,立足河北邯郸市水资源本底条件差且管理需求高的现状,利用水资源通用配置与模拟(general water allocation and simulation, GWAS)模型构建了基于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的动态邯郸市水资源配置模型,在选用1980—2016年和2020年相关数据分别对模型水循环模块和配置模块开展参数率定和验证的基础上,对区域2025年和2035年平水年(保证率P=50%)、枯水年(P=75%)的水资源分别进行配置。结果表明:邯郸市2025年平水年和枯水年的配置水量分别为22.43×108 m3和21.53×108 m3,缺水率分别为11.70%和22.13%,缺水口主要在农业;2035年平水年和枯水年的配置水量分别为25.02×108 m3和23.31×108 m3,缺水率分别为4.53%和21.81%,其缺水情况较2025年明显改善;受邯郸市天然水资源匮乏和西高东...  相似文献   

14.
针对云数据中心资源利用率较低、能源消耗较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资源需求差异的资源均衡调度策略。在包簇框架模型基础上,利用与资源需求相关的距离度量因子,将资源需求差异大的包通过改进的k-means算法进行聚类;利用资源之间的相关性作为包与簇之间的距离,在资源分配的过程中使包能够集中映射到簇中,从而减少簇的使用个数。实验结果表明,在包簇框架的概念下,基于资源需求差异的改进后的k-means聚类算法能够优化包聚类步骤,资源调度算法能够提高云数据中心各类资源利用率、降低资源分配过程中产生的能耗,具有有效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现代水网建设的区域水资源多维调配,旨在有效缓解区域水资源短缺、地下水超采以及生态恶化等问题。以青州市为研究区域,2013年为基准年,2020年和2025年为规划年,在50%、75%及95%保证率下,进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在此基础上,基于现代水网建设,在社会、经济和生态多个维度下,构建了水资源多维调配模型。计算得到不同规划年不同保证率下的水资源多维调配方案。多维调配方案使青州市缺水地区的缺水率降低了10~30个百分点,生活用水、第一产业用水、二三产业用水以及生态用水得到合理分配。基于现代水网建设的区域水资源多维调配能够使区域缺水率显著降低,水资源综合效益最大化,可为区域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与管理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科技资源是国家的战略性资源,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是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支撑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国家重点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调查数据,结合我国地方发展需求,对我国科技资源配置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就如何促进我国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不确定条件下多元供水系统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多元供水系统供需两方面都存在较强不确定性的特点,提出了不确定随机多目标(ISMOP)模型,用于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科学管理.该模型以经济收益最大和新鲜水消耗量最小为目标,以相关的社会、经济、水资源及环境因素为约束,以各部门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和水厂建设规模为决策变量,用交互式多目标求解方法和不确定机会约束2阶段法进行求解.将该模型应用于华北某经济开发区多元供水系统优化研究中,获得了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及与之相匹配的水厂建设规模.研究表明,ISMOP模型用于区域多元供水系统管理中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以为优化决策提供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18.
详细分析了城市多种水资源以及多用水户的特点,构建了城市多水源多用户系统配置结构框架,并建立了合理配置的模型。根据不同用水户对水质的要求,促进了雨水、回用水、海水等水资源的使用,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城市多水源多用户的合理配置是实现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于缓解城市水危机,改善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卫生资源配置是指卫生资源在卫生行业内的分配和流动.从卫生人员、医疗机构和医疗机构床位三个方面,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总体上我国各地区卫生资源配置处于不平等状态,经济发展好的地区其卫生资源配置情况也较好.提出建议如下: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建立科学系统的卫生资源配置模式,加大对西部地区的卫生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20.
针对云环境下虚拟机资源在多数时间中处于闲置状态导致云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设计一种云资源监控系统,并在云监控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ARIMA)模型的动态负载预测与资源配置的方法.该方法利用虚拟机负载与配置的关系,通过预测负载情况,提前启动或者挂起虚拟机,提高云资源的利用率.研究结合OpenStack云环境提供的虚拟机,实现其下的云资源监控,预测和弹性分配功能.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准确预测虚拟机的需求量,所制定的资源弹性分配策略能够提高云资源的利用率,进一步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