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秀拉》中有三个黑人男性形象,分别是裘德、阿贾克斯和夏德拉克。裘德是典型的黑人丈夫或爱人,阿贾克斯与秀拉貌合神离,是黑人女性表面上的朋友,而夏德拉克在精神上是秀拉的志同道合者,由此得出结论:黑人男性只有同时成为黑人女性的爱人、朋友和同志,才能使黑人男女关系更加和谐一致,才能在黑人女权主义运动中成为女性的同志和战友。  相似文献   

2.
《卡特夫人回忆录》一书将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罗莎琳·卡特以流畅的文笔,记述了她和丈夫、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的一些不平凡的经历,尤其是记述了作者对一些重大政治事件的体验。罗莎琳是一个忠实的妻子,一个丈夫政见的热烈支持者,一个破例参加内阁会议的第一夫人。她既以动情的笔触描绘了那些事件发生的复杂背景和当时的气氛,又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向人们展示了许多不为人所知的细节、内幕和她自己的情感。本刊从这期起将连载这本书中的“戴维营首脑会议”一章。标题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3.
名著中的“好”女人与“坏”女人王奎军一《荷马史诗》中记载了这样一篇神话:爱神阿佛洛狄忒不爱众神之王宙斯(爱神之父)给她选择的丈夫、破脚的匠神赫淮斯托斯,却暗中和英俊的战神阿瑞斯偷情。做丈夫的懊恼不已,精心打造了天罗地网抓住了这对情人,然后去宙斯那里告...  相似文献   

4.
艾利斯·沃克是美国当代杰出的黑人女性作家和文学评论家之一。她因《紫色》一举成名,奠定了在美国文坛的地位。其近作《父亲的微笑之光》通过对西方父权制文化的批判与质疑,对现有“性秩序”的颠覆,又一次阐释了她所倡导的妇女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5.
正细数导致外国夫妻关系不睦的问题后发现,原来他们的许多烦恼也和我们一样。①婚外情在美国等许多国家的家庭离婚原因的榜单中,"不忠"占据了首位。以美国为例,根据美国普查局的数据,美国27%的家庭破裂都是因为婚外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忠诚是婚姻关系得以维持的底线,因此,"二奶"和"小三"的问题是威胁世界人民婚姻的头号大敌。  相似文献   

6.
双周要闻     
《世界博览》2013,(15):7-7
1谷歌:总裁施密特妻妾成群近日英国《星期日邮报》曝光,现年58岁的谷歌总裁施密特与多名女子有染,包括电视台主播、金发女公关和越南裔钢琴家等;为防止婚外情曝光,施密特还与情妇签署了保密协议,以大笔封口费要求她们闭嘴。施密特57岁的妻子温迪,留守在马萨诸塞州南塔基特岛上价值1500万美元的海景豪宅内,专心慈善和原住民艺术保护,对丈夫所为睁只眼闭只眼。去年  相似文献   

7.
正欧美丈夫我在荷兰有个同胞好友。她住在阿姆斯特丹,上海人,作家。十几年前有一次,我打电话给她,请她和几位中国留学生来我家玩。她欣然接受邀请,不过她问,能带她丈夫路达雅一起来吗?我一愣,因为她丈夫是美国人,在阿姆斯特丹大学教授人类学。几位华人从荷兰东南西北百里迢迢来到我在海牙的家,就是为了找个机会一块儿说说中国话、喝喝中国茶、吃吃中国饭、背后议论议论红毛番多么一根筋不转弯死心眼。要是  相似文献   

8.
总统夫人,政治狂人白天奥巴马见到的是强调客观现实的顾问团队,他们告诉他的是民意调查结果;晚上和他在一起的是米歇尔,她谈的是道德责任,她纵容丈夫的救世主冲动,力劝丈夫把美国从邪路上拯救出来,只管前进不计后果。"  相似文献   

9.
张瑜 《科技信息》2009,(27):I0243-I0243
《诗经·氓》中的女子遭受了被丈夫抛弃休回娘家的悲剧命运,然而她的遭遇不仅亦有其社会根源,而且她的悲剧又有着深刻的社会性。并非我们今日所理解的喜新厌旧,始爱终弃的简单故事。  相似文献   

10.
苏教版小学语文11册第7课《爱之链》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它告诉人们:“人间自有真情在。”故事的结尾是这样的:乔依的妻子——女店主发现老妇人留下的钱和纸条,赶忙去安慰自己不得不为家计奔波劳碌而疲惫不堪的丈夫。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那粗糙的脸颊,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  相似文献   

11.
武雅男 《科技信息》2009,(21):187-187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文学史上最富盛誉的黑人女作家,她以独特的视角再现黑人妇女所处的社会地位,她主张黑人妇女应该挑战传统观念,使自己从中摆脱出来。在《秀拉》这部小说中,莫里森塑造了黑人女性秀拉的形象,并赋予她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性格特征.从而展示了秀拉这个黑人女性追求自我的成功与失败。本文你从女性主义视角解析《秀拉》中的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2.
以女性主义解读《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美国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小说女主人公爱米丽的一生悲惨、孤独、空虚,其原因是因为当时美国南方社会以男权为绝对中心,对女性的歧视、压迫和统治,以及对贵族阶层的过分要求,贵族不能像平民一样生活,不能与平民尤其是北方佬恋爱、结婚。作为女人和贵族女人的双重身份,爱米丽深受其双重统治和压迫,最后终于杀死她唯一的爱人,取得女性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3.
方连年轻时担任过南方几家报纸的总编辑,后又从事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她在1985年离休后仍深深眷恋新闻写作,以她特有的执着和默默的勤奋又成了《世界知识》的真诚作者和《世界博览》的专栏作者。她在近古稀之年采访了诸多中外各界知名人士,写了富有特色的采访记40多篇。方连于1993年1月不幸病逝,病中还写了最后一篇采访。方连的丈夫胡叔度同志满怀深情地将方连的采访记编成集子出版,书名《为了追求真善美》。方连的采访亲切、自然,  相似文献   

14.
9·11事件发生后,美国主流媒体出现男性霸权回潮现象,但作家德里罗在小说《坠落的人》中却通过基思这一角色,揭示美国男性霸权时代已一去不返。基思表面上具备男性霸权的特质,但在9·11事件后,他的回归家庭、发展婚外情、沉迷扑克游戏等均成为其男性气概求而不得的佐证。作为美国霸权主义的根基,男性霸权随着双子塔的倒塌而崩溃,而美国的霸权神话随之被阉割。  相似文献   

15.
1987年。拉里·海涅曼的《帕科的故事》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这一结果饱受争议.因为托妮·莫里森的《宠儿》也是入围作品之一。并且受到的赞誉更多。不久。《宠儿》又落选了当年的美国国家图书批评家奖。对此,48位圈中人联名在《时代》杂志书评版发表声明称:尽管托妮·莫里森已经拥有了国际声誉,但是她的五部作品还没有在美国国内得到其应得的肯定。  相似文献   

16.
华亭 《世界博览》2011,(22):45-45
1987年6月的报道《美籍华裔的一朵玫瑰》,采访了时任美国国务院交通部海运管理署副署长赵小兰。她是历届美国政府中职务最高的华裔女官员。在介绍了她的生平之后,报道还不忘列举华人在美国的“光辉业绩”,从商界到科学界,巨细靡遗。  相似文献   

17.
“红灯记”     
去年,我曾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说的是著名影视女星沈丹萍和她的德国丈夫出车祸的事情。一天夜里,丈夫载着她开车回家,在路上遇到红灯就停了下来。谁料,后面的车突然撞了上来。德国人做事一向严谨,连开车也显得“刻板”,在没有交警、  相似文献   

18.
1982年,当代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发表了具有代表性的女权主义小说《紫色》,黑人女性话语权问题得到充分重视。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在黑人妇女摆脱他们的父兄、丈夫或情人所加给他们的伤害,依靠自身的力量和女性间的相互支持求得自我解放上,做了至今为止最为大胆的探索。她在小说中成功地塑造了黑人妇女茜莉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摆脱神权话语,探索自我和积极构建自我身份的历程。  相似文献   

19.
全球治网瘾     
张翼 《世界博览》2011,(18):72-74
自从一个名叫互联网的东西在美国诞生之后.一种名为网瘾的疾病随之而来。人们像担心瘟疫一样担心他们的儿子、女儿、妻子或丈夫受到感染……“电子游戏成瘾”这个词早在1983年就已经出现了,说的是青少年沉迷街机游戏的情况。1995年12月,美国的《新闻周刊》刊登了一篇名为“他们登陆,但是不能注销”的文章  相似文献   

20.
栗月静 《世界博览》2012,(20):77-79
1987年。拉里·海涅曼的《帕科的故事》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这一结果饱受争议.因为托妮·莫里森的《宠儿》也是入围作品之一。并且受到的赞誉更多。不久。《宠儿》又落选了当年的美国国家图书批评家奖。对此,48位圈中人联名在《时代》杂志书评版发表声明称:尽管托妮·莫里森已经拥有了国际声誉,但是她的五部作品还没有在美国国内得到其应得的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