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1 毫秒
1.
以关联理论为基础,从语用认知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话语标记语well在话语中的六种语用功能,即语用缓和标记功能、信息修正标记功能、话语连贯标记功能、思考延缓标记功能、信息短缺标记功能、劝诫标记功能,目的是帮助人们更多的了解well在言语交际中的多功能性,从而更好的理解和生成话语。  相似文献   

2.
话语标记语是口语交际中特有的语用机制。在话语生成过程中,话语标记语具有为说话者合理组织并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促使交际顺利进行的功能。依据Sperber&Wilson(1995)所提出的关联理论,从认知语用学角度分析其在话语生成和理解过程中的语用功能,并结合实际阐明:在话语生成过程中,话语标记语有助于说话者对听活者的话浯处理能力、语境信息等加以控制;有助于说话者在话语生成时更加灵活地组织语篇以达交际意图。教师在英浯u语孜学中,应高度重视话语标记语的重要性,并将其语用功能列入教学大纲有计划地讲授,以期有效交际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3.
小议话语标记语及其语用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君 《科技信息》2007,(5):164-164,16
话语标记语是语用学界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已经引起了语用学者们广泛的兴趣。本文主要论述了话语标记语的两大语用功能:语篇组织功能和元语言功能。其中在元语言功能中,包含了元语用意识的研究成果,指出话语标记语是说话人元语用意识的反映。  相似文献   

4.
李蕾 《枣庄师专学报》2015,32(1):120-124
话语标记语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话语现象,在人们的会话理解中起着重要的引导和制约作用。本文以《生活大爆炸》前两季出现的话语标记语"I Mean"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话语标记语"I mean"在不同情境下的运用及其产生的语用功能,以利于读者对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幽默艺术有一个更好的了解,推动话语标记语在影视剧对白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话语标记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在话语理解中起引导和制约作用。话语标记语并非只体现在单纯的词句和语法上,而是体现在其语用功能上。对于会话双方,目的是满足双方的理解意图。本文基于新格赖斯理论,以影视作品语料库中的对白为语料,探讨对白中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6.
话语标记语(discourse markers)在言语交际中具有特殊作用,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之中,是说话者为实现成功言语交际所采用的重要手段之一。话语标记语是在话语中起语用的词语或结构,传递的不是命题意义,不构成话语语义的内容,只起到信息标记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话语标记语在言语交际中往往不直接构成话语的命题内容,所起的作用就是对会话等互动性言语交际进行调节和管理.话语标记语反映了语言使用者对语境的一种顺应以及使用语言时的元语用意识,不仅可以帮助会话人构建语篇,同时还可以实现不同的语用功能以促成交际.本文从互动社会语言学的角度以会话分析为切入点,以言语交际中的话语标记语oh为研究对象,重点讨论它在会话中的互动功能,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生成话语.  相似文献   

8.
从元语用意识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话语标记语的元语用功能。认为话语标记语是在语言中不影响句子真值、只表达态度或步骤意义的语言成分,是说话人为引导和制约听话人正确理解话语而选择的语言标记。因此,话语标记语反映了人们使用语言时的元语用意识,属于元语用意识的语言标示。  相似文献   

9.
话语标记语是当今话语分析和语用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言语交际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们是指那些在话语中起语用作用的词语或结构。通过回顾20世纪70年代以来话语标记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针对话语标记语的定义、分类和功能等的研究特点,发现话语标记语正不断地向多学科拓展并已进入教学领域。  相似文献   

10.
蒋春玉 《科技信息》2010,(16):I0148-I0149
话语标记语是说话者为达到一定交际效果而插入的词或短语,能为听话者提供准确的认知语境和方向。因此,话语标记语对话语的理解可以产生特定的语用作用。运用话语标记语自然成为提高听力理解能力的一大策略。本文将引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听力材料,通过整理收集其中常见的话语标记语,对其不同的语用功能加以归纳,以利于增强学生听力理解中推断和筛选主要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话语标记语主要是起衔接作用的词或短语。在众多的标记语中,"you know"是最典型的一个。它可以引出新话题,概指某类事物,也可以作为填补空白保持话语权的一种手段。此外,由于其在强化共同认知方面的作用,它还可以在法庭询问中作为一种话语策略,通过拉近与法官的距离,赢得法官的同情与支持,使自己处于有利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基于语篇表述理论的汉语人称代词的消解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称代词的指代消解是自然语言处理中语篇理解的关键问题之一.语篇表述理论(DRT)独特的语篇表述结构(DRS)构造方法为指代消解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在语篇表述理论的基础上,针对汉语书面语,提出一种面向语篇理解的汉语人称代词的指代消解方法,并在语篇表述结构的构造过程中实现汉语人称代词的指代消解.  相似文献   

13.
从批评性话语分析角度对戴维.卡梅伦就职演说进行分析,以揭示其中隐含的政治意图和意识形态意义,并探讨语篇与意识形态、语篇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作为现代学科的中国哲学是“以西释中”诠释模式的产物。长期以来中国哲学研究的根本问题并不在于“以西释中”本身,而在于诠释模式的单一化。“以西释中”这一诠释模式本身具有揭示中国传统思想原貌的可能性,那种试图用“以中释中”完全取代“以西释中”的做法既不现实也无益处。通过“以西释中”在更高层次上回归中国哲学本身,才是中国哲学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语境是话语分析的必要条件,它对话语的解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尽管大量有关英语话语标记的研究已表明,通过语境有助于交际者更好地理解话语标记在话语生成和理解中所起的作用,但结合语境探讨汉语方言话语标记的研究甚少。语境如何对方言话语标记产生影响?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哪些?本文通过具体个例对以上两点加以说明,以期对汉语方言话语标记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6.
语篇教学是一门新型的教学模式,任何语篇均具有连贯性和衔接性,外语教学应在词、句教学的基础上,发展语篇教学。而语篇写作教学则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发展语言交际能力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话语输出(信息发送)与话语接受(信息接收)常常会出现不等值现象,由此产生了话语信息差。话语信息差的产生原因很多,其中有交际双方的心理差异、交际双方缺乏共知信息、解码者只接收表面的理性信息未能接收潜在信息等原因。以西西小说《像我这样一个女子》为例,话语信息差之所以会产生是双方的心理差异造成的,交际双方缺乏共知信息也是形成小说话语信息差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8.
文化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话语理解,不同语言群体之间的话语理解要通过翻译才能完成。话语翻译应该透过源语的表面结构认识其内在信息,这就要求译者深入了解话语文本中不同层次的相关内容。《西方神话学读本》中《潜水捞泥者:神话中的男性创世说》一文涉及文化理解的不同层次,对这种话语翻译实践中的误译实例进行研究,有助于认识层次分析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从共时层面入手,分析"这不"作为话语标记的理由,认为其核心意义是"证实性",说写者为强化所述内容的认知突显度,运用"这不"对所述内容进行进一步的阐述举例等。在此基础上,从语篇角度考察"这不"的语篇组织功能,指出它既能标示整体连贯,也能标示局部连贯,前后语句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有例证关系、解说关系、因果关系和承接关系等四种关系类型。  相似文献   

20.
语用学的研究成果表明,语境是与交际者的认知能力和心理体验密切相关的,是交际者的主观意识的反映,是一种心理现象。话题和连贯是语篇分析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对解读语篇起着重要的作用。话题多以隐性形式存在于语篇中,对它们的解读需要借助语境中的主观因素,来激活相关的认知图式。语篇的连贯性产生于理解者在认知语境中寻找关联而进行推理的过程中。语境中的主观因素在语篇理解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