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安徽科技》2010,(7):F0003-F0003
安徽省恒泰活塞制造有限公司(由原安徽省活塞厂于2006年改制组建成立1,是一家专业从事内燃机活塞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企业注册资本3000万元。截至2009年底,公司资产达7598万元,职工350人,其中大中专以上工程和专业技术研究人员152人,占职工总数43%。研发人员43人,占职工总数12.3%。  相似文献   

2.
刘标  宋琦 《安徽科技》2021,(11):11-13
"十三五"以来,天长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科教兴市、人才强市三大战略,积极推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同时不断拓展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天长模式",大力引入创新资源,实现产学研由单一项目合作向研发转化、科技孵化、成果产业化全链条合作转变,加快天长市创新型城市建设,推进全市高质量发展.经过"十三五"期间的快速发展,天长市的科技创新水平取得了显著的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大大增强,县域创新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为"十四五"期间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天长市连续7年位列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市、省首批创新型县(市)等.2020年,全市拥有省级以上创新研发平台68家;高新技术企业163家,占全市规上企业三分之一;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95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51.8%;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23%;企业吸纳技术合同额超10亿元,年登记省级科技成果45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6件.  相似文献   

3.
<正>11月12日,在2019长三角外资科创论坛上,上海市外商投资协会与美国高通公司发布了《长三角外资科创报告》。其宗旨是积极响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深入实施,推动长三角科创政策的协同、科创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以及外资企业科创要素在长三角的优化布局。该报告显示,面对迅速成长的中国市场以及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国际市场,长三角地区外商投资企业在研发创新领域呈现加大投入、加速融合趋势。该报告将上海定位为长三角科研合作的核心。截至2019年9月底,"落沪"的外资研发中心达452家。外企研发机构加速与中国本土创新元素融合,可以更全面深入了解中国市场,跟上  相似文献   

4.
全国科技进步县、科技创新百强县、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58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691.9亿元、全县规上工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年均增长24.3%、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5.7件……"十三五"以来,肥西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新平台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产学研合作、科技金融融合发展为重点,积极推动县域科技创新,不断引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十四五"开局之年,南湖区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质量打造"科创南湖",做优做强嘉兴科技城这一高能级科创主平台,推动湘家荡区域打造"科创湖区",坚持科技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聚力打造"重要窗口"中"精彩板块"之首善之区. 一是构建"院所+企业+平台+服务""四位一体"研发投入格局.贯彻省"科技新政",推进规上工业企业R&D活动、研发机构全覆盖.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从2009年的2.28%提高到2019年的3.50%,连续十一年位居全市第一、全省前七.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预计达4%以上,再创新高.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在1997年又有新的发展,新申请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有127家,同比增长25.6%,是1994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587家,总产值达526亿元,销售收入达550亿元,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销售收入达389亿元,占总收入的71.1%,利税总额达91亿元,人均利税达4.4万元,科技新产品开发投入达28亿元,占总收入5.3%,出口创汇达10.64亿美元,人均产值达25.8万元。高新技术企业政策效应及高新技术企  相似文献   

7.
《今日科技》2021,(10):36-37
"十四五"期间,温岭市将坚持创新发展理念,聚焦"2+2+2"现代化产业体系,以科技自立自强为战略支撑,以推进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和争创"科技创新鼎"为重要抓手,持续拓展优化"一带一区"科创布局,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建设构筑科技动力引擎.到2025年,努力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制造业研发高地、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省级创新型城市,力争实现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3.3%,达到全省平均水平;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3.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2%以上.  相似文献   

8.
瑞安市自1985年创建第一家民办科研机构以来,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迅猛,到2001年,全市民营科技企业已达662家,工业总产值114.86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9%。其中市级以上民营高新技术企业31家,高新技术工业增加值达5.25亿元,占全市同口径增加值的19.8%。全市民营科技企业中,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以上的有39家,超过亿元的10家,超过10亿元的1家。这些“小巨人”已成为瑞安市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据对52家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的企业调查,其技术开发投入达8735万元,占销售额4.21%…  相似文献   

9.
厦门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及运行现状 近年来,厦门市财政科技经费先后投入9亿多元,带动全社会科技投入约35亿元,建成了40多个服务产业链(群)、在业内影响力较大的科技创新平台.厦门共建立国家、省、市级研发机构近200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3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2家;全市拥有科技企业孵化器12个;国家、省、市创新型企业117家;建立了11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厦门已初步形成了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平台服务体系,有力地支撑了厦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截至2012年底,厦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达772家,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 190.7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42.37%.  相似文献   

10.
吴锐 《安徽科技》2007,(4):37-39
一、安徽省企业科技创新的总体情况 1.专业技术人员情况 223家企业共有高级技术职称人员2313人,占企业职工总数的5.72%;中级技术职称人员6486人,占企业职工总数的12.25%;初级技术职称人员12467,占企业职工总数的17.2%.  相似文献   

11.
王淮建 《安徽科技》2001,(10):27-27
淮北市民营科技企业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探索,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科技进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全市各类民营科技企业已达160家、职工总数1900人、技工贸总收入2.67亿元、企业资产总额3.63亿元、上缴税金1700万元,民营科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已逐渐发展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一、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范宿培 《安徽科技》2003,(11):40-41
自1984年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诞生至今,安庆市民营科技企业已发展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科技产业大军,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新的亮点.到2002年底,全市民营科技企业总数已达650家,技工贸总收入30.9亿元,利税3亿多元,从业人员22000人,科技人员4600人.企业总数、总收入和从业人员数3项指标分别是1996年的2.5倍、8.6倍和4倍.  相似文献   

13.
<正>截至2015年12月3日,研发平台共计审核通过了923家企业及14家创业团队的科技创新券申请,发放总额度为4690万元。今年上半年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研发平台")推出的科技创新券让企业得到了实惠。据研发平台透露,截至2015年12月3日,研发平台共计审核通过了923家企业及14支创业团队的科技创新券申请,发放金额总额为4690万元。932家企业在全市各区县基本均有分布,其中浦东新  相似文献   

14.
正科创板的推出,是资本市场改革的一部分。一年后的今天,作为先行者、试验田,不论是其经验、成果还是登陆科创板的企业,都一直备受人们关注。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首批25家企业挂牌,当日收盘时总市值为5388亿元。一年多时间过去了,截至今年7月22日收盘,科创板上市企业已达140家,总市值规模达  相似文献   

15.
<正>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针对马鞍山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弱、科技创新资源匮乏的特点和现状,2014年,马鞍山市在全省首创实施科技创新券政策,对企业购买技术服务、科技成果、研发设备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后补助,进一步推动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2014年全市申领创新券企业271家、申领创新券面值金额5655万元;申请创新券兑现企业169家、申请兑现金额2190.8万元;通过审核企业156家,实际兑现金额1265.6万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滁州市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总目标展开,以支撑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围绕企业、项目、园区"三个核心",突出企业主体、创新载体、产学研一体"三体建设",广泛开展科技系统干部素质、企业创新能力和全民科学素质"三大提升"活动,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进程中不断取得新突破。2013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874亿元,完成增加值220亿元,均居全省第3位;专利申请和授权总量分别达6944件和3013件,均居全省第4位;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1.69%,居全省第5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136家,居全省第6位。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知识产权工作多次受国家知识产权局表彰。  相似文献   

17.
一、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马鞍山市企业的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创新费用支出稳步增长,创新产出效果显著,研发主体地位突出。1.企业创新活动较为活跃,呈现多样化形式一是企业创新活动覆盖面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4~2006年度全市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数为131家,占全部被调查总数的36.8%,  相似文献   

18.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重要力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增长点.近年来,马鞍山市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较快,2002年全市民营科技企业77家,从业人员2228人,资产总额2.3亿元,技工贸总收入1.85亿元(其中达到100万元的有27家,1000万元以上的有7家),比上年增长71%,占全市GDP比重为1.19,上缴税金1060万元,出口创汇110万元,研究开发费用736万元,占总收入3.5%,拥有专利10项.但与发达省市相比,马鞍山市的民营科技企业无论在数量、规模、对GDP贡献诸方面都还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9.
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职工人数500人以下)占企业总数的99%,提供了75%的就业岗位,实现的销售收入占全国工业企业的60%,上缴的税收占4 5%.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人员占30%以上,R&D占销售额5%以上)已达到15万家.据2000年对其中8.6万家企业的统计,职工人数达到560万人,实现的年总收入近15000亿元,上缴税金780亿元,出口创汇260亿美元.全国5000家软件企业中,97%是员工人数不足200人的小企业,员工人数50人以下的企业占55%.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建设所需资金少、周期短、决策机制灵活、管理成本低、能够适应市场多样性的需求等特点,特别是在创新机制和创新效率方面具有其它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始终坚持"两化"并举(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工业立市"战略,全面推进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06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66家,从业人员约11万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为14家,上市高新技术企业数为12家.2006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631亿元,约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35%,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7%;技工贸总收入达到613亿元,约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技工贸总收入3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6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6%;出口创汇8.9亿美元.合肥已成为安徽省乃至中部地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合肥高新区在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经济发展综合排名位居第16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